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374530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28.05KB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docx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观察右图,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分封诸侯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②黄河流域是当时最重要的文明区域
③重要地区均被分封给同姓诸侯
④北京地区的开发最晚可追溯到西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右图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它的前身是皇室太庙,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祖的地方。
与太庙修建相关的制度是
A.井田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郡县制
3.《史记•商君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革除了陈风陋习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4.嬴政统一全国后,改革制度,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并在重要物品上铭刻诏令。
右图为刻有诏文的“权”,显示了
A.嬴政功盖三皇五帝B.皇权不可僭越
C.效法商周制度的决心D.秦重视商业发展
5.秦朝时期,北京地区的最高长官是
A.燕王B.广阳郡守
C.幽州牧D.范阳节度使
6.关于秦朝设郡的具体数目,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
某同学在计算秦郡数量时,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到资料,其中最可信的应是
A.《史记》的记载B.史学家的观点
C.秦代竹简的记载D.民间的传说
7.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下诏:
“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封侯)焉。
”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削弱诸侯王的力量D.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9.西汉时期发明的同时具有翻土、开沟和起垄功能的工具是
A.铁耙B.犁壁C.铁镰D.铁锄
10.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下图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
A.稻种B.铜壶C.青花瓷D.漆器
11.董仲舒新儒学与孔孟儒学在政治学说上的区别是
A.宣扬仁政B.为统治者服务
C.神化君主统治D.反对苛政刑杀
12.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A.汉代学者B.唐代学者C.宋代学者D.明清学者
13.在汉代,某人要修建储存粮食的仓窖,他可以参考
A.《九章算术》B.《黄帝内经》C.《授时历》D.《石氏星表》
14.下列与北魏均田制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全国土地重新分配给农民B.将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C.将地主多占的土地分配给农民D.获得土地的农民承担租、调和徭役
15.隋炀帝时,刘炫称:
“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
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
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①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③相权不断扩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1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唐朝时,这种状况发生了改变,表现为
A.宰相有名无实B.实行了内阁制
C.废除了宰相D.设立多个宰相职位
1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这是在评论唐太宗
A.推行民族团结的政策B.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C.完善科举制D.制定《唐律》
18.下列图片最能反映唐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BCD
19.欧阳修这样描述一位官员的言行:
“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
这位北宋官员应该是
A.通判B.枢密使C.三司使D.转运使
2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图片与这一论断无关的是
A.北宋开封城B.《清明上河图》局部
C.北宋交子D.宋代蹴鞠纹铜镜
21.史书记载:
“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
所铸印凡六:
曰敕字,曰大料例,曰年度,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蓝;曰红团,以朱。
”这可用来证明宋代
A.放宽了对商业的控制B.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C.采用彩色套印技术D.重视商业税收
22.“今日既格得一物,明日又格得一物,功夫更不住地做。
如左脚进一步,右脚又进一步;右脚进得一步,左脚又进;持续不已,自然贯通。
”倡导这种学习方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
23.“理学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下言论符合该观点的是
A.“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B.“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D.“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24.王安石设想其变法的理财方针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清查逃避土地税的“隐田”②向享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免役钱
③农户按高下出资兴修水利④向农民贷款,收取较低的利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5.右侧王朝疆域图属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26.“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应出自
A. 董仲舒 B.朱熹C.王阳明 D.李贽
27.清代《永禁机匠叫歇碑》记载:
“苏州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上述材料说明苏州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B.生产力水平提高
C.出现了雇佣关系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28.下列选项属于康熙的是
①削平三藩,巩固统一②反击侵略,签订条约
③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新疆④南巡曲阜,题“万世师表”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9.李贽在谈及《藏书》时说:
(此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这样说是因为该书
A.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C.指斥封建等级观念D.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30.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下列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A.体现当时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表明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态度
C.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D.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上的反应
31.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
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纪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32.“对传统文化心态的挑战,迈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指的是近代中国人提出了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D.“民主与科学”
33.历史学者黄仁宇写道:
“《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商品滞销B.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的抵制D.鸦片不能合法输入
34.下列各项属于《资政新篇》主张的是
①仿效西方②奖励技术发明③编练新军④开设新式学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5.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近代上海外滩:
“几年之间,外国洋行成排的楼群就勾勒出了黄浦江的曲线”。
探究这一现象出现的源头是
A.《南京条约》附件使列强获得在通商口岸租地和居住的特权
B.《天津条约》使列强获得外国人可以在内地游历、通商、传教的特权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得在华设厂的特权
D.《辛丑条约》使列强获得在使馆界驻军的特权
36.向西方学习是近代中华民族探索救国真理的途径之一,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思想的过程。
这一过程开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A.李鸿章B.康有为C.林则徐D.洪仁玕
37.从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下列著作中最具进步意义的一篇是
ABCD
38.1885年,广东一些手工丝织业者捣毁新式机器缫丝厂。
事件发生后,地方官员派兵查封各处丝厂,理由是“平民不得擅自购置机器”。
这说明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旧势力的严重阻碍
B.民族工业之间竞争激烈
C.商品经济已经冲垮了自然经济的堤坝
D.清朝官员还没有意识到机器工业的重要性
39.中国近代历史上,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
下列各项,较早提出政治现代化主张的是
A.鸦片战争之后的新思潮B.早期维新派的思想
C.戊戌变法中的《定国是诏》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4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甲午中日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D.抗日战争后
41.右图漫画主要反映了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
C.列强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D.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人民革命
42.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
“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
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
”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当时什么社会现象
A.崇洋现象B.洋货倾销严重
C.全盘西化D.学习西方迫切
43.“非变西法不能化中国仇视外国之见,不能化各国仇视朝廷之见”,“变法则事事开通,各国商务必然日加畅旺”。
上述言论表明,清政府实行“新政”的目的之一是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B.争取得到立宪派的支持
C.抵制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D.赢得列强的支持
44.推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A.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B.清政府对工商业发展的一贯支持
C.鸦片战争后提倡国货运动蓬勃兴起D.外国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
45.如果给下面三幅图片配上一个共同的主题,最合适的应是
李鸿章曾国藩张謇
A.抵御外国侵略的清朝官员B.推动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人物
C.实业救国的倡议者D.追求立宪的代表
46.1897年,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有分馆。
其创建的主要背景是
A.洋务派提出“求富”口号B.民族工业的产生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戊戌变法允许民间办报
47.下列有关近代中国交通的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A.“华人之坐马车,大率无事之人居多,故马车专为游观而发”
B.“如果华人马车从后面赶超洋人马车,即以违章处理”
C.“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汽车,赶马车的又讨厌汽车”
D.“男女杂坐,不以为嫌”
48.关于孙中山先生的奋斗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A.为推翻清王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制定了《临时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相继进行了建立共和及维护共和的斗争
D.为推翻北洋军阀,领导了北伐战争
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
49.(13分)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论语》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还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
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
(5分)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
(2分)
(4)材料二和材料四存在怎样的矛盾?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矛盾?
(3分)
50.(13分)20世纪初,中国先后出现两部宪法,对中国政治近代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宪法大纲》只有“君上大权”一章,后附臣民权利义务。
拟定者申明《钦定宪法大纲》的宗旨:
认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
”大纲条款中把“君上大权”放在首位,赋予“臣民”的权力十分有限。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2》
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
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时人创作的漫画,讽刺政府虽有“共和”之名,实际却是“猿”(袁)之天下。
材料三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4分)
宪法名称
背景
国家元首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钦定宪法大纲》
清朝统治危机
皇帝独揽大权,但立法、行政、司法权有所分离
给予臣民极为有限的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总统
(2)如何评价这两部宪法?
(5分)
(3)在“猿(袁)之天下”,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做了哪些努力和奋斗?
(4分)
51.(14分)年画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造型艺术。
年画受到民众喜爱的重要原因在于其题材表现的内容迎合广大民众的心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津杨柳青年画始于明朝末期,
因题材多样,有清一代深受京津地区民众喜爱。
清人李光庭在《乡音解颐》“新年十事”中说:
“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然如《孝
顺图》《庄稼忙》,令小儿看之,为之解说,未
尝非养正之一端也。
”此外,“连生贵子”一类的妇女儿童画也是清代前期杨柳青年画的重要题材。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说明创作上述题材的背景原因。
(4分)
材料二:
近代以来,年画除了传统题材外,有了新发展。
《中国民间造像史纲》称,19世纪中后期,地主大户不断涌向新开辟的商埠,“发财还家”类年画大量出现。
围绕女权的年画也逐渐增多,左图杨柳青年画中文字为:
“中国有家眷的男子,大半受累的多。
诸位知道这毛病在那里吗?
并不是男子不能赚钱,一男子养着好几口,女子裹了两只小脚,诸事不能用力……现在的形势,无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方能自保。
……若是男女一样做活赚钱,还有不好过的吗?
”
(2)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年画题材的更新的社会原因。
(6分)
材料三清末民初的年画形式也有所变化,主要是变木版为石版。
石印机器印制的年画色彩漂亮,纸张新颖。
这使得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的年画受到极大冲击,逐渐日薄西山了。
——刘世军主编《中国民间美术》
(3)以杨柳青年画的发展趋势为例,说明近代社会经济的变化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4分)
52.(12分)经济史专家认为:
“自鸦片战争以来,近代工业在中国不断增多……,国人致力于实业(指投资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曾出现三次热潮……中国近代(指五四运动前)的社会进步无疑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中所提到的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三次高潮”指什么?
(3分)
(2)分别说明这“三次高潮”是如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
(9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11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B
B
B
C
D
C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A
D
A
D
C
A
A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B
C
D
D
C
C
B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B
A
C
A
C
B
A
B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C
A
D
A
B
C
D
C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50.
(1)(4分)
------
------
------
------
------
------
------
皇帝
------
------
中华民国成立
------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
公民获得许多民主权利
(2)《钦定宪法大纲》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度,宪法极力维护君主专制;但是它是中国第一部宪法;其欺骗性进一步激发了革命。
《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度,并通过参议院对总统的弹劾权,试图避免独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权利,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5分)
(3)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政治上开展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思想上开展了新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届高三 上学 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