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文综.docx
- 文档编号:2337264
- 上传时间:2022-10-2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13MB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文综.docx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文综.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试题扫描版文综
2013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
文科综合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132分,共33小题,每小题4分)
1.B解析:
此题考察是通货澎胀、纸币贬值与商品市场价格的关系。
1件A商品价格=8+(8×25%)=10元;纸币贬值(10-8)÷10=20%,故B正确,A、C、D错误。
2、A解析:
由图可知甲商品需求量增加,乙商品需求量减少,两者呈反相变化关系。
B呈正相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只反映的是甲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由图不能得出乙商品的价格一定高于甲商品的价格。
3.B解析:
此题考查试客行为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②③符合题意应入选。
试客行为对企业而言并不能节省生产成本,①排除;试客行为并不能使生活水平大大提高,④应排除。
4.A解析:
此题关键词是“从根本上说”,故只有A正确,B、C、D不选。
5.A解析:
题干强调“当前”坚持党的领导的原因,故①②符合题意,排除③④。
6.D解析:
本题考察主权国家的权利。
我国政府的做法是针对日本非法购岛采取的对策,体现了自卫权;渔政船、海监船的执法巡航和维权巡航是行使管辖权,故①②不选。
7.C解析:
①④符合题意,②“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物质力量”说法错误;③错误,只有先进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才是积极的主动的。
8.D解析:
①符合题意要求,②道德与教育密切相关,正确。
③是从个人角度谈,不选,④错误,非社会主义文化不能简单的取缔,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9.D解析:
①错误;③是辩证法,不符合题意要求;②④符合题意要求。
10.B解析:
②错误;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④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1.A解析:
漫画的意思是协力、配合,调强的是整体意识。
B、C不符合题意,D不是哲学启示。
12.A。
解析:
传说古代道士炼丹时发现的火药。
B.司南:
出现于战国,在道教之前;C.纸:
出现于西汉前期,在道教之前;D.简仪:
元朝郭守敬研制,虽在道教之后,但是属于天文研究的仪器。
13.B。
解析:
王族为分封的最主要对象,A、C错误,分封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可知选B。
14.B。
解析:
A、C都太绝对化,所以不正确。
D项不符合史实。
15.A。
解析:
②④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
16.C。
解析:
A错误,因为我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为执政党及与其他民主党派政治协商的政治;B错误,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挫折,特别是文革十年遭遇重大挫折;C正确,指我国1998年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D错误,不都是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主要是间接的代议制。
17.D。
解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故选③④
18.B。
解析:
A、C、D的理解是正确的。
B错,两者所反映的范畴有所区别;中国的“中体西用”是从整个国家层面看,只学先进的西方技术,而不触及封建政治制度;日本的“和魂洋才”是从培养人才方面看,既学西方先进技术,又要有忠君思想。
总之,中国的“中体西用”反映的是经济与政治的关系,日本的“和魂洋才”反映的是经济与思想的关系。
19.B。
A项错误,理学家是地主阶级,不可能有此认识;C、D两项错误,其是当今市场经济时代人们认知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需要;B项正确,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的目的在于增加国库收入,这与理学提倡重义轻利思想不符。
20.C。
解析:
A、B不是本质问题,D项材料体现不出。
21.C。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妇女思想观念的变化,故选C。
22.A。
解析:
A正确,阿隆是批判的历史哲学家,上述观点体现了他“历史没有任何必然性,有的只是可能性的东西”的观点;B是属于西方史学所谓的科学的历史时期;C错误,因为与阿隆的观点相反;D错误,阿隆正是把理解放在首位。
23、C。
温室气体增加,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山地积雪融化增强,雪线上升;气温升高,中纬内陆降水减少,蒸发增加,草原、荒漠扩大,答案为C。
24、D。
根据多哈的位置,为平原地形,地处热带、干旱的气候,从而可排除A、B、C,气温升高,使该地蒸发更强而形成次生盐渍地。
D正确
25、C。
T0及T0-T1阶段剩余劳动力多,工资水平低,为劳动力型工业,技术水平低,而排除A、B项,T1-T2阶段工资水平急剧上升,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产业升级的结果,故B选项正确。
26、B。
甲企业与乙企业相比,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更低,则需要较廉价劳动力。
故B选项正确。
27、B。
根据经纬网判定该地为我国亚热带地区。
夏季降水较多,故洪水期一般在夏秋季节,B正确。
28、B。
根据流水作用的规律,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b为凸岸,泥沙沉积较多,沙金多,淘金量高。
故选B。
29、C。
岩层中有化石,判定为沉积岩,排除B、D选项,根据岩层的构成,含有粘土、淤泥、芦苇可确定为页岩,C选项正确。
30、C。
事故的统计、储存,及事故发生时,确定最近的警力(车),选择最优的路径到达出事地点等工作只有地理信息系统来完成,故选C。
31、C。
东部道路稠密,可推断东部人流、物流繁忙,因而商业网点多,故选C。
32、C。
根据气压曲线,可发现在南亚附近出现了低气压,又为北半球,而可知是北半球夏季,依图读出②地的地理坐标是(31°N,30°E)应为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故选C。
33、A。
依上题判定该时为北半球夏季,⑥地的地理坐标为(31°N,130°E),为东亚沿海地区。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的季风环流影响,盛行东南风,故此题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56分)
34.
(1)
(2)日期大致为11月22日和1月22日左右。
…………(4分)
…………(4分)
(3)特征:
炎热干旱。
成因:
1.南回归线穿过该国,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气候。
2.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东南信风影响,炎热干燥。
3.东西长、南北宽的大陆轮廓加剧了副热带高压的影响范围。
4.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中西部地区地形平坦,缺少地形雨,加剧了干旱性。
)
5.沿海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减湿作用,扩大了热带沙漠气候的范围。
35.
(1)1.加大了环保理念教育和宣传力度,促进了生态协调、平衡发展。
2.加强了对农业和林业的监察、管理,切实保护了森林资源,减少了水土流失。
3.农村使用了电能、生物能、液化气等生活能源,减少了对薪炭林的砍伐。
4.新农村推广使用省柴灶,节约能源。
5.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效。
(2)1.城市化、工业化、交通占用大量耕地;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比重下降,林业、渔业、副业比重上升。
2.随着生活的好转,食物结构发生变化,菜篮子工程实施,肉蛋奶等食品增多,直接食用的粮食减少;农村大量人口外出,常住人口减少,也减少了农村家庭对粮食的直接消耗。
3.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效益高的产业,如林业、渔业、大棚蔬菜等给农民带来高于种植业的收入;生产力发展,解放了农村劳动力,青壮年外出务工,回乡创业,接受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家庭年收入;交通条件改善,有利于农村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6.
(1)①现象:
1789年革命后,又于1804年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2分)②制度: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制订,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
(2分)③特点:
绝决性(暴烈性)、复杂性和曲折性。
(3分)
(2)①寓意:
危机降临美国,“繁荣”不再的真实写照。
(2分)②典型措施:
为农民进行补贴,发放救济金,加强社会保障,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工人收入等。
(5分)③特点: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1分)本质: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改革(生产关系的调整)。
(2分)
(3)①说明:
腐败是前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1分)②深层次原因:
根本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弊端的影响;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复杂的民族矛盾;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4分)③戈尔巴乔夫改革:
先进行经济改革无效,继而转向政治领域,放弃共产党领导,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直至苏联的解体。
(3分)
(4)不论是改革还是革命都要符合国情;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曲折复杂的;腐败是一切社会动荡的催化剂;进入近代以后封建专制是落后的,终将被淘汰;资本主义制度至今仍有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是先进的,但是要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与是否抛弃社会主义区别开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动摇。
(5分)(1点1分)
37.
(1)变化:
两极格局解体;(2分)形成“一超多强”格局并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分)
影响:
世界形势总体趋向缓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2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2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遭受挫折使中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面临考验。
(2分)
(2)特点:
在世界各地生产制造(或生产全球化)(2分)表现: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2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关贸总协定)。
(2分)
(3)影响:
积极:
为中国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增加就业以发展经济提供机遇。
(2分)消极:
给中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2分)
对策:
努力增强综合国力,促进多极化格局的形成;(2分)积极融入全球化,利用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发展中国经济;(2分)制定合理对策,降低全球化的风险,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分)
38.
(1)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
走群众路线,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因此针对校园安全事故,国务院、教育部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批示。
(4分)②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国务院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问题,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4分)
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首先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全。
国务院制定的《校车安全条例》,为维护校园安全提供法律依据。
其次通过完善制度保障校园安全。
国家通过建立相应管理制度,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制,保障学生安全。
(4分)②发挥财政的作用。
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
通过财政支出使学生人身安全有物质保障。
校园安全工作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多方筹集,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
(4分)
(2)①公民通过登录网站、邮寄信函和发送电子邮件的方式,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这是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4分)②这样做有利于推进决策的民主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4分)③国家应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4分)
39.
(1)①才能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分)②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2分)③有利于扩大消费需求,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2分)④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
(2分)
(2)①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的“三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发展的需要。
(4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布局的认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4分)
(3)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增强以经济科技文化力量为主的综合国力,推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4分)②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世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皖南 八校高三 第三次 联考 试题 扫描 版文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