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docx
- 文档编号:23363180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96.20KB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docx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1.如图,△ABC是边长为3的等边三角形,△BDC是等腰三角形,且∠BDC=1200.以D为顶点作一个60°角,
使其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
2.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CG=CD,DF=DE,则∠E=
3.
(1)如图1,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接PQ.以下五个结论:
①AD=BE;②PQ∥AE;③AP=BQ;④DE=DP;⑤∠AOB=60度.恒成立的结论有.(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2)如图2,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为什么?
(3)如图3,在图中标出相应的字母P、Q、O的位置,并说明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
4.如图,一个足够大的五边形,它的一个内角是120°,将120°角的顶点绕一个小正三角形的中心O旋转,则重叠部分的面积为正三角形面积的( )
6.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P是BC上任意一点,PD⊥AB,PE⊥AC,连接DE.记△ADE的周长为L1,四边形BDEC的周长为L2,则L1与L2的大小关系是( )
7.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AQ=PQ,PR=PS,PR⊥AB于R,PS⊥AC于S,则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①点P在∠A的平分线上;②AS=AR;③QP∥AR;④△BRP≌△QSP.
8.D为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D=BD,BP=AB,∠DBP=∠DBC,则∠BPD=度.
9.已知:
如图,正△ABC的边长为a,D为AC边上的一个动点,延长AB至E,使BE=CD,连接DE,交BC于点P.
(1)求证:
DP=PE;
(2)若D为AC的中点,求BP的长
10.已知如图,B是AC上一点,△ABD和△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1)求证:
AC=BE;
(2)若BE⊥DC,求∠BDC的度数.
11.已知:
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和△CBN都是等边三角形,AN、BM交于点P,由△BCM≌△NCA,
易证结论:
①BM=AN.
(1)请写出除①外的两个结论:
;
(2)求出图1中AN和BM相交所得最大角的度数;
(3)将△ACM绕C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点落在BC上,请对照原题图形在图2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痕迹);
(4)探究图2中AN和BM相交所得的最大角的度数有无变化(填变化或不变);
(5)在(3)所得到的图形2中,请探究“AN=BM”这一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12.如图,D为等边三角形ABC的边BC上的一点,以AD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E,连接BE.
(1)求证:
BE=CD;
(2)分别取BE、CD的中点M、N,连接AM、AN、MN,试判断△AMN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13.如图,△ABC中,AB=AC,BC=BD,AD=DE=EB,求∠A的度数
14.如图,CA=CB,DF=DB,AE=AD,求∠A的度数
15.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DE⊥AB于E,DF⊥BC交AC于点F,若∠EDF=70°,
求∠AFD的度数
16.如图,△ABC中,AB=AC,D在BC上,∠BAD=30°,在AC上取点E,使AE=AD,求∠EDC的度数
17如图,△ABC中,∠C=90°,D为AB上一点,作DE⊥BC于E,
若BE=AC,BD=,DE+BC=1,求∠ABC的度数
18.如图,△ABC中,AD平分∠BAC,若AC=AB+BD求∠B:
∠C的值
19.如图,△ABC中,∠ABC,∠CAB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作DE∥AB,分别交BC、AC于点D、E
求证:
DE=BD+AE
20.如图,△DEF中,∠EDF=2∠E,FA⊥DE于点A,问:
DF、AD、AE间有什么样的大小关系
21.如图,△ABC中,∠B=60°,角平分线AD、CE交于点O,求证:
AE+CD=AC
22.如图,△ABC中,AB=AC,∠A=100°,BD平分∠ABC,求证:
BC=BD+AD(两种方法)
23.如图,△ABC中,AB=AC,D为△ABC外一点,且∠ABD=∠ACD=60°,求证:
CD=AB-BC
24.已知:
如图,AB=AC=BE,CD为△ABC中AB边上的中线求证:
CD=CE
25.如图,△ABC中,∠1=∠2,∠EDC=∠BAC,求证:
BD=ED
26.如图,△ABC中,AB=AC,BE=CF,EF交BC于点G,求证:
EG=FG
27.如图,△ABC中,∠ABC=2∠C,AD是BC边上的高,B到点E,使BE=BD,求证:
AF=FC
28.如图,△ABC中,AB=AC,AD和BE两条高,交于点H,且AE=BE
求证:
AH=2BD
29.如图,△ABC中,AB=AC,∠BAC=90°,BD=AB,∠ABD=30°,求证:
AD=DC
30.如图,等边△ABC中,分别延长BA至点E,延长BC至点D,使AE=BD,求证:
EC=ED
31.如图,四边形ABCD中,∠BAD+∠BCD=180°,AD、BC的延长线交于点F,DC、AB的延长线交于点E,∠E、∠F的平分线交于点H,求证:
EH⊥FH
32.如图所示,在△ABC中,CD是中线,∠CDB=60°,把△BCD沿直线CD折叠,得△B′CD.如果AB′=3cm,求AB的长.
33.△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三角形外一点,且∠ADB=60°.求证:
AD=BD+CD.
34.如图14-45,在等边ΔABC中,O是三个内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OE∥AC,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2】
35.如图14-46,ΔABC是等边三角形,D为BA的中点,DE⊥AC,垂足为点E,EFAB,AE=1,则AD=,ΔEFC的周长=。
【2】
36.如图14-47,在等边ΔABC中,AE=CD,BGAD,求证:
BP=2PG。
37.如图14-48,已知等边ΔABC的ABC、ACB的平分线交于O点,若BC上的点E、F分别在OB、OC垂直平分线上,试说明EF与AB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4】
38.如图14-49,C是线段AB上的一点,ΔACD和ΔBCE是两个等边三角形,点D、E在AB同旁,AE交CD于点G,BD交CE于点H,求证:
GH∥AB。
39.如图14-50,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延长线上一点,选择一点D使得ΔCDE是等边三角形,如果M
是线段AD的中点,N是线段BE的中点,求证:
ΔCMN是等边三角形。
40.如图14-51,C是线段AB上一点,分别以BC、AC为边作等边ΔACD和ΔCBE,M为AE的中点,N为DB的中点,求证:
ΔCMN为等边三角形。
41.如图14-57,已知D为等边ΔABC内一点,DA=DC,P点在ΔABC外,且CP=CA,CD平分∠PCB,求∠P。
42.如图14-58,已知P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APB:
CPA=5:
6:
7,求以PA、PB、PC为边长的三角形的三内角之比。
43.如图14-59,点O为等边ΔABC内一点,∠AOB=1100,∠BOC=1350,试问:
(1)以OA、OB、OC为边,能否构成三角形?
若能,请求出该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如果∠AOB大小保持不变,那么当∠BOC等于多少度时,以OA、OB、OC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43.如图14-60,已知ΔABC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ΔBDC是顶角∠BDC为1200的等腰三角形,以点D为顶点作一个600角的两边分别交AB于点M,交AC于点N,连结MN,形成一个三角形。
求证:
AMN的周长等于2。
44.如图14-62,已知AO=10,P是射线ON上一动点(即P点可在射线ON上运动),∠AON=600。
(1)OP为多少时,ΔAOP为等边三角形?
(2)OP为多少时,ΔAOP为直角三角形?
(3)OP为多少时,ΔAOP为锐角三角形?
(4)OP满足什么条件时,ΔAOP为钝角三
45.选择题
(1)如果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o,那么顶角是()
(A)60o.(B)150o.(C)120o.(D)75o.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0cm,以一腰为边作等边三角形,其周长为45cm,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4)、若△ABC的三边a、b、c满足
那么△ABC的形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锐角三角形
(5)、等腰△ABC中,AC=AB,两腰中线交于一点O,则AO与BC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相垂直 C、AO垂直平分BC D、AO、BC互相垂直
(6).在等腰三角形中,AB的长是BC的2倍,周长为40,则AB的长为()
(A)20.(B)16.(C)16或20.(D)以上都不对.
(7).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则顶角的度数为()
(A)60o.(B)120o.(C)60o或150o.(D)60o或120o.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45o,则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9).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5cm和7cm,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长的取值情况有()
(A)3种.(B)4种.(C)5种.(D)6种.
(10).已知△ABC中,AB=AC,且∠B=
,则
的取值范围是()
(A)
≤45o.(B)0o<
<90o.(C)
=90o.(D)90o<
<180o.
(1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A)顶角.(B)顶角的一半.(C)顶角的2倍.(D)底角的一半.
(12)、如图∠BCA=90,CD⊥AB,则图中与∠A互余的角有()个
A.1个B、2个C、3个D、4个
46.填空
(1).①等腰三角形、、互相重合.
②△ABC中,∠A=∠B=2∠C,那么∠C=。
③在等腰三角形中,设底角为x°,顶角为y°,则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得y=;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得x=。
(2).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00o,则另两个角为.
(3).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是.
(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底边长为.
(5).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10cm,那么它的三边为.
(6).如图,C、E和B、D、F分别在∠GAH的两边上,且AB=BC=CD=DE=EF,若∠A=18°,则∠GEF的度数是()
A.80°B.90°C.100°D.108°
47.已知线段a,h,用直尺和圆规做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a,BC边上的高为h
(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和证明)
└─────┘a
└──────┘h
48.如图,已知在△ABC中,∠A=75º,
∠B=35º,∠C=70º,请将这个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腰
三角形吗。
(要求标出每个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度数)
49.已知AB=AC,D是AB上一点,DE⊥BC于E,ED的延长线交CA的延长线于F,试说明△ADF是等腰三角形的理由.
50.如图,在△ABC中,∠BAC=90o,AB=AC,∠ABC的平分线交AC于D,过C作BD垂线交BD的延长线于E,交BA的延长线于F,求证:
BD=2CE.
51.如图,AB=AC,BD=DC,DE⊥AB,DF⊥AC,垂足分别是E,F.求证:
DE=DF.
52.如图,已知△ABC中,AD⊥BC,∠ABC=2∠C,试说明AB+BD=CD的理由。
53.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一点AD=BD,AB=AC=CD,求∠BAC的度数。
53.如图,在△ABC中,已知AB=AC,∠BAC=90o,D是BC上一点,EC⊥BC,EC=BD,DF=FE.求证
(1)△ABD≌△ACE;
(2)AF⊥DE.
54.如图,在△ABC中,AB=AC,AD和BE是高,它们相交于点H,且AE=BE.求证:
AH=2BD.
55.在△ABC中,AB=AC,BD=DC,AD的延长线交BC于点E,求证:
AE⊥BC,BE=EC.
56.已知:
如图,AD=AE,∠ADC=∠AEB,BE与CD相交于O点.
(1)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由已知条件可得出的结论(例如,可得出△ABE≌△ACD,∠DOB=∠EOC,∠DOE=∠BOC等.你写出的结论中不能含所举之例,只要求写出4个).①;②;③;④.
(2)就你写出的其中一个结论给出证明.已知:
如图AD=AE,∠ADC=∠AEB,BE与CD相交于O点.求证:
.
57.在ΔABC中,AB=AC
1
(1),如图1,如果∠BAD=3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__________
(2),如图2,如果∠BAD=40°,AD是BC上的高,AD=AE,则∠EDC=__________
(3),思考:
通过以上两题,你发现∠BAD与∠EDC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用式子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3,如果AD不是BC上的高,AD=AE,是否仍有上述关系?
如有,请你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1)
(2)(3)
58.已知等边△ABC和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
△ABC的高为h.“若点P在一边BC上[如图
(1)],此时h3=0可得结论:
h1+h2+h3=h.”请直接应用上述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当点P在△ABC内[如图
(2)],以及点P在△ABC外[如图(3)]这两种情况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h1,h2,h3与h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要证明.
(1)
(2)(3)
59.已知:
如图,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请说明AN=BM的理由。
现要求:
(1)将△ACM绕C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180°,使A点落在CB上,请对照原题图在下面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
(1)所得到的图形中,结论“AN=BM”是否还成立?
请说明理由。
(3)在
(1)得到的图形中,设MA的延长线与BN相交于D点,请你判断△ABD与四边形MDNC的形状,并说明你的结论成立的理由。
60.如图,Rt△ABC中,AB=AC,∠BAC=90°,P为BC中点,∠EPD=90°,求证:
(1)PE=PD
(2)若AB=2,求四边形PEAD的面积.
61.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DAE=90O,求证:
(1)BD=CE
(2)BD⊥CE
62.如图,△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AB=∠DAE=90O,M是CD的中点,
求证:
(1)AM=
BE
(2)AM⊥BE
63.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D为BC的中点,CE⊥AD于E,交AB于F,连接DF,求证:
∠ADC=∠DCF。
64.已知,如图,在Rt△ABC中,∠ACB=90°,AC=BC,D为BC的中点,CE⊥AD,垂足为点E,BF//AC交CE
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
AB垂直平分DF.
6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的余角等于()
A.顶角B.底边上高与一腰的夹角C.顶角的两倍D.一腰上高与另一腰的夹角
65.如图1,点A在y轴的正半轴上,以OA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OC.
(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如图1当点B移动到点D的位置时,连接AD,请你在第一象限内确定点E,使△ADE是等边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和证明).
(2)在
(1)的条件下,在点B的运动过程中,∠A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若不变,求出其度数;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2,把你在
(1)中所作的正△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使点E落在y轴的正半轴上E′的位置,得到正△AE′D′,连接CE′、OD′交于点F.现在给出两个结论:
①AF平分∠CAD′;②FA平分∠OFE′,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判断哪个结论是正确的,并进行证明.
66.如图,已知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E是AD上一点,且BE=AC,延长BE交AC于F,求证:
AF=EF
67.如图在△ABC内,∠BAC=60°,∠ACB=40°,P、Q分别在BC、CA上,并且AP、BQ分别为∠BAC、
∠ABC的角平分线,求证:
BQ+AQ=AB+BP
68.如图1,等边△ABC中,点G、H分别自B、C点出发,以等速沿在线段BC、线段CA运动,连接AG、GH交于F点。
(1)直接写出∠AFH的度数;(不证明)
(2)如图2,连接FC,当G、H运动到AG⊥CF时,求BF:
AF的值;
(3)如图3,若点G、P分别自B、A点出发,以等速沿线段BC、BA的延长线运动,连接PG、PC,求证:
PG、PC。
6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为等边三角形,
,点C为
轴上一动点,以BC为边作等边△BCD。
(1)求证:
OC=AD;
(2)求∠BAD的度数;
(3)当C点运动时,AE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
70.已知△ABC是边长为5的等边三角形。
(1)如图,若P是BC上一点,过点C、P分别作AB、AC的平行线,两线相交于点Q,连BQ,AP的延长线交BQ于D,试问:
线段AD、BD、CD之间是否一定满足某种等量关系?
请写出他们之间等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若P是BC延长线上一动点,连AP,以AP为边作等边△APE(E、A在直线BC同侧),连CE交AP于F,当P点滑动时,求CE-CP的值。
71.如图,A点在
轴正半轴上,以OA为边作等边△AOC,点B为
正半轴上一动点,连AB,在第一象限作等边△ABE。
(1)在点B运动过程中,∠ACE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若不变,请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2)将正△ABE绕A点逆时针旋转,使E落在
轴正半轴E的位置,得正△
,其中
、
交于F,求证:
FA平分∠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