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公管.docx
- 文档编号:23347864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2.12KB
《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公管.docx
《《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公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公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公管
《卫生学》理论教学大纲
(供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使用)
Ⅰ前言
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指导下,研究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一门学科。
根据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及为预防战略服务的思想;运用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等原理和方法,分析环境中主要致病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和措施的理论。
卫生学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用医学中的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必须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把预防医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运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知识,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
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卫生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卫生学方法的应用,通过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理解。
本大纲供四年制本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36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3.5:
1。
即讲授28学时,实习8学时。
四教材:
《预防医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王正伦,1版,2004年。
II正文
绪论
一教学目的
学习预防医学的定义、和内容研究方法,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医学模式与健康观,疾病的三级预防,我国预防医学成就及卫生工作方针。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观、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三级预防的定义、内容、我国现行卫生工作的方针。
(二)熟悉第一次、第二次卫生革命的标志、影响健康的因素。
医学模式的定义,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了解预防医学的定义、预防医学四个发展阶段,预防医学的内容、我国预防预防医学成就。
三教学内容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及发展简史:
第一次、第二次卫生革命的标志
(二)预防医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三)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四)医学模式与健康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观;医学模式的定义;生物医学模式;影响健康的因素
(五)疾病的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的定义、内容
(六)我国预防医学成就及卫生工作方针
(七)预防医学的进展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
第一章人类的环境
一教学目的
学习环境与人类的关系,环境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的定义;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定义、内容、作用和功能;生态平衡的定义;环境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剂量-效应关系,剂量反应关系;环境污染远期作用的三种类型;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二)熟悉构成环境的因素;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人群健康效应谱、环境因素联合作用的四种类型;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四个步骤。
(三)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人类的环境
一人类的关系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的定义
(二)构成环境的因素
(三)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物圈、生态系统的定义、内容、作用和功能;生态平衡的定义
(四)环境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作用:
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人群健康效应谱;环境因素联合作用的四种类型
二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二)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三)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污染远期作用的三种类型
三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
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危险度评价四个步骤:
危害鉴定、暴露评价、剂量-反应关系的评定、危险度特征分析
四环境污染的防制对策: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一)制定并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二)强化环境管理,依法进行监督
(三)加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采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
(三)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一教学目的
学习大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及水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逆温层对大气污染的作用;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甲醛、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对机体的主要危害;介水传染病的概念和介水传染病对健康危害;常用饮用水消毒方法及原理。
(二)熟悉大气层的物理结构和主要化学成分;空气中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了解空气中阳离子对机体的作用;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慢性危害。
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一氧化碳、多环芳烃对机体的主要作用;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室内空气卫生学评价的主要指标;生活饮用水质卫生规范。
三教学内容
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大气环境与健康
一大气物理因素与健康的影响:
不同波长的太阳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意义;大气层的物理结构和主要化学成分;空气中阴离子对机体的作用
二大气的污染与及其影响因素:
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影响大气中污染物浓度的因素;逆温层对大气污染的作用
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第二节室内空气污染与健康
一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
甲醛、有机挥发性化合物对机体的主要危害
三室内空气污染的防护
第三节饮用水与健康
一饮用水污染与疾病:
介水传染病的概念和介水传染病对健康危害
二水的净化和消毒:
常用饮用水消毒方法及原理
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
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损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职业病有一个概括性了解,避免在今后工作中在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中犯原则性错误。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职业病的概念和特点
二熟悉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三熟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三教学内容
(一)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概念和分类
(二)职业性损害
(三)职业病的概念
(四)职业病的特点
(五)职业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第二节职业中毒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常见的职业有害因素及其所致职业病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职业性慢性铅、汞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掌握苯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
(二)掌握常见的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
(三)掌握有机磷、氨基甲酸脂农药的毒理和临床表现,掌握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治疗
(四)熟悉铅、汞、苯的毒理;熟悉刺激性气体的毒理、治疗和处理原则
(五)熟悉职业性慢性铅、汞、苯中毒的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六)熟悉刺激性和窒息性气体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窒息性气体中毒的的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七)熟悉有机磷理化特性和诊断原则
(八)了解铅、汞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九)了解苯的理化特性和接触机会
(十)了解刺激性气体的种类
(十一)了解有机磷、氨基甲酸脂和拟除虫菊脂农药的接触机会
(十二)了解农药中毒的预防
三教学内容
(一)铅:
1理化特性
2接触机会
3毒理
4临床表现: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
5诊断: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诊断
6治疗:
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7预防
(二)汞
1理化特性
2接触机会
3毒理
4临床表现: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
5诊断: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诊断
6治疗: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7预防
(三)苯
1理化特性
2接触机会
3毒理
4临床表现
5诊断: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诊断
6治疗: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7预防
(四)刺激性气体
1常见的刺激性气体
2刺激性气体的毒作用:
刺激性气体的毒理;刺激性气体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3急救与治疗:
刺激性气体的治疗和处理原则
(五)窒息性气体
1窒息性气体概况:
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2一氧化碳:
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3硫化氢:
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4氰化氢:
主要临床表现、诊断、处理原则和治疗原则
(六)农药中毒的防治
1有机磷农药:
理化特性、接触机会、毒理、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的诊断、中毒的治疗
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接触机会、毒理、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的治疗
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毒理、中毒的临床表现、中毒的诊断、中毒的治疗与处理
4农药中毒的预防
第三节职业性肺疾患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重点掌握生产性粉尘所致硅肺的特点。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生产性粉尘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硅肺的概念、石棉肺的病理特征、硅肺X线胸片表
现特征,硅肺的诊断原则,硅肺的主要并发症,石棉肺的诊断原则和尘肺的预防措施。
(二)熟悉生产性粉尘对机体健康的影响;熟悉尘肺的概念及其分类了解生产性粉尘的概念、分类
和来源;熟悉硅肺的基本病理变化;熟悉硅肺的X线胸片表现特征。
(三)了解接尘作业及影响硅肺发病的因素,硅肺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矽肺的诊断标准、治疗
和处理,接触作业及影响石棉肺发病的因素,石棉肺的诊断标准、治疗和处理,有机粉尘所致肺部
疾患。
三教学内容
(一)生产性粉尘的来源与分类
(二)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卫生学意义
(三)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危害
(四)硅肺的概述
(五)硅尘作业和硅肺的发病情况
(六)硅肺发病的影响因素
(七)硅肺的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八)硅肺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
(九)硅肺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硅肺的治疗
(十)硅肺的预防和控制
(十一)石棉肺
(十二)有机粉尘引起的肺疾患
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了解生产环境中常见物理因素及其危害的特点,了解物理因素所致损伤的防制措施。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掌握高温作业的类型、中暑的发病机制、类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熟悉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三)了解高温作业的概念、类型,防暑降温措施
(四)掌握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特异性危害
(五)熟悉噪声有关的概念
(六)了解生产性噪声分类和接触机会、影响噪声危害的因素和控制噪声危害的措施
(七)掌握射频辐射和激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八)了解射频辐射和激光的有关概念
(九)了解射频辐射和激光接触机会
(十)了解影响射频辐射和激光危害的因素和防护措施
三教学内容
(一)高温作业与中暑
1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的类型
2高温作业对机体的影响
3中暑:
中暑的发病机制、类型及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噪声
1生产性噪声的来源及分类:
噪声有关的概念
2噪声对机体的影响:
生产性噪声对人体的特异性危害
(三)非电离辐射
1射频辐射: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激光: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第五节工作有关疾病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疾病间的差异及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二教学要求
(一)熟悉工作有关疾病的概念、特点
(二)了解常见工作有关疾病
三教学内容
(一)工作有关疾病的概念
(二)工作有关疾病的特点
(三)常见的工作有关疾病
第六节职业性外伤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对职业性外伤有一个概括性了解。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
职业性外伤的概念。
(二)熟悉:
职业性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了解:
职业性外伤分类。
三教学内容
(一)职业性外伤的概念
(二)职业性外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三)职业性外伤分类
(四)职业性外伤的预防对策
第四章食物因素与健康
一教学目的
学习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食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营养素种类;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必需脂肪酸的定义;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指标;膳食纤维的定义及生理功能;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及钙缺乏症;维生素的概念、分类;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烟酸的缺乏症;生热营养素的种类;成人能量消耗的决定因素;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营养素需要量和供给量的概念;老年人的膳食原则;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其三个基本特征;食物中毒的概念及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各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河豚鱼中毒的中毒机制;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分型。
(二)熟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D及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影响铁吸收的因素和铁缺乏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的内容;营养不良对母体健康的影响及母体营养不良对婴儿的影响;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病;老年期营养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及骨质软化症的膳食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特点;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主要措施;河豚鱼中毒的临床表现;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亚硝基化的阻断及防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
(三)了解蛋白质、脂类、碳水化物、必需脂肪酸的生理作用;钙、铁、锌及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及营养状况评价指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孕期、乳母、儿童、青少年、老年期的营养需要与膳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及骨质软化症的相关营养素;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各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临床表现和治疗;河豚毒素的理化性状及在河豚鱼体内的分布;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贝类中毒、鲜黄花菜中毒和发芽马铃薯中毒的有毒成分、治疗与预防;;黄曲霉毒素的毒性;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与致癌性。
三教学内容
第四章食物与健康
第一节营养素与热能
一营养素
(一)营养素种类
1蛋白质:
氮平衡、蛋白质的生理作用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2脂类:
脂类的生理功能;必需脂肪酸的定义
食物脂类营养价值评价指标
脂肪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3碳水化物:
碳水化物的分类及其生理功能
膳食纤维的定义及生理功能
碳水化物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4无机盐:
钙、铁、锌均按以下五个方面讲授
生理功能、
代谢: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影响铁吸收的因素
缺乏症:
钙缺乏症;铁缺乏症
营养状况评价指标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5维生素:
维生素的概念、分类
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烟酸均按以下五个方面讲授:
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缺乏症与过多症、营养状况评价指标、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二)能量:
成人能量消耗的决定因素;生热营养素的种类
食物来源及供给量
第二节合理营养
一合理营养的概念;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
二营养素需要量和供给量的概念
三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四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内容及平衡膳食宝塔
第三节特殊人群营养
一孕妇营养与膳食
(一)营养对母婴的影响:
孕妇营养特点;营养不良对母体健康的影响及母体营养不良对婴儿的影响
(二)孕期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三)乳母营养与膳食
二儿童青少年营养与膳食
(一)儿童营养特点
(二)常见的儿童营养缺乏病
(三)儿童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四)青少年的营养需要与膳食
三老年人营养与膳食
(一)老年期营养性疾病
(二)老年期的营养需要与膳食;老年人的膳食原则
第四节营养与疾病
一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及其膳食预防
二营养与肿瘤及其膳食预防
三营养与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及骨质软化症及其膳食预防
第五节食源性疾病及预防
一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其三个基本特征
二食源性疾病的分类
三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四常见的食源性疾病
(一)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的概念;中毒食品的概念
2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
3食物中毒的分类
4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5常见的食物中毒:
各型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防;河豚鱼中毒的中毒机制;河豚
鱼中毒的临床表现;预防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主要措施;毒蕈中毒临床表
现分型
6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二)病毒性食源性疾病
(三)食源性寄生虫病
(四)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第六节常见的食品污染及预防
一黄曲霉毒素
(一)理化性质与食品污染
(二)毒性
(三)致癌性
(四)黄曲霉毒素的控制措施
二N-亚硝基化合物
(一)N-亚硝基化合物及其前体物质在食物中的分布
(二)N-亚硝基化合物的毒性与致癌性
(三)亚硝基化的阻断及防止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
第五章 地质环境与健康
一教学目的
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碘缺乏病及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及防制措施。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碘缺乏病的定义;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特征;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的定义、临床分型;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地方性氟中毒的定义、病区类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二)熟悉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定义;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碘缺乏病的流行因素;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和主要临床表现。
(三)了解土壤的组成;微量元素的种类;碘缺乏病的人群分布特征;地方性甲状腺肿临床表现;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的的地区分布;地方性氟中毒的治疗措施。
三教学内容
第五章 地质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概述:
宏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定义
第二节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一土壤的卫生特征
二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主要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的定义
一流行特征:
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特征;碘缺乏病的流行因素
二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
三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克汀病和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的定义、临床分型
四防制措施:
碘缺乏病的预防措施
第四节地方性氟中毒
地方性氟中毒的定义
一流行特征: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类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因素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氟骨症的诊断
五防治措施:
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措施
第七章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一教学目的
学习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的关系及行为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要求
(一)掌握影响健康的主要社会特征和人群特征;社会心理现象的定义;掌握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行为医学的定义;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二)熟悉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酗酒、滥用药物和不洁性行为对健康的危害。
(三)了解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应付机制。
三教学内容
第七章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社会因素与健康
一社会特征
二人群特征
第二节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
社会心理现象的定义
一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二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三社会心理因素刺激的应付机制
第三节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
行为医学的定义
一吸烟:
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二酗酒:
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三滥用药物:
滥用药物对健康的危害
四不洁性行为:
不洁性行为对健康的危害
Ⅲ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实施机构由基础医学院预防医学教研室执行。
二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交换式课堂教学方式,辅助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
核心内容以讲授为主,重点内容以介绍为主,一般内容以自学为主。
2.实验教学实验分组(约25人/实验室),学生每个人独立操作。
3.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网络查询等。
四考核办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教学测量:
理论考试占70%,实验课与平时成绩考试占30%。
Ⅳ教学时数分配表
讲课内容
教学手段
时数
实验内容
时数
类型
绪论
CAI
2
饮水消毒方法
4
技能培训型
人类的环境
CAI
2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4
技能培训型
生活环境与健康
CAI
4
生产环境与健康
CAI
8
食物与健康
CAI
8
地质环境与健康
CAI
2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健康
CAI
2
合计
28
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卫生学 理论 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