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3347234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49.98KB
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思考.docx
《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思考.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思考
关于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初步思考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这个全新的内容,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
“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对语文课本学习的提升与拓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多向性。
综合性学习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具体来说,综合性学习应该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一是综合性学习主要运用的是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行探究,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是综合性学习借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手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学科内外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
一、人教版“综合性学习”的主要特点。
1、与阅读教学密切照应,又相对独立、自成体系。
在以往的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编排的位置不尽相同,而且内容往往没有什么关联。
现在,人教版以人文主题为线,串起听、说、读、写过程中基本知识和能力的一颗颗珍珠,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教师集中教学,简化了教和学的头绪。
所以,新教材中绝大多数单元的阅读课文与综合性学习在内容上互相勾连,密切照应的,这样,就使得综合性学习成了该单元的有机组成部分。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人与自然组织课文,有描写四季景物的《春》、《济南的冬天》、《秋天》,还有述说个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的《山中访友》。
该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以“感受自然”为主题,展开活动,试图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继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善待自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可见,综合性学习不但在内容上与阅读部分有着紧密地联系,而且它还是阅读课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染的一种延伸和拓展。
他真正实现了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更有利于学生把从阅读教材中获得的认知方法和价值判断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可以完全依赖与阅读教学,同样,综合性学习也不能完全依附于阅读部分而存在,它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自成体系。
它(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目标也是很明确的。
人教版每册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综合性学习。
其中三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形式相对统一,即把写作、口语交际整合与综合性学习中,再规模小、层次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为主。
比如“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
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有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有书信的形势写一篇作文。
显然,这三个活动在形势和目的上是一致的。
口语交际和写作的层次也很清楚。
又比如,在九年级上册的新诗单元后安排了“雨的诉说”以“听听我的足音”“说说我的功过”“读读我的韵味”为三个基本层次,贯穿了听说读写的要求和活动,让学生在比较简洁的活动中达成基本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目标。
而同一册书中的另外三个综合性学习的形势却与此不同。
它们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再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再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索、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
这种活动更像是标准的探究性学习,更强调它的探究性、自主性和实践性。
比如: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母课题下,又按层次递进地分成了几个子课题:
1、月球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汇报成果)2、观察月球的运行,参观天文台(观察、参观)3、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搜集资料,讨论)4、我是月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5、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写作)
学生在逐个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地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势、自行安排观察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种综合性学习中在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而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要求,、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已经被巧妙地融入其中了。
另外,还要说明的事,全套教材基本找不到写作或口语交际的知识短文,(个别应用文除外)这正体现了编写者的语文教育观念:
学生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修得的,而不是靠死记硬背。
当然,也可能造成提供的知识不够严谨的问题,在这点上,就给了我们一线教师很多自行发挥的空间。
可以让我们创造。
(二)、综合性学习过程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
在以往的教科书中,听说读写往往被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听说、读、写。
它们的内容在安排上几乎是相对独立,互不关联的。
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头绪繁多、互相牵制的状况。
而综合性学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将听、说读写各自的要求和训练整合在一起。
一个个专题性活动既为学生的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情境、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又为他们的课外阅读圈定了内容,指明了方向,真正在教科书中实践了课堂内外的衔接,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学科知识之间的勾连。
比如:
“追寻人类起源“中,与培养听的能力有关的活动至少有:
听班里的同学将人类起源的神话,在全班或者分组讨论交流是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和观点。
并从中筛选,记下有用的信息;与培养说的能力有关的:
在班上讲述人类起源的神话,发表自己的见解;读的:
搜集神话故事是需要广泛阅读等,写的:
填表,归纳,写文章等
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性学习中的阅读与一般意义的课外阅读相比指向性更强,被赋予了更为明确的目的,以往枯燥乏味的听说些训练,当有了大量的资料储备是,内容必然更加丰富、充实,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人教版教材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在设计思路上集中体现了这种开放性的原则,它力图通过课堂内外、学科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广阔的语文空间,真正实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以往的教科书的语文实践活动一般从活动的形式上划分,或者版小报,或开辩论会,常常用这样一个模式,比如,收集名言警句的语文实践活动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这一活动乍一看规模比较大,要寻找、摘抄、分类等,但实际上这个活动的学习目标却是单一的。
即通过对名言警句的收集和整理使学生受到人生的教育和启迪,积累好词好句便于写作是应用。
这就好像是一个漏斗,入口很宽,出口却很窄。
在这种模式中很难谈及对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而现在的综合性学习却是从活动内容上划分,他表面上入口很小,可是一旦进入活动过程就会发现,其中有着广阔的空间,它可以跨越学科和时代,真正和生活联系在一起。
比如七年级下册由“马的世界”。
他只是以“马”作为听说读写的话题,但可以做:
通过马字的演变了解中国文字的发展脉络,通过与马有关的字词的搜集积累更丰富的词语;通过讲述历史上马的故事熟悉一些常见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通过阅读与马有关的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阅读量,通过写作马的文章整合各方面的信息,锻炼写作能力等等。
像这样的综合性学习还有很多。
如“月亮”“黄河”“桥”、“莲花”“母爱”等等为话题的综合性学习,都只是找到某一事物为切入点,但是我们却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让探究的触角延伸到历史、未来、文学、科学、地理、生物、天文学、物力、等等,。
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听说读写为某一个相同的目的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是课本中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激情碰撞。
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何愁没有一个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综合性学习”在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充足的时间作为保证。
这里的时间不是指课内的时间,而是指可外学生用于查找资料、相互讨论、总结反思的时间。
因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的最终指向不是某种知识的达成度,而关注的是活动的实施过程。
所以,要是综合性学习达成好的效果,就应该在过程中下大功夫,让学生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反复阅读、思考、记述、讨论,落实每个环节。
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个学期开始是对该阶段的综合性学习有个整体考虑,从时间上整体安排,以避免仓促上马,草草了事的现象。
2、面向全体学生,关照个别差异。
我们通过综合性学习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是向全体学生提出的,而不是指针对部分优秀学生。
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参与探究活动的机会,尤其是要给弱势群体以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和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应该考虑在适当时机给予他们恰当的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还应该依据学生发展需要,抓住教育时机,用好课程资源,善于及时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着眼于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发展,而不是固守既定的教学目标。
比如,综合性学习常常要与家庭生活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便于形成学习生活化和生活学习化,能直接通达学生的家庭背景,甚至进入到学生家庭生活的某一领域和感情世界的敏感之处。
这给思想道德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契机和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同时也给教师在组织教学室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深层问题。
“我爱我家”中的两项主题活动,都有可能触及学生家庭生活的底层和文化背景,都有可能触动、激活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生活体验。
甚至触及学生家庭生活中的隐痛。
面对这些,我们无法回避,必须认真对待。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有善待之心和体察入微的细心,关爱、保护这些在学习活动中处于“文化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
使之共享学习资源,如果处理得当,恰恰可以成为生活教育、人生教育、情感意志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的契机。
3、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提供的弹性空间。
综合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有较大的伸缩余地,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每个综合性学习都设计了若干个活动,有的可以根据个人需要任选其一,有的可以根据学生水平稍作删减。
这样,记有选择的余地,又有创造的机会。
教师应自觉进行二度创造,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妥善处理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的关系。
应该避免两种倾向:
一是教师过多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替学生分组、替学生选择论题、替学生拟定活动提纲等,二是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或者是节目主持人,基本不给学生提供建设性意见,不指出学生的偏差和错误,不控制活动的发展节奏。
因此,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地,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
5、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综合性学习有许多跨学科的内容,如“黄河、母亲河”涉及的地理常识,“世界何时铸件为犁”涉及的历史知识,“莲文化”涉及的植物学知识等等。
这些其他学科知识介入的根本目的是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是学生在不同内容和不同方法的交叉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他的最终指向仍旧是语文本身,所以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该时刻把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重点,而不能舍本求末,越俎代庖。
强求其他学科知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把语文课上称地理课,生物课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但是也有人认为不能过于拘泥于语文学科,而要有全局观念。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
1、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基本上还没有摆脱以前“语文课外活动”的思维框架和活动模式,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局限于对某一技能的活动演练,只在提高学生语文某乡能力上下功夫。
例如:
有的老师在组织教学“这就是我”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活动目标定位在“口头作文”训练上,如果作为“语文课外活动”倒也未尝不可。
但作为综合性学习单元,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单一狭隘的。
实际上,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除了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外,至少还应包含以下内容:
1、结合课文学习,这一单元以人生、生命为主题,让学生反思自己的人生成长,珍重生命,发现、体悟生命的价值,2、展现自己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在寻求别人的理解的过程中理解别人,进而学会共同友好相处,3、在各种情境中,学会调适自己的角色,包括言语举止,学习在各种社会活动情境中发展自己,得体地推荐自己。
2、把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作情景作文的一种形式,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只是为了写作收集资料,积累素材。
比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我爱我家”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把课文中设置的“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妈妈的唠叨”三个情境看成是谓作文而设置的活动主题,把这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上成了活动作文课。
在这一观念下展开活动,学生只是为了作文而选择活动主题,为了作文而收集、取舍素材。
为作文而编造故事。
实际上,这三个活动尽管都有作文要求,但作文不是唯一的目的,或者甚至不是主要的目的,作文只是活动结果的一种呈现形式,只是为教师评价或学生评价提供一种手段。
除了作文,还有以下几个期望:
1、培养学生探讨、追寻、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留意身边生活的意识。
2、在对家庭中平时不被注意的寻常小物小事的调查了解中,体验生活的底蕴和蕴藉的情意。
3、在活动过程中,感悟关爱、理解关爱、体验爱心,生发爱心。
3、过于依赖课本,而且把课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阅读教学上。
,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的特点;没有充分认识到新教材中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生活、面对实践的引导性,事例性和可选择性。
没有人情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教学的根本却别。
有的老师把综合性学习单元当作课文中的选文放在课堂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这样做完全背离了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点。
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设计师为学生提供活动情境、途径和广阔的天地的。
事实上,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方案、计划以及具体实施,最好自始至终有学生自己承担与完成。
只是因为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内容和课程形态第一次进入语文课程的必修课,新教材才较为具体地设置了一些适合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情境,并给予了必要的示范与引导。
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仍然是必要而且重要的,但其职能有了变化,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是:
首要的是组织与管理,其次才是指导与辅导。
4、在综合性学习实施过程中,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得不够。
有的学校地处偏僻山村或所处环境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相对而言,这些地方开展综合性学习要困难一些,但是,这些地方并非没有学习资源可以开发利用。
在这方面,城市有城市的优势,农村也有农村的优势,比如,在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以及体验的联系方面,农村孩子不会比城里的孩子弱;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甚至会比城里的孩子丰富、深切的多。
实际,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当地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节日文化都可以成为有益的学习资源。
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特别是要调动学生智慧留意并关注身边可资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来组织加工,优化整合,使之成为综合性学习课程。
,
5、把学习活动的过程仅仅当作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对过程中教育价值发掘不够。
缺乏及时地评价,激励和督导,开展活动直奔目标而去,如:
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有一个“我有一个朋友”的主题活动,开展这一主题活动,决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写作题材,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秋游,而是如同课文要求的那样,投向自然的环抱,让景物像人一样活起来,同它展开心灵的对话,试着结交几个自然界的朋友。
所以,在指导这一活动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在投向、对话、结交的具体活动过程中的投入、体验和表现,调度、引导学生以心灵贴近自然,在与自然包括动物、植物、相容、相知、交友交心中获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悟、遐思,同学们可能有各自的不同表现和言说方式,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受,但这正是要达成的目标。
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给予引导、激发、激励,而不是仅仅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
再如开展探索月球奥秘这一活动中,其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学生探寻出多少月球的奥秘,也无意于让学生来解开月球之谜。
而是让学生能在月球文化的“潮汐”里接受一次冲浪,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探求自然奥秘的兴趣与基本的科学方法,可以徜徉在唐诗宋词的那个古典的人文的月亮里,可以想象、漫游在亦幻亦真的迷宫里……
当然,涉及到上述审美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评价,目前还不能像对待知识能力那样构建系统的培养方法和检测手段,但是,面对新的学习与活动情境,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心灵激荡了,真切体验了,感情融入了,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学生的个性素质获得了发展。
那么,我们就更应该把目光聚焦在过程上,在学生的参与程度上和在参与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上,以及参与过程中的情感反应上,而不能只关注那些可以通过结果来呈现、检测的知识与技能。
七上:
第一单元:
这就是我(见教材)
第二单元:
漫游语文世界
一、广告语的特点
广告语应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便于重复、记忆和流传。
广告语在形式上没有太多的要求,可以单句也可以对句。
一般来说,广告语的字数以6——12个字(词)为宜,一般不超过12个。
广告语要流畅,朗朗上口,适当讲求语音、语调、音韵搭配等,这样才能可读性强,抓住受众的眼球和受众的心。
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广告语都是讲求押韵的,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好空调,格力造”“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等等,俯首即是。
新颖独特,富有情趣。
要选择最能为人们提供最信息的广告语,在“新”字上下功夫。
最近一则成功的广告雕派洗衣粉中的一句“妈妈,我能帮您干活了”既与产品功能相符又体现了母子间的深情,不知感动了多少人。
主题突出:
人们看到它就能理解广告主要宣传的是什么。
一条广告语可以选择不同诉求点,即强调的东西不同,但总要突出某一方面。
二、广告语赏析:
1.雪碧:
晶晶亮,透心凉。
语句简洁押韵,给人印象深刻,说明了该饮料清澈透明,不含色素,口感效果好凉爽舒适。
2.感冒?
用“白加黑”呀。
用设问的形式,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该药的服用方法和特点,白天晚上结合使用,前面一个问句能引起人的注意,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3.肯德基:
家有肯德基,生活好滋味。
该广告语一语双关,既说明了肯德基味道好,又能给生活增添滋味。
三、作文训练:
文题1:
我在学到了语文
提示一:
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报刊上”、“游戏中”、“电脑里”、“外语课上”……还可以是其他,补充内容自己确定。
提示二:
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一定在除语文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有过不少学习语文的经历。
写这样的文章,可以放开手脚,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去写。
但选择什么内容,则需要一定的技巧。
一般说来,提示中的都是我们熟悉的,如“报刊上”、“游戏中”、“电脑里”更容易被锁定。
而更高明一些,生活面宽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则会从一般人不易注意到的,如“市场里”、“店门的招牌上”、“网吧里”、“山林中”等角度入手,这样在内容的选择上便先胜一筹。
提示三:
这道作文题关键字眼是“学到了”,要写清楚在非语文课中学到了语文知识,培养了语文能力。
要本着生活处处有语文的思想,谨防写成如何运用语文知识,也不能写成通过某节课、某件事懂得学好语文的重要性,更不能将“学到语文”与学到某些做人的道理混为一谈。
文题2: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提示一:
审好题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可以采用抓住关键词的方法来把握写作要点。
“生活处处有语文”中的“处处”实际上是说明了取材的范围,“处处”就是到处的意思,它包括更广阔的范围,可以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资源。
“启示”就是要求作者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通过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亲近自然,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发现语文的美。
提示二:
从表达方式上来看,作者要处理好记叙、议论和抒情的关系,写“生活处处有语文”部分应该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而“给我的启示”部分应该采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在写作过程中要知道记叙是议论、抒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议论、抒情是在记叙上的深化和升华。
记叙要注意选材面的广度,议论、抒情是要注意点的深度挖掘。
要恰当、合理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提示三:
写好这类题目还要求作者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的积累。
比如从电视剧、电影、评书、小品、相声、戏剧、歌词、报刊等中学习语文,要把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作为今后写作的材料;又比如从街谈巷议、各色人等的谈话、大街小巷的招牌、广告等等中学习语文,也要做好积累工作。
如果没有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即使你文笔再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说社会是语文的大课堂,语文无处不在,生活是语文能力培养的源头活水,“一切生活皆语文”。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让学生多接触自然、多接触社会,把“生活”引进课堂,把学生推向“生活”,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紧紧联系在一起,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使语文学习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三单元:
感受自然
关于描写春夏秋冬的诗句: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的诗句
春
1、早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3、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杜甫《登楼》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早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7、早春: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9、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1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1、春风双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
1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夏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
4、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高骈《山亭夏日》
5、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
——苏轼《浣溪沙》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
7、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王昌龄《采莲曲》
8、垂缕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虞世南《蝉》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3、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甫《山行》
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曹操《观沧海》
8、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10、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1、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李白《子夜吴歌》
12、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王五》
1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15、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柳永《小声甘州》
冬
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初中语文 综合性 学习 初步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