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24.docx
- 文档编号:23339346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57.24KB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24.docx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24.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124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相关规定
1、路径走向
从110kV原岱步万线13#塔(利旧)开始,利用原岱步万线走廊,采用双回架空线至A1#电缆下线钢管塔,然后采用电缆排管线路,沿规划中的公路走线,分别为:
腾子南路、解放大道、腾子北路,至游湖一路边的A28#电缆下线钢管塔,再采用双回架空
线至原岱步万线22#塔止,改造线路长度2.07公里:
其中双回架空线路0.27公里,电缆线路1.8公里。
解放大道段(A0〜A23)电缆土建部分需考虑一回220kV线路和一回110kV线路。
2、地形、地质、工地运输
子包一沿线地形均为平地;
子包一:
粘土30%,表面泥土(0.8米)70%。
工地运输:
考虑修路,不考虑工地运输。
材料考虑运到现场,考虑卸货。
3、工程特点
堰塘较多,施工地点位于待开发的区域内,部分房屋已拆迁。
因规划公路、房屋等未建设,全线采用明挖。
余土可就近找适当位置填放、整平。
4、重要的交叉跨越
子包一:
5处现有乡镇水泥路,现有地下管线无资料。
5、现场施工条件
子包一:
部分乡镇公路可利用,沿线鱼塘较多,排管横穿鱼塘中央,全塘抽水、否者,可围堰抽水,沿线部分房屋已拆。
6、电缆土建部分工程范围及主要内容
(1)A线(见路径走向图):
从A01开始,至A28止(不含A01和A28钢管杆土
(2)排管:
1A02〜A10及A23〜A27:
10孔排管,长度824米;
2A10〜A23:
15孔+5孔排管,长度741米;
3A10〜A0:
5孔+5孔排管,长度35米;
4A27〜A28:
双回电缆沟,长度24米;
(2)工作井
与排管相连的工作井,需保证所有电缆转弯半径r>20d(d为电缆直径,220kV电
缆,截面2000mm2直径为:
150mm110kV电缆,截面1000mm2直径为:
110mm)
A线共设26个工作井
全部排管、工作井开挖不考虑支护,深度超过5米的,按增加开挖面积考虑,为
保证深度超过5米的工作井安全施工。
可适当增大开挖宽度。
7、接地
(1)构件接地装置:
排管两边设两根©12钢筋兼作接地钢筋(左右边墙各一排),且两边每隔20m打入2m深角钢,圆钢与角钢满焊;每个工作井接地需内外露头,内部,与所有支架相连,外部,与接地体相连。
工作井四周距工作井1m的位置打入2.5m深角钢,通过扁铁焊接连接,并与井内的预埋铁连接;接头井四周距工作井0.5m的位置打入2m深铜钢管,通
过铜排焊接连接,并与井内的预埋铁连接。
(2)接地体
1接地箱接地体:
A线共4个接头井,其中3个接头井中,设3个110kV接地箱,一个220kV接地箱(A11、A17、A22),—个接头井中设2个110kV接地箱(A07)。
接地体通过接头井预留孔进接头井,与相应接地箱电缆连接。
预留孔带©125玻
璃钢管,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Q0
2接头井接地:
利用一回110kV接地箱接地体接地。
3一般工井接地体:
A线共22个一般工井,每个工井设两套接地体位于一般工井两边,每套接地体由水平接地(-5x50扁铁)+4根垂直接地角钢(L70x6x2000)组成,距构件0.5米,排管接地线与一般工作井接地体相连,接到接地体上。
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Qo一般工井接
地体不得与接地箱接地体串联。
A线接地箱接地体共14套,每套使用钢材0.27吨。
A线一般工井接地体共44套,每套使用钢材0.08吨。
第二章施工测量
2.1线路复测
1、开工前由建设方交桩、提供测量控制点。
2、根据设计提供的桩点坐标位置及测量控制点,每200米引测一临时水准点,水准点须经闭合后方可使用。
3、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基坑中心桩及坐标桩进行测量放线,基坑中心线及边线应同时放出,基坑中心线上应打百米桩、变坡桩及转角桩,并注明相应的桩号、高程及角度等,所有桩点均应栓桩,并做好记录,以便在丢失、破坏时顺利准确补测、恢复。
4、测量人员必须履行复核制度,同时做好原始记录,测量完成后及时请监理工程师验桩、验线、合格并签字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
5、如有障碍物,在基坑与地下障碍物交叉处作出标记,标出里程,障碍埋深尺寸等。
6、测量原地面高程,并且记录现场原地面的高程和地形,提交监理工程师。
第三章土石方工程
3.1技术要求
1、开挖前,根据控制桩,白灰撒出开挖线。
在基坑两边设置挡水坎,阻止地面水流入隧道。
并在基坑的底部做排水明渠,以便及时排出雨水。
开挖边坡根据设计要求上部1:
1.25、下部1:
0.5的坡度进行开挖,坑底两边留1m作业面。
对运输道路的路基进行处理,保证运输车辆畅通。
隧道机械开挖后,人工修整,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拢动,及时进行验槽做好砼垫层。
2、开挖流程
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一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一修边和清底
3、坡度确定:
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挖土边坡坡度为1:
1。
4、淤泥清理时,要将淤泥部位两边工作面加宽5m并将淤泥堆放在边线5m以外,挖去淤泥后的硬土堆成踏步形,挖机拍实堵住淤泥,以免流入基槽内。
5、挖土过程中的标高、轴线控制:
标高控制:
采用S3水准仪进行。
开挖过程中对开挖深度进行跟踪;机械开挖见底后,立即将标高引入管桩上,作上标记,作为基坑土方开挖施工的控制点。
人工清槽时,应对基底标高严格控制。
轴线控制:
采用J2激光经纬仪。
基坑开挖过程中,进行反复检查,防止挖偏、挖错。
6.挖土说明:
挖土过程中严格把关,基坑周边3米范围内不允许堆土,开挖过程中预留30cm土层,在浇注混凝土垫层前再人工挖至设计标高。
6、当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未达到设计要求持力层时,做好原始施工记录,及时向
业主、监理报告情况;超挖部分需回填砂石垫层至设计标高。
砂石垫层要求级配良好,石子含量不小于30%。
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回填砂石垫层质量,应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夯实前应先洒水,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其相对密实度不得小于96%。
7、雨季施工措施:
工程施工按逐片、逐段、分期施工,尽力降低雨季施工影响,基坑开挖时尽量放缓边坡坡度,预留层在垫层浇注前开挖,在基坑底挖设排水沟及积水坑,雨季发生时及时用抽水泵将基坑积水抽入临时路两侧的排水沟。
8、基础型式开挖尺寸和深度详见设计图纸,基坑深度以基面相对于中心桩高差来进行开挖。
9、基础开挖时,如遇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或有裂缝、溶洞等不良地质,须及时通知技术部门,报设计单位处理。
10、基坑开挖至掏挖部分时,应采用人工开凿将基坑底部开挖成图纸提供的形状,以保证坑壁的完整。
开挖时注意不能破坏原状土。
此种基础尺寸、深度应严格控制,在开挖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深度和有关尺寸。
11、应注意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不要将基坑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或浸水,从而导致地基土风化、软化、承载力降低。
12、本工程基础较大,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稳定可靠的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
13、根据土质情况,余土、材料、工器具应堆放在距坑口边缘0.8m至1.5m范围以外,防止边坡坍塌。
3.2工艺要求
3.2.1线路所处植被稀薄地区,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植被的保护。
3.2.2施工完毕后必须对场地进行整理。
3.3安全技术要求
3.3.1基坑上坡方向的浮石、危石等应及时予以清除,以防滑落伤人。
332基坑开挖施工分为开挖和清理两个步骤,初挖时应比设计规定尺寸小30mm-50m左右,以便修整基坑。
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找正,以确保开挖准确。
3.3.3基坑开挖全过程应设专人安全监护。
坑口附近1m范围内不得堆放材料、工具或弃土等重物。
向坑外抛扔土石时须防止回落伤人,坑口弃土应及时运走。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土质有无变化、有无裂缝等异常现象。
隔夜再重新开挖基坑之前,应检查坑壁有无变形或出现裂缝等,确认安全后再继续开挖。
2
3.3.4坑底面积超过2m,可由两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
坑内作业人员须正确佩带安全帽并不得在坑内休息。
3.3.5坑深超过1.5m时,应放置梯子以便作业人员上下。
3.3.6遇五级以上大风应暂停挖坑,作业人员须离开坑口1m以外以防被吹落坑内。
雨天或坑内暂不作业时,应采取遮盖坑口及防止雨水及地面汇水灌入坑内的措施。
3.3.7基坑开挖过程中若不施工作业时,应在基坑周围加设警示牌。
第四章基础工程
4.1钢筋制作
本工程基础立柱主筋采用热轧带肋钢筋(HRB335,其余钢筋采用HPB235光圆钢。
4.1.1钢筋制作应符合设计图纸尺寸要求,弯制前必须对照施工图对钢筋级别进行
核对,严禁混淆;
4.1.2基础钢筋HPB235钢筋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II级钢制弯时弯曲直径D>4d箍筋末端形状如下图,弯曲直径不小于2.5d,平直部分不小于3d。
箍筋加工图
4.1.3钢筋采用焊接时,设置在同一基础的焊接头应相互错开。
在受力钢筋直径
35倍的区段范围内(不小于500mm,—根钢筋不得有2个接头,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
基础主筋允许有接头,但在同一连接区段内钢筋焊接接头面积百分比不得大于主柱钢筋截面积的50%,同时在主柱的同一面其接头面积百分比也不得大于该面钢筋截面积的50%。
4.1.4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宜位于构件最大
弯矩处。
4.1.5主筋钢筋焊接采用搭接式双面施焊,E4303型号焊条,焊接长度不应小于钢
筋直径的6倍。
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n)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箍筋内净尺寸
±5
4.2钢筋安装
4.2.1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必须按基础施工图调整其底部的砼预制块,以保证底部的保护层厚度。
4.2.2工作井及排管基础用的箍筋应与受力主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是主筋处并沿受力主筋方向错开设置,各交叉点必须全部扎牢。
4.2.3为保证钢筋绑扎均匀,保证尺寸,绑扎前在钢筋上做好绑扎印记,然后依印记绑扎。
主筋间距误差为土5mm箍筋间距误差为土20mm
4.2.4工作井钢筋绑扎中,底板面铁采用©12〜©16@75撑钩固定钢筋网进行定位。
4.2.5为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在钢筋安装后在每个面插入两根木板,木板厚度与保护层厚度一致,排管保护层厚度为40mm工作井保护层厚度基础底部为40mm井壁外侧为30mm,井壁内侧为20伽混凝土浇灌到一定位置后将木板拔出。
为控制裂缝,在混凝土中添加高性能膨胀剂。
4.3模板制作及安装
4.3.1制模时模板的高度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底板基础模板坡度应控制准确,制模后需找正并顶牢,接缝严密不漏浆。
4.3.2基础所用模板安装前应涂好脱模剂,以利脱模。
涂脱模剂时,应注意不得污染钢筋,被污染的钢筋、地脚螺栓应用汽油清洗干净后使用。
钢模板的连接角铁应与模板高度相配合,固定卡子应装足装牢,防止跑浆。
4.3.3所安装的模板,均应用撑木(规格:
》50*50mm支撑牢靠,撑木与土接触宜加大接触面积,必须保证模板不位移、不下沉、接缝不变形。
撑木的支撑间距纵向约为800—1000mm横向每层(面)用两根。
由于本工程基础较大,模板必须设置竖直条木补强,条木间距不得大于200,每隔800左右用钢管固定(不得直接用铁丝),防止胀模。
4.3.4施工时要注意保护好模板,轻拿轻放,不得抛掷和直接用大锤敲击模板。
拆模后应清理模板表面混凝土浆,分类堆放整齐。
4.3.5配置模板应使其接缝相互错开,合缝严密,各部位的尺寸、形状及相互位置符合图纸和规范要求。
4.4地脚螺栓安装
4.4.1本工程直线塔采用4颗地螺连接,耐张塔采用8颗地螺连接,且分为直地脚螺栓及斜地脚螺栓。
各地脚螺栓规格、间距详见浇制资料。
4.4.2地脚螺栓安装前必须检查其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方可安装。
4.4.3地脚螺栓丝扣露出螺丝架样板的高度应在操平模板后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浇制前地脚螺栓用花油布包好,拆模后丝扣部分涂以黄油并用花油布包裹好。
4.4.4针对本工程地螺分布方式,项目部加工了各种型式的地螺架,地螺架由地螺板和角钢两部分构成,地螺板的对角线方向分别作好标记,施工时应以该标记为准进行测量,标记相对于基础中心桩的半对角根开详见浇制资料。
4.4.5本工程地螺均较长较重,施工时应逐一吊装,并用地螺箍筋进行固定,确保地螺垂直于基面。
4.4.6浇制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根开尺寸、高差,如超差应及时调整。
4.4.7地脚螺栓架不能固定在模板上,应单独用跨越架支撑固定。
4.5砼浇制
4.5.1基础主体砼标号为C30,垫层标号为C15
4.5.4砼捣固应有专人负责。
下料时,应听从负责人指挥。
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2m否则应设置溜筒,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5.5砼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结合人工捣固钎,操作应“快插慢拔”,按一定顺序进行,既保证捣固透彻,又不使砼离析。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当浇注面离坑口咼坍落度检查
度大于2m时,浇注人员必须下坑操作振捣器。
4.5.6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地脚螺栓等;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
4.5.7浇完后,对基础顶面要及时进行抹面收浆,使基础表面平整光滑。
4.5.8对有预偏的基础,先用洞深操平,再在浇完后立即抹面操平。
4.5.9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每班日或每个基础腿应检查两次及以上坍落度,其数值允许偏差为土10mm
4.6混凝土试件制作
4.6.1试件制作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GB5023—2005第5.2.10条
4.6.2试件应在现场从浇筑中的混凝土取样制作,其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基本相同。
试块一组三块,尺寸为150X150X150mm抗渗强度试件:
150mrK150mrK550mm。
试块上要注明:
砼等级、制作日期、代表部位。
4.6.3工作井及排管基础根据检验批取样,数量根据浇筑商砼方量确定。
4.6.4抗压试件制作:
低于100nT的基础每次做一组,每超过100斥的多做一组,试
块要求进行同条件养护。
同条件养护,是指试块成型后,施工单位每天记录当天的最高、最低气温,按照当天的平均气温累计养护温度,当养护温度累加到600°C.d时完成。
养护不小于14天,不宜大于60天。
冬季施工,气温低,养护条件在监理见证下取冬季基础养护的温度,养护温度低于0C的不予以计入有效养护温度。
待累计气温达到时,送交检测单位检测。
抗渗试件制作:
同一工程、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4.6.5原材料变化和配合比变化时,应另做一组。
4.6.6在养护到期的前两天,施工单位将试块及时送至质检站,由项目部统一送检。
4.7混凝土养护、拆模、回填
4.7.1浇制完毕后12小时开始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浇制完毕后3小时开始养护,并在混凝土表面用无纺布覆盖,浇水次数应能够保持混凝土表面始终湿
润;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一般基础不得少于7昼夜,日平均温度低于5°C大时,不得浇水养护。
在热干燥的天气,要延伸至8天。
应派专人进行养护,。
4.7.2混凝土经过养护,侧模在混凝土终凝后24小时可以拆除,拆模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常温(20〜25C)浇筑后6〜10h覆盖浇水养护,要保持砼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常温下砼浇灌完后4〜6小时内必须覆盖并浇水养护,3天内每天浇水4〜6次,3天后每天浇水2〜3次,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墙体浇灌3天后将侧模松开,宜在侧模与砼表面缝隙中浇水,以保持湿润。
在底板混凝土表面抹平之后,立即用塑料膜覆盖,并加盖一层草袋,防止混凝土失水干裂,使混凝土表层温差处于规定数值范围内,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昼夜。
4.7.3拆模后经工程处质检人员、监理人员检查鉴定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土,并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定期限继续浇水养护,养护时应使遮盖物及基础周围的土始终保持湿润。
4.7.4回填基坑应符合下列要求:
4.7.4.1土坑:
每回填300mm厚夯实一次,夯实过程中注意不得损坏基础,树根杂草必须清除干净。
4.7.4.2淤泥坑:
应排除坑内积水,换较干的土壤填入夯实,不得将稀软的土质填入
基坑。
4.743坑口留有300-500mm高的防沉层,防沉层的大小与基坑上口尺寸相同。
4.7.4.4回填土应注意将生土回填下部,熟土回填于上部。
4.7.4.5加强基础成品保护:
①基础成品的保护,采用预先做好的方木条对基础进行保护,保护好基础。
②地脚螺栓成品的保护,本工程要求对所有地脚螺栓必须先抹上黄油,再用彩条布包住,并进行绑扎,这样即保护了地脚螺栓,又方便项目部检查。
4.8防水措施要求
1、竖井结构水密性测试
1)竖井水密性试验严格按《给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试水时应封闭管孔,由池顶分次进水。
2)蓄水应在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分次向池内注水。
注水前必须清洁池内杂物,并应在池体外壁土方尚未回填时进行。
3)测试期间加强对池壁外侧的观察记录,不允许出现明显渗漏痕迹。
失水量应按润湿面积的总失水量不大于2升为合格。
注水高度达到要求后,停一天后进行外观检查,做好水面高度标记,连续观察七天,外表面无渗漏及水位无明显降落为合格。
试水期间同时做好沉降观测。
4)竖井水密性试验合格后应及时对水池外壁进行土方回填,回填料及密实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9)防水水泥砂浆抹面施工:
防水水泥砂浆粉面均采用五层做法。
1)基层处理:
施工前先检查砼表面有无蜂窝麻面及内部是否密实,如有上述情况,先行凿开,清除表面沉垢,用清水冲洗,保持湿润,再行修补。
2)防水砂浆的配制:
配制防水砂浆应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应过筛无杂物,其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5mm配制时,按配合比用量将水泥和砂干拌数次,再加水和防水浆,控制稠度,拌合均匀后即可进行粉刷。
2、竖井施工的防水措施
1)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在防水混凝土中掺加10%勺UEA-W防水剂。
2)控制水灰比:
水灰比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
水灰比过大,则多余水分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出来,使混凝土内部形成孔隙和毛细管道通路,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当水灰比过小,则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差,拌合不良而影响混凝土质量,使混凝土内部出现孔隙,同样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
3)控制水泥用量:
选择合适的水泥及水泥标号。
水灰比确定后,水泥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所以应在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条件下,寻求一个水泥最小用量。
4)控制砂率:
选择适宜的砂率,且砂含泥量不大于3.0%,泥块含量不大于1.0%。
5)控制坍落度:
在选定合适的水灰比的同时,控制坍落度。
6)穿墙管道防水处理采取套管加焊止水环法:
管道穿过防水砼结构处,预埋套管,套管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与套管满焊严密。
安装穿墙管道时,先将管道穿过预埋套管,按图将位置尺寸找准,予以临时固定,然后一端以封口钢板将套管与穿墙管焊牢,再从另一端将套管与穿墙管之间的缝隙用防水油膏填满后,用封口钢板封堵严密。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项目总工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
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
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在浇灌地点制作抗压、抗渗混凝土试块。
6)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如遇风雨天气,应搭设防雨彩条布进行遮盖,同时作好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流进基坑,保证混凝土浇灌的连续性和施工质量。
混凝土墙在浇筑时因其螺杆要凹进墙内15mm割除,并把凹进部分用加107胶的水泥砂浆找平。
其外墙面及墙凹处凡用水泥砂浆补平时均在水泥浆中加107胶的水泥砂浆
分层补好。
全部补平后,把墙面、板面砂浆疙瘩等异物全部铲除干净,并彻底清理,对墙角、管根等部位应皮老虎进行清理。
对墙面的油污应该用溶剂清擦干净。
外墙及底板的混凝土均为抗渗混凝土,池体防水成功与否,首先在于抗渗混凝土的成功与否,所以必须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接地安装
4.9接地安装要求
(1)接地体安装
接地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及时测量其接地电阻。
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增加接地极根数或采用降阻剂混合纯土回填。
(2)接地线安装
1)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以并联形式与接地干线接通。
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2)接地线的连接采用搭接焊,其长度扁钢为宽度的2倍,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圆钢与扁钢焊接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扁钢焊接不少于3个棱边。
铜排与接地棒采用放热焊连接。
3)接至设备的接地线用螺栓连接,导线截面不得小于4mm2铜芯导线。
第五章基础附属设施施工
5.1排水沟的修筑
600mm
对于坡地基础,可能需要在上坡方向设置排水沟。
排水沟宜在基面施工及基坑开挖同时进行开挖,排水沟一般为:
0.5米深X0.3米宽X0.6米上宽口。
排水沟要求一般在明细表备注栏中注
300mm
排水沟尺寸
明,施工时尚需结合实际地形情况进行取舍
5.2基础护坡
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5.3生态环保要求
5.3.1施工中所有材料、设备等应优先选择放置在塔基附近植被稀少的地方,不得随意开挖平台进行放置,防止破坏原始地面植被。
5.3.2对于基坑开挖土方应根据具体地形情况择优放置,优先选择堆放在基坑附近植被稀少的平坡或低洼处,若基坑周围确无合适的放置地点,可采用搭建平台放置,以备后用,严禁随意弃土,破坏周围环境。
基坑回填时必须优先选用基坑开挖所产生的土石方,如土方不够,应购土回填。
不得出现在基坑开挖时随意丢弃土方,不得随意开挖破坏基坑周围。
5.5.3基坑开挖时,破坏的田坎道路、水沟应予以恢复。
5.5.4施工完毕应及时、彻底清理砂石、混凝土等残料,以便植被恢复生长;对于农田及耕地,必须清理施工迹地并平整土地,进行翻土复耕。
第六章质量及工艺要求
6.1质量目标
保证贯彻和顺利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则,满足国家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规程优良级标准的要求。
确保工程零缺陷移交、达标投产,确保国家电网公司优质工程同时确保实现:
单元工程合格率100%分部工程优良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5%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管理事故的发生。
6.2质量验收标准
基础工程应严格执行下列规范(但不限于):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3原材料质量控制
基础施工前,应对水泥、钢筋、混凝土、砂浆取样送检,经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施工 作业 指导书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