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docx
- 文档编号:23323544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3.93KB
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docx
《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
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
2011-11-2810:
51:
13 来源:
周菲白晓君
摘要:
心理边界是一个“新”的概念。
本文在不同学者对心理边界的界定基础之上,对国外与心理边界相关的理论和研究进行整理,从群体、人格、自组织系统的视角分别运用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及系统理论对心理边界进行综合研究,进而总结出心理边界的本质属性,最后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关键词:
心理边界/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系统理论
作者简介:
周菲,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晓君,沈阳理工大学副教授,辽宁大学博士研究生。
(沈阳110000)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竞争的不断加剧,促使企业必须超越自己的地区或是国家的边界来建立竞争优势,而无边界组织概念的提出更促使人们不断弱化边界的清晰性,边界“模糊”似乎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趋势。
而在对兼并、重组个案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组织内部有一种惰性的力量在阻碍着变革,甚至直接导致了变革的失败。
用经济学术语界定的边界已不能解释这种惰性力量的根源。
因此,我们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更具体的,从心理边界角度诠释变革中的问题根源。
一、边界及心理边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新制度经济学、组织社会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边界问题的研究引发了新一轮的社会科学的研究潮流。
在组织理论中,有学者指出,组织边界就是组织与它所处的环境进行交互作用的系统,强调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区分。
也有人认为组织的边界就是组织的核心技术特征,离开了这些核心技术特征,一个组织就变成了另一个组织。
还有人从系统论的角度认为,组织的边界也就是系统的边界。
主张组织在本质上是一个与环境相互交换的开放系统而非封闭系统。
组织理论对边界的解释强调了边界的物理特性,忽视了边界的情感特征。
企业理论中对边界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视角解释企业边界的决定因素。
按照理论的发展脉络,学者们分别从古典企业理论、新古典企业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对企业边界存在的原因进行诠释,对边界的研究视角从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分析。
随着契约理论应用不断深入,这一理论为企业边界提供依据——企业边界的决定最终以最大化准租为前提。
但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是“经济人”假设,而基于这一视角的研究难免忽视了组织的社会、文化、心理属性。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心理边界予以解释,认为心理边界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限制线,这条限制线将个体/群体/组织与周边的环境区分开来,是人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
这一界限对内维系了秩序性,对外起到了保护个体/群体/组织的作用。
卡丁纳在《社会的心理边界》中明确提出心理边界是个体间、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固有沉积物。
Zerubavel指出心理边界是“心理围墙”,使得我们能够确立一个心理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我们可以探索世界的意义。
很多关于认知、学习、文化和决策的作品都影射到心理范围,认为它在社会中主要是起到辅助推理和作出行为的作用。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
Weick认为,存在这样的边界条件,它们“在符合条件的范围之内可以进行推理解释,而在界限之外推理则站不住脚”。
马啻和西蒙把心理边界的概念和组织项目的连续性发展联系起来,认为项目发展的每一个新阶段都代表着任何新的革新计划必须洞察的“新的边界”[1](P322)。
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心理边界的定义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心理边界是人们理解世界的工具。
为了弄清楚这个边界是如何在理解世界方面发挥作用的,有必要对心理边界的研究理论进行说明。
二、研究心理边界理论的不同视角
笔者根据不同研究者对心理边界的定义,收集了相关的研究和理论,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个视角:
(1)与群体相关的视角;
(2)与人格相关的视角;(3)与系统相关的视角。
具体的理论有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系统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心理边界是区分内群体—外群体的限定界限,边界越清晰,个体越积极地表现出所在内群体的类别特征。
自我分类理论是社会认同理论的延续和发展,与后者不同的是,自我分类理论认为心理边界是个体在不同情境中对自我身份的识别。
社会认知理论的研究重点在于个体心理边界的形成是个体认知、环境和行为交互作用的产物。
在系统理论中,心理边界就是自组织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决定着系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内容、数量和质量。
(一)心理边界是个体对群体中成员身份的认同
Taj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它包括个体对自己作为某个(或者某些)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的认识,以及附加于这种成员身份的评价和情感方面的意义”[2]。
Tajfel主要使用这一概念解释个体处于群体中的行为以及群体发展的动力心理过程。
他认为,当两个以上的个体或个体与群体发生交互作用的时候,个体的社会行为决定于各自所属的社会群体或类别的成员身份,并不受卷入其中的个人之间的关系决定。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由社会分类、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原则建立的[3]。
1.社会分类。
当某一类别的成员身份变得显著时,人们主动地在重要维度上夸大不同类别个体之间的差异,而将同一类别中个体的差异最小化,并且根据类别成员共同的特征而不是个人异质的特征知觉自己和他人。
共同的类别特征从包括自己在内的容易获得的榜样人物身上推测出来,并且自动地赋予同样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成员身上。
Turner进一步对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人们会自动地将事物分门别类,因此在将他人分类时会自动地区分内群体和外群体。
当人们进行分类时会将自我也纳入这一类别中,将符合内群体的特征赋予自我,这就是一个自我定型的过程。
2.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使社会分类过程的意义更明显,这样使积极区分的原则起作用,而积极区分满足了个体获得积极自尊的需要。
群体间比较通过积极区分原则使个体寻求积极的自我评价的需要得到满足。
在进行群体间比较时,我们倾向于在特定的维度上夸大群体间的差异,而对群体内成员给予更积极的评价。
这样就产生了不对称的群体评价和行为——内群体偏好,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上认同所属的群体。
3.积极区分。
社会认同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所有行为不论是人际的还是群际的,都是由自我激励这一基本需要所激发的。
在社会认同水平上的自我尊重是以群体成员关系为中介的,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为了满足自尊的需要而突出某方面的特长。
因此,在群体中个体自我激励的动机会使个体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其他成员更出色,这就是积极区分原则[4]。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社会认同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的社会认同使个体更支持自己所在的内群体,更愿意遵从内群体所倡导的规范和原型,个体的行为不再是建立在个体特征之上的,而是所在内群体共同的类别特征。
这就是群体的“同化作用”。
从心理边界研究的视角来看,此时的心理边界就是内群体同化的结果,是清晰的和稳定的,显示了个体对外独特的身份特征,界定了个体认知和行为范围。
而消极的社会认同是基于对其他群体的排斥而产生的,这种“对比作用”显示了对内群体的偏好。
由于内群体—外群体的划分是建立在主观想象基础之上的,因此,心理边界就是这种比较的限制线,它将不同的群体分隔开,并从情感上影响着不同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
两个群体的共同特征差异性越大,消极的社会认同越强烈,限制线的边界就越清晰和稳定。
(二)心理边界是个体对不同情境中自我身份的区分
自我分类理论是Turner在Tajfel社会认同理论基础之上直接发展起来的,是后者在理论上的延伸。
自我分类理论关注的是“在个体中的群体”,是个体主动将群体心理化以后,得到积极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并以此与他人相区分的动力过程[5]。
该理论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形式存在。
自我分类是一个等级系统,每一个等级的抽象程度不同,该类别包含程度也不同。
在社会自我概念中,至少存在着三种水平的自我分类:
(1)自我的最高水平——人类,即建立在一个人对人类的认同基础之上的自我分类,是与其他的生存方式相比,与人类种群的其他成员共有的一般特征。
(2)内群体—外群体分类的中间水平,建立在内群体成员之间相似、内群体成员和外群体成员之间差异的基础之上,例如性别、国籍、种族。
(3)处于次级的个人的自我分类,即建立在把自己作为唯一的个体与内群体其他成员区分的基础之上,这种区分将一个人定义为一个具体的个体(例如,根据一个人的人格或者其他形式的个体差异)。
以一个人与他人在种群之间、群体之间(也就是种群内部)和人际(也就是群体内部)间的比较为基础分别定义一个人类的、社会的和个人的认同[6]。
也就是说,任何个体都拥有多重自我概念,个体可以依据所处情境不同,从不同维度进行人际和群际比较,识别自己的身份特征。
此时,心理边界具有一定的弹性。
与社会认同理论不同的是,自我分类理论通过元比较率来测量个体去人格化的程度。
元比较率被定义为知觉到的某一群体的成员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的平均差异(群体间差异的平均值)与类别内成员之间被知觉到的平均差异(群体内差异的平均值)之间的比值。
比值越高,内群体成员的原型性越高,群际差异越明显,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原型所规定的行为规范。
应该说,元比较率为心理边界提供了一个量上的测量。
比值越高,群际差异越大,边界区分越明显[7]。
自我分类理论指出,由于减少不稳定性动机的存在,人们努力降低他们在社会生活中以及所处位置的主观不稳定性,他们期望了解自己是谁,怎样做出行为,以及其他人是谁,他们又会怎样行为等等。
尤其是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可以让个体知道应该如何感知和行为,并且较准确地预测自己的行为,因此也就能使个体避免受伤害并且计划有效的行动。
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不稳定,其心理边界就会呈现模糊性的特点,他不清楚自己是谁,应该怎样做,他人会怎样反应。
不稳定性的存在促使一个人努力从属于高度一致化的群体,这样的群体具有明确而统一的原型和规范。
减少不稳定性动机为我们提供一个解释:
在组织变革时,为什么隶属于规模小、地位低的群体中的个体会对变革更积极,因为变革会使他们成为具有比较优势的新群体成员。
而在这重新归类的过程中,人们根据新的原型来表征群体,并获得内群体的相似性。
心理边界也在变革中重新划定并赋予新的意义,将新的去人格化的过程应用于自我,会遵循新的恰当的群体方式。
这一重新界定的过程显示了心理边界的动态性。
(三)心理边界是认知、环境和行为交互作用的产物
关于人类的人格是如何形成的,不同的心理学家强调不同因素的作用,其中讨论得最多而且争论时间最长的问题是:
人格差异的形成是遗传因素起决定作用,还是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
也就是说决定我们人格差异的因素是遗传——生物——生理因素,还是环境——学习——经验因素。
我们先介绍几种代表性观点,然后用社会认知理论进行解释。
1.遗传的作用。
艾森克认为人格的个体差异主要是遗传造成的。
艾森克所关注的人格特质主要属于人格的气质层面。
所谓气质是指那些主要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也就是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气质实际上是指人格中最稳定的或在早年就表现出来的并且受遗传和生理影响较大而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2.环境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们则认为环境才是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
环境塑造人,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而不是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遗传特征。
代表性人物有约翰·B·华生和B·F·斯金纳。
在华生看来,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
换句话说,在人的生活经历中,我们都在以或多或少可以预测的方式对一定的刺激予以条件反射似的反应。
由于每个人有独特的经历,这使我们形成了具有个人特点的对刺激的反应方式。
另一位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发展了华生的理论。
在斯金纳看来人格也是操作条件反射的结果,不过人格是个体独特的强化产物。
正是因为不同的强化经历塑造了个体的行为模式,而人格也就是适应环境的特殊模式而已。
强化是行为建立的关键[8](P176)。
3.认知的作用。
人格的认知理论认为人格的差异是由人们信息加工方式的差异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思维方式决定人的人格。
人格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的杰出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凯利(GorgeKelly),他在1955年出版了《个人建构心理学》,奠定了认知理论在人格心理学中的地位。
这种理论认为,客观真理是不存在的,只有解释和分析事件的各种方式。
人们怎样对一种情景做出反应,取决于人们怎样对情景做出解释。
处在同样的情境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经历了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或观点,对以后生活的影响也不同,这些人格的差异都是由于不同的人建构世界的方式不同。
不同的建构系统形成不同的人格。
该理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既强调了结构又强调了过程,既注重个体的特殊差异性又注重了认知的共同规律[9](P25~77)。
4.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是当代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将以上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
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
班杜拉认为认知(还有其他的人的因素)、行为和环境三者相互影响,彼此交互决定。
“对行为主义者而言,要想真正理解行为结果如何改变行为的心理机制,就必须分析认知等主体因素与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Bandura,1986)。
班杜拉认为交互决定是把主体因素、环境因素、行为三者看成相互独立、同时又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实体,其中,班杜拉的主体因素指的主要是人的认知能力、使用符号的能力、预见能力、观察学习的能力、自我调节能力等[10](P108)。
至于相互决定论中三个如何相互影响,取决于每一个变量的强度。
社会认知理论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人格的最重要贡献莫过于创立了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的概念。
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或模仿(替代学习)的重要性,他指出人的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
他把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的基本定义界定为“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他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观察者并没有对示范反应做出实际的外显操作”[11]。
自我效能作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
班杜拉认为,对效能的预期能更好地预测人的行为,人们是否努力解决某一问题以及这种努力持续的时间都取决于人们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某种改变。
这种自我效能的信念取决于四种因素:
实际的工作成就、替代性的经验、言语说服力、情感唤起。
与前面提及的关于群体行为的理论不同的是,社会认知理论是从群体中的个体视角分析心理边界的形成。
研究的中心是个体,群体是个体所处的环境因素。
在该理论中,认知因素的引入不仅丰富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内容,而且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释工具——为什么个体理解世界的角度不同。
这种认知能力的差异性决定了心理边界个性化。
边界的形成不仅受到个体认知水平的制约,还要考虑到环境在其间的作用。
相互决定论揭示了社会交互活动中行为主体的心理活动要受到行为的结果和行为可能引发的他人反应的影响,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
人们习得的经验也会对认知产生影响,相同的情境下,人们会根据现有的知识和过往的经验做出判断。
这种对习得经验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边界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性。
此外,高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尊,能够促使个体积极地维护或提升自己的现有地位,这方面的作用与前面提及的关于群体的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四)心理边界是自组织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中介
借用系统理论去分析心理边界的本质,就要把个体/群体看成是一个自组织的系统,这个系统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使得系统能够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扰动。
按照卡丁纳的定义,这个系统的边界就是心理边界。
首先,在系统论中,系统的边界既是区分系统与其环境之间的一定界限,又是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只有在系统与其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系统才可能形成其一定的自组织演化过程,进而调整结构、发挥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理边界就是系统在与其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自我调整、控制的一定限度。
考虑到任何一个系统都会有多种性质,对应着系统的不同性质,其作用范围往往是不同的,因此其边界往往也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其次,为了保持一定活力,自组织系统一定要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不断的大量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
因而,系统的边界就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任何一个自组织系统的兴衰。
边界作为系统与外界环境直接作用的中介,不仅体现着系统整体的组织方式与组织程度,而且直接关系到系统的输入与输出的内容与形式,进而影响着系统的演化方式、演化方向与演化速度,影响着系统的兴衰。
另一方面,自组织系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有自我保护功能。
即系统与环境间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一定条件的,在不损害并有利于自身发育的前提下,这种自我保护的功能要求系统边界具有一定的封闭属性。
这样,系统边界就具有了渗透和屏蔽矛盾的双重属性。
第三,系统论认为,系统能够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输入什么、输出什么,关键取决于系统与其外界环境之间在调整、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对比关系。
这种在物质、能量与信息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变化着的对比关系,实际上决定着系统的整体调控作用的变化范围,即决定着系统边界的变化。
也就是说,系统边界不断变化的过程总是存在的,这个变化过程是由自组织系统本身处于不断发展、演化过程中以及系统总是与环境关系处于不断调整决定的。
因此,边界还具有动态演进的属性。
应该说,以上各种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对心理边界的形成和演进进行了诠释。
社会认知理论从个体的层面对心理边界进行研究,其对认知因素的强调突出了心理边界的主观性和个性化。
认知因素的明确为人们理解不同层面的心理边界奠定了基础。
而强化理论的介入也明确了环境因素在心理边界形成、演进中的作用。
社会认同理论和自我分类理论则是从群体层面理解心理边界,强调心理边界是个体对其在所属群体中地位的认识,以及赋予这种地位的价值和感情上的重要意义。
认同感越强,可以促使个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适宜感,激励个体最大化内群体—外群体之间的差异,最小化内群体的差异;强烈的归属感还激励个体自觉接受原型所描述的群体规范和行为方式。
自我分类理论还通过元比较率来测量去人格化的程度,而系统理论则是从自组织系统的层面揭示了心理边界的形成及演进的方式。
此外,通过对与心理边界相关的理论分析,我们也可以总结出心理边界的各种属性——清晰性与模糊性、稳定性与动态性、渗透性与屏蔽性、个性化、复杂性、主观性和一定的路径依赖性。
三、对心理边界研究的进一步思考
以上通过对相关理论研究的梳理,我们发现现有研究中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对心理边界的界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的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整合。
第二,对心理边界的影响变量的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没有进行细化,而对前因变量、中介变量、后果变量的研究将会加深我们对心理边界的理解。
第三,不同变量对心理边界的影响程度应进一步阐述。
第四,目前社会科学对心理边界的研究还只是提出各自的观点,对心理边界的实证研究,尤其在国内应进一步加强。
第五,应积极推行跨文化的心理边界的比较研究,这样才能探索出人类心理共性。
参考文献:
[1]尼尔·鲍尔森,托·赫尼斯.组织边界管理[M].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2]Tajfel,H.Socialcategorization.InS.Moscovici(Ed.),Introductionàlapsychologiesociale[M].Paris:
Larousse,1972,1.
[3]Tajfel,H.Socialpsychologyofintergrouprelations[J].AnnualReviewofPsychology.1982,33:
1~39.
[4]张莹瑞,左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
[5]杨宜音.“社会认同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工作坊召开研讨会[J].社会学研究,2005,(4).
[6]Turner,J.C.,Hogg,M.A.,Oakes,P.J.,Reicher,S.D.,&Wetherell,M.Rediscoveringthesocialgroup:
Aself-eat-egorizationtheory[M].Ox-ford,UK:
Blackwell,1987.
[7]李春,宫秀丽.自我分类理论概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3).
[8]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9]L·A·珀文.人格科学[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车文博.人性的辉煌之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11]成晓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因素[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11).
文章来源: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2-15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外 心理 边界 理论研究 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