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docx
- 文档编号:23323068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25.66KB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docx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
高考层面·高考真题实战
1.[高考集萃]
(1)[2014·江苏高考]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
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________。
(2)[2014·课标全国卷Ⅰ]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体准晶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
①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________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②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________个铜原子。
③Al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列式表示Al单质的密度________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
(3)[2014·课标全国卷Ⅱ]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①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________。
②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呈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
该化合物中,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_,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该化合物加热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4·四川高考]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2是红棕色气体;X与氢元素可形成XH3;Z基态原子的M层与K层电子数相等;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9个电子。
Z与某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晶胞中阴离子与阳离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答案:
(1)12
(2)①X射线衍射 ②16 ③12
(3)①+1 ②SO
共价键和配位键 H2O
H2O与Cu2+的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
(4)2∶1
解析:
(1)根据铜晶胞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在每个铜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每层有4个,共有3层,所以铜晶体内每个铜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铜原子共有12个。
(2)①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可运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
②根据均摊原理,一个晶胞中含有的氧原子为4+6×
+8×
=8(个),再结合化学式Cu2O知一个晶胞中含有16个铜原子。
③面心立方晶胞中粒子的配位数是12。
一个铝晶胞中含有的铝原子数为8×
+6×
=4(个),一个晶胞的质量为
×27g,再利用密度与质量、晶胞参数a的关系即可求出密度,计算中要注意1nm=10-7cm。
(3)由题意推出元素a、b、c、d、e依次是H、N、O、S、Cu。
①由图可知e和c的个数比为2∶1,则化学式为Cu2O,O为-2价,则e离子的电荷为+1;②由该化合物的阳离子结构可知,该阳离子可以表示为[Cu(NH3)4(H2O)2]2+,结合阴离子是正四面体结构,可知阴离子为SO
,即该化合物是Cu(NH3)4(H2O)2SO4;阳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由于H2O与Cu2+配位键比NH3与Cu2+的弱,故加热该化合物时,首先失去的组分是H2O。
(4)阴离子个数为2+4×
=4,阳离子个数为1+8×
=2,故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
2.[2014·福建高考]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
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
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
1molNH4BF4含有________mol配位键。
答案:
(1)1s22s22p1
(2)b、c
(3)平面三角形 层状结构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4)sp3 高温、高压 (5)2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立方相氮化硼只含有σ键,a错误;六方相氮化硼质地软,是由于其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作用力小,b正确;B、N均为非金属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学键为共价键,c正确;六方相氮化硼属于分子晶体,立方相氮化硼属于原子晶体,d错误。
(3)观察六方相氮化硼的晶体结构可知,每个硼原子与相邻3个氮原子构成平面三角形。
其结构虽与石墨相似,但由于N的电负性较大,共价键上的电子被N原子强烈吸引,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每个硼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所以为sp3杂化;地下约300km的环境应为高温、高压。
(5)NH
中存在一个由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H+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配位键;在BF
中,存在一个由F-提供孤电子对、B提供空轨道而形成的配位键,所以1mol氟硼酸铵中含有2mol配位键。
3.[2013·课标全国卷Ⅱ]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D的配位数为_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g·cm-3。
答案:
(1)
(2)K F (3)①K2NiF4 6 ②
=3.4
解析:
本题考查了元素推断、电子排布式、第一电离能、电负性、晶体化学式求法、晶胞密度的计算、配合物知识。
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且B+比A-多8个电子,故A为F元素,B为K元素,在第四周期中未成对电子数为4的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3d64s2,故C为Fe元素,D的原子序数比Fe大2,D为Ni元素。
(1)Ni2+由Ni原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得到,故其价层电子排布图为
。
(2)F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第一电离能很大;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序数越大,第一电离能也较大,故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K元素。
(3)①在该化合物中F原子位于棱、面心以及体内,故个数=
×16+
×4+2=8,K原子位于棱和体内,故个数=
×8+2=4,Ni原子位于8个顶点上和体内,故个数=
×8+1=2,所以化学式为K2NiF4;由图示可看出在每个Ni原子周围有6个F原子,故配位数为6。
②结合解析①根据密度的公式
ρ=
=
=3.4g·cm-3。
4.[2013·海南高考]图A所示的转化关系中(具体反应条件略),a、b、c和d分别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它们的化合物,i的溶液为常见的酸。
a的一种同素异形体的晶胞如图B所示。
图A
图B
回答下列问题:
(1)图B对应的物质名称是________,其晶胞中的原子数为________,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
(2)d中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3)图A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构型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4)图A中的双原子分子中,极性最大的分子是________。
(5)k的分子式为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答案:
(1)金刚石 8 原子晶体
(2)1s22s22p63s23p5 (3)H2O 分子间形成氢键 V形(或角形) sp3
(4)HCl (5)COCl2 sp2 极性
5.[高考集萃]
(1)[2013·福建高考]NF3可由NH3和F2在Cu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直接得到:
4NH3+3F2
NF3+3NH4F。
上述化学方程式中的5种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________(填序号)。
a.离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原子晶体d.金属晶体
(2)[2013·课标全国卷Ⅰ]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________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________个原子。
(3)[2013·江苏高考]元素X位于第四周期,其基态原子的内层轨道全部排满电子,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
元素Y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有4个电子。
X与Y所形成化合物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在1个晶胞中,X离子的数目为________。
②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4)[2013·山东高考]
利用“卤化硼法”可合成含B和N两种元素的功能陶瓷,右图为其晶胞结构示意图,则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________。
答案:
(1)a、b、d
(2)共价键 3 (3)4 ZnS (4)2 BN
解析:
(1)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NH3、F2、NF3属于分子晶体,Cu属于金属晶体,NH4F属于离子晶体;
(2)原子晶体中原子间以共价键相结合,立方体共有6个面,面心位置上贡献的原子数=6×
=3;(3)根据题意推出X为Zn,Y为S,一个晶胞中Zn2+的数目=8×
+6×
=4个,S2-的数目=4个,化学式为ZnS;(4)由题给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B原子个数为8×1/8+1=2,含有N原子个数为4×1/4+1=2。
故该功能陶瓷的化学式为BN。
6.[2011·课标全国卷]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____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________。
(5)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________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答案:
(1)B2O3+3CaF2+3H2SO4
3CaSO4+2BF3↑+3H2O B2O3+2NH3
2BN+3H2O
(2)1s22s22p1 N +3 (3)120° sp2杂化 正四面体
(4)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5)4 4
解析:
(1)根据题给制备流程可知两个反应方程式为B2O3+3CaF2+3H2SO4
3CaSO4+2BF3↑+3H2O,B2O3+2NH3
2BN+3H2O。
(2)B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其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B、N处于同周期,依据同周期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N的电负性较大;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ⅢA族,由化学式BN得B元素的化合价为+3。
(3)BF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故F—B—F的键角为120°;B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根据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可知BF
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
(4)借助于石墨的结构可知B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共价键,层与层之间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
(5)依据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可知一个晶胞中共含有8个碳原子,由化学式BN可确定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4个N原子,4个B原子。
则一个晶胞的质量可表示为
×4g(BN的摩尔质量为25g·mol-1),一个晶胞的体积可表示为(361.5×10-10)3cm3(1pm=10-12m=10-10cm),晶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g·cm-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高考真题实战 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33a 届高三 化学 一轮 复习 高考 实战 选修 物质 结构 性质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