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docx
- 文档编号:23321276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35
- 大小:134.41KB
北京市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docx
《北京市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十二五基础设施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目录
前言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需求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北京新机场,构建多机场格局
(二)构建快速交通干网,满足区域交通需求
(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供立体公交服务
(四)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提高路网通行能力
(五)新增两大稳定水源,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六)加强排水系统建设,提升蓄洪排水能力
(七)突出林水要素融合,改善城市宜居环境
(八)提供清洁优质能源,确保供给安全稳定
(九)打造信息枢纽城市,迈入信息高速时代
(十)强化城市运行管理,建设安全可靠城市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二)完善政策机制
(三)应用高新技术
(四)实施重大项目
(五)保障资金供应
(六)加强规划管理
前言
基础设施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是城市安全高效运行的基本保障,是服务市民生活、支撑经济发展、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载体,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产业布局和人口要素合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先导地位。
“十一五”期间,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承载能力大幅增强,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了“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实现,保障了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北京实践“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
新时期,北京基础设施面临诸多新需求和新挑战,需要继续加强能力建设,完善体系结构。
加快解决交通拥堵、水资源紧缺等突出矛盾,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区域城市功能支撑能力,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管理水平。
为市民提供安全、便捷、宜居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是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规划》总结了“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分析了“十二五”时期新特征和新需求,提出了“十二五”基础设施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安排,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行动指南。
北京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共同承担建设管理的责任。
各区县各部门应肩负使命,牢记责任,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实现新时期基础设施发展的新跨越。
让北京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服务水平更加高效,居住生活更加舒适。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基础设施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以筹办奥运会为契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全市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6200亿元,同比“十五”期间增长1.7倍。
一大批交通、水、电、气、热及环境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层级结构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经验。
1、加快机场铁路建设,交通主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提高北京航空枢纽功能。
完成北京新机场选址综合论证。
完成首都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航站楼——T3航站楼,首都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395万人次,跃升为世界第二大机场。
启动高速铁路网建设。
建成亚洲第一大铁路客运站——北京南站,建成全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
开工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和京石客运专线。
推进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丰台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
2、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交通设施能力显著提升。
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
相继建成地铁4号线等10条线路,通车运营总里程达到336公里,同比“十五”末期增长2倍。
高速路网织就八成。
京平高速、京津二高速、京承高速三期等先后建成通车,实现“区区通高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03公里,实现城市总体规划的83%。
启动高速公路联络线和浅山区路网建设,市域公路总里程累计达到21114公里,提前两年实现“村村通油路”。
中心城路网进一步完善。
中心城快速路累计达到263公里,城市主干路累计达到874公里,次干路累计达到625公里。
新城至中心城联络通道达到21条587公里,新城与新城之间联络通道达到12条692公里。
公交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建成大容量快速公交53公里。
相继建成一亩园等4个客运交通枢纽,换乘条件得到改善。
公交客运量提高33%,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40.1%。
实施“村村通公交”工程,实现城乡公共交通全覆盖。
交通智能程度显著提高。
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建成投入使用。
轨道交通指挥中心一期工程建成投入运行。
五环内智能交通覆盖率达到40%,道路通行能力提高15%。
3、积极应对连年干旱,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实施域外应急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建成通水,市内配套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实现从河北应急调水6亿立方米。
实现污水变资源。
率先全国启动了中心城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为再生水厂,每座新城均建设一座高品质再生水厂。
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6.8亿立方米,比2005年的2.6亿立方米增加了1.6倍,超过地表水供水量,成为本市重要水源。
提高城市供水能力。
完成第九水厂、第三水厂、田村山水厂改造工程,城区自来水供水能力提高到313万立方米/日。
启动新城供水工程,中心镇全部实现集中供水,郊区农民实现安全饮水。
节约用水取得显著成效。
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的49.5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29.4立方米,下降40%,用水效率国内领先。
4、着力推进结构调整,能源供给能力持续增强。
能源供应能力持续提升。
建成“五环五级七放射”的配气体系,形成5个方向、8条通道、18条回路的多方向外受电格局,形成“一厂、一线、多库、千站”的成品油供应保障体系。
能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天然气、电力等优质能源消费占全市能力消费总量的比重提高到70%,其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达到3%,煤炭消费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5、积极践行生态理念,城市环境显著改善。
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持续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78%,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
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0%。
六环路以内市属骨干城市河湖水系实现生态治理,水体质量大幅改善。
绿色生态走廊启动建设。
永定河生态走廊建设全面启动;北运河水质加快改善;建成引温入潮工程,首次实现跨流域调水,潮白河部分河段重现生态河道景观。
多层次建设城市森林。
郊区新城全面开工建设11处滨河森林公园;城乡结合部加快建设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郊野公园,基本建成沿东北五环和西南四环的郊野公园环;中心城选择空间集中、规模较大的城市代征绿地建设开放式城市休闲公园。
城市森林体系逐步完善。
全市林木覆盖率提高到53%。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提升到1.7万吨/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7%。
6、推进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应用取得新进展。
推进基础设施投融资创新。
实施《北京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采用多种投融资模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通过PPP、BOT、BT等融资方式建成一批重点工程。
稳步推进贷款银行招标,大幅降低融资成本。
规范基础设施投资政策。
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建设资金制度,明确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机制和投资政策,制定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和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投资政策,提出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投资政策。
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中低速磁浮列车、轨道交通B型车、CBTC信号系统实现国产化并在轨道交通线路上示范应用,国际领先的膜处理技术在水处理领域推广应用,透水砖等雨洪利用技术在国家体育场等重大项目中广泛采用。
7、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经验。
始终坚持将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整体把握。
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引导城市空间完善和产业布局优化。
始终坚持基础设施统筹均衡发展。
既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整体考虑,统筹协调推进。
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
协调各区县、各部门联合行动,形成合力,分阶段集中安排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优先解决社会广泛关注、市民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始终坚持国家重大项目与促进本市区域城市化相结合。
以重大项目落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区域城市化建设。
始终坚持理念创新。
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服务水平。
发挥基础设施装备、设备、工艺采购规模大的优势,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
实现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相互促进。
始终坚持融资创新。
依据国家政策调整,积极探索、灵活运用多种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二)发展需求。
“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重要时期,是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攻坚时期。
新时期发展目标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更高的新需求。
城市快速发展对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提出新需求。
目前,首都机场航班需求的满足率仅75%,年均仍有2200万人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336公里,承担日常通勤量仅为10%,城市主干路仅实现规划的50%。
资源能源保障压力与日俱增。
同时,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民航客运吞吐能力需求超过1.2亿人次/年,铁路发送旅客能力需求达到1.8亿人次/年,水资源供给需求超过40亿立方米/年,能源年消费需求接近1亿吨标准煤,基础设施服务需求大幅提高,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形态完善对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提出新需求。
“十二五”时期,要加快建设“两城两带、六高四新”高端产业功能区,振兴城市南部地区、城乡结合部地区等城市发展薄弱地区,需要基础设施在空间布局上,既要整体上保障城市功能调整、空间的完善,又要突出重点区域,支撑功能区的发展。
特大型城市难题破解对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提出新需求。
作为特大型城市,近年来北京城市运行管理压力更加凸显。
交通拥堵、供水保障、垃圾处理、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集中显现。
同时,城市应对自然灾害、极端天气等突发事件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基础设施更加注重建设与管理并重、常态与应急结合、地上与地下统筹。
促进首都经济圈加快发展对基础设施区域一体化提出新需求。
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需要加快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与津冀晋蒙区域城市的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首都经济圈的形成。
城市运行管理对基础设施应用新技术提出新需求。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生活要求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更加安全、便捷,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要求基础设施运行绿色、低碳,特大城市要求应急管理更加迅速、高效,需要积极应用现代新技术,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管理水平。
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基础设施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时期本市基础设施将进入体系完善、功能提升、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
面临社会关注集中、建设任务集中、资金压力集中和困难矛盾集中的挑战。
需要强化统筹协调,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基础设施的新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新需要。
二、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根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要求,着力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保障资源能源供应,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到2015年基本建成系统完善、安全高效、城乡一体、区域统筹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促进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二)发展原则。
统筹系统与局部。
既要实现不同领域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提升基础设施整体效益,又要着重解决好关键领域的突出矛盾,缓解瓶颈制约因素,解决好影响城市运行的关键问题。
统筹建设与管理。
既要持续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总量不足问题,又要注重便利化、智能化、人性化需求,应用新技术新理念,合理规划、超前考虑、精细设计、优质建设,提高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统筹需求与时序。
统筹地区开发与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按照适度优先原则,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既要考虑城市发展对基础设施的服务需求,加快建设,又要充分考虑资金的保障能力、建设管理能力,按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原则,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把握发展节奏。
统筹地上与地下。
既要加快完善城市道路、交通枢纽、供排水场站等地面基础设施体系,又要推动地下轨道交通、地下隧道建设,加快管网消隐改造,推进架空线入地,完善地上地下接驳系统,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构建立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生产与生活。
既要考虑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抓好事关全局的骨干项目,为经济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又要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充分考虑满足市民现实需要,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实际问题,提升生活品质。
统筹投资与融资。
既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稳定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又要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创新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
(三)发展目标。
能力建设实现新跨越。
基本实现国际航空枢纽和亚洲门户功能,民航客运吞吐能力达到1.2亿人次/年;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网,总里程约1100公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运行,运营总里程达到660公里;大幅提升资源能源供应能力,南水北调和再生水两大水源年供应能力达到20亿立方米,城区供水能力达到456万立方米/日,能源供应能力达到9000万吨标准煤。
结构优化取得新进展。
中心城公共交通承担全日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其中城市轨道交通占公交出行比重力争达到50%;水源配置更加优化,再生水利用率达到75%;煤炭消费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左右。
质量效益跃上新台阶。
万元GDP水耗、能耗分别比2010年降低15%、16%以上。
城市污水基本实现全处理,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57%,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达到80%,生活垃圾资源化率达到55%。
服务水平取得新突破。
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和标准全面提升,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四环以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点,中心城80%居住区出行500米即可到达公共绿地,城市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5%,10兆无线网络覆盖全部平原城乡和大部分山区,交互式高清电视传输覆盖全市70%以上家庭,基本实现住宅楼房一户一个信报箱。
表“十二五”时期基础设施发展主要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快建设北京新机场,构建多机场格局。
国际航空枢纽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基础条件,也是首都城市功能的重要支撑。
“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建设,逐步确立国际航空枢纽及中心地位,构建多机场航空布局,实现多层次、多样化的航空服务,支撑世界城市建设的要素流动需求。
到2015年,民航旅客吞吐能力超过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0万吨。
北京新机场。
积极推进北京新机场建设,2015年前力争建成一期主体工程,新增航空旅客吞吐能力4000万人次/年。
同步规划建设北京新机场外围交通及市政配套设施,建立北京新机场与中心城区、首都国际机场快速联接通道,实现新机场半小时通达中心城区,为打造北京第二个临空经济区创造条件。
南苑机场。
满足北京新机场运行的需要,迁建南苑机场,与北京新机场同步建成投入使用,打开北京南大门,探索新南苑机场军民合用。
加快南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南苑机场地区城市化进程。
通用航空。
以国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为契机,发展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完善公务包机、旅游、观光、体育等商用航空功能,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积极推动公安、消防、卫生、农业、林业等城市公共服务航空功能,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
加强空管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保障通用航空及相关配套服务产业发展。
(二)构建快速交通干网,满足区域交通需求。
加快建设以北京为中心的城际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完善与津冀晋蒙等省市的交通联络体系。
通过区域交通一体化,促进区域人口、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带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缓解首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创造条件。
城际铁路网。
抓住国家高速铁路建设契机,建设京沪高铁、京石客专、京沈客专、京张城际、京唐城际、京九客专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大幅提高北京对外交通能力。
到2015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全面迈入高速铁路时代,进一步巩固全国铁路主枢纽地位。
图1铁路规划示意图
铁路枢纽中心。
进一步增强北京铁路枢纽能力,实施丰台站改扩建,建设星火站和新北京东站,与现有北京站、南站、西站、北站形成7个主要铁路客运枢纽格局。
建成北京站至西站地下直径线,增强两个主要客运站的调度能力。
同步推进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以及铁路货运场站的建设,提高铁路物流集散能力。
到2015年,北京铁路枢纽年旅客发送量超过1.8亿人次,年货物到发量达到9200万吨。
高速公路网。
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设京台高速北京段、京昆高速、京新高速(五环~六环)、110国道二期、109国道、京密高速等高速公路。
配合河北省、天津市加快首都外环线高速公路建设。
市域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100公里,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的“三环十二放射”高速公路网络。
依托高速公路网络,完善北京出海快速交通走廊,强化直通功能,共享津冀港口资源。
图2高速公路规划示意图
市域公路网。
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辐射效应,建设新城、重要乡镇和重点功能区与高速公路联络线24条740公里,构建城乡一体的快速交通网络,实现城乡共享快速路资源。
图3高速公路联络线规划示意图
建成浅山区道路360公里,逐步构建“一环、十一放射、多联络”的山区路网体系,解放浅山区休闲旅游及农林资源,促进生态涵养区协调发展,引导山区旅游的均衡分布,缓解节假日交通压力。
到2015年,市域公路总里程达到21500公里,进一步完善以国道、市道为骨干,县乡路为支脉的公路网体系,国道、市道等级全部达到二级公路以上。
同步建设公路综合检查站。
图4浅山区路网规划示意图
(三)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提供立体公交服务。
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
“十二五”时期,加大力度建设轨道交通,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适时启动市郊铁路建设,围绕轨道交通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建设综合交通枢纽,提高换乘效率。
到2015年,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自行车出行比例保持在18%左右,小客车出行比例降低到25%以下。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全面完成城市轨道交通近期规划线网建设,建成地铁6号线、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10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S1线、昌平线二期、西郊线等,基本形成“三环、四横、五纵、八放射”的城市轨道交通网。
加快推进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加密工程,新规划、建设一批中心城区、重点功能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成8号线三期、16号线、海淀山后线、燕房线等线路,结合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区优化地铁站布局设置,便利市民出行。
通过车辆增购、技术升级和加装安全措施,对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5号线、10号线一期、八通线、13号线等既有线路及车辆进行改造,改善乘车条件,缩短发车时间间隔,进一步提高地铁运输能力,提高安全服务水平。
到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累计达到660公里,四环路内线网密度达到0.94公里/平方公里,四环以内平均步行1公里即可到达地铁站点。
全市城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1200万人次以上,承担公交出行比例力争达到50%。
图5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示意图
市郊铁路。
充分利用既有铁路线和新建城际铁路资源,开行市郊铁路列车,建立怀柔、密云、延庆、平谷等远郊新城到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交通联系,实现“区区通轨道”。
公共交通。
以轨道交通线网为主骨架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全面实施公交能力提升工程。
改善换乘条件,建设四惠、宋家庄、苹果园等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实现便捷换乘。
加强公交场站建设,建成后沙峪、温泉、北七家等5座中心站和25座首末站。
打造快速公交通勤网络,建成阜石路、广渠路大容量快速公交。
新增公交专用道150公里以上,总里程达到450公里以上,实现四环路以内公交专用道成网运行,整体提高公交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图6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示意图
绿色出行。
改善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条件,在中心城区地铁站点周边试点建立具有一定规模的自行车服务网络,在西直门、天通苑等重点区域、大型社区试点社区摆渡车,解决城市公交“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基本建成中心城区无障碍交通设施网络,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四)实施交通疏堵工程,提高路网通行能力。
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运行管理中的突出矛盾之一。
“十二五”时期,继续完善骨干城市路网,加快微循环道路建设,加大停车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智能化管理水平,多措并举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实现绿色、便捷、顺畅出行。
中心城干道网。
基本实现中心城城市快速路网规划,建成广渠路二期、西外大街西延二期、京包路(四环~五环)、姚家园路、京顺路(四环~五环)等城市快速路,新增快速路约40公里,总里程达到300公里。
建成万寿路南延、马家堡西路南延、梅市口路西延、长安街西延等一批主干路,新增里程220公里,五环内主干道基本建成。
图7中心城快速路规划示意图
加快建设东、西二环、台基厂路、学院南路东延、西山隧道等一批地下交通隧道,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区路网承载能力,缓解中心城区地面交通压力。
微循环路网。
围绕中心城拥堵区域,加大城市微循环道路建设力度,建成正义路南延南段、西直门南小街、革新南路、马连道南街等道路,逐步减少断头路、瓶颈路,提高城市路网的畅通性。
到2015年,中心城路网密度提高到5.6公里/平方公里以上,微循环路网比例较大提高,路网结构更趋合理。
停车设施。
将停车设施纳入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统筹规划,加快建设,规范管理,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五环外地铁站点周边同步规划建设一批驻车换乘停车场,围绕重点医院和重点公共区域,进一步加大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力度。
严格落实开发建设项目配建停车设施标准,严格管理路侧停车,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缓解老旧社区停车难问题。
进一步加强停车管理,扩大差别化停车收费区域范围,引导小汽车在中心城区的合理使用。
积极推广应用信息化、智能化停车设备和停车诱导指示系统。
智能交通。
加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快交通行业智能化调度系统建设,建成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二期工程,完善公交图像信息系统,实现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完善出租车运行服务调度系统,降低出租车空驶率。
完善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新建道路随路同步实施,实现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全覆盖。
完善交通出行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信息屏、网站、移动终端及服务热线等方式,及时发布路况、停车、公交运行等交通信息,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服务。
新城交通。
进一步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十二 基础设施 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