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维度1.docx
- 文档编号:23317449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2.70MB
城市设计的维度1.docx
《城市设计的维度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设计的维度1.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设计的维度1
城市设计的维度
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六个关键维度
1.形态维度
2.认知维度
3.社会维度
4.视觉维度
5.功能维度
6.时间维度
《城市设计的维度:
公共场所--城市空间》
[英]MatthewCarmona卡莫纳等.冯江等译.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本书展示了城市设计的多个维度,它们各不相同,但又密切相关。
本书提供了全面的概述。
城市设计通常被认为是这样一个设计过程:
其答案没有正误之分,只有好坏之别,其质量只能通过时间来检验。
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设计项目不断进行质疑与探索,而不能自以为是。
本书无意从时髦的视角创造“新”的城市设计理论,也不提供万能的灵丹。
城市设计的维度1——形态维度
形态维度:
一.城市形态
二.公共空间网络与基础网络
三.限定空间的建筑与空间中的建筑
四.向传统城市空间的回归
五.“街道或街区”结构与“道路”网络
六.块状开发
七.重归街道
八.城市街区模式
形态维度——城市形态
1)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研究的是聚居地的形态和形式。
CONZEN认为土地使用、建筑结构、地块模式、街道模式是一系列把握聚居地要素中最为关键的要素(这四个要素的稳定性依次提高)。
稳定性低,相对别的要素是短暂的。
新的使用常会引起再开发和新建活动,引起地块的合并和细分。
建筑结构:
城市中除了具有象征性的纪念性建筑外,别的建筑必须具有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用途和使用强度的特性,才能长久的存在。
街道单位典型的被细分或如绘制地图那样分成一块块场地或地块。
地块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再细分,但通常是被合并。
街道的模式是城市街区以及它们之间的公共空间或活动通道,或者“公共空间网络”的平面布局。
它具有叠加历史信息的特征。
•一个由街道模式建立起来的重要的城市设计品质是“渗透性”,意思是一个环境的穿越路线或在其中的路线的可选择程度。
(“渗透性”是活动机会的一个度量标准,另一个相关标准是“可达性”)它包括“视觉”渗透性——看到穿过环境的线路的能力;和“实体”渗透性——穿越环境的能力。
很多小尺度的街区模式比较少的大型街区模式具有更强大的渗透性。
形态维度——公共空间网络与基础网络
2)公共空间网络与基础网络:
街道模式建立了一个城市区域的公共空间网络,也是广义的基础网络的关键因素。
对Buchanan来说,基本网络“形成城市的结构,对其土地利用和土地价值,开发密度和使用强度,和市民穿越、看见和记住城市及约见同伴的方式。
”
ps建筑结构补:
不同街道模式下的建筑结构
✓建筑形态取决于网格道路街廓的大小。
较大街廓的网格体系往往建筑布置较为宽松,街块自身对建筑形式的局限性较小;小尺度的网格型街道往往较为稳定,建筑多体现为尊重接到界面的连续性,围合型布局较多。
✓建筑形态取决于放射性道路自身尺度的大小。
通常位于放射道路中心的圆形或多边形广场的空间完整性要求周围建筑尊重于广场的形态特征。
✓线性街道主导下的城市布局并不多见,仅存在于受地形影响较大的狭窄地带或者部分城乡结合地区。
线性街道所强调的单向的主导性使其并没有过多的建筑布局方式,建筑多为行列在道路两侧,并且维持建筑界面的连续性。
✓树状街道下建筑形态没有规律。
道路形态产生等级划分后,高等级道路尺度过大使建筑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定。
从建筑布局形态讲,部分建筑贴近高等级道路建设,建筑内部留有不规则空地,形成内部院落;部分建筑后退红线,形态各异。
3)限定空间的建筑与空间中的建筑:
公共空间网络形态结构的主要变化是从作为城市街区组成要素的建筑(体量相连,限定街道和广场),转变成无组织空间中自由挺立的高楼大厦。
•在更大尺度上——基于在城市区域内提供更健康的生活条件、美学偏好和容纳小汽车的理念——现代主义的城市空间倾向于在建筑群周边自由流动,而不是包含与其中。
•VonMeiss认为20世纪城市化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实体”的增殖和对“结构”的忽视。
在传统城市中,建筑的正立面形成开放空间的墙,传达建筑的身份和性格,建筑的其他面深植于密集的城市肌理,不损害公共领域。
城市街区系统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规律,它依赖每个地产所有者或开发商为了获得集体的利益而遵守一定的“规则”;如果一个开发商不遵守,那就有更多的个人主义策略出现。
•随着独立式建筑的增殖,建筑和相邻的公共空间之间不断地从“社会性积极”向“社会性消极”转变。
4)向传统城市空间的回归:
近期的城市设计已经在建成空间和城市空间的关系中有新的发现,如整体(公共领域)比单个建筑和开发的总和更大。
这也使强调创造有限定的、积极的空间需要得到有限考虑(功能和美学上的)。
5)“街道或街区”结构与“道路”网络:
公共空间网络形态结构的另一个主要变化——从很好结合着的网格转变成超级街区和隔离领地的道路网络——是容纳快速机动车交通需要的产物。
第五大道是纽约曼哈顿区的中央大街,道路两旁是玻璃幕墙闪闪发亮的高楼大厦。
西装革履的男士和身穿时装的女士,拿着公文包,进出高楼大厦,呈现出一幅高雅、时尚的美国现代生活图景。
它是“最高品质与品位”的代名词,而它的尊崇与华贵源自19世纪初富有的纽约人将住宅选在了当时还只是一条乡间小道的最南端,今天它已经是纽约的商业中心、居住中心、文化中心、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
6)块状开发:
城市区域在形态结构上的进一步改变则是从外向的城市街区变成内聚的建筑综合体,经常作为“块”被提及。
在“块”的开发中,每一项用途都被看成独立的元素,环绕着相联的停车场,以及连入主要集散道路的通道。
虽然单个的“块”可以或多烧得设计的很好,但它们趋于封闭并被主要道路和大型停车场与毗邻的开发分开,成为各自独立的社会和功能世界。
7)重归街道:
可持续的城市设计需要发展的模式应能够和结合不同交通系统的需要,同时支持交流和互动。
因此,虽然公共空间网络作为交通空间和社会空间的角色之间存在着无情的张力和冲突,一个多目标的公共空间网络仍然需要,在绝对必要是二者分开,其他情况下则一定城区交迭。
8)城市街区模式:
对于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的两种主要转变,导致了转向对传统城市空间质量的欣赏——不是让单栋建筑出现在空间中——而是根据街区来限定空间。
城市设计的维度2——认知维度
认知维度的关键点:
一.环境认知
二.城市意象之外认知
三.环境意义与象征认知
四.场所的建构
认知维度——环境认知
认知具有同时起作用的四个方面:
1)认识性的;2)情感性的;3)解释性的;4)判断性的
一处城市环境的整体心理意象是:
1)局部的:
不覆盖整个城市;
2)简化的:
省略了大量的信息;
3)特殊的:
每个人的城市意象都是独一无二的;
4)歪曲的:
基于主观的印象。
K•Lynch《城市意象》,“有效的“环境意象需要三特征:
1)个性:
物体与其他事物的差别,作为独立的实体(一扇门);
2)结构:
物体对于观察者及其他物体的空间联系(门的位置等);
3)意义:
物体对于观察者的意义(实用的或情感的)——(门作为出入的洞口)。
K•Lynch《城市意象》中五个关键的形态要素:
1)路径:
观察者行动通道,通常是意象的主导因素;
2)边界:
也是线性要素,但不当作路径使用,通常是两个区域间的界限或者连续部分的线性中断;
3)区域:
城市中中大型的部分,观察者在心理上有“进入“其感觉;
4)节点:
它是参照点,是“观察者能够进入的关键性地点,以及观察者来往的集中焦点”。
支配的节点往往既是“集结点”又是“连接点”,既有功能又有形态意义;
5)地标:
观察者的外部参照点。
认知维度——城市意象之外
通过调查研究认为在每个案例当中,基本理念是不会改变的,虽然会带有限制条件:
意象因文化和对环境的熟悉程度而大为改变,城市意象的基本元素在一些完全不同的文化和场所中,看起来惊人地相似。
城市意象只是一个“原始的初步框架”。
它主要受到了三方面的批评。
1、观察者的多样性:
集合具有不同背景和不同经历的人们的环境意象,其有效性受到了质疑,在发现共同城市意象可以确定,并从共同的人类认知策略、文化、经验和城市形式中显现的同时,忽略了观察者的多样性。
2、可识别性和可意向性:
在《再思城市意象》一文中进一步降低了它的重要性、他承认觅路对多数人来说是“次要问题”、“如果在城市中迷路了,人们总是可以问路或者看地图”。
他质疑了可识别性环境的价值:
“如果人们对他们所处的位置有一个鲜明的意象,他们还会在乎什么?
”这就引出了可意象的环境和人们喜欢的环境之间的区别这一问题。
3、意义和象征:
也有观点认为应该更加注重城市环境对人们意味着什么,以及人们如何感受它(情感维度),如同心理意象的建构一样。
认知地图技术往往忽略这些问题,通过鉴别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和其他元素被感知四种方式。
A、通过它们的可意象性或者形式特征;
B、通过人们在城市周围活动时的可见性;
C、通过作为活动场景的角色:
D、通过建筑的社会意义。
认知维度——环境意义与象征
建筑与环境的象征角色是社会和环境间关系的关键部分。
许多注意力聚焦于环境如何表示、传递和体现权利与统治模式。
分析“权力的信号”表现于两种方式:
A、“敬畏策略”——权利的庄严胁迫观众;
✓
布达拉宫
藏传佛教的圣地。
依山而建,本身就给人产生一种敬畏感。
布达拉宫是神圣的。
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宫殿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内涵。
有统一花岗石的墙身;木制屋顶及窗檐的外挑起翘设计;全部的铜瓦鎏金装饰,以及由经幢、宝瓶、摩羯鱼、金翅鸟做脊饰的点缀。
图一材质多样图二依山而建
B、“仰慕策略”——“壮观”设计感染力“取悦”观众。
从古到今,从王公贵族到工业资本到“大政府”和“大公司”,总是“借助某个可以聚集情感的实体,为某种意识形态或权力体系提供理由。
”对一些人来说,大的办公街区象征财政力量和影响;对另一些人来说,则象征“集体贪婪”。
✓长城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
它融汇了古人的智慧、意志、毅力以及承受力。
如今长城已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思想,吸引着众多游客,感受其特殊的魅力。
图三石砖堆砌图四蜿蜒雄伟
认知维度——场所的建构
场所感的兴起,常被归入为“现象学”。
•“场所”概念强调“归属”感和与场地的情感联系。
每个个体都要通过物理分异或差异性所获得的个体特征,以及进入某个特定场所的感觉,表达对集体或场所的归属感。
设计策略可以强调这些主题。
•“场所的本质”存在于“内部”区别于“外部”的偶然的无意识经验。
他用自己人和外人的概念区分场所特征的类型和种类:
1、经验的内部——有生命力和动态的场所,充满已知的意义和无需反思的经验。
2、感性的内部——记录和表达着创造和生活于其中的群众的文化价值和经验的场所。
3、行为的内部——周边环境支配着建立该地区公共或一致性认知基础的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质量的场所。
4、偶发的外部——选择性功能最为重要并且其特性比背景更为重要的场所。
5、客观的“外人”——有效的简化成单一地点或维度,或者一个已存在物体和活动的外部空间场所。
6、场所的大众特征——特征或多或少都预先由大众媒介产生并且远离直接经验。
这种特征是肤浅的、受操纵的,它同时破坏了个体经验和场所特征的象征意义。
7、经验的外部——表达一种已失去了并且仍无法获取的复杂情况的场所特征,场所永远是偶发的,即使本身存在也是偶发性的。
领域性和个性化:
内部——外部的概念最容易用“领域性”来理解。
人们通过创建一个有排他性边界的领域在形态上和心理上来界定和保护自己。
Montgomery列出一些关于活力的关键指标:
1、主要土地使用包括居住用地的多样性程度。
2、本地公司或者独立公司的比例、尤其是商店。
3、开放时段的模式,以及黄昏和夜晚活动的存在。
4、街市的存在、尺度和专门性。
5、电影院、剧场、酒吧、俱乐部、餐厅和其他文化或聚会场所的可用性、提供不同的服务种类、价格和质量。
6、花园、广场和角落的可用性,激发群众观看和参与有文化活力的表演。
7、获得不同大小、价格的不动产的可能性。
8、更新的程度以及对新建筑的信心,提供建筑类型、风格和设计的多样性。
9、有活力的街道生活和临街街面的存在。
全球化——大众文化——领域(联系)迷失
A、全球化:
许多关于场所意义的同质化和遗失的趋势都和全球化以及因改进了的信息手段而产生的全球性空间相关。
B、大众文化:
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大众文化”,它出现于大规模生产、交易和消费的过程,大众文化使文化与场所同质化、标准化,凌驾、驱逐甚至毁灭地方文化。
C、领域(联系的)迷失:
无场所也是对我们所关心的环境的遗失或缺失的一种反应。
像这样排斥领域的场所促进了“有关存在的外部”的产生:
由于没有归属感,人们不再关心他们所处的环境。
对场所标准化的反应之一是有意“制造”差异——用更专门的城市设计术语来说,就是场所的“创作”,有时是“再创作”。
虚构场所来源于作家、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和幻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再创作的场所”从现实基础出发,但通常牵涉到真实性在某种程度上的变化、扭曲和遗失。
迪士尼乐园是典型的虚构场所:
它用象征和潜意识的手法从幻想中创造了现实。
主题公园和创作场所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入的。
场所和场所价值的制造利用了主题公园的技巧——通常处于促进消费的目的——在不同的场景中发生。
在纯粹的形式中,虚构场所依赖很高程度的控制——特别对其文脉——和某种范围的操作。
虽然对于虚构场所存在有许多的批评,但它们为城市设计和公众场所的创造提供了机会,因此,这个概念引发了大量城市设计的议题。
A、肤浅
B、无主见——产生于外部而非内部
C、缺乏真实性
✓
798艺术街区
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国有工厂都是用数字命名的。
在北京,798及周边地区以前是兵工厂。
现在,他们都是中国新兴的现代艺术中心。
佐佐木和世界上最大的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最多的比利时慈善家一起,为798艺术区整体规划,师徒公共其在中国艺术淋雨的中坚地位。
废弃的工厂建筑物变成了新的博物馆、画廊和咖啡馆。
闲置的空地和隐藏的庭院都以户外的夸张雕塑亮相,形成了我许多虚构场所吸引人流。
城市设计的维度3——社会维度
社会维度的关键点:
一.人与空间
二.公共领域
三.邻里
四.安全与防卫
五.可达性与隔离
六.平等的环境
社会维度——人与空间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环境决定论:
物质环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由于否定了人的能动性,这种观念以为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是一个单向的过程,然而,人不是被动的,相反、他们影响着、改变着环境,正如环境影响和改变人一样,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环境可能论:
认为人在可能的环境机遇中进行选择
环境或然论:
在一个给定的环境里,一些选择的可能性比别的大。
也就是说当环境改变后,人的行为也会改变,这个结果并不是必然的。
Gans在环境或然论中提出要区别“潜在”环境和“生成”环境或“实效”环境。
前者只是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环境机遇,后者则是人们在具体场所中真实地做了什么并因此创造了场所。
JanGehl在《建筑之间的生活》把公共空间的户外活动分为三类:
必要性活动——多少有些强制的活动,如上班、购物、等公交等活动——别无选择,不受环境影响。
可选择性活动——时间允许,天气宜人而自愿发生的活动,如散步,在街边喝咖啡看路人等。
社会性活动:
依赖于公共空间中其他人存在的活动,如交谈、集体活动、甚至被动的观望他人的行为等。
社会性活动是人们出现在、运动于同一时空中的直接结果。
Maslow将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个阶段:
生理需求:
对温暖和舒适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感觉安全、远离伤害
归属需求:
举例来说、属于一个社区
受尊敬的需求:
感受他人的尊敬
自我实现的需求:
对艺术表现和实现的需求
社会维度——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具有物质(空间)维度和社会(活动)维度。
物质的公共领域可以被理解为支持或推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空间和场景——公共或私人拥有的空间和场景。
在这些空间和场景中发生的活动和事件可称为社会文化的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功能:
理想的公共领域应该是作为政治行为和表现的论坛,作为社会交往,相容和沟通的“中立者”或者说公共场地,作为社会学习,个人发展和信息交换的舞台。
Hannah认为公共领域应满足三个标准:
·时间上超越个体生命,表征整个社会从而传达一种历史感
·不同的人群可以加入其中辩论和对抗
·向所有人开放。
公共领域的衰败:
Ellin观察到公共空间正在日益衰退,“在意义空间衰退的同时,人们支配空间或者说将空间私有化的欲望在膨胀。
”他认为把公共空间“私有化”的典型就是那些私有主体的行为,比如那些“内向化”购物中心基本抛弃了中心城市跑到郊区,貌似郊区,周围环绕停车场,丝毫不顾周围环境。
物质的公共领域与社会文化的公共领域:
广义上讲,公共领域包括所有公众可到达和使用的空间:
·外部公共空间
·内部“公共”空间
·外部和内部的准“公共”空间
有关公共领域中的“公共性”实际上是一种由诸多种“公共性”组成的系谱
Oldenburg指出第三种场所或是公共领域的主要品质是:
·作为“中立地带”,每个人可以随意来去
·高度的包容、易接近,不需要正规的会员制
·它们的存在有些理所当然的味道,且低调
·常常超时开放
·多有“好玩”的情趣
·为人们提供心理上抚慰和支持
·它们常进行一些人们彼此“交往而持续”的对话,因此成为“具有高度价值的政治论坛”。
因此,城市设计要关心的应该是那些支持、允许和促进社会、文化交往和公共生活的“社会空间”,不论其是公共或是私有。
社会维度——邻里
Perry提出的关于邻里单位的四个基本要素:
·一所小学
·一些小公园和与运动场
·小商店
·合适的建筑和接到布局
六种形态属性:
·规模——支持一所小学所谓的入口
·边界——主要道路从旁边经过而不是穿越邻里单位
·开放空间
·机构用地位于邻里中央
·小单元的商店位于小单位额边界
·一个与预期交通相称的内部街道系统
•Jacobs认为邻里之间最好没有明确的边界——最好就是彼此重叠、交叉。
Alexander在《城市并非树形》中也认为不应是独立的邻里单元。
在树状结构的级差中,系统是相互分离的,而在半网状结构中,系统之间是交错和重叠的。
•在一个高度流动的时代,人们已不再需要先前的邻里感了:
他们现在可以在城市的任何一处(甚至超越界限)选择工作、消遣、交友、购物和娱乐等,并在这一切过程中形成自愿选择的社区。
•在英国的混合权属调查发现(Juup,1999),权属混合最好不要出现在同一条街道或街区上,而是出现在不同的街道间(即每条街道是均质的,不同的街是差异的),权属混合下的社会网络优点才会显现。
社会维度——安全与防卫
如今的人们面临着城市环境中的各种威胁:
犯罪、恐怖主义、车流、空气污染、水污染等。
在一些地方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在建筑居住设计中常常变得提心吊胆。
✓对受害的担心:
在当代城市环境的营造中,防止犯罪成为了一个主要因素,人们若对某个场所感到不安全,就不会使用它,这个公共空间就会枯萎。
✓预防犯罪的途径:
·“教化性”途径
·“境遇性”途径
境遇性预防犯罪的方法在城市设计的主流文献中得到发展,并派生出几个主题,包括了行为、监看和领域界定与控制。
社会维度——可达性与隔离
可达性是任何关于公共领域的讨论的一个关键因素,虽然在定义上,公共领域应该对任何人来说是开放的,有些环境——有意无意地——对社会的某一部分人来说是不那么容易接近的。
Carr等人区分了三种进入的形式:
·视觉可入(可视性)
·象征性可入
·物质性可入
管理与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的管理通常需要在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这就必然涉及到要在自由和控制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温和管理涉及到内容:
·如何区别“有害”行为和“无害”行为,以及对前者的控制盒对后者的包容。
·如何增加对自由使用的一般性容忍,同时又要对容许行为形成一种稳定的共识。
·在时空上如何把相互之间容忍较差的人群活动分开来。
·提供“边缘化场所,使得其中的极端自由行为不至带来太多损害。
·“硬性”控制使用私人保安人员,监视录像,以及一些禁止某些活动的规范
·“软性”控制重在“象征性”约束,被动地组织不受欢迎的活动以及不提供某些设施。
隔离与公共领域
隔离可以通过物质形态设计策略得到实施,通过结合功能和认知敏感性,区分了五种空间类型。
·难以发现的“隐蔽”空间,被遮挡物或者标高变化掩盖的空间
·难以抵达的“迷失”空间,因为曲折,绵长或者易迷失的路径而难以抵达的空间
·难以进入“客体”空间,因为有墙、们和岗站之类的障碍而不能进入的空间
·难以轻易占据的“刺入”空间,如为不让人坐下将台窗故意做成坡状
·因为又不停的逻辑和(或)监视技术而难以享受片刻私密的“不安”空间
社会维度——平等的环境
城市设计还可以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观察,就是看它是否削减了某些社会人群诸如残障人士、妇女,老人以及无小汽车者、步行者或公交车使用者们的选择机会。
✓残障,可达性和隔离
对于残疾人、老人、推着婴儿车的人和孕妇等来说,各种物理障碍会限制他们对公共领域的使用。
在一个具体的城市设计背景中,解决环境残疾的问题涉及到:
·要能看到社会残疾性和环境致残性的形式
巢湖龟山路小区隔离栏开方便之门
·为提高包容性而非排斥或者隔离性而设计
·努力使设计具有预见性好综合考虑,而非被动的“马后炮”行为
✓
机动性、可达性和隔离性
可达性可以从交通的角度来讨论。
如果只有靠私家车才能到达,这样的环境是不易到达的环境。
包容性的城市设计需要将各种土地使用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以便各种场所和设施都具有可达性,这样公共交通才能存活下去。
可达性与机动性相关,现今的“机动能力”,——即基于小汽车的机动性,以及汽车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支撑体系——被特别看重,导致了依赖小汽车的环境盛行。
海淀八里庄街道为残疾人朋友创造舒适出行环境
事实上,小汽车的灵活性是“强制性”的,因为机动性支持土地使用在空间上分离,进而,就需要更多的使用小汽车才能穿行分散的设施之间。
✓社会隔离与分裂
隔离危机公共领域的三种功能
·社会学习
·个人发展
·信息交流
佛山陶瓷行业的危机与出路
Banerjee认为隔离空反映出来的内向、封闭、控制、逃避、商业化和排外的本质不能被简单地归结于企业的癖好或者建筑师、规划师和城市设计师的集体想象。
的确是存在着公众的某些人对此类新城中心环境持有需求。
这些人以为他们受到其他群体在场的威胁、因而愿意为更强的私密性和隔离性付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设计 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