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校教师考试大学心理学前十套无重复整理版.docx
- 文档编号:23307139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302.66KB
浙江高校教师考试大学心理学前十套无重复整理版.docx
《浙江高校教师考试大学心理学前十套无重复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校教师考试大学心理学前十套无重复整理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高校教师考试大学心理学前十套无重复整理版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分)
1.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将客观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这是知觉特征的知觉整体性。
2.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是情感
3.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4.由医疗实践中的问诊法发展来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个案研究法。
5.下列心理学家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是罗杰斯、马斯洛
6.在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大学生处于亲密感对孤独感
7.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双驱冲突
8.外表并不吸引人的女大学生尽力扩充自己的知识,成绩优异,以获得她在外部特征上所不能得到的别人的器重和赞赏。
这是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补偿作用。
9.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1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人的心理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11.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的奖惩措施体现了外部动机的理论
12.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由感官觉察、注意、辨别、转换、记忆等内在的心理活动以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
13.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14.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学习的迁移,使学生将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用于新问题的解决
15.流行于80年代,并在我国90年代引起教育界极大关注,被认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的学习理论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16.人际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际交往
17.侵犯行为可以分为工具性侵犯和敌意性侵犯。
18.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又被称为光环效应
19.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被称为从众行为
20.社会知觉最早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布鲁纳
21.“木桶理论”可以很好地说明品德发展的整体性
22.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表现性因素
23.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榜样作用
24.品德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一种心理现象
25.我们对见义勇为的行为往往会感到敬佩,对自私自利的行为会感到鄙视,这是一种道德情感
26.、辅导员指出来访者自身存在的矛盾,让来访者透过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不一致,觉察到自己尚未留意的现象的技术是指面质技术
27.心理辅导员辨认、体验来访者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中明显或隐含的情绪情感,且反馈给来者,协助来访者察觉和接纳自己的感觉的技术是情感反应技术
28.提出比较概括、广泛的问题,对回答内容不做严格限制的技术属于什么技术--开放式提问
29.协助来访者清楚、准确的表达其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的技术是指具体化
30.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焦躁和情绪行为被定义为网络成瘾
31.大学教师的激励方法有目标激励
32.属于大学教师职业角色的是学生指导者
33.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茨伯格
34.大学教师的能力包括一般能力和教育能力
35.属于大学教师的教育能力的是教学能力
36.大学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和一种教育实践活动的历史有多久了—和大学一样长
37.下列属于社会文化的是民族文化
38.下列属于校园文化的内核与灵魂的是校园精神文化
39.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实现的行为强化激励
40.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将校园文化的学术文化排除在外时研究校园文化所使用的概念
41.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和意志统称为心理过程
42.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为和心里活动规律)的学科。
43.在自然环境下,使用实地体验、开放性访谈、参与型与非参与型观察、个案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对人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和长期的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法
44.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
45.大学生情绪情感发展最突出的特点是两面性
46.属于人的心理发展特点的是连续性和阶段性
47.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实际上是知识(同化过程)的三种模式。
48.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变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
49.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人际沟通
50.生活中所谓的“爱屋及乌”、“厌恶和尚,恨及袈裟”反映了哪一种知觉印象的效应?
晕论效应
51.社会刺激和个体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心理
52.社会心理主要是通过哪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社会行为
53.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
投射性
54.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构成的要素是道德行为和道德意识
55.遵从、认同和内化是大学生态度与品德的习得阶段
56.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
57.学校的环境气氛、压力与学生的愿望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表现性因素
58.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及其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即道德情感
59.心理健康教育的灵魂和根基是科学性
60.在人性的叙述中,认为人是理性的,是善良的和值得尊重的是人本主义
61.心理辅导教师对来访者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详细叙述的技术属于澄清技术
62.心理辅导员把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的技术是简述语意技术
63.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倾听技术
64.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教育反思
65.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激发动机的二个因素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66.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67.下列属于组织文化的是企业文化
68.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学校的领导和管理活动
69.狭义的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70.注意具有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集中性和指向性
71.格赛尔通过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发现A.在个体生理成熟前的早期训练对于最终的结果没有多大作用
72.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显成熟的,这表明心理发展具有(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
73.“化悲痛为力量”是以下哪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A.升华作用
74.道德品质形成和转化的前提与基础是()。
A醒悟
75.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好孩子”的道德取向属于()。
A习俗水平
76.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大学品德教育实践中应注重()。
D榜样作用
77.心理辅导员对在辅导过程中影响辅导关系的语言、行为、情感、不平常的心理状态,予以敏感地察觉和单程的沟通与处理的技术是()。
B立即性技术
78.准确觉察他人的内在世界并恰当的表达出自己对对方情绪与意图的感受、理解与尊重的技术是指()。
B共情
79.属于大学教师的一般能力的是()。
D想象能力
80.司德菲将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
B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81.大学校园精神文化的核心是()。
D价值观
82.广义的文化指的是()。
C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多选题(多选少选都不给分,每题2分,20题,共计40分)
1.下列心理过程中属于认知过程的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2.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3.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遗传素质,社会生活环境与教育
4.教师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引导大学生塑造自身的良好性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自觉地模仿榜样,增强自我认识,投身社会实践
5.韦纳把归因维度归纳成哪几个方面内在控制-外在控制维度,稳定-可变维度,可控-不可控维度
6.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行为的激活,行为的定向,行为的维持,行为的强化
7.意义学习的特点是揭示知识的意义,使之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学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实质性和非认为的联系。
8.大学生常见的社会行为有哪些?
亲和行为和侵犯行为
9.大学生社会知觉的途径主要有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对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语言等进行人际知觉;通过对自己或他人在特定社会或组织中的地位、权利等由此产生的行为知觉来进行角色定位;通过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知觉来进行自我知觉
10.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类型有缺乏知心朋友;与别人难以相处;感到交往困难,社交恐惧症
11.在采用认知领悟疗法矫正大学生的不良品德时,应注意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坚持正面疏导;提出具体而合理的要求;进行榜样教育
12.大学生的品德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有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前瞻性原则、务实及可行性研究、稳定性及适应性研究,底线原则
13.不良品德的转化一般应经历以下三个阶段醒悟;转变;巩固
14.特质因素学派协助青少年进行职业选择的策略是帮助学生自我了解;获取有关工作的知识;整合有关自我和职业的知识
15.网络成瘾的特点主要包括成瘾者思想,行为,情感都被上网这一活动控制;投入的时间和程度逐渐加大;不能上网时会出现焦躁不安;会与周围环境产生冲突
16.团体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包括初创阶段,过渡阶段,工作阶段,结束阶段
17.教师反思的成分包括认知成分,教师的陈述,批评成分
18.大学教师的职业角色包括社会服务者,学术研究者
19.优化大学校园的心理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设富有育人寓意的校园物质环境;倡导崇尚学术,重视教学价值取向
20.大学校园文化的心理调试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校园物质环境与心理调试;校园精神环境与心理调试
21.在下面心理现象中属于心理过程的是A.认知过程;B.意志过程
22.感觉适应是()心理现象。
A.感受性发生了变化的;B.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的
23.促进大学生认知发展的教育对策是加强多边协作,A形成大学生认知促进的合力;C.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教育
24.布鲁纳认为,个体认知表征的方式随年龄而发展,并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B.动作表征阶段;C.形象表征阶段;D.符号表征阶段
25.现代认知心理学根据不同知识的心理表征方式,将知识分为哪两大类?
A.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
26.为了避免意义学习中的机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到A.精心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具有逻辑意义;B.在教新知识之前先复习或回忆有关的旧知识;C.以学生智力和知识发展水平为基础;D.考核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真正了解教材内容上。
27.印象管理过程中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
B.社会身份;D.自我观念
28.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是A.恋爱比例大,公开而主动性强;B.恋爱周期缩短,频率增快;C.恋爱动机多样化;D.恋爱悲剧增多
29.大学生的一般人际关系包括()。
A.师生关系;B.同学关系;C.社会实践关系;D.网络人际关系
30.大学生品德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
A.构建意义;C.构建原则;D.构建的具体指标
3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内容包括()。
A.新生适应教育;B.学习心理健康;C.情绪管理;D.自我意识心理健康教育
32.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核心辅导内容包括A.负性情绪的处理;B.帮助建立安全的现实人际关系;C.自我的重塑
33.需要层次理论包括A生理需要和D自我实现需要
34.促进大学教师教育能力发展的途径有A观摩与分析,C教学决策训练
35.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心理满足与激励;D.行为强化与激励
36.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是通过下列哪几个方面实现的?
A模仿B从众
37.学习大学心理学的意义有()。
A.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B.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发展个性;C.有助于维护师生心理健康;D.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38.思维的基本特征有A.间接性;C.概括性
39.在对待具有不同气质特点的大学生时,作为教师应该做到()。
A.认识到气质没有好坏之分;B.帮助大学生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的气质;C.帮助学生发扬气质中积极的特征,防止和纠正消极特征;D.意识到每种气质类型的大学生都有成才的可能
40.从性格结构来看,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包括()。
A.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
41.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包括哪几个主要过程?
A.知识的获得C.知识的存储;D.知识的提取
42.韦伯发现大多数人都将自己行为的成功或失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和运气;D.身心状况及其他
43.学习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动力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A.行为的激活;B.行为的定向;C.行为的维持;D.行为的强化
44.大学生集群行为的特点包括?
A.自发与组织并存;B.理性与激情并存;C.行为目标可大可小;D.易被暗示利用
45.社会知觉印象形成的效应有哪些?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
46.关于高校对大学生婚恋和择偶心理的引导和教育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校要积极开展恋爱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B.高校要开展有关性健康、性心理、性道德等方面的教育;C.每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47.影响大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内在因素,一般认为是A.自我意识提高;B.人生价值追求;C.个体身心特征
48.当代大学生品德存在的问题有()。
A.道德认知比较模糊;B.道德情感比较消极;C.道德意志比较薄弱;D.道德行为习惯比较差
49.关于当代大学生品德的现状表述正确的是()。
A.道德理想取向呈明显的多元化态势;B.道德情感体验比较积极;C.道德意志水平参差不齐;D.道德行为比较消极
50.在我国高校中,使用比较多的团体辅导的性质是()。
A.结构式、封闭式C.同质性、发展性
51.团体辅导的功能主要有()。
A.教育功能;B.发展功能;C.预防功能;D.矫正功能
52.教师的教育机智在教学中主要体现在()。
A.善于因势利导;B.善于随机应变;C.善于对症下药;D.善于掌握分寸
53.大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
A.教师的能力;B.教师的情感;C.教师的意志
54.可以通过以下哪几个方面来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品位?
()A.美化校园物质环境;B.倡导正确办学理念;C.促进师生和谐的文化
校园文化的呈现形态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显形”形态;C.“隐形”形态
三、判断题(请在“对”或“错”选项前点选,每题1分,20题,共20分)
1.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
√
2.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德国哲学家、生理学教授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
3.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4.心理发展不仅指向前推进、增强的过程,也指衰退、减弱的变化。
√
5.奥苏贝尔(DavidAusubel)的意义学习理论旨在解决概念和命题性知识的教学问题。
√
6.先行组织者的实质是利用已经具有的先前知识获取知识的教学组织形式√
7.动作表征出现在个体成长的早期,随年龄增加而不再使用动作表征。
×
注:
动作表征,指依靠动作来获取知识
8.集群行为一般都有自发、短暂、无组织、情绪化、极易受暗示等特点。
√
9.侵犯行为是一种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一般包括了动机、行为和后果×
注:
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不法行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侵害行为。
10.大学生人际冲突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沟通不畅。
√
11.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充分条件。
×(成熟的道德判断是成熟的道德行为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
)
12.大学生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
13.道德性的养成需经过道德的内化和外化两个过程。
√
1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
15.团体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与个别心理辅导对辅导教师的要求是相同的。
×
16.倾听技术是心理辅导的核心任务之一√
17.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呈现出比较严重的状态。
√
18.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是教师意志品质的体现。
√
19.在大学群体文化建设中,无需顾忌师生间的互动。
×
20.学生群体是校园中最活跃的群体。
√
21.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错(客观现实)
2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对
23.由于疲劳、疾病等原因而发生的心理变化称为心理发展。
错(心理疾病)
24.遗传素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决定因素。
错
25.意义学习就是揭示知识的意义的学习。
对
26.直觉思维是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时,从错误调整到正确的认知过程。
错(它是一种没有完整的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
)
27.认知结构变量对学习迁移效果的影响通常是通过“先行组织者”而实现的。
对
28.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双方互不接纳、互不相容的紧张状态或者对抗状态。
对
29.社会心理通常是通过社会行为表现出来的。
对
30.从众行为是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个体放弃自己的意愿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倾向。
对
31.大学生品德的形成是辅导员的任务,与学科教师无关。
错
32.品德修养是品德养成的核心。
对
33.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在社会与学校对大学生不断地教育和训练,和大学生自身不懈地锻炼和修养中形成的。
对
34.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
对
35.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
对
36.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最主要的目标包括职业生涯的发展和职业生涯的决定。
对
37.现在大学里分工非常明确,有班主任与辅导员专门负责管理学生,因而上课教师已经不再担负起师生人际关系协调者的角色。
错
38.大学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劳动。
对
39.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文化。
对
40.文化可以分为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和学校文化三分层次。
错(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
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
)
41.个性心理特征影响着个性倾向性及其它心理活动。
对
4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对
43.目前较为公认的看法是:
心理发展只是数量上的变化,即发展只有连续性,儿童只不过是成人的缩影。
错
44.人类个体的成长环境就是人类的社会环境。
错
45.学习者对有意义材料的学习会采用意义学习,而不是采用机械学习。
错
46.产生式系统的迁移观主要针对的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迁移问题。
错((还包括程序式知识))
47.斯滕伯格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和承诺三种成分。
对
48.大学生的社会知觉,就是大学生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和人际知觉。
对
49.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有关实验研究揭示观察学习在大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对
50.一般认为,在具有了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情况下,道德行为的产生取决于道德意志。
对
51.团体心理辅导是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途径。
对
5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其个性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对
53.生涯规划和择业目标不恰当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表现形式。
对
54.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基础。
对
55.教师的教育能力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占首位的。
错(教学能力)
56.学术文化是校园文化中的主导文化。
对
57.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中深层文化的体现。
错(精神文化)
83.倾听技术是指心理教师全神贯注聆听来访者叙述,对于其含糊而模棱两可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进一步的叙述。
错(心理辅导教师全神贯注地聆听来访者叙述,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变化,并表达对来访者关注和理解的技术是倾听技术)澄清技术
84.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发生变化,这种现象是感觉的适应现象。
对
85.程序性知识主要是指由概念、规则及原理构成的知识系统。
错(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
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
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
86.美国学者司德菲提出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属于一种能力发展模式。
错
87.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化的人是尽善尽美的“完人”。
错
88.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目标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潜能,提高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素质,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错
89.大学生形式逻辑已趋完善,辩证逻辑思维达到成熟水平。
错
90.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决定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
错
91.在建构式学习理论中,讲解式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错
92.测验法是研究者根据研究课题要求,编制一定的问题或表格让被试者回答,从而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错(即心理测验法,就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方法。
)
93.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对
94.自我强化指的是个人按照他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
错
95.校园文化的主导文化是师生的价值观。
错
96.陈述性知识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而获得,其教与学的形式均以语言为基本载体。
对
97.大学生品德教育是大学辅导员的任务。
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高校教师 考试 大学 心理 学前 十套无 重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