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政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3299063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00.11KB
1市政施工组织设计.docx
《1市政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市政施工组织设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市政施工组织设计
六、施工组织设计
1.投标人应根据招标文件和对现场的勘察情况,按照以下要点编制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1)主要施工办法
(2)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3)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4)劳动力计划安排
(5)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6)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7)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8)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9)施工总进度表或施工网络图
(10)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11)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施工组织设计除采用文字表述外应附下列图表,图表及格式要求附后。
附件一: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件二:
拟投入本工程的劳动力计划表
附件三:
计划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附件四:
施工总平面图
1、主要施工方法
1.1路基工程
据工期安排和工地实际情况,路基队将组织1个路基机械化作业小队来完成本合同段的土方施工任务。
路基土方工程施工前应做好截水、排水等配套工程,并做好路基的防水和排水措施,以利排除施工现场的地表水和降雨积水,方便施工。
路基施工过程中,废方严格按业主指定地点废弃,弃土场应认真做好防护与绿化工作,确保周边环境优美及防止水土流失。
1.1-1路基挖方
(1)施工准备工作
测量放样及清表工作应按设计边坡及开挖高度进行,定出边界线,表土、草皮、树根等不合格填料应运至弃土场统一堆弃。
(2)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及运输采用机械化作业,,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施工,在施工中及时根据测设的边桩来控制边坡,并在雨前做好截水、排水等配套工程,确保边坡稳定,当路堑或边坡发生地下渗流时,设置必要的排水沟、集水井、盲沟等设施加以处理,挖至接近路基标高时,通过试验确定单位厚土壤压缩变形量,确定合适的预留压缩厚度,用压路机碾压,平地机配合修整路基面,在整修施工期间确保路段排水畅通,防止泥水侵蚀良田、菜地、河流。
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不得乱挖或超挖、掏洞取土。
土质变化时应及时与设计院联系,修改边坡坡度及施工方案。
(3)路槽整平碾压
当开挖施工接近设计标高时要注意开挖深度,避免超挖。
当挖至设计标高时用推土机整平到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路肩用人工整修成形。
1.1-2路基填方
本段为填土路基,按“四区段、八流程”填筑施工。
四区段是“填土、平整、碾压、检测”。
八流程是:
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形→边坡整修。
各区段流程单独作业,不许交叉作业。
(1)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土质试验、填土压实工艺试验、施工测量放样、建立地面防排水系统。
线填料土质调查试验
在路堤填筑前,根据沿线的情况对用于填方的土样按《公路土工试验
规程》(JTJ051-93)规定的方法进行颗粒分析,含水量与密实度、液限和塑限,有机含量,承载比(CBR)试验和击实试验。
确定出土的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液性指数、有机物、可溶盐、硫化物含量,并绘制颗粒级配曲线等,获取足够的数据信息,并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判定土的工程性质,土方量变化率与设计值,规范允许值加以比较,为施工设计提供依据,以确定最佳实施性施工方案。
②填方压实工艺试验
用于路基填方的各种主要填料,在开工前结合施工路段用路堤填料铺筑长度不小100m全幅路基的试验路段进行现场压实试验。
目的是核对室内试验结果,确定工艺参数及施工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各种机械的最佳组合方式选定,最佳松铺厚度、最佳压实遍数及压实速度的选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选定,切合实际的土方量变化率的核定等。
从而找出机型、厚度、压实遍数同判定指标的规律曲线,确定出标准的实用工艺。
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核准。
③施工测量放样
开工前按图低要求进行现场放样。
按测量规程,根据地形标定出路基边缘,零填线、坡脚线、边沟轴线供土场轮廓。
其桩距平坦地段为20米,陡坡地段为10米,地形突变单独设桩。
并在施工中每填筑一层,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放样一次,以控制填土边缘和边坡。
放样所用的桩橛应带有明显标志。
④建立地面防排水系统
在施工前,按设计要求的断面尺寸及确定的排水沟位置,开挖出排水沟,以保证施工场地不受积水、冲刷破坏,且避免造成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清表
填方路段应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
填土范围内原地面表面的种植土、草皮及其它有机物应予清除,清除深度为30cm或设计规范要求。
路堤基底清理后应予以压实。
(3)分层填筑
①填料要求
路堤填料应在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获得,其品质符合图纸要求及规范规定。
透水性良好的填料可不受含水量的限制,但透水性不良或不透水的填料,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才能进行压实作业。
②填筑工艺
路堤采用水平分层填筑的方法施工。
对土质填料,每层松铺厚度应小于30cm,且按分层进行填筑碾压密度实。
施工时,路堤每侧超填宽度应不小于30cm。
③摊铺整平
每层路堤填料用推土机摊平、刮平,横纵方向保持平顺均匀以保证压实效果。
摊铺平整后的填料面应留有2%~3%的横坡以利排水。
构筑物周围的填料以人工加以整平并用小型机具夯实。
④洒水或晾晒
用于路堤填筑的各种填料应根据天气情况,测定其天然含水率,并与该种填料的最佳含水率进行比较以确定是洒水还是晾晒。
洒水采用洒水车进行,晾晒采用推土机用松土器纵横翻松晾晒,待填料的湿度达到给定的最佳含水量的±2%~±3%时再压实。
⑤压实
土层填料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构筑物周围的填土则用小型机械夯实。
各种填料的压实工艺参数,根据压实试验结果决定,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路堤的压实度可由压实遍数控制,并按要求的频率即时进行压实度检测。
⑥路基整型
路堤填筑工程完工,经检测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要求后,应检查测量路床面的中心线和标高,以及路基宽度和边坡坡度,检查测量完毕后,进行路基整型。
路基整型按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进行,边坡整型用人工由上而下以超填修挖的方式进行。
成型后的路堤满足《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
1.2石灰土底基层
(1)石灰土工艺流程
路床验收→施工放样→粉碎土、拌和集料、洒水闷料→整平和轻压→整型、找平→碾压→养生
(2)施工放样
①、在路床上恢复路基中线及边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②、进行水平测量,在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出石灰土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3)备料
①、粗粒土尽可能粉碎、粒径不大于2cm。
②、石灰采用消解彻底的二级以上白灰,水泥采用普通32.5硅酸盐水泥。
③、根据各路段石灰土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密度,计算各路段需要的集料数量。
(4)摊铺及拌和集料
用平地机或其它合适机具,将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宽度上,表面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按计算将白灰摊铺在集料上。
检验松铺材料层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必要时进行补料或减料工作。
拌和时采用大型灰土拌和机拌和均匀,拌和过程中应派专人随时检
查拌和深度,混合料拌和均匀后,应色泽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且水分合适均匀。
严禁在拌和底层留有素土夹层,并视集料干燥程度适当撒水,撒水后再进行拌和。
(5)整形和碾压
混合料拌和均匀后,立即用推土机配合人工进行整平和稳压,整型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配合人工消除粗细颗粒窝,最后刮平碾压.
碾压要执行“先轻后重”的原则,用灌沙法测定压实度,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灰土找平工作应在初压1—2遍后细致检查平整度和高程,找补时将原表面翻松8—10mm,然后再补新灰土,整平后压实,达到表面平整坚实,无起皮、波浪现象。
碾压过程中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应保证灰土上层面不受破坏,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用其它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石灰土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潮湿,如表层水蒸发得快,应及时补洒少量的水。
严禁洒大水碾压。
(6)养生
每一段压完,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
在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灰土层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养生期一般不少于7天。
(7)石灰土类基层质量标准和允许偏差
①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但最大的土块粒径不得大于50mm。
灰土应拌和均匀,色泽调和,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②用16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得大于5mm,并不得有浮土、脱皮、松散现象。
1.3砼面层施工
1.3-1原材料要求
1、水泥:
用于混凝土板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水泥。
其物理性能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
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2、砂:
混凝土板用的砂,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含泥量及其他技术要求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碎石:
混凝土板用的碎石,应符合下列要求:
(1)碎石应质地坚硬,并应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应超过40mm;
(2)碎石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
4、水:
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
使用非饮用水时,应经过化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硫酸盐含量(按SO4计)不得超过2700mg/L;
(2)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3)PH值不得小于4。
5、钢筋:
混凝土板用的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的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刻痕,表面油污和颗粒状或片状锈蚀应清除。
1.3-2混凝土拌和物的搅拌和运输
1、混凝土拌和物应采用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施工,其搅拌站宜根据施工顺序和运输工具设置,搅拌机的容量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和施工进度配置。
2、投入搅拌机每盘的拌合物数量,应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搅拌机容量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入拌和机的砂、石料必须准确过秤。
磅秤每班开工前应检查校正。
(2)、袋装水泥,当以袋计量时,应抽查其量是否准确。
(3)、严格控制加水量,每班开工前,实测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天气变化,由工地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4)、混凝土原材料按质量计的允许误差,不应超过下列规定:
水泥±1%
粗细骨料±3%
水±1%
外加剂±2%
3、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前,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搅拌,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
4、搅拌机装料顺序,宜为砂、水泥、碎(砾)石,或碎(砾)石、水泥、砂。
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
5、混凝土拌合物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合物的和易性确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最短搅拌时间,自材料全部进入搅拌鼓起,至拌合物开始出料止的连续搅拌时间,应符合规定。
6、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宜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
7、装运混凝土拌合物,不应漏浆,并应防止离析。
夏季和冬季施工,必要时应有遮盖或保温措施,出料及铺筑时的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m,当有明显离析时,应在铺筑时重新拌匀。
1.3-3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
1、模板的制作与立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
(2)木模板应选用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的木料。
模板厚度宜为5cm,其高度与混凝土板厚度一致。
模板内侧面、顶面要刨光,拼缝紧密牢固,边角平整无缺缺;
(3)模板高度的允许误差为±2mm。
(4)立模的平面位置与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支立准确稳固,接头紧密平顺,不得有离缝,前后错茬和高低不平等现象,模板接头和模板与基层接触处均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接触的表面应涂隔离剂。
2、混凝土拌和合摊铺前,应对模板的间隔、高度、润滑、支撑稳定情况和基层的平整、润滑情况以及钢筋的位置和传力杆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
(1)混凝土板的厚度小于22c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2cm时,可分二次摊铺,下部厚度宜为总厚的五分之三;
(2)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
(3)采用人工摊铺时,应用锹反扣,严禁抛掷和耧耙,防止混凝土拌合物离析。
3、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靠边角应先用插入式振动器顺序振捣,再用功率不小2.2KW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
纵横振捣时,应重叠10-20cm,然后用振动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应防止钢筋变位;
(2)振捣器在每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准,并不宜过振。
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15s,水灰比小于0.45时,不宜小30s。
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宜少于20s。
(3)当采用插入式与平板式振捣器配合使用时,应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其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4、浇筑后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再将水灰比降低,以提高混凝土在未凝结硬化前的表层结构强度。
5、混凝土拌和物整平时,填补板面应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合物。
严禁用纯砂浆填补找平,经用振动梁整平后,可再用铁滚筒进一步整平。
设有路拱时,应使用路拱成形板整平。
整平时必须保持模板顶面整洁,接缝处板面平整。
6、混凝土板做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烈日曝晒或干旱风吹时,做面应在遮阴棚下进行;
(2)做面前,应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补掉边、缺角。
做面时严禁在面板混凝土上洒水,撒水泥粉。
(3)做面宜分二次进行,先找平抹平,俟混凝土表面无泌水时,再作第二次找平。
混凝土板面平整、密实。
(4)抹平后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
1.3-4接缝施工
1、胀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胀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
缝隙上部应浇灌填缝料,下部应设置胀缝板。
2、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可设在缝的一边或交错布置。
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mm。
传力杆的固定,可采用顶头木模固定或支架固定安装的方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顶头木模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不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端头挡板,固定于外侧定位模板中。
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应检查传力杆位置;浇筑时,应先摊铺下层混凝土拌和物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并应在校正传力杆位置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拌和物。
浇筑邻板时应拆除顶头木模,并应设置胀缝板,木制嵌条和传力杆套管。
(2)、支架固定传力杆安装方法,宜用于混凝土板连续浇筑时设置的胀缝。
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和端头挡板,并应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
浇筑时应先检查传力杆位置,再在胀缝两侧摊铺混凝土拌合物至板面,振捣密实后,抽出端头挡板,空隙部分填补混凝土拌合物,并用插入式振捣器密实。
3、缩缝的施工方法:
应采用切缝法。
缝法和压缝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切缝法施工,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应采用切缝机进行切割,切缝用水冷却时,应防止切缝水渗入基层和土基。
4、施工缝的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吻合,施工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应避免设在同一横断面上。
施工缝传力杆长度的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应涂沥青,允许滑动,传力杆必须与缝壁垂直。
5、纵缝施工方法,应按纵缝设计要求确定,并应分别符合下列规定:
(1)、平缝纵缝,对已浇混凝土板的缝壁应涂刷沥青,并应避免涂在拉杆上,浇筑邻板时,缝的上部应压成规定深度的缝槽。
(2)、纵缝设置拉杆时,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并应设置在板厚中间,设置拉杆的纵缝模板,应预先根据拉杆的设计位置放样打眼。
6、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缝满应及时填缝。
在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
常用的填缝料,可按范选用。
7、灌入式填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填缝料的灌注深度宜为3-4cm,当缝槽大于3-4cm时,可填入多孔柔性衬底材料,填缝料的灌注高度,夏天宜与板面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2)、灌注填料必须在缝槽干部状态下进行,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不渗水。
(3)、热灌填缝料加热时,应不断搅拌均匀,直至规定温度,当气温较低时,应用喷灯加热缝壁。
施工完毕,应仔细检查填缝料与缝壁粘结情况,在脱开处,应用喷灯小火烘烤,使其粘结紧密。
1.3-5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板面层浇注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养护应选用湿治养护方法。
2、湿治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用草袋、草帘等,在混凝土终凝以后复盖于混凝土板表面,每天应均匀洒水,经常保持潮湿状态。
(2)、混凝土板在养护期间和填缝前,应禁止车辆通行。
在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行。
(3)、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一般宜为14-21d,养护期满方可将复盖物清除,板面不得留有痕迹。
3、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模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情况确定,采用普通水泥时,一般允许拆模时间符合规范规定。
(2)、拆模应仔细,不得损坏混凝土的边角、尽量保持模板完好。
4、混凝土板达到设计强度时,可允许开放交通。
当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开放交通时,混凝土板应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其车辆荷载不得大于设计荷载。
1.3-6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检查
1、混凝土用的水泥、砂、碎(砾)石、水、外加剂和钢筋等原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检查和试验,并应作好记录。
2、基层完成后,应检查强度和质量,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3、混凝土的配合比、搅拌、模板、浇筑,以及接缝等,应在施工中按规定及时检查,并应做好记录。
4、混凝土抗折强度检验,应以28d龄期的计算抗折强度为标准,混凝土抗折强度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用正在摊铺的混凝土拌和物制作试件,试件的养护条件与现场混凝土板养护相同。
(2)、每天或铺筑200m3混凝土,应同时制作二组试件,龄期应分别为7d和28d;每天铺筑1000至2000m3混凝土应增做一组试件,用于检查后期强度,龄期不应小于90d。
(3)、当普通水泥混凝土的7d强度达不到28d(换算成标准养护条件的强度)强度的60%(矿渣水泥混凝土为50%)时,应检查分析原因,并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作适当修正。
2、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计划
在工程进度款未拨付前,由公司筹措工程准备阶段及开工初期的需求资金。
后期根据工程进度款结合自筹资金保证工程进度按计划实施。
资金方面做到专款专用,不过多地进购材料导致资金积压。
做好资金计划管理,计划使用工作。
材料供应工作应紧扣工程施工进度安排,材料供应提前到位,但又不过多过长时间地套压现金。
使得资金运行与材料供给两方面有机地结合。
材料的进场计划有各施工队按照工程总计划及工程施工的现象进度作出计划,有工程技术部、物质部校核数量、型号规格,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逐级申核批准后,由物质部实施采购。
材料到达工地后,
由物质部保管、发放。
3、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施工机械设备、试验检测仪器从我公司已完工地或即将完工的工地就近调运。
小型机具采用汽车运输至现场,大型机械设备采用平板车运输至现场。
为本标段配备的施工机械及试验、检测仪器等设备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表》和《主要材料试验、检测、质检仪器设备表》。
详见附表一
4、劳动力计划
劳动力安排计划
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及我单位劳动力资源状况,拟配备包括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在内的施工队伍,在行政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70%,中级专业职称者占45%,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各项工程的施工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各1人,下设各职能部门并配置相应的管理人员,每个施工作业队设生产负责人、主管工程师各一人,配有技术、测量、试验、安质人员。
劳动力组织调配项目经理部将根据施工现场、施工进度和工程量确定作业队的劳动力的配置,各施工作业队之间既分工又相互协调。
详见附表三
5、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加强队伍思想建设,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搞好工地宣传,严格技术交底,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安全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创优。
2、制定创优计划,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分项工程创优计划,将目标分解到个人,以增强责任感。
3、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配专职质检工程师,工区队配质量检验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检查网络。
各级质量管理人员由会管理、懂技术、有施工经验的干部担任,质量检查人有质量否决权。
同时,行政领导必须尊重他们的意见,使工程质量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4、严格制度,狠抓落实:
制度落实是创优达标的主要途径,要坚持贯彻执行八项制度:
工程测量双检复核制度;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质量责任挂牌制度;质量评定奖罚制度;质量定期检查制度;质量报告制度;施工质量签证制度;重点工程的把关制度。
5、在定期质量检查方面,坚持做到每月检查一次。
对每次检查情况及时总结通报,奖优罚劣,使工程质量通过定期检查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各级质检人员必须明确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职责标准,做好质量检查工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二)、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部建立以总工程师负责的三位一体技术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三级管理:
总工办设质检工程师→下设工程部、中心试验室、测量队→工区质检员。
质检工程师负责整个工程的质量监控,及时与驻地监理协调工作,对工程质量进行自检、抽检和交接检。
1、总工的质量责任:
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技术指导及质量控制。
2、质检工程师的质量责任:
对总工程师负责,对各部门、各基层工区的质量进行全面监管,并协助驻地监理的质量检查工作,负责各工区的施工质量管理;各工区质检员配合现场技术员搞好工序自检工作。
3、工程部的中心试验室,负责全项目的标准试验、材料试验并指导和进行抽查工作。
工区设置简易的常规试验设备,负责工地常规试验、检测、取样等工作。
4、项目部的分管领导的质量责任:
生产副经理在安排生产中,要同时安排质检的工作配合任务,明确质检的配合人员,在质量不出问题、不因质量问题延误时间或造成返工的条件下,加快施工。
因此,分管领导也拿入质保体系中,形成项目部领导班子齐抓质量的好风气。
5、项目部派驻工区的主管技术员的质量责任:
主管技术员同时也是质量监督员,主要在现场对分包单位的各道工序、施工操作流程、施工对象的各项质量控制指标进行控制,同时协调质检工程师联系监理对分项工程进行验收。
(三)、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附: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6、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一)、机构设置即建立安全保证体系:
为确保施工安全,经理部将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副组长由主管安全副经理和专职安全员担任,各工区设安全员各1人,具体负责安全工作的实施,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确保施工的安全。
(附:
安全体系保证框图)
(二)、安全保证具体措施:
安全工作是搞好生产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控制和防止各类伤亡事故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
实施安全责任制,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项目成立安全领导小组,设专职安全员,制定严格的安全措施,定期分析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排除不安全隐患。
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
开工前进行系统安全教育。
通过安全竞赛、现场安全标语、图片等宣传形式,增强全员安全生产的自觉性。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完善安全检查制度。
各级安全生产领导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