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写日记的一般做法.docx
- 文档编号:23290830
- 上传时间:2023-05-16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5.57KB
低年级写日记的一般做法.docx
《低年级写日记的一般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写日记的一般做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低年级写日记的一般做法
低年级写日记的一般做法
日记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引领学生开启写作大门,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良好习惯,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和思维能力。
小学语课标要求:
一学段写话要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
但凡经历过语文教学的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
每到三年级,总会让人感到作文教学特别吃力,这表现在:
对写作的恐惧,对写作感到困难,学生对日记内容的虚假,加之学习任务加重,适应新的要求学生要经历很大的一个跨度。
这些年,许多教师尝试在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一句话日记训练,以降低难度、缩小跨度。
怎样才能抓住最佳时间,合理引导,让日记成为孩子们的一种愉悦的活动呢?
对此,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训练写一句话日记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一到中高年级,当老师在作文中要求“把你看到,听到,想到的……加上优美的词语写下来”时,面对如此多个看、听、说、想……很多孩子因不是如何在生活中收集材料而显得无从下手。
而相比之下,如果我们遵循教育中的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则,能在低年级就对孩子在听、说、看……等进行单方面的训练,将这些“作文元素”逐步积累,效果更佳。
在一年级我们就可以尝试让孩子们写一句话日记。
况且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前人已有经验可借鉴。
在学完拼音以后,我就尝试着问孩子们:
“你们心中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日记可以写自己看到的事情。
”“日记是记自己今天都做过什么事。
”“日记还可以写高兴的事。
”……我惊叹孩子们对日记的了解,可见多数孩子入学对日记就以有所了解,同时对写日记充满了心理期待。
美国教学家格雷夫斯从对儿童的调查证明:
90%的孩子在开始上学的时候就认为自己会写作。
而学龄初期的儿童正处于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如听、读、写、算)发展的关键时期,处在高层次的社会意识初始建立事情。
因此,该时期是儿童习作发展的最佳时期之一。
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向儿童施加影响,能够使教育比在此前或此后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让写日记成为充满兴趣的活动
法国教学家卢梭曾指出:
“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交给他以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
”由此,在一年级学写日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激发孩子写作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位教育者明白的道理,如何才能激发孩子日记的愿望,并能让这种愿望持续呢?
1、上好日记第一课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面对孩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一开头就不要感到困难。
为了降低这种困难感,针对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对童话等充满了神秘与期待,利用孩子这一心理特点,在第一节课,我为他们带来了一位日记老师“迪克猫”,它将告诉我们写日记的好方法,而且迪克猫看到小朋友们的日记写得好,它会奖励大家一个小故事……一下子,孩子们对写日记充满了期待。
有了这种期待还必须要让孩子放开手大胆的写,记得第一课上,我问孩子们:
“日记可以写自己开心高兴的事情,那可不可以写难过的、气愤的、伤心的事情呢?
”多数孩子说“不可以”,然后我写了六个字在黑板上:
“我的日记我做主”,孩子们一下子明白了,日记想写什么写什么。
2、让日记涂满儿童的色彩
写日记,离不开日记格式。
一年级孩子虽然本身对写字感到困难,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年级的作业本上孩子们总会不经意地留下一些小花小草,美国教育家格雷夫斯曾采用现代化的仪器做过实验研究儿童写作时,运用语言文字的心理活动,实验也发现——孩子们在写作时通常要依靠说话的帮助,几乎所有的孩子初学写作时都喜欢从“绘画”开始。
这也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呆板单调的日记形式容易造成学生日记兴趣的丧失,相反创设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日记形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巨大的写作热情,而且能拓宽他们的生活视野和情感领悟,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比如写天气情况时,我们可以鼓励孩子用天气图标来表示,孩子们表现得兴趣盎然;写的日记中还可以给日记配上漂亮的插图。
这些充满童真的插图一方面极大的增加了孩子们写日记的愉快心情,让日记不再变得枯燥,另一方面,绘画即是反映孩子观察所得,形象的图画与语言的描述让孩子提高观察的仔细程度。
让日记变得图文并茂适合儿童的心里特征和年龄特点,一篇日记配上色彩鲜艳的一朵花,一片叶或是一只小动物,妙趣横生,极大的激起孩子们的热情和兴趣。
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就会把写日记当初生活中的一种自觉需要,是指成为一种自我要求,乐此不彼。
3、赏识的评语就是一种兴趣
作为一名低年级教师,更好深入地了解学生,敏锐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懂得用赞赏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学生才会越写越爱写,越写越会写。
平时,我注意音乐表演的魅力,从不吝惜使用赞赏的话语和关爱的动作、表情。
在批阅日记是,我就送给学生一个笑脸,有进步或写得很好的孩子就写上“你快成为小作家了!
”“你的日记真棒!
”“你给了老师一个惊喜!
”“你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等评语。
对于孩子们的日记,偶尔读读优秀的日记,偶尔全班同学都来读,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在老师的“赏识”的笔迹和符号中,不知不觉学生的日记通顺了,具体了,也丰富了。
学生也从老师的赏识中找到写日记的快乐。
三、调动感官,在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
“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的向着充实的路走下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可见,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
应明确,这一阶段日记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收集生活中的素材。
目前,在教师作文指导方法的改革中,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在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源泉——生活的素材上下功夫,以满足他们对教师作文指导的实际需要。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儿子上一年级,老师叫写日记把你今天看到的一种东西写下来,回家我问儿子,他居然回答我:
“我什么也没看到。
”既感到惊奇,也感到正常,因为这个世界虽然很精彩,但孩子还没有一双发现精彩的眼睛。
生活中的可用素材很多,但孩子们的发现却很少。
因为观察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他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逐步养成的,如果一开始写日记就让孩子想写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过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感受,其结果往往是孩子想不出该写什么。
因此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素材,成为低年级教师必做的一件事,既要尊重学生个人兴趣感受,又要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趣认识生活,发现世界,可以尝试从一下几方面进行阶段性目标训练:
1、让孩子擦亮眼睛看看
2、让孩子竖起耳朵听听
3、让孩子耸耸鼻子闻闻
4、让孩子张开嘴巴尝尝
5、让孩子活动手脚做做
6、让孩子开动脑筋想想
六个阶段性目标,让孩子真正用心趣感受生活。
每个方面的训练切不可蜻蜓点水,应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进行。
如在训练重点“看”时,让观察有目的性、意识性、计划性,目的、计划形成并制定于观察活动开始之前,并伴随观察活动的全过程。
如每天可适当提示孩子,在放学路上看到什么?
下课的时候看到了什么?
回家看看妈妈的头发和眼睛,回家看看家里喂的小动物的身子……经过一段实际的提示观察后,孩子已初步明白什么是观察,再给孩子一个提示:
“今天你看到什么东西是别人没有发现的?
”我们的日记将呈现五彩缤纷的内容,而且每一个内容都是孩子们眼里闪出的智慧的光芒。
经过教师步步的引导,让每个孩子逐渐学会将生活中的所得用笔记录下来,让日记真正源于生活。
经常让孩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去关注生活,让发现生活成为一种习惯,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从而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获得取之不尽的作文材料。
四、坚持良好的日记习惯
低年级孩子自控力和意志力都比较弱,教师还应更多的引导孩子坚持写日记。
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能够使他们的学生保持有充分动机的教师,已获得大半成功。
但写日记的动机并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教给孩子在生活中寻找日记素材地方法能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学有成就,这是坚持日记的源动力。
好的习惯的培养,必须从起步阶段就加以重视。
从写话训练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想清楚在写,写完后认真读一读,看自己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没有;书写要工整等。
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低年级引导学生写日记切勿操之过急。
日记需要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从一开始学写日记,教师就要引导孩子立足现在的生活实践,热爱生活,投身实践,不做生活的旁观者,把作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心身发展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效果。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海兴小学徐国鑫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让学生认识乘号,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
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师:
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
(没有)那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好吗?
(好)出示课本游乐场情景图。
师:
仔细观察小朋友们在玩什么?
指学生回答(玩过山车、小火车、摩天轮)
师:
我还看见有几个小朋友在摆小棒(出示45页图)
师:
现在如果我们要去玩过山车、摩天轮,可自己有点困难,那我们来摆一摆小棒好不好?
(好)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游乐场这一情境来导入,目的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的桥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摆一摆:
谈话: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
摆小树、小伞、房子、亭子……想摆什么,就摆什么。
现在开始摆图形。
但是老师有个要求,看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摆出相同图形最多。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来摆出相同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认识相同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帮助学生理解这节课的重点。
师:
下面谁能说一说你摆了什么?
(指学生回答)
师:
好,同学们摆得可真不错。
师:
下面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你摆这样一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2)交流
学生摆好后,同座互相交流:
1、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
摆了几个这样的图形?
2、一共用了几根小棒?
算式是什么?
交流之后,请同学们将加法算式写在练习本上
师:
那就请你说说你们写在练习本上的算式吧。
老师将学生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3)观察
5+5+5+5+5=20
6+6+6+6+6=30、
3+3+3+3+3+3=18
师:
观察黑板上这几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都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生回答):
生:
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多找几个学生说一说)
(4)乘法:
师:
你们喜欢写这样长的算式吗?
假如要摆101个图形,所写的算式会怎么样呢
生:
哇!
算式得很长很长。
太麻烦了!
师:
是啊,的确是太麻烦了。
是否有一种简便的方法呢?
设计意图:
通过假设摆101个相同图形所写的算式会很长,让学生体会乘法是加法的简便算法,意识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这样能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自主建构知识。
师:
你们知道吗,300多年前,英国有位数学家想出了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乘法来计算,你们想学吗?
好,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乘法。
(板书课题)
以3+3+3+3+3+3=18为例,教学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师:
这个算式里,相同加数是几?
有几个相同加数?
表示几个几相加?
(小组讨论再汇报)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同加数是3,有6个相同加数,求6个3相加是多少)
板书:
6×3
指出:
1、求6个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2、接着在6和3中间写上“×”,向学生说明“×”叫乘号,并说明乘号的写法:
先写“/”,再写“\”。
3、把乘法算式写完整。
告诉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乘法算式,6×3=18读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告诉学生:
用乘法算6个3连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写加数3,写作:
3×6=18。
这个算式怎样读?
(三乘六等于十八)
(5)尝试
1、请学生试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2、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
同学们这节课做得真不错,这些内容,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
下面,我们放松一下,到游乐场玩一圈好不好(好)
师:
让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
设计意图:
通过学会乘法后,又带学生回到游乐场根据信息提问题,并解决着这一做法。
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3、4题。
3、试一试,你是最棒的。
6×3读作(),表示()
5×4读作(),表示()
2×7读作(),表示()
4、我最棒。
()+()+()+()+()=()×()
游乐场的角角落落都带给我们快来,下面咱们分享一下:
1.46页做一做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
”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写的算式和想法。
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九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加法算式可能出现2+2+2+2和4+4,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说得有理,就给予充分肯定。
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算。
同时,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练习九的第2题。
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齐读、分组读不同形式,让学生练习乘法算式的读法。
4.练习九的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直接填书上。
完成后同桌交换互相检查评价。
5.练习九的第4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确定图下面两个“()”里分别填写数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
让学生独立思考,填写。
之后,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设计意图:
练习题的设计分不同的层次,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全员参加。
还让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都在学完后有所收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
你用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5+5+5+5+5=20
6+6+6+6+6=30
3+3+3+3+3+3=18
6×3=18读作:
“六乘三等于十八”
或3×6=18“三乘六等于十八”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无法预设的。
教师不可能完全按照课前设计的内容,也不可能完全按照既定不变的程序;而是随着课堂的推进,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规律,创设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直观形象、开放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
开学第一天,我背着书包,穿上整洁的校服,戴好红领巾,兴奋地走进校园。
在校门口,我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校长,同学们都亲切地和她打招呼。
校园里多了许多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小同学,我想他们应该是一年级的新生。
我快步跑进班里,同学们来了一小部分,大家围在老师身边,叽叽喳喳地笑着。
同学们都长高了,有的胖了,有的戴上眼镜了。
我把暑假作业交给老师后,和大家一起打扫卫生。
同学们有的擦桌子,有的扫地,有的捡垃圾。
天气有点热,同学们都出汗了,手上的灰尘蹭到脸上成了小花猫。
大家互相笑着,闹着,一会儿就把教室打扫干净了。
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我们心里特别高兴。
我的爸爸又高又大,好像一个大力士。
他的眉毛黑黑的,浓浓的,好像用毛笔画上去的。
爸爸笑起来很可爱,脸上有一个小酒窝。
我像爸爸,脸上也有一个小酒窝。
爸爸笑的时侯,嘴巴里的牙齿还会偷偷地溜出来呢。
爸爸的牙齿有点黑,妈妈说是因为他吸烟太多。
我爸爸很凶,我不愿意做作业的时候,他会大声的喊:
“快点写作业去”凶的时候,两只眼瞪出来,很吓人。
我怕爸爸,但也爱爸爸。
我的小妹妹,真呀真可爱。
小妹妹的眼睛圆圆的,嘴巴小小的,头圆圆的,大家都叫她“悠悠”。
有一次,我和小妹妹去散步,小妹妹坐在小推车上,我来推她。
你们不知道,我有多疼她,又有多爱她。
吃饭的时候,她眼睁睁地看着我。
我有时逗逗她,有时抱抱她,她会咯咯笑。
我的小妹妹就是这样,你们说可爱吗?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农民伯伯最开心的季节。
秋天,树叶落了,花儿谢了,天气也渐渐变凉了。
在秋天的季节里,小朋友们非常开心,他们相约来到小山包,在山包上放风筝、捡树叶、散步,多么开心啊。
秋天到了,人们穿的衣服也渐渐变多了,但是,我们喜爱的秋天。
秋天到了,高粱笑红了脸,玉米露出金黄的牙齿了,苹果也争着笑了,农民伯伯们喜滋滋的看着粮食的丰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
啊!
秋天多美啊,我爱秋天!
秋天来了,树上的黄叶像蝴蝶一样,在天空飞舞。
秋姑娘来到果园里,她轻轻一吹,果实成熟了。
苹果变得又大又红。
柿子变得黄澄澄的。
葡萄变得又大又紫,晶莹剔透。
秋姑娘来到家田里,她轻轻一挥,玉米变得金黄金黄。
田里的谷子金黄金黄的,农民正在收谷子。
他们的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我爱这金色的秋天。
秋天来了,天气变凉了,小草也枯萎了。
大雁排成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形正向南方飞去呢!
天空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
真是美极了!
这美景吸引住了正在散步的秋姑娘,她不时地东看看、西瞧瞧,嘴里还不时地发出一阵阵赞叹声。
秋姑娘来到了菜园里。
看见茄子穿上了紫袍、冬瓜披上了白纱、辣椒围上了红红的围巾,它们好象在参加选美比赛呢!
那场面还真是热闹非凡呀!
秋天是个天高云淡的季节,碧蓝的天空飘浮着朵朵白云,就像一只只雪白的大鸟在天上自由的飞翔,这些美丽的景物都是谁变出来的呢?
当然是美丽的秋姑娘啦!
秋姑娘有着神奇的魔法,秋姑娘飞到树林里,树林里的树叶变黄了,一片片落到地上,整个树林都变成一片金黄;秋姑娘飞到小河边,小河里的鱼变大了,人们可以捕鱼了;秋姑娘飞到蓝天上,蓝天变蓝了,秋姑娘还告诉大雁去南方过冬;秋姑娘飞到人们的心里,我们心里变得开心了。
因为老师收获我们的开心,学生收获好成绩……
这就是我们眼中的秋天!
秋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季节,枯叶有红的、黄的、落在地上美丽极了。
苹果树、梨树、沙果树还有许多树都结了果子,它们你挤我碰,争着向人们展现自已的美丽,让人们去摘它呢!
在这时候,小动物们也可忙了,小蜗牛储藏水份,小青蛙在加紧速度挖洞,要准备睡大觉,树叶宝宝也长大了,落到了树妈妈脚下了,大雁也飞走了。
秋天真美丽,我真喜欢秋天!
老师的头发长长的,脸圆圆的,眼睛不大也不小。
她平时很严肃,但对人都很和善,对我也很好。
有一次,我在学校发高烧了,她马上放掉了手上的工作,把我送到了诊所。
又急冲冲地带我去看医生,然后拿了一些退烧药。
把我送回家后,还嘱咐妈妈给我煮了瘦肉粥吃。
第二天,烧就退了。
老师对我真好,我爱我的老师。
我的铅笔盒里有许许多多支铅笔,有粉红色的,灰色的,紫色的,绿色的,蓝色的,红黄相间的,还有海棉宝宝的,可爱极了。
铅笔用处可大了,可以让我们写字,画画。
铅笔从长长的变得短短的,一点儿也不抱怨。
铅笔是我好伙伴,它总是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
中等的个子,圆圆的脸,浓浓的眉毛下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这就是我——张凯。
虽然我已经快8岁了,但还得让奶奶操心,写作业的时候,书常常是东一本,西一本,只要我在家,玩具,纸屑地上哪儿都是,把屋子里弄得乱七八糟,不过我已经下定决心,把这些毛病改掉。
当然,我也有优点,比如我特别爱看书,一有空,我就缠着奶奶去书店买书,什么《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啦、《小故事大道理》啦,我全爱看,因为看书多了,所以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我不光喜欢读书,还喜欢踢足球、跳绳、做游戏等。
总之,世界上美好的事物我全都喜欢。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叫张佳瑶。
她长得好漂亮啊!
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子,乌黑的头发,十分漂亮的脸蛋,样子长得非常好看。
我最欣赏她的是人品和学习态度,每当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她就一定伸出援助的手。
她的学习也不错,每当别的同学学习不好的时候,她就耐心的安慰和开导他们,给他们树立信心,叫他们不要灰心,好好学习。
我们说她长得漂亮,她总是很谦虚的说,自己是最不漂亮,最不聪明的那个人。
张佳瑶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低年级 写日记 一般 做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