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规划浅析.docx
- 文档编号:23283800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34.94KB
农业发展规划浅析.docx
《农业发展规划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发展规划浅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发展规划浅析
蒲江县十二五规划浅析
“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
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
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乃国之本。
对于“民富与国强”的关系,是先有民富而后才有国强,而不是相反。
事实上,多少国家兴衰的历史也告诉人们,民富虽然不必然等于国强,但民不富,国家必然不强;即使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强,也只能是外强中干。
只有建立在普遍民富基础上的强大,才是根本性的强大。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更新观念,在政策上,把“富民”作为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这就有必要在编制“十二五”规划时,制定一个长期的提高福利的战略规划,这个战略规划的目的,是为建立一个有竞争力和公平正义的福利国家打下基础。
【“十二五”规划中国民生展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片“加快”声中,民生由社会政策进入经济政策的主要议程,有望在“十二五”实现整体突破。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务之急在扩大国内消费,非此无以保证经济持续增长;而无论调整收入分配还是完善社会保障,都是扩大消费的直接动力。
换言之,促民生即是促经济,二者的联系此刻变得尤为紧密和直接。
《瞭望》新闻周刊在两会时采访了一批智库专家,畅谈对“十二五”规划的民生建议。
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十二五”的基调可料,但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难题能否一举突破犹未可知,意见归而纳之:
一是面临转型关键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二是“十二五”的民生主张不宜再零敲碎打,而应整体筹划,进行制度性安排。
缩小收入差距“给个说法”。
过去的五年规划对居民收入问题有所关注,但一般只有两个指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且后者的增长速度往往高于前者,收入差距不减反增。
“十二五”规划应当对缩小收入差距有一个导向,比如“十二五”末基尼系数缩小多少个百分点,应该给一个说法。
统筹解决城乡低收入增长的外部环境和政策环境的问题。
比如做GDP增长规划的同时,也可以做一个居民收入增长,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的规划,把它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相信有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会使增加居民消费需求的目标得以实现。
遵循社会建设的规律。
社会建设不只是一个投入的问题,长远看应着眼体制建设。
比如公众非常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在现有体制下,如果只是增加投入,能不能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包括各地正进行的保障住房建设,也需考虑可能伴随的效率低下、权力寻租问题。
借鉴一些发达国家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做法,创新政府方式,创造条件让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进入到公共服务领域。
社会保障也好,公共服务也好,过去都是比较简单地做加法,补丁上加补丁,“十二五”应考虑不再零敲碎打,而是进行一个制度性的安排。
政府转型促整体突破。
无论是调整收入分配,还是扩大公共财政支出,势必造成政府一般财务预算盈余的减少。
政府让利于民的动力有多大,决定了“十二五”规划能落实多少民生主张。
地方有经济增长的政绩压力,但政府要敢于拿出钱来发展民生。
比如政府出十个亿成立一个农民发展投资公司,不直接投资,而到银行贷款,放大8倍就变成80亿,用这些钱支持农业项目,小城镇建设、农业发展,一个一个项目来做,把大压力变成小压力。
未来五年中国社会发展具体目标为:
一是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015年的人口总量不突破13.8亿人,城镇人口突破8.3亿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
二是就业率。
“十二五”时期,解决就业问题的工作重点要放在促进形成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等制度安排上。
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一方面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就业中出现的结构性矛盾,要通过发展经济、在结构调整中增加就业岗位。
加大政府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就业困难地区的再就业工作。
三是社会保障水平登记失业率。
在“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障工作要有实质性推进。
尤其要着力解决社会保障建设的不平衡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工作重点包括:
一,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制度建设。
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力争2015年农村参保率达到80%:
在建立和完善基础养老金的省级统筹的基础上,为实现全国统筹打好基础。
完善做实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办法途径。
二,加强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70%的农村人口。
三,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十二五”期间,针对低收入居民的特殊需要和实际困难,逐步增加社会救助资金投入,包括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在内的各项特殊需要救助制度。
四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四是平均受教育年限,2015年,大学入学率达到60%,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
五是R&D投入占GDP比重,国家对R&D的投入达到GDP的2.5%,科技实力总水平进入世界前10名:
单位能源消耗所创造的产值比2010年提高两倍;进入全球500强的企业达到10%,企业R&D投入的份额占到70%;半导体晶片产值占全国GDP的1.0%(中等资讯化社会水平)。
六是资源和环境发展目标,从能源总产量与可开采量来看,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33亿吨以上,石油2亿吨以上,天然气1600亿立方米以上,地面抽采煤层气100亿立方米,铁、铜、铝土矿、钾盐等重要矿产国内保障程度保持现有水平或得到提高:
矿产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水平明显提高,重要优势矿产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不断优化。
到2015年,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10%以上,完成约50处重要矿产地储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与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平均提高约5个百分点。
矿山地质环境和矿区土地复垦状况明显改善;到2015年,新建和生产矿山的地质环境得到全面治理,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35%以上,矿山废弃土地复垦率达到30%以上。
七是耕地面积与森林覆盖率方面,2015年的耕地面积不低于18.1亿亩,粮食作物播种比重不低于64.7%,单产要达到326公斤/亩。
在森林覆盖率方面,2015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
八是可再生能源比例应该从现在的8%再提高十几个百分点;进一步大幅度提高清洁煤炭消费比例:
单位GDP能耗再提高10%。
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
【农业部:
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这些年来农业科技立项环境发生了很好的变化,中央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启动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行业科技、动植物转基因重大专项等与农业有关的科研项目,这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同时,对“948”计划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通过其他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丰富了农业技术引进工作的目标和需求。
“948”计划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消化吸收再创新,用于生产实践,依托于其他的科研计划,结合其他的科研计划,就能够形成一个良性互动的局面。
另一方面,也为农业技术引进成果的示范推广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
同时“948”计划经过近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也迫切需要从我国农业科研项目立项环境的变化出发,按照“948”计划自身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优化结构、明确定位、强化功能。
农业部正在考虑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在项目定位上,农业部将紧紧围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完善,与其他项目相互支撑,成果上相互共享,实现各级各类农业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体现948项目对农业科技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2010年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2010年一号文件。
这是“十一五”期间,最后一个一号文件,与过去4年一样,农业与农村发展所遭遇的种种问题,在文件中悉数被提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然被放在第一位,但不同于以往的则是,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同样被视为头等大事。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污染大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中国造成第一污染的产业是农业。
农业从一个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变成了今天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很大程度上源于化肥的过度使用。
整个“十一五”期间,国家对于化肥尤其是氮肥产业的政策鼓励和高额补贴让中国化肥产能急速膨胀,化肥的大量使用,在促进粮食增产、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污染、高额碳排放。
2010年是“十二五”规划制订最关键的一年,农业生产方式的整体转型将如何进行,学界的争论已经相当激烈,而转型顺利与否则事关中国农业的未来。
我们常引以自豪地讲,我们用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
中国农业最大的现实是人多地少,这也让解决粮食问题最大的出路只能寄托于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建国以来,中国政府为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可以说是殚精竭虑,采取的措施包括引进高产作物、提高复种指数、改善灌溉条件和使用化学肥料等等。
1949年以来的中国农业,在提高粮食产量的问题上,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最大支撑因素,建国初期是大兴水利,1970年代则主要靠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但1990年代以来,水利条件和高产作物的贡献力都趋于降低,化肥则慢慢成了中国农业年年丰收的最大因素。
今天的中国农业,增产主要靠化肥,其他因素的贡献度都不太大。
科学家们已经用多种试验证明了这样的现实。
2009年年底,绿色和平组织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联合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其中,对于粮食生产与化肥用量的关系做了相当深入的阐述。
粮食连年丰收的同时,中国也一跃成为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中主要是氮肥生产,占化肥总产量的80%。
1997年,中国的氮肥达到自给自足,到了2007年氮肥过剩近1000万吨。
使用量更是从1960年代的50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3000多万吨。
氮肥工业是以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为生产原料,生产过程则需要消耗大量水和电,属于典型的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氮肥生产70%要依靠山西晋城的优质无烟煤,因为目前利用低质煤炭生产氮肥的技术仍然不成熟。
在国家发改委确定的全国1008家重点能耗企业中,氮肥企业占165家。
对于环境而言,农业化肥生产过程中的高能耗还算不上是最大的污染。
中国的耕地经过近30年来的过量使用氮肥之后,农作物对氮肥的吸收利用率已经越来越低,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根据河南农业厅土肥站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河南全省每年施用的300多万吨化肥中,只有1/3被农作物吸收,1/3进去大气,1/3沉留在土壤中。
而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调查则显示,全国有17个省氮肥平均施用量超过国际公认的上限225公斤/公顷。
中国最好的农耕用地大都集中于大江大河流域,也因此,过量的氮肥大部分都流入水体。
事实上,农业面源污染对于中国水污染的贡献度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
近年来,中国政府最为头疼且下了最大力气进行的“三河三湖”污染治理中,最大的污染源并非工业污染,而是农业面源污染,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饱受污染之困,接近不可治理状态,最大的难题同样是农业面源污染。
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下发《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规定“有关部门应该优先保证、均衡供应化肥生产所需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石、电力等原材料和能源;铁路、交通、港口等单位应优先保证化肥及其原材料的运输,对化肥生产、经营和国内短缺品种继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2006年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的毕井泉就曾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国家的免税、优惠运价、电价、气价等对化肥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的补贴政策措施,相当于每年对化肥生产流通环节补贴170亿元,尿素每吨补贴160元左右。
一直到今天,这些优惠政策大多仍在执行。
当年的政策出台一个很大的由头在于降低农资产品价格、减轻农民负担,达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后来,又开始了新农村建设,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逻辑中,这些被归为农资领域的企业甚至得到了更优惠的补贴。
但在执行层面,这些优惠政策造就的最大利润却是被各地大大小小的化肥生产企业和地方政府所攫取。
今天中国的农业生产模式需要扭转,畸形的化学农业需要被遏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阻碍正是在于过往的发展模式中业已形成的利益集团。
“其实政策是多种利益团体或者利益集团进行博弈的结果,不同政策导向背后,一定有对某些利益集团更为有利,而对其他群体也许更为有害的、某种隐含的利益诉求。
”温铁军说,在40年时间里,国家各个领域都形成了复杂结构的利益集团,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份额甩掉成本,而推动各种政策的安排,推动所谓制度变迁。
2010年是中国政府制订“十二五”计划的关键年份,各个领域对于未来政策导向的争论也前所未有的激烈,农业也不例外。
对现有的被扭曲了的农业生产方式的质疑,对化肥工业的诟病也日趋增多。
但不管怎样,化肥产业对于中国粮食生产的贡献度都不可否认,尤其是在中国的农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现实国情下,粮食安全始终被决策者视为心头大患。
而在生产层面,中国农民也早已适应了化肥催产的生产方式,甚至大量的农耕地也已经变得“施肥就增产,不施肥就减产”。
环境问题当然很重要,但当环境问题遭遇生存问题时,往往会退居其次。
中国农业究竟还能否脱离化学工业的支撑,走出一条既环境友好又能保证粮食安全的道路?
即使在科学层面,到目前为止,也并不能给出完美可行的解决方案。
不过,共识是存在的。
中央政府提出的目标是2020年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农业。
在“十二五”规划制订之前,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型之所以能够被中央政府给予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在于环境成本的约束,哥本哈根会议的碳排放承诺都是限制因素之一。
不难想象,在明年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有关农业转型问题会出现更具刚性价值和更多政策支撑的条款。
但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也不过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在粮食安全的压力下,农业的转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何况,在传统的产业模式下的既得利益相关方有着强大的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渠道。
首先可以做的是减少氮肥行业的补贴,设定化肥生产和使用的减量目标。
其实研究早已能够证明可以在维持现有粮食产量水平的前提下,将现有氮肥使用量减少30%到50%,因此可计划争取到2020年逐步将氮肥使用量减少30%以上。
以往农业污染问题的产生根源并不在于农业本身,而是产业资本的形成和扩展所致。
农业的化学化污染不过才40年,相对于我们漫长的农业文明史是短暂的,我们稍微有一点历史感就能看到,只要改变了现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背后支撑的利益结构,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就能够完成。
农业也能够重新变回一个绿色的吸碳的产业。
但改变利益结构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事实上,早在“十一五”计划,化肥农业迅速膨胀之前,对于生态农业的呼唤和各种各样的试验从未停止过。
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以县为单位的模式,比如浙江湖州市的安吉模式,江苏的华西村试验、湖北恩施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也有过长期试验。
而在城市,国际上已经成型的社区支持农业在中国也已经生根发芽,农业是一个污染防治近乎空白的产业,农业污染的治理不可采取末端治理,只有生态农业才是中国解决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但是,生态农业在中国10多年的试验之路也让人们看到,因其生产周期长、比较收益低,生态农业并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仍然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补贴,鼓励农民进行生态农业实践。
在强大的产业资本面前,生态农业还显得十分脆弱,“十二五”的五年,能否引导农业产业资本的转型,为生态农业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将是中国农业顺利转型的关键。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如何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的良性互动?
如何实施充分开放战略?
如何加快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是四川“十二五”规划中面临的四个重大问题。
2009年11月,四川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进入前期研究阶段。
目前,已形成的《四川省“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成果汇编》,规划已从整体发展思路、投资方向、区域发展、专项发展、产业发展等全方位多角度,对四川“十二五”发展四大问题进行了研究。
其中,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大机遇,通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工业化城镇化“两化联动”、铁路建设、突出南向开放合作等,继续打造“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成关注焦点。
【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为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上新台阶的意见》(川委发〔2010〕1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川府发〔2009〕21号),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成都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成都市按照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扎实推进农村改革,现代农业取得长足发展,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2009年,成都市农业增加值达267.8亿元,增长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7129元,增长10%;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1.1亿元,增长3.7%。
但相对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成都市农业发展尤显不足,主要表现在:
种植业和养殖集约度低,标准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才比例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农产品物流体系薄弱,加工转化能力不强,品牌优势不明显。
(一)特色种植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2009年,全市种植业产值223.3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
粮油、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茶叶、中药材、林竹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
2009年末,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84万亩,油菜播种面积15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238万亩。
2.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市城乡建设用地矛盾日渐突出,稳定粮食生产的压力日益加大;农业基础设施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种植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程度低,精深加工规模小,名优品牌少;优质、安全、生态农业发展不够,种子、种苗、农业投入品及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还不健全。
(二)养殖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2009年,全市养殖业产值达201.8亿元(含牧业、渔业),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5.8%。
近年来,通过加快畜禽结构调整,推进规模养殖,我市现已建成一批生猪、肉(奶)牛、鸡鸭兔和水产等规模养殖小区(场)。
截至2009年底,全市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有3022个,规模化养殖率提高到33.27%;生猪存栏达527万头,年出栏1081万头;养殖水面13.24万亩,水产品总量达10.5万吨,其中名特优水产品达到55%。
2.存在的问题。
畜禽良繁、动物防疫、投入品质量监管、养殖污染控制等基础设施薄弱;畜产品竞争力不强,销售渠道窄,市场占有率低,深加工产业链短;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2009年,成都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产值达841亿元,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657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9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12家,50亿元以上的3家。
涌现出“美好”、“通威”、“得益绿色”、“棒棒娃”、“豪吉”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
沿新都区、郫县、温江区、双流县、锦江区、成都高新区、金牛区,形成了以饮料、调味品、休闲食品生产为主的产业聚集带,沿邛崃市、新津县、崇州市、蒲江县,形成了以肉类加工、白酒制造和茶叶加工为主的产业聚集带。
2.存在的问题。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与成都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不匹配;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农产品加工领域缺乏国际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品牌认知度低,市场竞争力弱。
(四)农业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发展现状。
至2009年,全市大型农业物流市场有13家,其中,一圈层3家,二圈层8家,三圈层2家,年交易额累计300亿元以上。
2.存在的问题。
农业物流业总体规模偏小,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农业物流市场仅6家;农业物流业基础设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物流发展需要;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载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物流业基本上只具备单一的市场交易功能,与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指导思想
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切实加强城乡统筹,深入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四大基础工程”,积极打造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西部农产品加工中心、西部现代农业物流中心、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提升成都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万元;到2020年,力争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万元(见表一)。
成都市现代农业总体发展目标(表一)
序号
主要指标
2015年
2020年
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亿元)
530
580
2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13000
21000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57
65
4
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
65
75
5
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320
360
6
耕地有效灌溉率(%)
97.5
98
7
单位耕地创造农业产值(元/亩)
11000
13000
8
农副产品加工产值(亿元)
270
320
9
主要农副产品加工率(%)
70
80
10
休闲观光农业吸纳就业人数(万人)
25
35
11
休闲观光农业实现接待人数(万人)
9000
12000
12
休闲农业旅游收入(亿元)
35
50
分产业目标具体如下:
(一)优势特色种植业。
1.发展目标。
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以提高粮食单产为主,在充分考虑复种指数和土地利用的前提下确定种植业主要发展目标(见表二)
成都市优势特色种植业发展目标(表二)
种植业类别
建设项目
2015年
2020年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面积(万亩)
产量(万吨)
粮食
水稻
330
176
330
178
小麦
120
46
120
46
马铃薯
88
22
88
23
其他
142
32
142
33
小计
680
276
680
280
油菜
140
21
140
23
蔬菜
城市蔬菜
102
180
105
195
外销蔬菜
133
235
135
240
反季蔬菜
40
71
40
75
小计
275
486
280
510
特色水果
猕猴桃
25
15
25
16.5
伏季水果
68
60
68
62
小计
93
75
93
78.5
食用菌
25
68
25
70
花卉苗木
27
30(亿元)
27
30(亿元)
茶叶
35
1.8
35
2
中药材
25
7
25
7.5
林竹
商业林
笋材竹
300
115(亿元)
360
207(亿元)
2.发展方向。
根据“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大力推进新品种示范、推广,提高种植业良种化水平;加快土地流转,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发展规划 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