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docx
- 文档编号:23281794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29.72KB
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docx
《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卓尼县年草原鼠害防治项目建设方案
甘肃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
卓尼县2010年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
实施方案
卓尼县畜牧兽医局
二〇一〇年六月
甘肃省卓尼县2010年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州发改委关于编制甘南黄河重要水源生态补给功能区保护与建设规划2010年草原鼠害综合防治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结合我县草原鼠害现状,按照农业部和全国畜牧总站的有关要求,制定2010年草原鼠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贯彻“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无鼠害化管理”的治理方针,针对草原鼠害防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为核心,以草原无鼠害区建设为中心,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区治理、分步实施、防控结合、标本兼治,强化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应急化学防治的协调配合,持续控制草原鼠害发生,逐步实现草原鼠害的可持续治理,保障我县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
继续完善鼠害预测预报体系,规范预测预报规程,提高测报准确率。
建立和完善草原鼠害调查、预测预报、防治、巩固、检查验收及经费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办法、规范规程和标准,使我县草原鼠害治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治理原则
1、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针对主要害鼠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其主要危害方式,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和主要鼠种分布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定防治区域、防治鼠种、防治期限和防治措施,制定防治方案,分期实施。
2、集中连片,突出重点。
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实行重点防治,并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使危害区得到全面防治,达到有效控制鼠害的目的。
3、统防统治,安全生产。
鼠害防治工作由县草原工作站统一组织实施。
鼠害防治所需药物和机械等物资,由县上统一采购、统一供药,科学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4、标本兼治,持续控制。
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实施防治,降低害鼠密度,减轻草原鼠害为害程度;同时,对害鼠栖息地进行生态治理,通过恢复植被、改善植被结构或其它措施,从根本上逐步减少鼠类适生环境,减少危害区域,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稳步改善生态环境,长期巩固防治效果,实现鼠害的持续控制。
5、防灾与环保并重,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不仅要注重防治效果,还要强化环保意识。
通过加大生物防治、生态控制和科学用药力度,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减少环境污染。
应当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以及可能导致二次中毒的农药。
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培育鼠类天敌,维护草原生态系统平衡,充分发挥天敌除害的长效作用。
三、技术路线
草原鼠害治理建设应坚持“综合治理,持续控制,有鼠无害”的技术路线,即运用生态系统平衡原理,对草原鼠害治理和无鼠害示范区建设进行技术设计;在草原害鼠常发区域,建立健全鼠情监测预警体系,实施以生物和天敌保护利用为主,化学、物理控制为辅的“无公害”植保技术对鼠害进行综合防治,应用生物毒素、招鹰控鼠控制地面鼠类种群密度,应用化学药剂及人工捕捉方法灭治地下害鼠,把害鼠种群密度降低到防治指标之下;因地制宜,采取物理、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方法,对草地鼠害进行生态控制,恶化或消除害鼠适生环境,建立、完善持续控制机制,增强草原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能力,使草原害鼠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做到有鼠无害,实现草原生态系统平衡。
健全鼠害测报体系,不断补充完善测报模型,为鼠害防治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四、治理方法
1、综合防治。
对害鼠密度达到防治指标的区域,尽可能协调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方法,使害鼠种群维持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
主要技术和方法如下:
(1)生物防治。
运用对人、畜安全的各种生物因子来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暴发,以减轻或消除鼠害。
目前常用的主要方法有生物农药防治和天敌控制。
比如C型肉毒梭菌杀鼠剂、植物源灭鼠剂、招鹰控鼠、天敌保护利用等技术。
(2)化学防治。
用化学药物控制或消除害鼠的方法。
草原上常用的是毒饵法。
根据害鼠习性,选择高效、环保、对人畜安全的化学杀鼠剂和害鼠喜食的诱饵,如青稞、小麦、草粉颗粒等,制成毒饵,把毒饵投放在洞口附近或洞内灭鼠。
严禁使用有二次中毒和可能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杀鼠剂。
高原鼠兔、田鼠等可选择氯敌鼠钠盐、杀鼠迷、溴敌隆、双甲敌鼠铵盐等抗凝血剂。
(3)物理防治。
根据鼠种的习性选择或制作不同器械捕杀害鼠。
主要有夹捕法、鼠笼法、弓箭法和地箭法等方法。
2、生态控制。
采用生态措施,恶化鼠类生存条件,控制鼠类种群数量的方法叫生态控制,也叫生态灭鼠、生态控鼠。
不同鼠种对环境的要求不同,应选择不同的生态措施。
在治理草原害鼠的同时,通过促进草原植被恢复,改变害鼠适宜的栖息地环境,能有效抑制害鼠数量的增长。
可选择围栏、封育、播种、补播、施肥、灌溉、耙耕、除杂、管护和合理利用等技术,因地制宜地实施。
3、技术措施
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1)防治技术路线
项目采用物理、生物、生态综合防治方法,采取设置鹰架招引天敌的方法防治地上鼠;采取人工捕捉(鼠夹、弓箭)、调节改变地下鼠栖息环境的方法防治地下鼠,同时积极引用新的生物毒素灭鼠,并开展复灭、扫残,巩固防治成果,认真开展好鼠害的常规性预测预报工作,增强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加强各项目县(市)之间的沟通和经验交流,协调解决防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开展协同防治,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防治能力建设,完善联防联治机制,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大力推进依法防治,保护草原安全。
(2)主要害鼠防治方法和技术措施
①推广应用物理防治方法为人工捕捉。
人工捕捉以弓箭捕杀鼢鼠,当鼢鼠堵洞时,触动挡棍,牵绳放松,箭借弦力射下,可射中鼢鼠。
同时对其原理和制作工艺、安装技术等进行研究,进一步改进、完善,提高捕杀率和工效。
②通过对鹰架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进行改进,提高诱引鹰类天敌和控鼠效果。
总结长期实践经验,进一步改进技术,向规范化发展。
③利用生物防治方法,应用生物毒素C型肉毒梭菌杀鼠素灭鼠,降低鼠兔种群密度,控制鼠害。
④结合当前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在不同的草原鼠类危害区将灭鼠同禁牧、休牧、补播、合理利用等技术结合起来,开展鼠虫害生态综合控制配套技术的组装与应用。
⑤项目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研,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出推广高原鼠兔防治技术规程、高原鼢鼠防治技术规程、草原招鹰控鼠技术规范等技术规程,以此为标准,进行规范科学的防治。
4、草原鼠害治理模式
根据生态学原理,项目的实施结合当前实施的草原保护建设工程,在不同的草原鼠类危害区将灭鼠、禁牧、休牧、补播、合理利用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控制鼠类增长的生态因子,改变害鼠栖息环境,抑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长期把鼠类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阈值和生态保护允许水平以下。
根据卓尼县实际,主要治理模式有:
(1)生物毒素+招鹰控鼠+禁牧休牧
治理对象:
地面鼠主要危害区域草原鼠害
治理区域:
在亚高山草甸高原鼠兔为主体的地面鼠主要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中度以上危害级别且地势较为于坦、开阔的区域。
在这一区域,地下鼠不形成或很少形成危害。
技术路线:
在放牧压力很大、草原极度退化的地区,实行禁牧;在放牧压力大、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休牧。
首先应用生物毒素灭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然后栽置鹰架,招鹰控制鼠害。
(2)人工捕鼠+生物毒素+禁牧休牧
治理对象:
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
治理区域:
亚高山草甸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不易于开展招鹰控鼠的区域。
技术路线:
应用生物毒素灭治地面鼠、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在放牧压力很大、草原极度退化的地区,实行禁牧;在放牧压力大。
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休牧。
(3)人工捕鼠+招鹰控鼠+补播
治理对象:
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
治理区域:
亚高山草甸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密度达到防治指标但未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区域。
技术路线:
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栽置鹰架,招鹰控制鼠害。
采用鼠害地补播,恢复草原植被,创造不易形成鼠害的生态环境,控制鼠害发生。
(4)人工捕鼠+禁牧休牧
治理对象:
地下鼢鼠危害为主的草原鼠害
治理区域:
亚高山草甸鼠害区高原鼢鼠、中华鼢鼠和甘肃鼢鼠为主体的地下鼠危害地区,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的区域
技术路线:
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在放牧压力很大、草原极度退化的地区,实行禁牧;在放牧压力大、草原中、重度退化的地区,实行休牧。
(5)招鹰控鼠+人工捕鼠+补播
治理对象:
地面鼠和地下鼠混合危害区草原鼠害
治理区域:
亚高山草旬鼠害区高原鼢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危害亚区为主体的地下鼠和地面鼠混合危害地区内鼠类密度达到严重危害程度且地势较为子坦、开阔的区域。
技术路线:
人工捕捉灭治地下鼠,降低鼠类密度,控制鼠害。
栽置鹰架,招鹰控制鼠害。
在草原鼠害极度危害形成的鼠荒地,实行补播。
5、技术规范
(1)草原招鹰控鼠技术规范
招鹰控鼠技术是利用鹰、鼠食物链关系,在鼠害草地上建立招鹰架招引鼠类天敌控制鼠害。
此项技术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研发,本世纪以来在我国北方草原牧区广泛推广。
本项目通过对鹰架制作工艺、安装方法等进行改进,提高诱集鹰类和控鼠的效果。
主要改进鹰架顶部,由一个横端改为十字形顶部,并设计增加鹰巢。
利用草原上捕食害鼠的天敌一一鹰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增长,在草原开阔处建设鹰架,给鹰提供栖息条件,将鹰引入草原进行控鼠。
在运用生物、物理、生态等措施灭治害鼠后,采取保护和利用天敌、改变害鼠适生环境等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配套措施,进行鼠害持续控制,使鼠类密度长期控制在经济阈值允许水平以下。
2006年至2008年招鹰控鼠效果的观测结果表明:
试验区鹰架安置3年后,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处理和对照分别为340、489个/hm2,平均减少了149个/hm2,平均降低30。
51%;同期,草原植被破坏率减少了4.85%。
在鹰架设置区连续3年观测结果与对照区(非鹰架区)相比,架设鹰架后第1年,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植被破坏率降低不显着;第2年、第3年,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分别降低21.3%、30.3%,植被破坏率分别减少6.9%、9.7%;鹰架区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植被破坏率持续降低,控鼠效果显着,安置的时间越长,控制效果越好,而非鹰架区高原鼠兔有效洞口密度和植被破坏率逐年上升。
在鼠害草地上建立控鼠鹰架、招引鼠类天敌,设立鹰架应选择地面平坦、开阔、离山及道路远,草原植被稀疏、植株低矮,草原退化,鼠类危害频繁的地段为佳。
鼠密度较高,超过防治指标2倍以上的严重鼠害草原,首先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等方法,迅速降低鼠密度,然后设立鹰架进行招鹰控鼠。
招鹰控鼠方法简单易行,一次性投入,可长期使用,可作为草地鼠害持续控制的技术措施之一。
鹰架设计与制作
材料: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钢筋混凝土预制杆。
高度:
450cm。
结构:
钢筋混凝土预制杆用012的5根钢筋(周围4根、中间1根),用C15砼浇筑而成,立柱(长X宽X高)20cmx20cmx450cm的长方体,立柱用四根直径lcm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杆顶部制作一个十字形横段,十字形各横段长60cm,其中一个横段用四根直径0.5cm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规格为10cm~10cmx60cm,另一个横段用扁铁,规格长度为60cmx厚度0.3cm,,供鹰休息、进食。
鹰巢设计与制作
每10个鹰架配置1个鹰巢,有鹰巢的鹰架规格为:
高度:
500cm。
用C15砼浇筑而成,立柱(长X宽X高)20cmx20crax500cm的长方体,立柱用四根直径lcm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杆顶部制作一个十字形横段,十字形各横段长60cm,其中一个横段用四根直径0.5cm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规格为lOcmxlOcmx60cm,另一个横段用扁铁,规格长度为60craX厚度0.3cm,在鹰架十字上用角钢焊制六角形架子,两对角之间的距离为0.7m,用草或柳条编制筐子,放在架子上固定,作为鹰巢。
鹰架砌筑或栽植
①选择安装区域
设立鹰架应选择地面平坦、开阔、离山及道路远,草地植被稀疏、植株低矮、草地退化,鼠类危害较重的地段为佳。
鼠密度较高,超过防治指标2倍以上的严重鼠害草地,首先采用生物、化学防治,迅速降低鼠密度,然后设立鹰架进行招鹰控鼠。
②鹰架砌筑或栽植:
由于每个鹰架可以控制300—500亩的草原进行控鼠,所以每个鹰架间的距离为500—600m,埋入地下部分为100cm,夯实。
③鹰架埋置:
埋入地下部分的地基为(长X宽X高)60cmX60cmXl00cm,用碎石混合水泥浇筑而成。
④鹰架编号:
根据项目区不同地域编制和注明鹰架编号。
例如:
卓尼县完冒乡,znwm001。
人工捕捉技术的完善与推广
由于高原鼢鼠有封洞习性,用弓箭捕杀鼢鼠,当高原鼢鼠堵洞时,触动挡棍,牵绳放松,箭借弦力射下,可射中鼢鼠。
对其原理和制作工艺、安装技术等进行研究,加以进一步改进、完善,提高捕杀率和工效。
本项目实施时采用人工弓箭捕捉法,适用于高原鼢鼠的灭治,也是长期以来我县普遍采用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
由于春季食物缺乏,又是高原鼢鼠取食、交配时间,秋季鼢鼠储备食物,这两个季节是高原鼢鼠危害草原的高峰期。
因此下弓以春秋季的阴天和微雨天最佳,晴天在清晨和傍晚为佳。
组织民工进行连片集中捕捉,平均灭效在90%以上。
具体放置方法是:
探找并掘开洞道,在靠近洞口处将洞顶上部土层削薄,插入粗铁丝制成的利箭,设置触发机关,待鼢鼠封堵暴露洞口时,触动触发机关将利箭射中身体而捕杀。
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技术规范
本规范规定了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的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严重鼠害草地治理。
C型肉毒杀鼠剂的最佳施用浓度是%,平均灭效%,平均灭效%。
C型肉毒杀鼠剂属生物制剂,具有适口性好、中毒作用缓慢、不伤害鼠类天敌、无二次中毒、不污染环境等特点,环保效益十分显着。
多年来在我州草原鼠害治理工作中示范推广C型毒素灭鼠7.67万hm’,平均灭效在90%以上,取得了显着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C型肉毒梭菌毒素(BotulinTypeC)是由C型肉毒梭菌(C10stridiumbotu“numTypeC)产生的蛋白毒素。
是一种高效、低毒、无二次中毒、无环境污染的生物毒素杀鼠剂。
⑤毒理作用:
C型肉毒梭菌毒素是一种蛋白质神经麻痹毒素,毒素被机体吸收后,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阻碍神经末稍乙酰胆碱的释放,同时引起胆碱性能神经支配区肌肉和骨胳的麻痹,产生软瘫现象,最后出现呼吸麻搏,导致死亡。
用药量:
洞施或条施杀灭鼠兔和鼢鼠的全致死量(LD)约250—500Mu,致死中量为/kg(微升/公斤)。
保存:
C型肉毒梭茵毒素应放置于阴冷避光的库房或冷库中保存。
冻干剂保质期:
5—18℃保存一年,28℃保存二年。
(2)灭鼠区域确定
①确定标准
鼠类破坏草原原生植被面积达80%以上;使植被稀疏群落结构简单化,植被覆盖度低于20%;地上植物生物量低于原生草原的20%。
②灭鼠区域确定
经害鼠密度、危害等级以及植被盖度、植物生物量调查达到治理标准的区域,确定为治理区域。
(3)使用方法
①诱饵的选择
诱饵应具备下列条件:
鼠喜食,不影响灭鼠效果,非靶动物不取食或不能取食,来源广,价格低,便于加工、贮存和运输,能够成批生产,使用方便。
②诱饵的种类
谷物种子:
选用不同谷物种子即粮食作诱饵,如:
青稞、小麦、燕麦、高梁等作物种子。
颗粒诱饵:
根据不同鼠种所喜食的牧草或谷物,制成天然草颗粒或粮麸颗粒饵料。
③毒饵制备
配饵槽选择:
可选用不漏水,开口式铁制或塑料制饵槽,大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杀鼠素用量:
可根据不同鼠种选择—%的剂量,即每公斤饵料用杀鼠素1—2毫升。
用水及水量:
一般用自来水或干净的河水、忌用碱性水。
用略偏酸性冷水为好,不得使用热火或开水,一般按饵料的8%加水,即每公斤饵料用水80毫升。
冻干毒素稀释:
装量15m1/瓶者加水至15m1,即为15m1毒素液体;装量20m1/瓶者加水至20m1即为20m1毒素液体。
毒饵配制:
如配制1kg含毒量%的小麦毒饵。
因为毒液用水稀释,根据等价关系,1kg冻干毒素等于1000m1,即杀鼠素:
水:
小麦:
1:
80:
1000(杀鼠素1m1(0.001kg)、水80m1(0.08kZ)、小麦1000克);每个洞口投饵量1—5克,每每公顷大约有1600个洞口,即每公顷需杀鼠素0.01kg(10m1)、水0.8kg(800m1)、小麦10kg。
顷序:
将1m1毒素加入80m1水中混匀后加入1公斤小麦充分搅拌均匀,放置1小时(放置过程中要搅拌3、4次),使药液充分被饵料吸收,待配制槽底部无药液,便每粒饵料都沾有毒素。
毒饵必须在低温下存放,并在3天内施完。
(4)防治时期及杀灭对象
最佳防治时期为冬春两季,使用时气温应在5℃以下。
杀灭对象为各类型草场的不冬眠鼠类。
(5)投饵方法
投饵的方法及质量与灭鼠效果关系极大,毒素毒饵的投饵方法与化学药物毒饵基本相同,主要有洞口或洞群投饵法、均匀投饵法、带状投饵法、等距离投饵法等,可根据不同使用场所及不同种类害鼠的生活习性,选择适宜的施饵方法。
常年营地下生活的种类可采用开洞投饵法和洞道内投饵法等。
投放毒饵于鼠洞口,投放量每洞投饵一般每堆投饵量15克。
(6)安全规则
C型肉毒杀鼠素应设专人、专柜保管,配制毒饵以及损耗的数量应及时登记,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C型肉毒梭菌素毒素水剂是毒性极强的生物制剂,运输时要轻装、轻放,防止破损,避免高温和日晒,用专用冰箱保存,专人保管,配制毒饵的容器及有关工具、空瓶等,应单独存放,不得挪作他用,更不能接触食品、饲料。
毒饵应由专业技术人员配制,要严格按要求浓度加工,不得随意加大或减少浓度。
配制及投放毒饵的人员,要戴口罩和手套,穿工作服,不能用手接触毒饵,操作完毕,彻底清洗消毒,确保人身安全。
配制毒饵要远离住房、畜圈、渠道、水井,禁止无关人员及畜、禽等靠近。
如有误食中毒必须立即(携带标签)就医,用C型肉毒抗血清治疗。
投饵后应禁牧5—7天左右。
(7)效果检查
使用C型肉毒杀鼠素灭鼠,害鼠死亡高峰期为投饵后3—5天,所以灭鼠效果检查可在投饵后第六天进行。
草地补播技术规程
无论是地面鼠兔造成的土壤裸露地还是地下鼢鼠危害40形成的土丘,适时补播是植被恢复的一项重要措施。
(1)草种选择
补播草种选择当地野生禾本科草种,确定为抗逆性强,而且易于大量组织收购的多年生禾本科优良牧草甘南垂穗披碱草,播量为每亩—1.5kg。
(2)地面处理
为了减少或消除原有植被的竞争,为补播牧草创造必要的土壤与水分条件,对土壤粘重、原生植被(毒杂草)盖度较大的地方,播前应地面处理,其方法主要有松耙(用缺口重耙、圆盘耙等)、划破(燕尾犁、圆盘耙等),清除灌木;地面的石块及妨碍补播的其他杂物要尽可能清除。
(3)种子处理
为保证播种质量,播前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去杂,检验其发芽率、发芽势、纯净度、千粒重、生活力,并算出种子实际用价,最后确定每亩实际播种量。
(5)牧草的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以春季土壤解冻时为宜,播种方式以撒播为主,撒播后通过牛羊践踏入土,待出苗时实行禁牧管理。
草原灭鼠效果检查
对灭鼠效果的检查,不仅可以对灭鼠王作有一个真实的评价,也便于总结经验与教训,还可以监测灭鼠后鼠类数量的变动趋势,为以后防治鼠害提供科学依据。
堵洞开洞法
灭鼠前后在灭鼠区域随机划出几个样方(面积为0.25—1公顷),分别统计样方内灭鼠前有效洞口(a)和灭鼠后有效洞口数(b),则
灭洞率(%);[(a—b)/a]X100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但比较粗糙。
由于鼠类数量在灭鼠进行过程中也会发生自然变化,以致于会影响到灭洞率的准确性,所以常常在灭鼠区外,划出与处理样方条件相似、大小相仿的对照样方,不进行灭鼠,但同样统计灭鼠前有效洞口数(a’)和灭鼠后有效洞口数(b’),求得自然变异率,用d去校正灭鼠率,得出校正灭鼠率:
D=b’/a’
校正灭洞率(%):
[(ad—b)/ad)X100
这种方法,适用于洞口明显、鼠与洞的比例比较稳定的种类,其灭洞率或校正灭洞率与面积无关,并不要求固定面积的样方,而以洞口来计算。
如准备100双竹筷在灭鼠前分别插在200个掏开鼠洞口,灭鼠之后,检查时再堵一遍,灭鼠前后掏开洞口数的比例,即可算出灭鼠效果,对照组也以此法计算。
此外,鼢鼠具有封洞习性,如果在鼢鼠洞群中事先挖开一定洞口,把鼢鼠封闭的洞口作为有效洞口,本法同样适用。
鼠夹法
本法一律设对照区,在灭鼠区和对照区同时按数量调查的夹日法布夹,统计夹日捕获率。
统计结果可以登记在灭鼠效果调查表中。
当捕获率低于3%或超过40%时,须适当调整布夹密度或增减布夹时间。
计算方法:
(1)若灭鼠前灭鼠区捕获率≥3%,灭鼠区和对照区皆应于灭鼠前后各捕鼠一次。
设:
在灭鼠区灭鼠前捕获率为c,灭鼠后布夹数为a,捕得鼠数为b;在对照区灭鼠前捕获率为d,灭鼠后捕获率为e;则
校正灭鼠率(%)=((ac-(ad-ae)—b1/Iac-(ad-ae)))x100
={[a(c-d+e)—b]/a(c-d+e))x100
(2)若灭鼠前灭鼠区捕获率<3%时,为了避免影响原始鼠数,对照区在灭鼠前不必捕鼠。
设:
对照区捕获率为c;灭鼠区布夹数为a,捕得的鼠数为b;则
灭鼠率(%):
(ac—b/ac)x100
弓形夹定面积法
本法应设空白对照样方,每一样方面积为0.25-1公顷。
灭鼠后,在处理样方和对照样方的有效洞口放弓形夹捕鼠2天(每隔数小时检查一次,取下被捕获的鼠尸,重新支好鼠夹),分别统计灭鼠区和对照样方里面的布夹数和捕获的鼠数。
设:
灭鼠区布夹数为a,获鼠数为b;对照区布夹数为a’,获鼠数为b’;则
对照区样方捕获率c=b’/a’
灭鼠率(%)=[(ac-b)/aC]x100
除上述三种方法外,尚有目测计数法、食饵消耗法及挖沟(埋筒)法等。
防治效果验收标准
防治效果要达到全国畜牧总站制定的防治标准。
地下鼠密度降555-6P,/公顷,地面鼠密度降558-107,/公顷。
草
地产草量提高5%;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优质牧草比例提高8%。
五、项目区基本情况
1、卓尼县基本情况
卓尼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州东南部,地理位置北纬34°13′-35°10′,东经102°46′-104°02′。
全县总土地面积万亩;天然草原面积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万亩,占草原总面积的%。
草地类型以亚高山草甸草场、高山草甸草场、灌丛草甸草场、和森林草甸草场为主。
境内平均海拔在2100-4920m之间,年均降水量580mm,年均气温4.6℃,≥0℃积温1923.4℃-2237.5℃,无霜期118天。
全县辖15个乡(镇),98个村委会46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
畜牧业是该县的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9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万头(匹、只),其中大牲畜万头(只),绵山羊万只,猪万头,总增各类牲畜万头(匹、只);出栏牲畜万头(只);总增、出栏、商品三率分别为%、%、%,成畜保活万头(只),保活率为97%;产仔成活率为%,牲畜繁殖成活率为%。
适龄母畜比例为43%,全年肉、奶、毛、产量分别为吨,8651吨和吨。
完成牧业产值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完成牧业增加值万元,占农林牧副渔业总增加值的%。
全县农牧民人均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卓尼县 草原 鼠害 防治 项目 建设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