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智力试题含答案.docx
- 文档编号:23277098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40.64KB
第六节 智力试题含答案.docx
《第六节 智力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节 智力试题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节智力试题含答案
第六章:
智力知识考点P128
一、单项选择题:
1.智力是一种(A)。
A.综合认知能力B.适应能力C.学习能力D.思维能力
2.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ABC)
A.记忆力B.注意力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E.节奏感知力
3.一般说来,以下哪一类能力被认为不属智力范畴?
( A )
A.人际交往能力B.学习能力C.言语能力D.运算能力
4.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医生西蒙在(C)年编制的。
A.1895B.1907C.1905D.1915
5.人类的智力分布基本上呈(D)
A.倒U型曲线B.偏态分布形式C.U型曲线D.正态分布形式
6.一般人的智商在________之间。
(D)
A.120~139B.140~159C.70~79D.90~109
7.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智商为115时,这个人在人口分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
(C)
A.中下B.中等C.中上D.优异
8.一般来说,个体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期是在什么时候?
(C)
A.11—13岁B.13—18岁C.18—25岁D.30—40岁
9.一学生的智商是115,表示其智力(B)
A.优异B.中上C.中下D.较低
10..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B)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
11..某学生的智商是130,表示(C)。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天才智力
12.智商的计算公式是( B )。
A.
B.
C.
D.
13.一个10岁的儿童能够通过9岁组的全部项目和10岁组的一半项目,按照比率智商计算,他的智商是(B)
A.90B.95C.100D.105
14.(C)是将个体的智力测验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A.心理年龄B.比率智商C.离差智商D.智力年龄
15.一般说来,如果一个人的智商是100,说明这个人的智力处于( D )水平。
A.超常B.弱智C.中下D.中等
16.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7.智力的三元理论是由(C)提出的。
A.塞斯登B.斯皮尔曼C.斯腾伯格D.达斯
18.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是由美国心理学家( D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19.智力二因素说是由英国心理学家(A)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20.在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理论中,“关系”属于(A)。
A.产物维度B.内容维度C.操作维度D.应用维度
21.____________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A).
A.晶体智力B.经验智力C.流体智力D.内省智力
22.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其中的元成分为(B).
A.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的过程B.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
C.提取信息并作出判断反应的过程D.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
23.英国心理学家______在20世纪初最早对智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说。
(B)
A.瑟斯顿B.斯皮尔曼C.斯腾伯格D.高尔顿
24.______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A)
A.晶体智力B.言语智力C.流体智力D.内省智力
25.智力的多因素论是谁提出来的?
(B)
A.斯皮尔曼B.瑟斯顿C.吉尔福特D.卡特尔
26.流体智力理论是由______提出的。
(A)
A.卡特尔B.瑟斯顿C.加德纳D.吉尔福特
27.智力多因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提出来的。
(C)
A.斯皮尔曼B.卡特尔C.瑟斯顿D.吉尔福特
28.心理测验的信度大小一般介于多少之间?
(C)
A.-1—0之间B.-1—1之间C.0—1之间D.0—10之间
29.在一个测验正式付诸使用以前,测验的编制者都要建立一个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使得对分数的解释更加清晰、明确。
这一参照指标指的是( A )。
A.常模B.效度C.难度D.信度
30.(A)又称稳定性系数。
A.再测信度B.评分者信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分半信度
31.解释心理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是什么?
(D)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常模
32.反映智力测验准确性的是(B)
A.信度B.效度C.常模D.智商
33.一种九两的杆秤,每次都会把九两的物体秤为一斤。
这说明这种杆秤(A)
A.信度高B.效度高C.信度低D.常模低
3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一种(B)。
A.成就测验B.团体测验C.个别测验D.性向测验
35.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中,智商的计算方法为(C)
A.正态分布B.比率智商C.离差智商D.智力年龄
6.下面的这些智力测验中,哪一个是团体智力测验?
(C)
A.比纳—西蒙量表B.韦克斯勒量表C.瑞文标准测验D.斯坦福—比纳量表
36.用以测量潜在才能的测验,称为(B)
A.教育测验B.性向测验C.成就测验D.智力测验
37.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题
1.下面哪些是属于一般能力( ABC)。
A.记忆力B.注意力C.观察力D.色彩鉴别力E.节奏感知力
2.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BCD)
A.难度B.效度C.信度D.标准化E.知名度
3.以下哪几个测验属于个别测验?
(ABE).
A.韦氏成人智力量表B.斯坦福-比内测验C.SPM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E.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4.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是( ABCDE)。
A.言语能力B.数学能力C.记忆能力D.空间知觉E.推理能力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A.潜在才能B.能力倾向C.性别倾向D.性别态度E.成就
6.一个测验的效度包括以下几种(ACE)。
A.内容效度B.直接效度C.构想效度D.间接效度E.预测效度
7.吉尔福特提出的智力结构的维度包括下述方面(ABD)。
A.内容B.操作C.认知D.产物E.加工
8.目前通用的智力测验,一般注重的是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稳定的一般能力,包括(ABCDE)。
A.言语能力B.数学能力C.记忆能力D.空间知觉E.推理能力
9.晶体智力(AD)。
A.在成年期还会有所增长B.在成年期开始衰退
C.在20岁左右达到顶峰D.是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测量
E.是对学习速度的测量
10.流体智力是(BDE)。
A.对已获得的知识技能的度量B.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C.用于处理熟悉的问题
D.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E.20岁左右达到顶峰
三、名词解释
1.智力:
是人的一种综合认知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抽象推理能力等等。
2.能力:
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3.智商:
即智力商数,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简称智商。
斯坦福-比内量表首次采用智商来说明智力,其计算公式是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所得商数再乘以100,也被称为比率智商,后来,智力测验中更新了智商概念,采用离差智商。
4.个别智力测验:
是指那种在同一时间内主试者只能对一个受测者进行施测的测验。
5.流体智力:
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6.信度:
即可靠性,是指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7.常模:
是解释测验结果的参照指标,由总体测量结果的统计平均值表示。
8.效度:
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对它所要测量的特性准确测量的程度。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智商?
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有什么区别?
(1)智商,即智力商数,表示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简称智商。
斯坦福-比内量表首次采用智商来说明智力,其计算公式是心理年龄除以生理年龄,所得商数再乘以100,也被称为比率智商,后来,智力测验中更新了智商概念,采用离差智商。
(2)比率智商是用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的商数乘以100而求得的,如果二者相待,比值为1,只适用于儿童。
其优点是可使不同年龄者的智力水平相互比较。
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当人发展到一定的年龄后,智力并不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时甚至有下降的现象,使用心理年龄做计算将不符合实际情况。
离差智商是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
韦克斯勒指出,可以假定,人们的智商分布呈平均数为100和标准差为15的正态分布形式,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为:
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MX)/S(MX代表团体平均分数,X代表个体测验的实得分数,S代表该团体分数的标准差,Z代表该人在团体中所处位置,即他的标准分数。
)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简述智力发展的特征。
(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在人的一生中,智力水平随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一般分三个阶段:
增长阶段、稳定阶段、衰退阶段。
(2)智力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人的智力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4.学校教育对智力有何影响?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在学校中,课堂教学的正确组织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有些优秀教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准确、严密、迅速,作业必须一丝不苟。
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思维和言语能力有明显提高。
同时丰富校内校外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
所以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智力的发展。
5.什么是斯腾伯格智力理论中的元成分和操作成分?
在认知活动中,元成分的作用怎样?
(1)斯腾伯格认为,智力的内部构成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即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指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它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与监控。
操作成分是指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判断反应的过程。
(2)在认知活动中,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6.简要说明智力三元理论中智力的内部构成。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80年代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
在智力的三元理论中,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
(1)元成分:
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
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2)操作成分:
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3)知识获得成分:
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7.简述三元智力理论的观点。
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于80年代提出的智力三元理论。
他认为:
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他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
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对智力三个方面予以说明:
(1)智力的内部构成成分:
涉及思维的三种成分。
元成分:
控制行为表现和知识获得的过程,负责行为的计划、策略、监控,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
元成分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
操作成分:
接收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比较刺激,从长时记忆提取信息,以及做出反应的过程,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获得成分:
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新信息的编码与存贮。
(2)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
即内部成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根据经验调整所运用的成分从而获益的能力,或称经验性智力。
(3)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
日常生活中,智力是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这方面特点又称情境智力(实践智力)。
五、论述题
1.试述智力测验的性质。
(试述心理测验具有哪些基本性质?
)
答题要点:
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的一种,心理测验本身所具有的性质,智力测验都具有,其基本性质有:
(1)心理测量的对象是心理特质
心理测量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属性,称心理特质,智力测验所测量的智力也是一种心理特质。
心理特质指的是使一个人对于较广泛的一类情景稳定地做出同一反应的心理特点,它是建立在对人类大量相似行为进行观察的基础之上的一种科学构想,它是心理学家用以描述或解释行为的工具,不是客观事物。
(2)对心理特质的测量是间接的
心理特质作为一种科学构想本身是抽象的,不可能直接观察到,因而对它的测量只能是间接的,即从行为样例中推理得出。
(3)心理测量具有误差
任何测量,无论是物理的抑或心理的都会出现误差。
心理测量的误差尤为突出。
因为心理测量是从对一个行为样本的观察中获得数据,再去推论得出结果,从部分推论整体,用以解释一个人的心理特质,自然不会百分之百的准确。
同时,这有限的观察数据又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获得的,引起误差的因素多种多样,即便采取措施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从对心理特质的理论说明到计分、评分和结果解释各个环节上,都会有误差出现。
(4)心理测量工具的适用性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
任何心理测验的适用性都有其特定的范围,它在测验编制开始时就已确定,依据测验的目的,适合于使用该测验的被试团体称为目标群体。
任何心理测验也只有当它被应用于它所适用的目标群体时,才能显示出它的效能。
由于人的心理在不同文化、教育和社会环境中有很大差异,如果把一个测验应用于目标群体之外的个人或团体,那么使用其原有的常模来做评定就很不恰当,会对结果做出既不客观、又不公正的判断。
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甚至在同一个社会文化团体中,不同性别或不同年龄的受测者对同一个测验的反应也不一致。
2.论智力的影响因素。
答题要点:
影响人的智力因素很多。
主要有:
一、遗传因素:
通过家庭谱系与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反,遗传的影响却随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由此说明,遗传对智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二、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
丰富的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四、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的,智力当然也不例外。
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总之,智力一方面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影响,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智力的发展过程与水平差异。
3.结合实例说明多元智力理论。
答题要点: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系统间可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1)言语智力:
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
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
(3)空间智力:
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面的能力。
如:
绘画,查地图。
(4)音乐智力:
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
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
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7)内省智力:
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4.请你论述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答题要点:
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认为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构成。
系统间可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1)言语智力:
包括阅读,写文章或小说,及日常会话的能力。
(2)逻辑—数学智力:
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
(3)空间智力:
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面的能力。
如:
绘画,查地图。
(4)音乐智力:
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
(5)身体运动智力:
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
(6)人际智力:
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
(7)内省智力:
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加德纳认为,上述七种智力是相互独立的,而且,七种智力都具有相同的价值,无论学生具有哪种一种智力,都应该获得平等的评价。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5.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曾根据名家传记和其它方面的材料,选取了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画家、音乐家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把对这些名人的调查结果同一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这些名人的家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29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4000名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因此,高尔顿认为人的智能高低是由遗传决定的。
他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题要点:
他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1)他从遗传决定的观点出发,创立了优生学。
他设立了实验室,利用仪器作人类学测量及心理测量,在研究心理遗传时,创造了一种数学统计方法;在研究个别差异时又进一步用相关系数来表示遗传对心理差异的影响。
他不仅是英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也是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
但是由于他片面夸大了遗传的作用,大肆宣扬天才遗传论,结果成了法西斯进行种族主义统治的理论工具。
(2)影响人的智力因素很多。
主要有:
遗传因素:
通过家庭谱系与双生子的研究发现,家庭间环境的影响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小,相反,遗传的影响却随年龄的增加而越来越大。
由此说明,遗传对智力具有一定的影响。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
丰富的环境刺激以及早期干预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学生通过系统地接受教育,不仅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发展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社会实践:
人的各种能力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和发展的,智力当然也不例外。
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和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起来。
总之,智力一方面受个人先天的生物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受个人的后天因素影响,这些先天和后天的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智力的发展过程与水平差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节 智力试题含答案 第六 智力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