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版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doc
- 文档编号:232769
- 上传时间:2022-10-07
- 格式:DOC
- 页数:17
- 大小:1.31MB
上海交通大学版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doc
《上海交通大学版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交通大学版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题1
1-1.解:
1)由知
消去t可得轨道方程
2)
1-2.解:
1)由可知
消去t得轨道方程为:
2)
3)
1-3.解:
1)
2)
1-4.解:
以地面为参照系,坐标如图,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1)
(2)
(3)
解之
图1-4
1-5.解:
(1)式
(1)
式
(2)
(2)联立式
(1)、式
(2)得
(3)而落地所用时间
所以
1-6.证明:
设人从O点开始行走,t时刻人影中足的坐标为,人影中头的坐标为,由几何关系可得
而
所以,人影中头的运动方程为
人影中头的速度图1-6
1-7.解:
若解的
1-8.解:
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小球第一次落地点为坐标原点如图小球落地时速度为
(1)图1-8
(2)
第二次落地时
所以
1-9.解:
赤道上的物体仍能保持在地球必须满足
现在赤道上物体
1-10.解:
在顶点处子弹的速度,顶点处切向加速度为0。
因此有:
在落地点速度为
1-11.解:
设此时飞机距目标水平距离为有:
联立方程解得:
1-12.解:
两个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为
与时间无关,故相对物体的速度是常矢量。
1-13.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表达式为
故气球中的观察者测得物体的速度
代入时间t可以得到第二秒末物体速度
第三秒末物体速度
第四秒末物体速度
1-14.解:
1-15.解:
取水面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轴
跳水运动员入水速度
1-16.解:
(1)
(2)
1-17.解:
(1)轨道方程为
这是一条空间螺旋线。
在O平面上的投影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螺距为h
(2)
(3)
习题2
2-1.解:
(1)由题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
分离变量,可得:
两边同时积分,所以:
(2)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也就是v=0的时候子弹的位移,则:
由可推出:
,而这个式子两边积分就可以得到位移:
。
2-2.解:
在绳子中距离转轴为r处取一小段绳子,假设其质量为dm,可知:
,分析这dm的绳子的受力情况,因为它做的是圆周运动,所以我们可列出:
。
距转轴为r处绳中的张力T(r)将提供的是r以外的绳子转动的向心力,所以两边积分:
2-3.解:
由题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再采取分离变量法可得:
,
两边同时取积分,则:
所以:
2-4.解:
由题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代入f与v,并两边积分,,
速度是方向,也就是切向的,所以法向的力是方向的,则
2-5.解:
根据题意,要使木箱不致于滑动,必须使板车与木箱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列式:
可得:
2-6.解:
在斜面具有不同的加速度的时候,木块将分别具有向上和向下滑动的趋势,这就是加速度的两个范围,由题意,可得:
(1)当木块具有向下滑动的趋势时(见图a),列式为:
可计算得到:
此时的
(2)当木快有向上滑动趋势时(见图b),列式为:
可计算得到:
此时的
所以
2-7.解:
隔离物块和斜面体,画图分析力,列出方程,发现方程完备性不够,即未知数比方程数多,关键在于,M与m的运动有联系的,M沿地面运动,m沿斜面运动,这就是约束条件。
取地面作为参考系,则m的运动为:
M的运动方程为:
下面列出约束条件的方程:
取M作为参考系,设m在其中的相对加速度为,在x,y方向的分量分别为与,那么:
利用相对运动的公式,
所以:
于是:
即:
(4)
由
(1)
(2)(3)(4)联立,计算可得:
2-8.解:
受力分析如图
(1)
(2)
两式相比
当时所以
稳定旋转时液面是一个抛物面
由于旋转后成为立体,故方程变为【】
2-9.解:
隔离物块和斜面体,分析力,列出方程,发现方程完备性不够,即未知数比方程数多,关键在于,m1与m2的运动有联系的,m1沿地面运动,m2沿斜面运动,这就是约束条件。
取地面作为参考系,则m2的运动为:
m1的运动方程为:
下面列出约束条件的方程:
取m1作为参考系,设m2在其中的相对加速度为,在x,y方向的分量分别为与,那么:
利用相对运动的公式,
所以:
于是:
即:
(4)
由
(1)
(2)(3)(4)联立,计算可得:
;;
相互作用力N=
2-10.解:
根据题意,当小环能平衡时,其运动为绕Z轴的圆周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系可列式:
z
r
O
所以,可得:
2-11.解:
根据题意和牛顿第二定律,可列式:
,
整理可得二阶微分方程:
。
令下面分c为正负再做进一步讨论。
当,可得:
一次求导,得到:
当,可得:
一次求导,得到:
2-12.解:
在法向上有而
在切向上有
由上面三个式子可得
习题3
3-1.解: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
3-2.质量为m=0.5kg的质点,在xOy坐标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x=5t2,y=0.5(SI),从t=2s到t=4s这段时间内,外力对质点的功为多少?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
3-3.根据小球是被缓慢提起的,刚脱离地面时所受的力为F=mg,
可得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由做功的定义可知:
3-4.分析:
Wf直接求解显然有困难,所以使用动能定理,那就要知道它的末速度的情况。
解:
求在B点的速度:
N-G=可得:
由动能定理:
3-5.解:
(1)由做功的定义可知:
(2)由计算结果可知,做功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该弹力为保守力。
3-6.解:
要求功率就必须知道力和速度的情况,由题意:
所以功率为:
3-7.解:
(1)由作用力和势能的关系:
(2)取一个比较简单的积分路径:
,则积分可得:
=9a-9b-3c
3-8.解:
(1)取弹簧原长位置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势能零点,则重物在任一位置(坐标设为)时系统的总势能:
(2)取力的平衡位置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势能零点,则重物在任一位置(坐标设为)时系统的总势能:
所以
3-9.解:
分析可知,棒下落的最大速度是受合力为零的时候,所以:
,则。
在下落过程中,利用功能原理:
所以:
进入液体的最大深度H为细棒运动的速度为零时:
所以
3-10.解:
根据题意,假设在离地心处质点的速度为v1,地面上的速度为v2。
提供卫星运动的力为万有引力:
,所以
此过程中阻力的作用时间可由角动量定理
通过取积分,可得:
3-11.解:
直接考虑垂下的链条的质心位置变化,来求做功,则:
3-12.解:
当起重机忽然刹车时,物体的动能将转换为钢丝绳的弹性势能:
由,可得:
分析物体的受力,可得到绳子的拉力为:
3-13.解:
(1)当A和B开始分离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根据能量守恒,可得到:
,所以:
;
(2)分离之后,A的动能又将逐渐的转化为弹性势能,所以:
,则:
3-14.解:
(1)取无穷远处势能为零,计算地面处的势能为:
(2)若选取地面处势能为零,计算无穷远处的势能为:
两种情况下势能差是完全一样的。
3-15.解:
由万有引力的势能函数值,在离地球表面高度为处,质量为的质点所具有的引力势能为:
如果以地面作为零电势处,则质点所具有的引力势能近似可表示为.
习题4
4-1.解:
(1)根据冲量定理:
其中动量的变化:
在本题中,小球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速度没有变化,动量的变化就为0,冲量之和也为0,所以本题中质点所受合外力的冲量I为零
(2)该质点受的外力有重力和拉力,且两者产生的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重力产生的冲量=mgT=2pmg/w;所以拉力产生的冲量=2pmg/w,方向为竖直向上。
4-2.解:
(1)由做功的定义可知:
(2)由动能定理可知,当物体速度不变时,外力做的总功为零,所以当该F做的功为125.6J时,其他的力的功为-125.6J。
4-3解:
(1)根据动量的定义:
(2)从到的时间内质点受到的冲量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动量的变化,因为动量没变,所以冲量为零。
4-4.解:
(1)解:
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可得:
代入数据可得:
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
T-G=
(2)根据冲量定理可得:
4-5.解:
由碰撞时,动量守恒,分析示意图,可写成分量式:
所以
(2)反冲的动能为:
4-6.解:
根据弹性碰撞遵循的规律,可得到以下两个式子:
代入已知量,可得:
M=7u
4-7.解:
(1)由和子弹离开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则可以得到:
算出t=0.003s。
(2)由冲量定义:
(3)由动量定理:
4-8.解:
在爆炸的前后,质心始终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质心的轨迹为一抛物线,它的落地点为xc。
因为,
故
4-9.解:
分析题意,可知在弹簧由压缩状态回到原长时,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换为B木块的动能,然后B带动A一起运动,此时动量守恒,可得到两者相同的速度v,并且此时就是弹簧伸长最大的位置,由机械能守恒可算出其量值。
所以
(2)
那么计算可得:
4-10.解:
由碰撞过程动量守恒以及附加条件,可得
(1)假设碰撞是完全非弹性的,即两者将以共同的速度前行:
所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交通大学 大学 物理学 习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