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赏析.docx
- 文档编号:23276068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9.52KB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赏析.docx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赏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赏析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城阙(quèè)辅三秦:
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
城阙,指长安。
三秦,指关中地区。
五津:
指岷江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代指蜀川。
君:
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宦(huààn)游:
出外做官。
天涯:
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
并邻,近邻。
无为:
无须、不必。
歧(qí)路:
岔路口。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沾巾:
泪沾手巾,意思是挥泪告别。
此诗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辅”,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
第二句点出友人”;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
诗人巧用一个“望”字,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好似诗人站在三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
”;望”字不仅拓宽了诗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使人感觉到既然“五津”可望,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伤。
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hàn)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诗人劝慰友人:
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
此次友人孤身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
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
诗人设想别后:
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
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这首诗四联均紧扣“离别”起承转合,诗中的离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1.下列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首联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写离情别意,重在点出相同之处,即同为宦游人。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嫌弃杜少府在临别时像小儿女一般哭哭啼啼。
2.对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B)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
诗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
B.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包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
C.首联中的“望”字是诗人的想象,意思是从蜀州可在风烟弥漫中望到五津。
D.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请作赏析。
【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
诗人设想别后:
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理解性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时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可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心声的名句是: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6、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明不要因为离别而伤感的诗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表达作者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hùn)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张丞相:
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
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
包含。
虚:
天空。
混太清:
与天空浑然一体。
太清:
指天空。
云梦泽:
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欲济无舟楫:
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
济:
渡。
楫:
(jí)划船用具,船桨。
端居耻圣明:
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
端居:
闲居、平常家居。
徒有羡鱼情:
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徒:
只能。
【赏析】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
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
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汪洋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
颔联描写湖水声势。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
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
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
这使读者比物联类:
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
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
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
颈联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这两句采用了类比的手法,先说诗人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
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
“欲济”而”;无舟楫”,比喻恰当,婉曲传旨。
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
“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
”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的进一步深化。
“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心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
1、对诗句解说不当的一项是(B)
A涵虚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写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济句中的济即渡,这句是说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闲居,圣明指当时的太平盛世。
D最后两句中借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
2、对此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3、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成语,它是临渊羡鱼,现在的意思是: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5请简要谈谈你对颔联的理解。
颔联从视觉,听觉,触觉几方面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极富艺术感染力,尤其蒸字显示出了洞庭湖丰富的积蓄,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
6、这首诗的写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联系全诗看,作者在欲济无舟楫一句中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夸张。
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想出仕却无人引荐,暗示作者想得到对方的援引。
7、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
景象极其壮阔。
8.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雄浑壮阔和气势博大的特点。
9.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想为国出仕,渴望得到引荐10.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这里隐喻自己,言外之意是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
1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
请作简要赏析。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12.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诵,成为千古名句,请简要分析它的妙处。
【答案】颔联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云梦泽水气蒸腾,洞庭湖波涛汹涌,摇撼岳阳城的景况,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或:
从视觉、听觉和触觉角度描绘了洞庭湖雄浑壮阔的博大气势,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尤其是”;蒸”字展示了洞庭湖丰富的贮蓄,“撼”字衬托洞庭湖的浩阔激荡,气势宏大。
)
1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答案】诗人以写洞庭湖为发端,以”;欲济无舟楫”为喻,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本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为民谋利的苦衷,希望能够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理解性默写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的诗句是: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句子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语文 课外 古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