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A第1次.docx
- 文档编号:23269394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54.92KB
物理学A第1次.docx
《物理学A第1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A第1次.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物理学A第1次
第一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受体激动药的特点是(A)
A.对受体有亲和力,有内在活性B.对受体无亲和力,有内在活性C.对受体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D.对受体无亲和力,无内在活性E.促进传出神经末梢释放递质
2.药物与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取决于(D)
A.效价强度B.剂量大小C.机能状态D.有否内在活性E.效能高低
3.安全范围是(A)
A.最小中毒量与最小有效量间范围B.极量与最小有效量间范围C.治疗量与中毒量间范围D.极量与中毒量间范围E.95%有效量与5%中毒量间范围
4.药物对动物急性毒性的关系是(B)
A.LD50越大,毒性越大B.LD50越大,毒性越小C.LD50越小,毒性越小
D.LD50越大,越容易发生毒性反应E.LD50越小,越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5.以下关于不良反应的论述何者不正确(D)
A.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B.变态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C.有些不良反应可在治疗作用的基础上继发D.毒性作用只有在超剂量下才会发生E.有些毒性反应停药后仍可残存
6.以下阐述中何者不妥(C)
A.最大效能反映药物内在活性B.效价强度是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
C.效价强度与最大效能含义完全相同D.效价强度与最大效能含义完全不同
E.效价强度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
7.有关受体的错误描述是(D)
A.是蛋白质B.有饱和性C.有特异性D.只能与药物结合E.与药物结合是可逆的
8.A、B、C三药的LD50分别为40、40、60mg/kg,ED50分别为10、20、20mg/kg,PO,比较三药安全性大小的顺序应为(A)
A.A>C>BB.AB>CD.A>B=CE.A=B>C
9.药物的作用是指(D)
A.药物引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变化B.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C.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D.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E.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
10.药物作用机制不包括(C)
A.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B.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C.改变药物的给药途径
D.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E.作用于特定的靶点
11.受体特征不包括(C)
A.饱和性B.专一性C.依赖性D.可逆性E.高灵敏度
12.副作用是在哪种剂量下产生的不良反应(B)
A.最小有效量B.治疗剂量C.大剂量D.阈剂量E.与剂量无关
13.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B)
A.杀死半数病原微生物的剂量B.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C.致死剂量的一半D.使半数动物产生毒性反应的剂量E.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的一半
14.药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是指(E)
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B.达到50%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C.与50%受体结合的剂量
D.产生50%最大效应时的剂量E.引起50%动物有效的剂量
15.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E)
A.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B.药物脂溶性的强弱;C.药物水溶性的大小;D.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的高低;E.药物与受体结合后,激动受体产生效应的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
1.药物不良反应包括(ABCDE)
A.副反应B.毒性反应C.后遗效应D.停药反应E.变态反应
2.符合受体概念的描述是(AE)
A.能特异识别药物或内源性配体B.能将激动药转化为代谢产物C.能抑制酶的活性
D.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E.能与药物结合,并产生药理效应
3.关于效价强度的概念正确的是(BD)
A.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B.药物达到一定效应所需的剂量C.反映药物本身的内在活性
D.反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E.药物达到最大效应时的剂量
4.属于“量反应”的指标有(ADE)
A.心率增减的次数B.死亡或生存的动物数C.惊厥和不惊厥的个数
D.血压升降的千帕数E.尿量增减的毫升数
5.受体的共同特征有(ABCDE)
A.与配体结合具有饱和性B.与配体结合具有专一性C.与配体的结合是可逆的
D.与配体之间具有高亲和力E.效应的多样性
6.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BCDE)
A.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B.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C.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其动态变化的规律
D.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E、寻找和发现新药
7.药物的基本作用和药理效应的特点(ABCD)
A.通过影响机体固有的生理、生化功能而发挥作用B.具有专一性和选择性
C.具有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两重性D.药理效应有兴奋和抑制两种基本类型
E.选择性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与剂量无关
8.有关毒性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由于用药剂量不当所致B.与用药时间过长有关C.是可以预知并且可以避免的
D.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有关E.由于机体生化机制的异常所致
3、名词解释
1.药物:
指能影响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
化学物质。
2.药理学:
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3.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
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机制,其
内容包括药物与作用靶位之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生物
化学、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药物作用的全过程和分子
机制。
4.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
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
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5.首关消除:
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
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
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
6.生物利用度:
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D/A)
X100%。
A为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的所能达浓度,D为口服相同药物
剂量后体循环所能达到浓度。
7.半衰期:
是指一个时间段T,在T这段时间内,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
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
8.不良反应:
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
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9.副作用:
系指应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
10.毒性反应:
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
组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11.后遗效应:
也称为后遗作用(posteffects)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下降至有效
水平以下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12.效能:
从剂量---效应曲线图中可得知,随着剂量的增加,药物的作用强度也相应增加,
直至出现最大效应。
13.效价强度:
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的等效计量的比较,是指能引起等效
应(一般采用50%效应量)的相对浓度或剂量。
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即用药量越大者效价强度越小。
反映药物与受体亲和力。
14.治疗指数:
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此值愈大则表示药物愈安全。
15.受体向上调节:
受体增敏(receptorhypersitization)受体长期反复与拮抗药接触产生
的受体数目增加或对药物的敏感性升高。
16.受体向下调节:
受体的数目减少,亲和力减低或效应力减弱。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多数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转运方式是(B)
A.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C.易化扩散D.滤过E.经离子通道
2.药物经下列过程时何者属主动转运(B)
A.肾小管再吸收B.肾小管分泌C.肾小球滤过D.经血脑屏障E.胃黏膜吸收
3.药物半衰期主要取决于其(B)
A.剂量B.消除速率C.给药途径D.给药间隔E.分布容积
4.某药口服后只有少部分进入体内循环,较确切的表述是其:
(C)
A.吸收少B.被消化液破坏多C.生物利用度低D.效价低E.排泄快
5.在酸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D)
A.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E.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慢
6.肝清除率小的药物(E)
A.首关消除少B.口服生物利用度高C.易受血浆蛋白结合力影响
D.易受肝药酶诱导剂影响E.以上全对
7.对血浆半衰期(—级动力学)的理解何者不正确(D)
A.是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B.能反映体内药量的消除速度
C.依据其可调节给药间隔时间D.其长短与原血浆浓度有关
E.一次给药后经4~5个半衰期就基本消除
8.某药经口服连续给药,剂量0.25mg/kg,按t1/2间隔给药,欲立即达到稳态浓度,首剂为(B)
A.0.25mg/kgB.0.50mg/kgC.0.75mg/kgD.1.00mg/kgE.1.50mg/kg
9.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D)
A.作用增强B.代谢加快C.排泄加速D.暂时失活E.转运加快
10.首关消除常发生的给药途径是(A)
A.口服B.肌注C.舌下含服D.静注E.皮下注射
11.首关消除的特点不含(B)
A.可发生于口服给药时B.使药物作用时间延长C.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在胃肠道灭活D.药物进入体循环前在肝灭活E.使进入体循环的实际药量减少
12.相对生物利用度是(C)
A.(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注等量药物后AUC)×100%
B.(口服药物剂量/进入体循环的药量)×100%
C.(受试药物AUC/标准药物AUC)×100%
D.(受试药物Cmax/标准药物Cmax)×100%
E.(口服等量药物后Cmax/静注等量药物后Cmax)×100%
13.关于“表观分布容积”,错误的描述是(B)
A.指药物在体内达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比
B.代表药物在体内分布的真正容积C.只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宽窄的程度
D.其单位为L或L/kgE.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表观分布容积小
14.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则(D)
A.药物血浆浓度低B.药物活性强C.药物毒性大D.表观分布容积小
E.表观分布容积大
15.下列哪个不属于药酶抑制剂的有(D)
A.西咪替丁B.氯霉素C.异烟肼D.地塞米松E.酮康唑
二、多项选择题
1.药物的生物转化(ABC)
A.主要在肝进行B.第一步为氧化、还原或水解,第二步为结合
C.代谢与排泄统称为消除D.使多数药物药理活性增强,并转化为极性高的水溶解代谢物E.主要在肾进行
2.有关一级消除动力学正确的是(BCD)
A.药物半衰期并非恒定值B.药物半衰期与血药浓度高低无关C.为绝大多数药物消除方式D.其消除速率与体内药物量成正比E.其消除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消除实际百分率
3.有关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正确描述是(BCD)
A.结合型有药理活性,而游离型无药理活性B.可影响药物的转运C.结合是可逆的,具有饱和性D.结合率低,药物作用强E.结合率高,药物作用强
4.属于药酶诱导剂的有(ABDE)
A.灰黄霉素B.苯巴比妥C.异烟肼D.苯妥英钠E.利福平
5.能够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酶有(ABCD)
A.黄嘌呤氧化酶B.单胺氧化酶C.肝微粒体酶D.胆碱酯酶E.二氢叶酸还原酶
6.影响药物在组织中分布的因素有(ABCE)
A.药物的理化性质B.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C.体液的pH值D.药物的生物利用度E.机体的生理屏障
7.大多数药物经代谢转化后(AC)
A.极性增加B.极性减小C.药理活性减弱或消失D.药理活性增强E.药理活性基本不变
8.影响P450酶活性的因素有(ABCDE)
A.营养状况B.种族和遗传因素C.药物D.年龄E.病理因素
9.P450酶系的特性是(BCDE)
A.对底物的高度选择性B.由多种酶组成C.个体差异性大D.对底物的选择性不高E.可诱导性
10.肝肠循环的特点是(CDE)
A.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B.使药物的作用时间明显缩短C.使药物的作用时间明显延长D.药时曲线表现出双峰现象E.药物由胆汁排泄到肠道,在肠道被再吸收形成的循环
三、名词解释
1.酶诱导剂:
是指有些药物长期使用后能加速肝药酶的合成并增强其活性。
2.酶抑制剂:
是指特异性作用于酶的某些基团,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
的物质。
3.肝肠循环:
又称为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cycle)。
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
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4.恒比消除:
在单位时间里,体内药物按恒定的比例衰减。
5.恒量消除:
是药物代谢动力学的一个概念,指一种药物消除类型(药物在体内转运
或转化\处理)。
6.受体激动药:
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受体结合,激动受体,产生与乙酰胆碱类似的
作用。
乙酰胆碱是胆碱能神经递质,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被乙酰胆碱
酯酶水解。
7.受体拮抗药:
没有内在活性的配体与受体结合后不能激发生理效应,反会妨碍受体
激动药的作用。
第五章拟胆碱药
一、单项选择题
1.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是(E)
A.阿托品B.肾上腺素C.东莨菪碱D.异丙肾上腺素E.毛果芸香碱
2.毒扁豆碱滴眼有时可引起头痛,是由于(B)
A.瞳孔扩大B.睫状肌痉挛C.眼内压降低D.颅内压升高E.瞳孔缩小
3.胆碱酯酶抑制药不用于下列哪种情况(D)
A.青光眼B.重症肌无力C.手术后腹气胀D.房室传导阻滞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新斯的明禁用于(A)
A.机械性肠梗阻B.术后腹气胀C.术后尿潴留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E.重症肌无力
5.新斯的明最明显的中毒症状是(D)
A.中枢兴奋B.中枢抑制C.青光眼加重D.胆碱能危象E.排气过多
6.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时不能与下列哪类药合用(B)
A.大环内酯类B.氨基糖苷类C.头孢菌素类D.四环素类E.青霉素类
7.胆碱酯酶抑制药与下列哪类药合用易出现毒性反应(A)
A.酯类局麻药B.酰胺类局麻药C.抗癫痫药D.抗躁狂药E.镇痛药
8.毛果芸香碱与下列哪个药是一对拮抗剂(C)
A.毒扁豆碱B.肾上腺素C.阿托品D.异丙肾上腺素E.心得安
9.治疗重症肌无力应首选(D)
A.毒扁豆碱B.肾上腺素C.毛果芸香碱D.新斯的明E.酚妥拉明
10.阿托品类药中毒时可用下列哪个药解救(C)
A.速尿B.酚妥拉明C.毛果芸香碱D.新斯的明E.肾上腺素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斯的明用于(ACE)
A.重症肌无力B.机械性肠梗阻C.非去极化型肌松药过量时解救D.支气管哮喘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新斯的明禁用于(BD)
A.青光眼B.尿路梗阻C.术后腹气胀D.支气管哮喘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阿托品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ACDE)
A.能迅速解除M样症状B.能迅速制止骨骼肌震颤C.必须及早、足量、反复使用
D.能解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E.中度中毒时必须合用氯磷定效果才好
4.氯磷定(ABCD)
A.剂量过大也可抑制胆碱酯酶B.能使被抑制的胆碱酯酶复活C.能迅速制止肌束颤动
D.能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E.对乐果中毒疗效好
5.毒扁豆碱(ACE)
A.口服易吸收B.滴眼引起缩瞳、眼内压降低和调节麻痹C.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
D.直接激动M受体E.对眼的作用较毛果芸香碱强而持久
三、简答题
1.简述新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依据。
答:
新斯的明试验是诊断重症肌无力(MG)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品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而发挥完全拟胆碱作用,此外能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
上烟碱样受体(N2受体)。
其作用特点为对腺体、眼、心血管及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对胃肠道平滑肌能促进胃收缩,但却减少胃酸,因为新斯的明和乙酰胆碱一样能与胆碱酯酶相结合,但结合牢固水解慢,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已释放的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大量堆积,而乙酰胆碱是迷走神经抑制纤维的神经递质,可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从而使胃酸分泌减少。
并促进小、大肠,尤其是结肠的蠕动,从而防止肠道弛缓、促进肠内容物向下推进。
本品对骨骼肌兴奋作用较强,但对中枢作用较弱。
第六章抗胆碱药
一、单项选择题
1.阿托品治疗胃肠绞痛,病人伴有口干、皮肤干燥、面红等反应称为(B)
A.兴奋作用B.副作用C.毒性反应D.继发作用E.变态反应
2.下列哪个药可抢救筒箭毒碱过量引起的呼吸肌麻痹(A)
A.新斯的明B.可拉明C.阿托品D.阿拉明E.肾上腺素
3.阿托品类药禁用于(C)
A.虹膜睫状体炎B.消化性溃疡C.青光眼D.胆绞痛E.窦性心动过缓
4.琥珀胆碱可引起(B)
A.血钠升高B.血钾升高C.血钾降低D.血氨升高E.肾素降低
5.具有中枢抑制作用的M受体阻断药是(C)
A.阿托品B.山莨菪碱C.东莨菪碱D.后马托品E.丙胺太林
6.治疗胃肠绞痛应首选下列哪个药(B)
A.吗啡B.阿托品C.阿司匹林D.后马托品E.毛果芸香碱
7.琥珀胆碱不能与下列哪类药合用(A)
A.氨基糖苷类B.青霉素类C.头孢菌素类D.磺胺类E.大环内酯类
8.东莨菪碱治疗震颤麻痹是由于(B)
A.外周性抗胆碱作用B中枢性抗胆碱作用.C直接松弛骨骼肌D.抑制唾液分泌作用
E.较大剂量时对N2受体有阻断作用
9.山莨菪碱主要用于治疗(B)
A.虹膜炎B.胃肠绞痛和感染性休克C.心动过速D.青光眼E.晕动病
10.琥珀胆碱禁用于(C)
A.气管内插管B.气管镜检查C.清醒患者D.胃镜检查E.食管镜检查
二、多项选择题
1.阿托品禁用于(CE)
A.心动过缓B.肠痉挛C.青光眼D.感染性休克E.前列腺肥大
2.山莨菪碱的适应证是(AB)
A.感染性休克B.内脏绞痛C.全麻前给药D.扩瞳、检查眼底E.防晕、止呕
3.东莨菪碱可用于(ACD)
A.全麻前给药B.内脏平滑肌绞痛C.防治晕动病D.抗震颤麻痹E.治疗青光眼
4.下列哪些作用属于阿托品的副作用(ABCDE)
A.皮肤干燥B.尿潴留C.便秘D.口干E.看近物不清
5.与阿托品相比,山莨菪碱具有下列哪些特点(ABD)
A.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弱B.扩瞳作用弱C.易通过血脑屏障D.解痉作用相似
E.毒性大
三、简答题
1.分析阿托品对眼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答:
作用原理:
阻断M胆碱受体
药理作用:
1、腺体分泌减少
2、眼(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
3、内脏平滑肌松弛
4、心脏(心率加快、传导加快)
5、直接扩血管(皮肤血管扩张、中枢兴奋)
临床应用:
1、麻醉前给药、盗汗、流涎症
2、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
3、缓解各种内脏绞痛
4、缓慢型心率失常
5、抗休克、有机磷酸酯中毒解救。
第七章拟肾上腺素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过量最易引起心律失常、心室颤动的药物是(A)
A.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间羟胺E.麻黄碱
2.对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中毒性休克患者最好选用(A)
A.多巴胺B.肾上腺素C.麻黄碱D.异丙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
3.肾上腺素作用于下列哪些受体可引起心血管作用(B)
A.β1β2受体B.α,β1受体C.α,β2受体D.α,β1β2受体E.α1α2受体
4.肾上腺素不具有下列哪种治疗作用(C)
A.舒张支气管平滑肌B.治疗药物所致过敏反应C.治疗心源性休克D.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E.抢救心脏骤停
5.抗休克时,去甲肾上腺素正确的给药方法是(B)
A.立即皮下注射B.静脉滴注C.肌内注射D.静脉注射E.立即口服
6.麻黄碱预防支气管哮喘时出现的中枢症状是该药的(C)
A.过敏反应B.毒性反应C.副作用D.继发反应E.后遗效应
7.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抢救时应首选(E)
A.去甲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间羟胺E.肾上腺素
8.氯丙嗪在剂量过大时引起的低血压可用下列哪个药纠正(D)
A.肾上腺素B.多巴胺C.异丙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E.麻黄碱
9.下列哪一项是去甲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D)
A.中枢兴奋B.久用产生耐受性C.血压过低D.急性肾衰E.房室传导阻滞
10.静脉给缩血管药物时(B)
A.宜快速推注B.药液不能外溢到组织中C.宜加入其他药D.不宜控制滴速E.以上均不对
二、多项选择题
1.肾上腺素禁用于(ADE)
A.高血压B.器质性心脏病C.心脏骤停D.糖尿病E.过敏性休克
2.异丙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共同的作用是(ACDE)
A.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B.血管收缩,血压升高C.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减少
D.支气管平滑肌松弛E.促进分解代谢
3.肾上腺素可用于(AC)
A.支气管哮喘B.心源性休克C.心脏骤停D.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E.房室传导阻滞
4.去甲肾上腺素收缩的血管包括(ACE)
A.皮肤粘膜血管B.骨骼肌血管C.肾血管D.冠状血管E.脑血管
5.多巴胺对受体的特点是(ABCD)
A.激动心脏β1受体B.激动血管α受体C.激动血管多巴胺受体D.对β2受体影响微弱E.作用于H受体
三、简答题
1.试述肾上腺素为何能救治过敏性休克?
答:
可兴奋αβ二种肾上腺素能受体。
主要作用为兴奋心脏、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收缩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使血压升高;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能松
弛胃肠道和支气管平滑肌、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粘膜水肿、散大瞳孔;促进糖原分解,
升高血糖。
本品能被消化液分解,故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后3—5分钟显效,可维持l
小时,肌注后其作用仅维持10—30分钟。
此外加入局麻药中或外用可延缓吸收,以延
长作用时间并有止血作用。
用于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及心脏骤停等。
2.试分析实验动物先用α受体阻断药后再用肾上腺素时血压变化及其原因?
答:
应用α受体阻断剂后选择性的阻断了α受体所介导的缩血管作用,但β受体所介导的舒张
血管的作用没有被阻断,所以肾上腺收缩血管的作用被取消,而表现出舒张效应。
这个
是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作用。
第八章抗肾上腺素药物
一、单项选择题
1.酚苄明注射给药的正确方式是(D)
A.皮下注射B.肌内注射C.静脉推注D.静脉滴注E.以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
2.普萘洛尔能诱发下列哪种严重反应而禁用于伴有此疾病的患者(C)
A.精神抑郁B.消化性溃疡C.支气管哮喘D.贫血E.高脂血症
3.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可被酚妥拉明(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