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docx
- 文档编号:23266447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681.91KB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docx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好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光现象》检测包含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下列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踩影子
B.
铅笔弯折了
C.
照镜子
D.
日食
2.下列知识结构中,正确的是( )
A..
异同点
蒸发
沸腾
不同点
发生地点
液体表面
液体内部和表面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一定温度(沸点)
剧烈程度
平和
剧烈
相同点
汽化、吸热
B.
区别
实像
虚像
概念
真实光线会聚而成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组成
倒正
一般倒立
一般正立
举例
平面镜成像
小孔成像
C.
固体熔化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温度是否升高
有无熔点
晶体
吸热
不变
无
非晶体
吸热
升高
有
D.
物态变化
过程
吸放热
举例
液化
气态变成液态
放热
冰棒冒“白气”
升华
气态变成固态
吸热
冰冻衣服变干
A.AB.BC.CD.D
3.如图中,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规律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手影
B.
小孔成像
C.
看见不发光的书
D.
激光准直
4.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燕子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燕子和像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像大小的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像、距离变小、不变
B.实像、距离变小、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不变
D.虚像、距离变小、变小
5.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在E处,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
A.B点B.C点C.D点D.E点
6.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的中央,让手电筒的光从上往下正对着平面镜照射,观察者从侧面看去,是( )
A.白纸和平面镜都较亮B.白纸和平面镜都较暗
C.白纸被照亮而平面镜较暗D.平面镜被照亮而白纸较暗
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60°
C.MM′的右侧是玻璃D.NN′是界面
8.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已经进入每一户家庭,关于小汽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汽车的后视镜采用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B.夜间行车时,为了安全车内最好关着灯
C.关上车窗后,车内会变得安静很多,是因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
D.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防止车内的物体成像在车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
9.下列短语中所涉及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立竿见影B.镜花水月C.天狗食月D.鱼翔浅底
10.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上方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上方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11.研究光的传播情况时,引入“光线”,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B.理想模型法C.等效替代法D.类比法
12.医生检查耳道时常戴一个镜子,这是( )
A.凹镜,发散光线,增大照射面
B.凹镜,会聚光线,使耳道处照得更亮便于观察
C.凹镜,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D.凹镜,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二、填空题
13.光在______中的传播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m/s。
14.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
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40cm处,以恒定的水平速度10cm/s向平面镜匀速直线运动,1秒后,像离镜面距离为______m,若平面镜顺时针转至图中虚线位置,铅笔和像两者所在直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
15.在暗室内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屏上如图所示,则
区域为______,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______(选填“A”或“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因为______具有热效应。
16.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是利用______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人看到天边的彩虹是光发生了______现象。
17.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
;当人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门缝越________(选填“近”或“远”),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来解释。
18.小华陪爷爷去湖里叉鱼,看到了河里游动的小鱼和自己的倒影,根据这个情景回答如下问题:
(1)小华看到“鱼”的比实际位置______了(升高/降低),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造成的。
若小华将电筒光对着看到的“鱼”射入,______(能/不能)照亮鱼。
(2)小华看到自己的倒影是______像(实/虚),如果小华到水面的距离是2m,则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2m(大于/小于/等于/)。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将红、绿、______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如图乙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
此时看见的烛焰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
(3)如图丙用一束绿色激光照射到一个白色气球表面,若要将此气球射破,则要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______色(选填“红”或“绿”),气球能被激光射破,说明了光具有______。
(4)如图丁是小明用乒乓球、足球和灯泡来演示日食现象,其中乒乓球代表______。
20.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作为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______(填“虚”或“实”)像。
仔细观察后可知:
近处的人所成的像与人大小相同,远处的树木所成的像大小与实物相比是______(填“相同”或“缩小”)的。
我国已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解答题
2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千手观音
著名舞路编导家张继钢历时七年倾力创作的大型原创音画舞剧《千手观音》,集结了国内外舞台艺术领域一线艺术家,在音乐、编舞、舞美等方面进行了独辟蹊径的尝试和探索,全剧贯穿始终的鬼斧神工般的编排巧思、出神入化的肢体语言和大爱无形的感召力量,彰显出张继钢作品里标志性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舞剧《千手观音》是在广为流传的“千手观音”故事的基础上重新创作的,演绎了一段极具寓言色彩的故事。
如图所示,是《千手观音》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时的剧照,我国21个平均年龄为21岁的演员将舞蹈演绎得惟妙惟肖,营造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震撼的视觉冲击力,赢得了观众们“激动、流泪”的评价。
《千手观音》在舞台表演时,演员主要是通过地板的震动来对准节拍,从而通过震动熟悉节拍。
(1)如图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______的缘故。
现场观众能在不同的角度看到演员身上的服饰,是由于光在服饰表面发生了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现场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选“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3)演员听不清声音,技术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带动舞台产生振动,从而使站在舞台上的少女演员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这说明声音具有______。
22.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光的全反射
一束激光从某种玻璃中射向空气(如图甲所示),保持入射点不动,改变入射角(每次增加0.2°),当入射角增大到41.8°时,折射光线消失,只存在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全反射,发生这种现象时的入射角叫作这种物质的临界角.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1)上述玻璃的临界角是___________.
(2)折射光线消失后反射光线的亮度会增强,其原因是折射光消失后,入射光几乎全部变为___________.
(3)当光从空气射向玻璃,__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光的全反射现象.
(4)一个三棱镜由上述玻璃构成,让一束光垂直于玻璃三棱镜的一个面射入(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完成这束入射光的光路图________
23.如图,下列给出的二副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
答:
A_____;B_____.
24.下表是光在几种不同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图所示是不同的均匀介质以及光传播的光路图。
介质
玻璃
冰
水
酒精
空气
光速(×108m/s)
1.87
2.29
2.25
2.26
3.00
(1)在表格给定的几种介质中,光传播速度最小的介质是______。
(2)通过分析表格数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得出结论:
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小,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大。
(3)图甲是光在几种介质中传播的光路图,结合表格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会发生______,在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内,光线与法线的夹角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4)如图乙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大致位置。
(____)
(5)如图丙所示,一束光经过A点,要射中B点,则入射点应在O点的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
25.请阅读《走马灯》回答问题。
走马灯
《燕京岁时记·走马灯》中记载:
“走马灯者,剪纸为轮,以烛嘘之,则车驰马骤,团团不休,烛灭则顿止矣。
”走马灯(如图所示)古称蟠螭(pánchī)灯(秦汉)、转鹭灯(唐)、马骑灯(宋),中国特色工艺品,亦是传统节日玩具之一,属于灯笼的一种。
走马灯的构造是在一根立轴上部装有叶轮,其轴中央装两根交叉细铁丝,在铁丝每一端粘上人、马之类的剪纸。
立轴下端附近装一支蜡烛,蜡烛点燃后,热气上升,形成气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于是剪纸随轮轴转动。
从外面看,在灯笼纸罩上,剪纸的影子就活动起来了。
根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立轴下端的蜡烛点燃后,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_______,随即上升,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推动叶轮旋转;
(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__________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如图所示的机器中,工作原理与其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线垂直于地面MN照射,长为1m的轻质细杆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系着小球A,小球A在竖直面内绕着O点做圆周运动,图中虚线为小球运动轨迹.
(1)在图中画出小球A运动一圈时,其影子在地面MN上的位置范围.
(_______)
(2)若小球运动一周时间为5s,则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A.踩影子,影子的形成仅仅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选项错误;
B.铅笔弯折了,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选项正确;
C.照镜子是平面镜反射形成的,故C选项错误;
D.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2.A
解析:
A
A.沸腾是液体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吸热现象;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缓慢的汽化吸热现象,故A正确;
B.平面镜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故B错误;
C.晶体有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吸热,温度升高。
故C错误;
D.升华是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该过程吸热,故D错误。
故选A。
3.C
解析:
C
手影、小孔成像、激光准直都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看见不发光的书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解析:
C
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小燕子在湖水中成的像是虚像,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燕子到湖面的距离大小等于像到湖面的距离大小,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燕子到湖面的距离在变小,那么像到湖面的距离也在变小;物与像的大小相等,燕子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也不变;综上所述,成虚像、距离变小、像大小不变。
故选C。
5.D
解析:
D
据题意可知,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得,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E处射出光束时,光线会原路返回,即可把铜钱照亮。
故选D。
6.C
解析:
C
让手电筒的光从上往下正对着平面镜照射,白纸发生漫反射,平面镜发生镜面反射,观察者从侧面看去,白纸较亮,平面镜较暗,故选C。
7.C
解析:
C
A.由图可知,NN’为法线,入射角为60°,故A选项错误;
B.折射角的大小为
90°-50°=40°
故B选项错误;
C.由于左边的角大,故左边的是空气,右侧是玻璃,故C选项错误;
D.NN’是法线,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8.A
解析:
A
A.小汽车为了扩大视野,后视镜采用凸面镜,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夜间行车时,开着灯由于光的反射会在前挡风玻璃上形成较清晰的车内的虚像,所以为了安全车内最好关着灯,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关上窗户,车内会安静许多,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是因为玻璃可以起到隔音的效果,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前挡风玻璃倾斜安装是防止车内的物体成像在车正前方,影响司机视线,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解析:
B
A.立竿见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镜花水月都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天狗食月,即是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鱼翔浅底是水底的鱼的光线通过水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
D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CD是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入射角大小为90°-60°=30°;光由玻璃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大小为90°-45°=45°,界面左侧为玻璃、右侧为空气。
故选D。
11.B
解析:
B
研究光的传播情况时,引入“光线”,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理想模型法,故选B。
12.B
解析:
B
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医学上,医生检查耳道就利用这点聚集光线,看清耳道内的病情。
故选B。
二、填空题
13.同种均匀介质3×108
解析:
同种均匀介质3×108
[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m/s。
14.390°
解析:
390°
[1]由速度公式得铅笔运动的距离
铅笔到平面镜的距离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像和铅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铅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3m。
[2]若平面镜顺时针转45°,根据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像,铅笔的像和铅笔到平面镜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作出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像,如图所示:
可以判断铅笔和像所在直线夹角是90°。
15.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外线
解析:
红橙黄绿蓝靛紫B红外线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分布在
区域。
[2][3]紫光比红光偏转能力强,所以白色光屏上从B到A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光之外是紫外线,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可以判断A之外是紫外线,B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较强,B点外侧温度计的示数会明显上升。
16.漫反射色散
解析:
漫反射色散
[1]电影院内在各个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荧幕上的画面,说明反射光射向四面八方,则发生的反射是漫反射。
[2]彩虹的形成是因为光发生折射后被分解成了七种色光,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17.近直线传播
解析:
近直线传播
[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当外面物体的光通过门缝进入人的眼睛时,由门缝的两边和眼睛会形成一个区域,如图所示:
[2][3]
和
形成的区域
就是观察的范围,从图中可发现眼睛的位置(
)离门缝越远时,
越小,观察的范围越小,眼睛离门缝近,观察到的范围越大,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
18.升高折射能虚像等于
解析:
升高折射能虚像等于
(1)[1][2]鱼反射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的方向偏折,人逆着折射后的光线看过去,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像的位置比鱼的实际位置浅,即位置升高了。
[3]由于光路可逆,当用电筒光对着看到的“鱼”(即鱼的虚像)照射时,电筒光在水面处折射,折射光线会到达鱼的实际位置。
(2)[4]小华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平面镜成像,所以是虚像。
[5]小华经水面所成的像和小华到水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像到水面的距离等于2m。
19.蓝同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不是红能量月球
解析:
蓝同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不是红能量月球
(1)[1]红、绿、蓝被称为光的三原色,如图甲将红、绿、蓝三种色光照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2)[2][3][4]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如图乙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若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眼睛、三个小孔和蜡烛在同一直线上,此时看见的烛焰发出的光,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3)[5][6]把气球上被照亮的区域用颜料涂成红色;红色气球能够吸收所有绿光;因为光具有能量,所以气球能被激光射破。
(4)[7]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线,故灯泡代表太阳,乒乓球代表月亮,足球代表地球。
20.虚相同镜面
解析:
虚相同镜面
[1]因为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所以人们可以通过大厦的外部安装的平板玻璃幕墙看到自己的虚像。
[2]由于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故远处的树木所成的像大小与实物相比是相同的。
[3]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镜面反射造成的。
三、解答题
21.光的直线传播漫反射音色能量
(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的缘故。
[2]凹凸不平的反射面可以将光反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现场观众能在不同的角度看到演员身上的服饰,是由于光在服饰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2)[3]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乐器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
现场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
(3)[4]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带动舞台产生振动,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22.8°反射光不会
(1)由题意可知,当入射角增大到引41.8°时,折射光线消失,故临界角为41.8°;
(2)发生全反射时,入射光几乎全部变成了反射光;
(3)由于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折射角是小于入射角的,所以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4)光路图如上图所示.
23.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解:
A、掘进机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向前掘进的;
B、人在平面镜前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
故答案为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考点:
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当光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则发生反射现象.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分析能力,通过场景让我们分析用到的物理知识,这是中考的一种常见题型.
24.玻璃不能折射较小
左侧
(1)[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小的,所以光传播速度最小的介质是玻璃。
(2)[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但在冰中的传播速度要大于在水、酒精中的速度,所以不能得出光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小。
(3)[3]由图可知,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界面处会发生折射。
[4]光从速度大的空气中斜射入光速小的玻璃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即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速度小的玻璃中斜射入光速大的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偏折,即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在传播速度较小的介质内,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小。
(4)[5]图乙中,光从酒精中斜射入玻璃中时,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小,这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5)[6]光从玻璃斜射入冰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变大,则折射角会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会远离法线,要想射中B点,入射点应在O点的左侧,如图所示。
25.小直线传播AD
【解析】
【分析】
(1)根据
可知: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即体积变大后,密度变小;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分析选项中分别用了哪种驱动方式。
(1)火焰上方空气加热后体积膨胀,根据
,可知空气密度变小,会向上运动;
(2)立轴下端的蜡烛作用之一是提供热源,使空气产生对流;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作用之二是提供光源,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灯笼纸罩上形成剪纸的影子;
(3)走马灯利用了气体驱动的原理,蒸汽机是利用气体驱动,水轮机是利用水的动能,电风扇是利用电能驱动,燃气轮机是利用燃气驱动,故AD符合题意。
26.
8m/s
(1)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影子在地面MN上的位置范围如图所示:
(2)已知杆长为1m,小球运动轨迹的直径为2m,若小球运动一周,影子移动的距离为小球运动轨迹直径的2倍,即为4m,故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v=
=0.8m/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现象 初中 物理 年级 第五 现象 检测 包含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