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常规.docx
- 文档编号:23262668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52KB
内科护理常规.docx
《内科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护理常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护理常规
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篇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疼痛为最突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发生于清晨,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与心绞痛相似,但程度更剧烈,多伴有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及濒死感,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缓解。
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2.全身症状:
一般在疼痛发生后24-48小时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血沉增快,体温可升至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一周。
3.胃肠道反应:
疼痛剧烈时,常伴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4.心律失常:
见于75%-95%的病人,多发生在起病1-2天,24小时内最多见。
室颤是心梗早期,特别是入院前最主要的死因。
下壁梗死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及窦性心动过缓;前壁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如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表明梗死范围广泛,情况严重。
5.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衰,可在起病最初几天内发生。
6.血压:
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记录,防止心源性休克,必要时及时通知医师。
【护理要点】
1.休息与饮食:
发病12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告知病人及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解除焦虑,取得合作。
起病后4-12小时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
随后过度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
2.给氧:
常规给氧,氧流量2-5L/min,以增加心肌氧的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监测:
进行心电、血压、呼吸监测3-5天,除颤仪处于随时备用状态。
医务人员需高度负责,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
4.药物护理:
阿司匹林等药物抗血小板聚
集,为治疗常规用药,注意用药剂量用法准确。
5.疼痛护理:
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注意有无呼吸抑制并监测血压变化。
6.溶栓护理:
询问病人有无溶栓禁忌症,年龄》75岁者,选择溶栓治疗时应慎重。
协助医师做好溶栓前检查,溶栓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过敏、低血压、和出血。
7.对症护理:
注意观察患者心律,心律失常必须及时消除,以免演变为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控制休克,积极治疗心律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以应用利尿剂为主
8.活动护理: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活动计划。
9.排便护理:
采取通便措施,保持大便通常。
【健康教育】除参见“心绞痛”病人的健康指导外,还应注意:
1.疾病知识指导:
指导病人积极做到全面综合的二级预防,预防再次梗死和其他心血管事件。
为便于健康指导,归纳为以ABCD为符号的五项原则。
该原则也适用于心绞痛病人,故成为冠心病二级预防ABCD原则。
AMI恢复后的所有病人均应调节饮食,可较少再发,即低脂肪和低胆固醇饮食,要求饱和脂肪站总热量的7%以下,胆固醇v200mg/d。
戒烟是MI后的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AMI后继续吸烟再梗死和死亡危险增高22%-47%每次随诊都必须了解并登记吸烟情况,积极劝导病人戒烟,并实施戒烟计划。
2.心理指导:
MI后病人焦虑情绪多来自对今后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担心,应予以充分理解并指导病人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
告诉家属对病人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并创造一个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生活中避免对其施加压力,当病人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予以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必要时争取病人工作单位领导和同事的支持。
3.康复指导:
加强运动康复教育,与病人一起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指导病人出院后的运动康复训练。
个人卫生活动、家务劳动、娱乐活动等也对病人有益。
无并发症的病人,MI后68周可恢复性生活。
性生活应适度,若性生活后出现心率、呼吸增快持续20-30分钟,感到胸痛、心悸持续15分钟或疲惫等情况,应节制性生活。
经2〜4个月的体力活动锻炼后,酌情恢复部分或轻工作,以后部分病人可恢复全天工作,但对重体力劳动、驾驶员、高空作业及其他精神紧张或工作量过大的工种应予以更换。
4.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MI后病人因用药多、用药久、药品贵等,往往用药依从性低。
需要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途径,健康教育时应强调药物治疗的必要性,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
列举不遵医行为导致严重后果的病例,让病人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告知药物的用法、作用和不良反应,并教会病人定时测脉搏、血压,发护嘱卡或个人用药手册,定期电话随访,使病人“知、信、行”统一,做到不断自我校正,提高用药依从性。
若胸痛发作频繁、程度较重、时间较长,服用硝酸酯制剂疗效较差时,提示急性心血管事件,应及时就医。
5.照顾者指导MI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因素,应教会家属心肺复苏的基本技术以备急用。
【出院指导】1.告诉病人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的重要性,忌烟酒及刺激性食物,避免饱餐,保持大便通畅。
2.合理安排活动,胸疼发作频繁时,需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体力活动;稳定期可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能锻炼,以提高病人的活动耐力。
绝对不要搬抬过重的物品,因为搬抬重物时必须弯腰屏气,易诱发心肌梗死。
3.按医嘱服药,能自我检测药物的副作用。
掌握自测脉搏的方法,外出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并告知硝酸甘油的使用和保管方法。
4.交代病人及家属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风刺激、饱餐、用力排便等。
不宜在饱餐或饥饿时洗澡,水温勿过冷过热,时间不宜过长,浴室门不要上锁,以防发生意外。
5.定期复查,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若出现心绞痛加剧,含服硝酸甘油无效,出现特殊不适,如心悸、气喘、浮肿或服药期间发现疗效不理想和出现异常者应立即就诊。
不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疼、肩周炎、上腹痛等,为防止误诊,可先按心绞痛处理并及时就医,告知病人定期复查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
肝功能等
第二节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左心衰竭
(1)肺淤血:
呼吸困难:
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痰、咯血。
(2)心排血量减少:
疲乏、虚弱、头晕、尿少。
(3)低血压。
(4)发绀。
(5)出汗。
(6)心尖部舒张期。
(7)两侧肺底湿啰音。
2.右心衰竭体循环淤血
(1)消化道症状:
上腹部不适、畏食等
(2)水肿、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肝大腹水
3.全心衰竭临床常见先左心衰后右心衰,病人同时出现肺淤血及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但由于右心排血量减少,肺淤血缓解,呼吸困难反而减轻。
【护理要点】1.执行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心功能II级适当限制体力活动,可不影响轻体力工作和家务劳动;心功能III级严格限制一般体力活动,每天有充分的休息时间,但日常生活可以自理或在他人协助下自理;心功能IV级须绝对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生活由他人照顾,可在床上做肢体被动运动。
注意做好心理护理及生活护理。
3.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适当控制液体摄入量,限制钠盐摄入。
因利尿剂有排钠作用,服用利尿剂的病人,可适当放宽钠盐摄入量,以免发生低钠血症。
4.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持续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的轻重程度调节氧流量,必要时应取半卧位。
急性肺水肿的病人应取端坐位,并可吸入经30%-50%酒精湿化的氧气以降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通气效果。
在进餐或排便后应给予适当增加氧气吸入。
5.根据护理级别,加强病室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有病情变化应积极配合医生诊治。
6.长期卧床病人,因水钠潴留导致不同程度的水肿,应加强皮肤护理,避免发生褥疮。
卧床期间可根据病情尽早做适量活动,避免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便秘、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7.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限制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了解其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切实的健康宣教计划。
8.根据病情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及毒性反应。
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及其副作用。
应用利尿剂时,应观察尿量变化,根据医嘱,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现象。
【健康教育】
1.注意避免心衰的诱发因素,如气候变化时要及时加衣,预防感冒。
2.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情绪稳定,不
要大起大落过于激动。
3.控制活动强度,活动要以不出现心悸、气急为原则。
4.夜间睡眠充足,白天养成午睡的习惯。
5.指导患者注意体重的变化,观察足踝部有无水肿,有无气急加重、夜尿增多、厌食、上腹饱胀感,如有心衰复发,应及时纠正。
【出院指导】
1.疾病预防指导:
对心衰高危阶段的A期即应强调积极干预各种高危因素,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及积极治疗原发病。
避免可增加心力衰竭危险的行为,如吸烟、饮酒,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感染(尤其呼吸道感染)、过度劳累、情绪激动、输液过快过多等。
育龄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决定是否可以妊娠或自然分娩。
2.疾病知识指导:
家属给予病人积极的支持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
饮食宜低盐、清淡、易消化、富营养,每餐不宜过饱。
根据心功状态进行体力活动锻炼。
3.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
病人及家属应掌握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作用与不良反应。
服洋地黄类药物时,应学会自测脉搏,若脉率节律改变并出现厌食,应警惕洋地黄毒性反应,及时就医。
病人每天测量体重,定期随访。
当发现体重增加或症状恶化应及时就诊。
第三章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脑梗塞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心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
测血压时须测双上肢血压,左右相差》20mmH,g报告医生。
2.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肌力、肌张力、言语功能、视觉、头痛情况。
3.腹部体征。
4.大小便情况。
5.皮肤情况。
6.过去疾病、手术史,用药情况。
【护理要点】
1.心理护理:
对有抑郁的患者按医嘱予抗抑郁药物。
2.饮食:
吞咽功能正常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予糖尿病饮食,戒烟酒。
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流质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利于大便通畅。
3.体位与活动:
急性期一周内卧床休息为主,每1-2小时翻身一次,偏瘫侧肢体处于功能位,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肿胀。
4.基础护理:
保持口腔、会阴清洁,必要时口腔、会阴护理每日2次。
5.呼吸道护理:
呼吸困难、胸闷等,给予鼻导管吸氧,必要时改面罩吸氧。
协助翻身、鼓励做有效的咳嗽咳痰。
6.安全护理:
床栏拉起,加强陪护,预防跌倒/坠床、拔管、烫伤等意外事件。
7.根据医嘱监测血压。
8.用药的护理:
(1)抗凝药皮下注射在腹部脐周5cm以外,避开疤痕结节血管处。
(2)阿司匹林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减少胃肠道反应。
(3)甘露醇快速滴注,一般15-30分钟滴完,防止渗出。
按医嘱记尿量或出入量,监测血电解质等。
9.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做肢体按摩和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肌力情况采取相应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一般皿级肌力以下以被动运动为主,川级肌力以上以主动运动为主,坚持语言训练,避免劳累,生活要有规律。
10.预防复发:
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降脂药物。
定期门诊检查,动态了解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和心脏功能情况,预防并发症和脑卒中复发。
【健康教育】1.鼓励病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2.规律生活,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
3.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
【出院指导】1.戒烟酒,有规律生活,合理饮食,如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
防误吸,见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常规。
2.正确摆放良肢位,被动关节运动,主动运动,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3.安全防范宣教:
如防坠床/跌倒、各类管道管理、约束具的使用。
4.常用药物作用及副作用:
如抗凝药、降纤药、抗血小板聚集药、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等。
按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改药。
5.定期门诊复查:
血压、血糖、血脂、心脏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积极控制卒中危险因素,防止卒中再发。
6.出现头昏、头痛、视物模糊、言语障碍、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及时就诊。
第二节脑出血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基础生命体征、疼痛。
2.基础的神经系统体征:
意识、瞳孔、运动、语言、脑神经、感觉、反射。
3.既往史:
高血压、高血脂、脑卒中、糖
尿病、血液病等。
4.服药情况:
有无服用降压药、抗凝药,所用药物的种类、用法、时间等。
5.病程及此次发病的诱因:
有无精神紧张、劳累、睡眠不足、情绪激动、用力排便等。
【护理要点】1.体位与活动: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减少声光刺激,尽量减少打扰。
病情允许时抬高床头15°-30°,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加强安全护理:
对烦躁不安或有精神症状者,根据医嘱给予镇静或减轻精神症状的药物,必要时使用约束具,防止坠床、跌倒、烫伤及拔管等意外发生。
3.饮食:
清醒患者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昏迷或吞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给予肠内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3天无大便患者可用轻泻剂,忌高压大剂量灌肠。
4.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消除顾虑。
5.药物管理:
(1)使用脱水药物:
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出入量是否平衡,电解质紊乱情况。
(2)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
6.监测生命体征:
注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头痛的变化。
7.遵医嘱监测神经系统体征。
8.对癫痫、高热、烦躁、剧烈头痛、喷射
性呕吐等症状明显的患者要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禁止使用吗啡、哌替啶。
9.指导患者避免做使颅内压增高的动作:
如用力咳嗽、打喷嚏、屏气、用力排便等。
10.加强康复功能锻炼,参见脑血管病偏瘫患者康复锻炼指南。
【健康教育】
1.戒烟酒,有规律生活,合理饮食:
如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防误吸。
2.向家属讲解诱发再出血的因素:
突然用力,如剧烈咳嗽、喷嚏、便秘和情绪激动。
3.安全防范宣教:
如防坠床/跌倒、各类管道管理、约束具的使用。
4.向家属讲解卧床的必要性,少刺激,避免用力,预防再出血的发生。
【出院指导】
1.正确摆放良肢位,被动关节运动,主动运动,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2.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不要擅自停药或改药。
3.定期门诊复查:
血压、血糖、血脂、心脏功能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积极控制卒中危险因素,防止卒中再发。
4.出现头昏、头痛、视物模糊、言语障碍、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及时就诊。
第三节癫痫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了解发病前驱症状、诱因、服药史。
2.观察频率、时间和地点、类型、持续时间。
3.观察意识、瞳孔、呼吸、有无呼吸道堵塞。
4.观察病人的定向力、记忆力、判断力、语言能力、有无损伤、大小便失禁及自理能力。
【护理要点】
1.执行神经内科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癫痫发作时应有专人护理,并加以防护,以免坠床及碰伤。
迅速解开病人的衣领和裤袋,以免呼吸困难,改善缺氧。
3.取下病人假牙,并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放在臼齿间,以免舌咬伤。
4.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内的分泌物,并给氧气吸入,无自主呼吸者应做人工呼吸,必要时协助医师行气管插管。
5.发作后病人尚有一时意识障碍或出现精神症状,故应做好护理,以防意外发生。
6.饮食宜清淡,少进钠盐,发作频繁者不能进食,给予鼻饲流质。
7.注意周围环境,如热水壶,锐利器械等远离病人。
8.对癫痫持续状态的病人,应按医嘱迅速给抗癫痫药和脱水剂,注意观察血压、呼吸、意识、瞳孔的变化。
9.记录发作的次数,经过及间歇时间。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及家属癫痫的症状,发作的诱
因,前驱症状及临床表现。
2.长期服药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从低限开始,如不能控制再逐步增加。
严禁突然停药和减量,以免导致癫痫发作,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3.做好卫生宣教,嘱病人勿高空作业及有危险的机器旁工作,勿潜水,驾车。
外出时随身携带疾病卡,注明姓名,年龄,住址,单位,诊断,发作时处理方法。
4.加强锻炼,预防感冒,保证足够的营养,增强抵抗力。
5.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出院指导】1.用药选择:
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发作类型正确选药;新诊断的患者尽可能单一药物治疗;开始小剂量,逐渐调整剂量至足量;当加大剂量时,需等足够的时间让该药物发挥作用;规律服药。
2.饮食应规律、多样化,避免饥饿、暴饮暴食,避免烟、浓茶、咖啡、巧克力等容易诱发癫痫的食物,绝对忌酒。
3.活动: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减少精神刺激。
4.婚育指导:
可以结婚并生育,但将来孩子发生癫痫的可能性高于普通人群,应事先作好咨询,最好在癫痫控制一年以后生育;孕产妇继续抗癫痫药物治疗,尽量使用单一药物和最低有效剂量。
哺乳期最好不服用毒副作用强的药物。
5.心理指导:
让患者了解病情,消除误解,正视现实,把癫痫与智力低下分开,配合治疗。
第四节颅内压增高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1.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障碍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体征之一。
2.瞳孔改变:
如两侧瞳孔大小多变,不等圆,对光反应差或出现分离现象,常提示脑干损伤;如一侧或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甚至眼球固定,提示病情危重。
3.生命体征改变:
血压升高、脉搏缓慢、呼吸减慢或不规则(Cushing三联征)。
4.头痛:
性质多为持续性胀痛、跳痛,可阵发性加剧;时间为清晨或下半夜疼痛明显;在用力咳嗽、排便或较久屈颈、弯腰时均可使头痛加重。
5.呕吐:
常发生于清晨或头痛剧烈时,多与饮食无关,呈喷射性。
6.视神经乳头水肿:
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晚期为视乳头隆起,静脉迂曲,视乳头周围出血。
单侧或双侧展神经麻痹:
可出现复视。
7.排泄系统:
大便是否规律、有无便秘;小便有无失禁或潴留。
8.呼吸道评估:
特别应注意有无舌根后坠、气道梗阻。
【护理要点】1.执行神经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
3.病人应该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度.避免一切不良刺激,以免造成患者情绪激动。
搬运及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防止颈部过屈,过伸及受压.以免颅内压增高及脑疝形成。
4.避免做使胸内压和腹压上升的动作:
如屏气、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5.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并观察记录其次数,内容物的颜色与量。
6.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大量饮水。
对于有吞咽困难者,需防止进食时误入气管;必要时鼻饲。
7.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可用泻剂或开塞露辅助通便,切忌高压大量灌肠。
8.控制液体摄入量,不宜过量、快速补液。
9.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及肢体运动改变,如发现头痛剧烈,呕吐频繁,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甚至意识不清,表示脑疝形成,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0.保证脱水药物正确使用:
高渗性脱水剂(20%甘露醇、甘油果糖);利尿性脱水剂(速尿)用药期间注意进出量是否平衡。
定时监测电解质,注意有无水、电解质紊乱。
11.心理护理:
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12.密切观察有无脑水肿、肺水肿、消化道出血、脑疝等并发症的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健康教育】
1.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2.树立恢复疾病的信心,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出院指导】
1.鼓励患者适当锻炼,每日进行可耐受的活动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为宜。
2.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3.树立恢复疾病的信心,避免因精神因素而引起疾病的变化。
4.宣教正确服用药物(药物名称、剂量、作用、用法、副作用),切忌自行停药。
如停药和减量,需根据医嘱执行。
5•定期门诊随访:
定期做CT或MRI检查等,了解病情变化。
术前护理1.病人解释穿刺的目的、方法和术中配合要点,解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2.穿刺前应做好皮肤清洁,洗澡更衣,防感染发生。
3烦燥者遵医嘱给镇静剂。
4.穿刺前排尿,使精神和身体尽量放松。
5.备齐用物,如一次性腰穿包、利多卡因,必要时备好抢救药。
术中注意事项
病人取侧卧位,弯腰抱膝,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可使进针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协助医生进行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行局部麻醉。
术中注意观察病人反应,如面色,意识、呼吸及脉搏的变化,注意维持正确的体位,颅内压高的病人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脑疝发生,穿刺完毕,病人去枕平卧,盖被。
术后护理
1.术后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多饮水,协助生活护理。
2.穿刺针头过粗或起床活动过早,会使脑脊液自硬膜穿孔处外漏而引起颅内压综合征,表现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会头晕、恶心呕吐,应遵医嘱采取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3.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穿刺后注意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警惕脑疝发生,穿刺时放脑脊液不宜过多,穿刺后须绝对卧床休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科 护理 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