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 文档编号:23261108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6.01KB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衡水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6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倒下去立刻跳起来,碰伤了拭干血液,,他以牺牲自我的意志征服一切。
②梁建双臂抱在胸前,地望着山与天相接之处,眼珠子转着,锐敏地思考着什么。
③颜将军行军打仗,素来冷静异常。
即使敌人忽至,他依然能够,指挥若定。
A.不动声色泰然自若若无其事
B.若无其事泰然自若不动声色
C.若无其事不动声色泰然自若
D.泰然自若不动声色若无其事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三星部分手机因电池爆炸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被大规模召回,召回的手机在维修过后,很可能被再次出售,三星这一做法实属是玩火行为。
B.网络低俗语言违反语言规范,侵犯社会环境,损害公序良俗,误导广大受众,整治网络语言低俗之风、遏制网络低俗语言蔓延刻不容缓。
C.唐伯虎曾到一寺庙游玩,长老请唐伯虎在一幅和尚画的《出水芙蓉图》上题字,唐伯虎不禁脱口吟出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苦思不得下联。
D.1864年,《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实施颁布,以一种顶层制度设计的方式,建立起庇护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屏障。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2分)
想想我们的先人,多么富于想象力。
一年里中秋的月亮最圆最亮,人们从这又圆又亮的中
秋月,联想到人间的团圆及与其相关的平安、健康、和谐,于是凭着自己的一双巧手,做出一种好吃又好看的花糕,中间再放进一点甜甜的馅,表示生活的甜蜜。
。
A.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B.人们不仅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还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C.人们不仅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
D.不仅人们要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还要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19分)
言兵事疏
晁错
臣闻汉兴以来,胡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
高后时,再入陇西,攻城屠邑,驱略畜产。
其后复入陇西,杀吏卒,大寇盗。
窃闻战胜之威,民气百倍;败兵之卒,没世不复。
自高后以来,陇西三困于匈奴矣,民气破伤,亡有胜意。
今兹陇西之吏,赖社稷之神灵,奉陛下之明诏,和辑士卒,砥砺其节,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有大利。
非陇西之民有勇怯,乃将吏之制巧拙异也。
故兵法曰:
“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
”由此观之,安边境,立功名,在于良将,不可不择也。
臣又闻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
夫卑身以事强,小国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敌国之形也;以蛮夷攻蛮夷,中国之形也。
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
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
此匈奴之长技也。
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
此中国之长技也。
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
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十击一之术也。
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
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夫以人之死争胜,跌而不振,则悔之亡及也。
帝王之道,出于万全。
今降胡义渠蛮夷之属来归谊者,其众数千,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即有险阻,以此当之;平地通道,则以轻车材官制之。
两军相为表里,各用其长技,衡加之以众,此万全之术也。
传曰:
“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B.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C.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D.饮食长技与匈奴同/可赐之/坚甲絮衣/劲弓利矢/益以边郡之良骑/令明将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以陛下之明约将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子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时使用的文书。
B.“胡”是古代对北方和东方各族的泛称,始于战国后期,称匈奴族为胡或北胡。
C.“什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也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
D.“陛下”原指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不能直呼天子,先呼台下侍者而告。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先回顾了汉兴以来与匈奴作战胜败得失的情况,援引古代兵法“有必胜之将,无必胜之民”的说法,突出良将在战争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B.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论述了吕后时“民气破伤,无有胜意”,到文帝时“起破伤之民,以当乘胜之匈奴,用少击众,杀一王,败其众而有大利”的形势转变。
C.作者根据“小大异形,强弱异势,险易异备”的理论,分析了敌我的优劣条件,否定了“以众攻寡”,提出了对匈奴作战的一整套战略战术。
D.作者对于汉兴以来抗击匈奴的历史十分熟悉,对前代处理匈奴问题的得失成败也了然于胸,这使得他的论点有着深刻的历史依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
(5分)
(2)虽然,兵,凶器;战,危事也。
以大为小,以强为弱,在俯仰之间耳。
(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9分)
咏史
(晋)左思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冑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①。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注】①《汉书·张汤传赞》云:
“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于外戚。
”珥:
插。
珥汉貂:
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前一句中“蹑”字显示出士族子弟世居高位的强势,后一句中的“沉”字则流露出寒门才俊沉沦于底层的颓唐。
B.“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此句是过渡句,既概括总结了前句,又自然引出后句的典例,同时也表达了对门阀制度积重难返的愤慨。
C.“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写了汉代的金张两家,凭借祖先的功业,得任汉朝的高官,其官勋可于帽上插七条貂尾,尊贵非常。
D.“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运用了有关冯唐的事典,借此表达的情感与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的表达完全相同。
9.请简要分析“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四句有何作用。
(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9分)
莎衣①
(宋)杨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③,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
即蓑衣。
②杨朴:
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
③直饶:
犹纵使,即使。
绶:
系印纽的丝带。
金章:
金质的官印。
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软绿柔蓝”是写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轻”“柔”点明质地轻柔。
B.颔联中的“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
C.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
D.颈联写到渔人醉酒之后及晚晴之时脱掉蓑衣,渔舍也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可见其洒脱豪放。
11.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中的“伊”指的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6分)
(四)名句默写(6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都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浓墨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
“,。
”
(3)古人宴饮常奏“丝竹”,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两句描写的别宴情景则独具异域风情。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诗句是:
“,。
”
(5)《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
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
(6)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
三、小说鉴赏(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15分)
朋霍费尔①从五楼纵身一跃
蔡东
海德格尔②行动筹划了已有半年,总是快成了,到底又没成。
以前,周末的时候,身为科大哲学老师的乔兰森喜欢坐在阳台的藤椅上跟学生聊哲学,他说话不紧不慢,很随意地引述原典,一派闲逸迷人的风度。
那会儿,他才四十出头,圆寸发型很精神,身材又瘦高,站起来在阳台上踱步时,一步一步,像风吹动起铜管风铃,连脚步声都是清脆的。
即使当着学生的面,她看他的眼神里也掩藏不住爱意。
说起来,她也算个热衷于家事的女人,兴头上跑几个超市买材料就为做一道程序烦琐的新菜。
但现在大部分时候,她提不起兴致来,日子一天一天失去了柔韧性,心绪没来由就是恶劣无比。
她听到了日子发出的声音,规律的让人听久了会发狂的声音。
现在,周素梅准备陪着丈夫,在回放里一集一集地找《天天饮食》看,看烦了就换成《西游记》。
感谢电视,要是没有电视,这几年她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来。
谁知他说不看,没什么好看的。
她说:
“要不,就睡会儿觉去?
”他茫然地摇摇头,说:
“我想做个木匠。
”
生病后,他说话就没头没脑地,但今天这句话还是让她愣住了。
木匠?
做了三十年夫妻,她还是第一次听他说起,他想做个木匠。
她看着丈夫,此刻的他,是裸露的,诚实的。
藉由脑部的萎缩退化,他再度成为长不大的孩童,那段幽密的记忆突然开始放光,纤毫毕现。
她点点头:
“我知道了,知道了,原来你是想做个木匠。
”
她看看表,已经五点多了。
她说:
“兰森,我等着给你买点做木工活的材料;眼下,我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我想一个人出去待一待,放个假,放几个小时的假,你能听懂吧?
”
乔兰森点点头,他说:
“马颊河的木匠最好。
”
演唱会八点开始,她第一次看演唱会不熟悉情况,想着还是早去为好。
她从储藏间暗格里取出麻绳,捋几圈挂在胳膊上,又搬出那把半年前她找遍家具卖场才寻获到的宽大舒适的座椅,跟沙发并排放好,确保椅子跟电视机之间的距离合适。
他看到崭新的木椅子,很欢快地坐上去。
她赶紧抻着麻绳,把他拦在椅子上,先系上一道。
接着捆胳膊,木椅子棱多,很容易穿梭打结,最后是绑住两只脚踝。
打结的扣是死扣,但绳子绑得松,怕勒疼了他。
熟练,迅捷,闪电行动。
她半张着嘴,脑子里一片空白。
看着她忙活,他一直笑,说:
“你先绑我,一会儿我还要绑你。
什么时候换?
”
乔兰森终于被她绑在了椅子上。
海德格尔行动,筹谋多时,大功告成。
她低声说:
“我寸步不离地看护你,时刻提着心,在超市里买袋盐也担心,往购物车里放完东西,一回身你已经不见了。
”
“我真的受不了,受不了了。
”
她拿起皮包,检查了一下演唱会门票。
挎上包,换鞋,开门,她听见他的声音从身后传过来:
“你要走?
”
她说:
“我出去一下。
”他继续问:
“去哪里?
”她背对着他,说:
“你看电视吧,《猫和老鼠》。
”
她迅速关上门,乘电梯来到楼下。
经过天井时,她的步子慢了下来。
她控制不住地想象家里的画面。
也许,乔兰森正低着头,身子往前挣,想从木椅子上挣脱出来。
就算他从麻绳里挣脱出来又如何,他被幽闭在一个奇怪的地方,脸上是智识诡异消失的蠢样子,不能思考,不能独立完成任何一件小事。
她猛然睁开眼睛,那只丈夫起名朋霍费尔的、早已被发现摔死在小区天井的白猫侵入进她的行程,这次白猫出现的方式跟以往不同,它不是被抱在丈夫怀中的,也没有躺在地上的光斑里。
白猫朋霍费尔从五楼纵身一跳,摔死在小区的天井内。
这幅画面如此真切,就像她亲眼看到过一样,画面里,白猫没有回头,一跃而下。
上楼,打开防盗门,冲进客厅,站在椅子前面。
她惶惑地站着,根本不知道自己怎么会出现在家里。
他笑了,说:
“这么快就回来了?
”
她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什么似的。
她回答道:
“好玩吧?
今天就到这里,先不玩了,晚上我带你去看演唱会。
”
她俯下身子去解那绑住他的绳子。
(有删改)
【注】①朋霍费尔:
20世纪德国神学家,著有《狱中书简》等。
②海德格尔:
20世纪德国哲学家。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承担着家庭重负,有责任心的形象。
虽然丈夫失智了,但她没有放弃
自己的家和丈夫,有条不紊地操持着一切。
B.周素梅之所以策划海德格尔行动,是因为她已经厌倦了周而复始的日常生活,想要逃离并彻底摆脱这种生活。
C.小说以富有柔软细腻的叙述,既直面了灰色的人生,又对苦难的人世葆有温情和暖意。
语言
清新,富含深意,颇具艺术张力。
D.小说善于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挑选宽大舒适的座椅、绑绳子等细节,都充分表现了女主人心思细腻以及对丈夫的体贴。
14.结合全文,梳理主人公周素梅的情感变化。
(6分)
15.小说的标题和开头很有特点,请结合作品分析作者的用意。
(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15分)
豪华的生活
(日)星新一
“可真是世道艰难啦,这钱一点也不顶用!
”S先生无精打采地嘟囔着。
他多少也领到了点奖金。
可是,去了还债,再添点生活必需品,就一点也不剩了。
不,准确些说,不是一点也不剩,而是只剩一张纸币了。
想整批地买些东西,或尽兴地旅游一番,这钱实在是不够用。
索性买一张彩票吧……忽然,他脑海里又闪现出一个惊人的主意。
他想起了附近那个神社,传说还很灵验呢,于是他去了,低下头开始了祈祷。
这一来,不知从哪里立即传来了说话的声音:
“好吧!
叫你遂心如愿。
”
他四下瞧瞧,连个人影也没有。
啊!
方才一定是神仙显灵了,怪不得说话的声音是那样庄严矜重。
S先生不由得把仅有的一张纸币投进了香资盒里。
他诚惶诚恐地说:
“请您开恩,让我也领略一下豪华生活的滋味吧!
可是为什么这么快,我的祷告神佛就知道了呢……”
“最近,不信神佛的人越来越多,听说香资的收入也减少。
所以,神仙有时候必须显示下神仙的威力。
”
“说起来,我的命运还不坏。
香资也已献上了。
不过,能不能灵验呢?
”
“心诚则灵。
神仙是不会说谎的,安心地等待吧!
”
S先生用舞蹈般的步伐走回了公寓,独自一人仰卧在冷冰冰的屋子里。
“真是谢天谢地,太令人感激了。
不过,真的会遂心如愿吗?
是啊!
需要等待,可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打听一下就好了。
虽说不会撒谎,可若是几十年之后才……”
这时,好像有人来了,那里站着一位陌生的男人。
“您是哪一位?
有什么事……”
“送货来啦。
”
他记不得有这么回事。
正在纳闷儿,物品已经源源不断地被运到了屋里。
有地毯、成套的接持宾客用的家具、坐钟、大型电视机……还有高价的洋酒,也混在一起运了进来。
那男人走了以后,S先生轻轻地一一抚摸着送来的物品,心里有些疑虑:
这该不是幻觉吧?
然而所有的物品分明都是真的,而且是全新的。
送东西来的到底是谁呢?
他能想到的只有一个,除了方才那位神以外,还会有谁呢。
他再一次赞叹起神的威力了。
把送来的物品一一摆好以后,屋里过去那种寒酸气一扫而光,变得豪华极了。
S先生坐在沙发上,尽情地品尝着豪华生活的滋味。
但,总有些美中不足之感。
S先生到现在为止,还是一个独身汉呢!
那么,这不足之处在哪里,他自己很快也就意识到了。
“我不应该有什么怨言。
可是,如果能够叫我一切都遂心如愿,我多么希望更完满些呀!
”
他正在这样嘟嘟囔囔,又一次响起了敲门声。
他开门,吃了一惊,一位年轻、美貌的女郎正笑容满面地站在那里。
“啊!
叫您久等了,不必客气,请进吧!
”
S先生用极其兴奋的语调表示欢迎。
仿佛又一次进入了梦境。
他想碰一碰美女的手,但又觉得为时过早,何必那么着急呢!
相反,他倒是掐了自己一下,好疼,一切都是在现实之中。
他面对着端坐在椅子上含羞带笑的女郎,真不知从何说起。
“唉,何必那样害羞。
您做什么工作?
”
“啊啊,我在百货商店上班。
”她提到了一个一流大百货商店的名字,那是一个因为店员的教养好而出名的商店。
作为婚烟的对象,那里的店员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S先生感到十分惬意。
“是呀!
那么就请随便些吧,不必拘束,因为您为什么来的,我十分清楚哟……”
听他这么一说,女郎这才流露出轻松的表情。
“既然是这样,那就好说了。
其实,我是因为年终太忙,写错了发货传票,竟把应该送到别处的东西送到您这儿了……”
“什么?
”
S先生还在发愣,运货人从门外进来,已经把物品接连不断地运了出去。
那位女郎也一同扬长而去了。
一切又都恢复到可悲的原状。
S先生走了出去,跑到神社,大发牢骚:
“神哪!
你太冷酷无情了。
”
“少说废话。
这就是一张纸币的份儿。
若想尝到更好的滋味,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行!
”
听着这庄严的声音,S先生又嘟囔起来:
“真是世道艰难啦!
这钱,一点也不顶用!
”
16.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篇小说梦幻和现实交织,如神仙显灵、美貌的女郎到来是梦幻,而S先生领到奖金、钱不够花是现实,小说主题在梦幻和现实的交替中得到彰显。
B.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挖掘社会中小人物的“人性”与“欲望”。
C.小说中女郎“含羞带笑”,是因为她不好意思开口向S先生解释物品送错的事,而她后来“流露出轻松的表情”,是因为她误认为S先生明白了她的来意。
D.小说中的S先生由享受“豪华的生活”复归贫穷,“一切又都恢复到可悲的原状”,而神提醒他“若想尝到更好的滋味”,就得更加虔诚地向自己祈祷。
17.文中的S先生有哪些形象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18.请结合文本,赏析小说结尾的妙处。
(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6分)
19.根据语境,在下列文段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
(6分)
面对大海,总以为是海天一色、浑然一体的,①。
长岛处于黄渤海分界线上。
站在观景台上,你能看到,②,属黄海的一边,海水略呈淡黄色,而渤海的水面却是清澈碧蓝的。
更为有趣的是,在海面上,无论是潮涨潮落,黄海海面③,舟船过此都要颠簸一下,渔民叫作“过门坎”。
五、写作(65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5分)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两根琴弦,一根是天使的琴弦,一根是魔鬼的琴弦。
真正的艺术家,能够帮助人们拔动内心那根天使琴弦。
——盛中国
我在国外做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愿望:
展示中国的风采,让他们感到我们国家非常美好;让他们通过演奏家的一言一行,觉得今天的中国确确实实是一个令人瞩目的国家。
我欣慰的是,通过小提琴这个载体,我在国内外听众心中撒下了艺术的种子和对美的追求。
——盛中国
2018年9月,世界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先生辞世,请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你对这位艺术家的认知,为他写一则不少于150字的悼念词。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海归几年来前前后后换了几十份工作,很是苦恼。
一日,他向大师请教,如何才能在
职场站稳脚跟,有所建树。
大师听了他的话,拿出一把袖珍的铁锹和一把塑料的小梯子,让他
选一样。
海归犹豫了一下,选择了梯子。
大师笑着说:
“年轻人,你的选择告诉我了一切。
”他
不明所以,大师意味深长地说道:
“你太急了,进入一家公司,最需要的是铁锹,而不是梯子。
”
听了大师的话,他似乎有所醒悟。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联想?
请根据材料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三语文期中试卷答案
1.C【解析】若无其事:
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不动声色:
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
泰然自若:
形容镇定,毫不在意的样子。
所以,①句写“他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碰伤了也不当回事,应选用“若无其事”;②句可根据后文“锐敏地思考什么”,判断出应选用“不动声色”;③句可结合后文“指挥若定”确定,应选用“泰然自若”。
2.C【解析】A.成分赘余,“实属”与“是”语义上有重复,可删掉“是”。
B.搭配不当,将“侵犯”改为“污染”。
D.语序不当,“颁布”和“实施”应调换位置。
3.A【解析】解答这类题首先要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然后根据内在联系确定句子的顺序。
还要充分利用排除法来解题。
本题首先可排除D,因为D项中“不仅”的位置不当,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人们”,所以“不仅”应放在“人们”后面。
其次,排除C,“把它化为一种优美的习俗,用它享受这种生活的理想”是“将这种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代代相传”的前提。
最后排除B,从逻辑关系上看,应是先享受,再将它化为习俗。
所以选A。
4.C【解析】“之”“坚甲絮物”是双宾语;“以边郡之良骑”是介宾结构的后置;“能知其习俗和辑其心者”是后置定语。
5.B【解析】“胡”是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东方少数民族称“夷”。
6.C【解析】文章第一段提出“择良将”的意义,强调用兵之道;接着第二段提出了与匈奴作战的三套方略,即“以蛮夷攻蛮夷”“以长攻短”“以众攻寡”,强调临战之术;第三段,以战争凶险,战事多变,君主应该取万全之道的理念,权衡形势,结合上文的“道”“术”,提出“万全之术”。
所以,“以众攻寡”是作者肯定的临战之术,从“衡加之以众”也可以看出,其为“万全之术”的一个方面,并无否定它的意思。
7.
(1)道路崎岖不平,能一边奔驰一边射箭(的能力),中国的骑兵不及他们;经风雨而不疲劳,经饥渴而不受困(的能力),中国的士卒不及他们。
(5分)
(2)尽管这样,兵器(终究)是不祥之物;战争(终究)是危险的事情。
(战争)将大国变成小国,强国变成弱国,(有时)只在俯仰之间罢了。
(5分)
【参考译文】
臣听闻自汉兴以来,匈奴屡次侵入边地,小规模的得小利,大规模的获大利。
吕后专政时再次侵入陇西,攻占城池,屠杀城中百姓,掠夺牲畜等财物。
这之后又曾侵入陇西,杀死守城的官吏与士卒,大肆劫掠。
臣私下听说将军打了胜仗的威风,可以使百姓都有百倍气势;而吃了败仗的士兵,其衰弱的士气长期都不能恢复。
自吕后专政以来,陇西三次被匈奴围困,百姓气势被损伤,没有了求胜之心。
现在陇西的官吏,上依社稷神灵,遵奉陛下圣明的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衡水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河北省 衡水 中学 届高三 上学 期中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