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阳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园区发展理论主课题doc.docx
- 文档编号:23259164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5.29KB
沉阳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园区发展理论主课题doc.docx
《沉阳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园区发展理论主课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阳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园区发展理论主课题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阳高新区发展战略研究园区发展理论主课题doc
园区发展理论
一、增长极理论
它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于1955年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
一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地区,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各自的渠道向外扩散,从而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周围地区不均衡增长的地区性经济综合体,推动性工业所诱导的增长发源于推动性工业所在的地理中心,这种地理中心称为增长中心。
佩鲁认为,某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或大城市,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可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地扩大所在地区的发展规模,并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增长极理论揭示了在区域内投资建立或嵌入推动型产业之后,会形成集聚经济通过乘数效应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本区域经济得到迅速增长,并带动周围其他区域甚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动态机理。
增长极理论目前已成为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并且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发展规划的理论依据,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用于对衰退的老工业实行产业转移、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则应用于现代化的政策设计、自然资源的开发、中心城市的建设及贫困地区的开发。
增长极理论可用来指导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是用以解释园区发展的理论中最强的一支。
园区可以看成是增长中心,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有其自身的规律,首先是通过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进而带动项目和资金的集聚,最终促进整个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
高科技产业在高科技园区的集聚,促使高科技园区从外部吸收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形成高科技园区空间上的集聚,进而通过不断向外输出新产品和衍生出新企业。
以强大的力量把高科技园区的产品、资本、技术、信息甚至观念向外进行辐射,形成高科技园区空间上的扩散,这种扩散既是高科技园区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高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孵化器理论
孵化器理论又称苗床理论。
美国著名的孵化器专家RuatamLalkaka认为,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受控制的工作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盈利的企业。
其特点包括:
精心挑选有潜力的新建或处于初始阶段的企业;为每个租户提供指定的空间,诸如通讯与办公等方面的公用设施;负责训练、开发与协助新生企业的小规模管理队伍;提供授受诸如法律和金融方面专业服务的渠道;可接受的房租和服务收费;企业进驻孵化器三四年后,将毕业离开。
美国研究人员提出,孵化器与四种企业密切相关:
一是快速增长的高科技企业。
许多孵化器属于此类企业,且企业的成长能力决定了孵化器的成功与否。
二是处于变化中的成熟企业。
这种企业多具备相当规模,其发展并不是建立在最新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它们需要不断地调整以应付竞争,以致衍生出许多新的公司。
这是另一类孵化器。
三是中国公司的地区总部。
由于地区总部汇集了所有至关重要的资源,得以发挥企业孵化器的功能。
四是研究机构。
当研究项目接近完成时,企业主们就开始寻找技术市场机会,促进新公司的建立。
因而,研究机构成为一种孵化器。
他们甚至提出,大都市就是天然的孵化器。
大城市的一些社区,往往具有满足新的小企业创建和发展的条件。
有的学者认为,企业孵化器就是临近研究或开发机构的一幢或一组建筑,在其中为来自研究机构或商业机构的个人或团体准备了使其得以进行战略研究或原型开发等活动。
该中心的管理团队将提供秘书人员、办公设备、会议室与洽谈室等公用设施,提供使用大学和企业的硬件设施及当地人才网络的渠道,就研究成果在本地区工业和商业上应用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就税收、办理执照、市场开拓和商业发展等提供建议和服务。
也有的学者认为,孵化器是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人工环境,它能够为企业提供办公及服务设施、一系列公用服务,它能够提供建议、信息以及与中介机构的联系渠道等。
该环境的特点是企业,尤其是技术型企业的大量聚集和新企业的快速成长。
因而,在企业孵化器选址方面应当注意是否较密集地分布着已有企业;是否有服务机构如金融机构、咨询与信息服务机构等,以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否具有既能提供技术资源又能提供企业家资源的研究机构。
孵化器将在“内生型地区发展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
要发展高技术产业,就必须大力扶持新创办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使处于“卵”状态的企业,通过有组织地适时地供给其“孵化”期所需的“营养”条件,使其得以顺利孵生出生命力较强的“小鸡”,提高其存活率。
同时,孵化出的企业由于同出“一窝”具有亲情,容易进行交流合作,信息共享和相互支持,从而可获得迅速成长,进一步促使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大量繁衍和蓬勃发展。
而能够实现这样一种功能的制度性安排就是高科技园区。
孵化器理论认为,根据高技术企业发展的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和扩展期四个阶段,高科技园区应深刻把握高技术企业的阶段发展规律,然后根据高技术企业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实施多级孵化,提供不同的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优越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和积极的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公平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大量繁衍集聚和蓬勃发展,进而促进高新区自身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在空间上集聚,进而吸引一些相关服务机构及其支撑体系在该地区聚集,从而形成的一个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体。
第一个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经济学家是阿尔弗雷德·马歇尔,他把经济规模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产业发展的规模,这和产业的地区性集中有很大关系;第二类则取决于从事工业的单个企业的资源、它们的组织以及管理的效率。
他把第一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把第二类的经济规模称为内在规模经济(马歇尔,1920)。
马歇尔发现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的。
企业群落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
集群是中小企业的自组织聚集体。
在这个聚集体中,存在着非常丰富的外部经济,包括降低交易成本、空间成本和生产成本,共享辅助性服务、实现规模经济,专业化、创新和扩散等。
林金忠(2001)认为,聚集经济本质上是空间意义上的外部规模经济,并提出了3种聚集经济的类型:
多层次聚集(企业之间横向联系而形成的聚集);企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聚集(工业综合体和产业链);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同一产业或不同产业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聚集。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Weber)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业集群的现象。
韦伯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
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更多的同类企业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
韦伯把产业集群归结为4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备的发展。
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整体功能的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之间的依存会促使工厂地方集中化。
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
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该组织也十分“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
第三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
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
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
第四个因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
产业集群会引发煤气、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常性开支成本。
保罗·克鲁格曼是第一位把产业集聚与国际贸易因素紧密联系起来研究的知名经济学家。
克鲁格曼认为产品的贸易活动实际上间接地起到了生产要素贸易的作用,无论生产要素最初的分配状态如何,通过贸易活动,总会使某些产品的生产集中于某些工业区。
产业集群中的外部规模经济因素是一种开放经济的状态(克鲁格曼,1997,1999),是各个国家产业选择和取得优势的决定性因素,各国的贸易优势并不来自于国与国的产业区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比较优势,而是来自于各国内部的地区产业分工和在此基础上所能达到的规模经济的程度。
迈克尔·波特则是从竞争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产业集群问题,他认为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
有学者使用企业网络的概念研究产业集群。
认为企业网络是指一批具有相互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在某些地理区域的集中。
认为企业网络是许多相互关联的公司或企业及各类机构为解决共同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互动而形成的发展共同体。
企业网络包括3类相互联系、持续互动的组织:
某类相似或相关的企业;政府有关部门和机构及其他中介机构;高水平研究机构和大学。
可以看出,产业集群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的经济层面的竞争优势。
主要包括公共和专有设施的共享、低成本的物流和信息流、专业化分工深化、批量采购、劳动力市场有效供给、竞争压力、区域品牌共享、区域专业供销市场等方面。
二是区域创新系统优势。
主要包括企业间在创新中的合作;支撑机构,如大学、研究所、职业培训单位、研发机构、技术中介、行业协会和金融结构等支持并加速知识、技术在集群中的创造和扩散;因地理接近和业务紧密联系而加速知识和技术的创造和在企业间的扩散等。
产业集群发展的三大趋势。
一是产业链条化。
由于产业集群是众多相互关联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的,因此,集群的发展方向始终是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展。
二是企业生态化。
产业集群不是众多企业的简单集中,而是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大、中、小不同等级企业并存,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生态化企业群体,类似于生物生态系统。
三是经营全球化。
产业集群所拥有的外部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流入产业集群,进行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
特别是产业集群可以利用群体效应,集中宣传,形成“区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四、空间经济学
古典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韦伯将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
区域性因素和集聚因素。
工业是如何布局于各个区域的,受区域性因素影响;而在工业区域内,厂商为什么集中于此地而非彼处,则受集聚因素影响。
工业在某个地方集中是集聚力和分散力相互作用直至均衡的结果。
集聚力受技术发展、劳动力组织变化、市场化因素及经济环境因素影响,分散力则可归结为伴随工业集聚而带来的地租增长的影响。
优区位开发理论认为:
各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与开发潜力存在差异,经济增长过程实质上是不平衡的,首先在一些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出现。
为了获取良好的资源配置效益,应将投资有选择地集中于重点地区,利用其发展而产生的波及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1、奥古斯特·勒施(AugustLosch)的区位经济理论
1939年,勒施出版了《区位经济学》,于1954年在美国以TheEconomicsofLocation为名翻译出版。
勒施以最概括性的描述将一般均衡理论应用于空间,距离本身成为中心。
勒施从局部均衡转向一般均衡,并且研究区域的结构而不是把它作为既定的。
他认为在布局问题是一个经济单位互动过程,如果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找出各经济单位布局的相互关系,就要寻求整个区位系统的平衡。
为此,勒施提出了区位的一般方程,由五组平衡方程表示,分别反映五组均衡条件。
勒施建立了市场区位理论(这个市场区位理论与中心地理论在市场网络体系上的观点一致),并研究了市场网络对工业区位的作用。
勒施表明仅靠竞争力量自身将建立一个包括工业区、经济区和市场区的区位体系,这个区位体系反过来既可以被理解为生产集聚也可以被理解为或多或少的聚会中心地交叉,三个区位同时决定。
勒施建立和发展了工业区位理论、经济区理论和市场区位理论。
2、新经济地理和空间经济学
空间经济研究的是关于资源在空间的配置和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问题,尽管区位理论拥有长久的历史,但是,与时间不同,空间一直也没有能够成功地纳入经济学主流。
1999年,麻省理工学院又出版了克鲁格曼的新作《TheSpatialEconomy:
Cities,Regions,andInternationalTrade》(《空间经济:
城市、区域和国际贸易》)。
该书概述了过去十年来关于空间经济及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的最新成果,不仅将经济活动的空间定位与克鲁格曼早期的“新贸易理论”联系起来,而且也建立了严谨而精致的空间基本模型。
近年来空间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空间经济理论强调历史和偶然事件在经济活动的区位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这使得传统的比较优势退位:
一些产业在某个地区的形成并不是由于该地区的要素禀赋优势所致。
第二,在初始禀赋条件相类似的地方之间,经济活动的分布却是不均衡的,空间经济理论认为这是由于积累循环因果关系和路径依赖所导致的。
积累循环因果关系可以说明区域经济的演化。
市场潜力是积累循环因果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地,成功企业进入某个地方,将会使得这个地区对其它企业更富有吸引力。
第三,空间经济理论试图证明规模报酬、关联效应和贸易成本对维持空间秩序和层次结构的作用。
没有规模报酬就没有集聚,没有城市。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解释多城市结构和区域专业化的演进。
第四,上面的这些思想均用数学摸型表述,这与艾萨德等人的没有考虑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不同,能满足主流经济学对严谨和形式的要求。
空间经济理论可以应用于发展经济学,譬如描述非均衡发展的地理现象和原因,地域集中与增长极增长等:
可以应用于产业经济学,譬如解释区位与产品差异,地理与公司定位的关系等;可以应用于国际经济学,譬如空间比较优势与贸易模式,区域化与全球化关系等。
也可以用它来讨论中国现实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梯度推进的空间决定因素、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地域差异比较、中心地区的现实选择、参与经济一体化的利弊分析等。
地理空间的场效应,引出了地理事实分布的实际不均衡。
这种实际上的不均衡,反过来又必然对人们的经济活动与生产过程产生巨大的影响。
于是,在一切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中,人们的空间选择行为几乎成为一种本能,牢牢地融合在宏观的经济决策与社会管理当中。
不难想象,在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凡是牵涉到区域开发、经济规划、生产布局、线路选择等问题时,无一例外地总是离不开空间选择这种基本的考虑。
区位理论大部分属于3位德国地理学家:
杜能、韦伯及克瑞斯泰勒的共同贡献。
其后,更多的地理学家对该理论的发展,补正和丰富做出了贡献,使其越来越成为解释地理空间选择的得力工具。
阿尔弗雷德·韦伯(1868~1958年)于1906年出版了具有代表意义的著作《工业区位论》,从理论的角度上探讨了根据什么原则选择工业企业所应配置的特定位置,也就是说他十分关心的是如何拟定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工业区位。
韦伯用他所设计的模型,评价工业区位的可比生产成本,把企业吸引到生产费用最低和节约费用最高的地点,这显然关系到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以及由这些成本的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经济分析。
韦伯在他的工业区位理论中,既研究了一般的区位规律,也研究了特殊的区位规律。
而特殊的区位规律又是在一般区位规律的制约下,再增加一些特殊地理因素的干扰和畸变而形成的。
因此,只要考察一般的区位规律,对于韦伯的整个思想也就有所了解了。
限制一般区位确定的因素,可从运输成本、劳动成本和集散原则中寻找。
因此分析此规律的顺序依次为:
(1)以运输成本为基础划分出区位的组成网络;
(2)以劳力成本对所选择的运费为最低点,进行调整或迁移;
(3)再使用集散法则修正区位中心,最后确定最优的工业区位。
区位决策是地理学的一项基本研究,它不仅有严格的理论体系,而且具有很实际的应用价值,一直受到现代决策者和计划者的高度重视。
它们基于以上所述的区位理论,紧密结合地理空间的结构、功能以及在经济效益上的结果,认识和把握地理空间的作用。
这种区位决策过程一般遵守下列框图(图15-10),该图将整个区位决策纳进统一的考虑之中,并将其实施步骤完整地总结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区位决策的基本过程
五、核心-边缘扩散理论
它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一种理论,是由美国规划学家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于1966年在研究委内瑞拉时提出的。
他将一定空间地域分为“核心区“(CoreRegions)和”边缘区“(PeripheralRegions),认为经济发展是一个不连续的,但又是通过逐步累积的创新过程而实现的。
核心区积聚或扩散资源要素,引导或支配边缘区,谋求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其实质就是为了最大化边际效益,对有限资源要素重新进行空间配置。
他还认为,核心区之所以能对边缘区施加影响,除了核心区的原有创新活动比较活跃,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源头外,还具有使边缘区服从或依附的权威或权利。
边缘区不断接受核心区的创新信息,参与创新活动,自身也会生成新的核心区。
因此,园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所具有的聚集效能和扩散效能是其他区域不能比拟的。
六、地理性二元性经济理论
地理性二元性经济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提出的。
他认为:
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等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产业集中超过一定期限后,往往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
这样发达地区会通过资金、技术乃至人力资源向其他地区逐步扩散,以寻求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机会,特别是对不发达地区产品和资源的市场需求会相应增加。
七、点轴理论
点轴理论是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区域发展理论。
陆大道先生提出的点轴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对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点轴理论的含义,陆大道先生指出:
与自然界和社会的许多客观事物类似,生产力各要素在空间中相互吸引而集聚,同时又向外(周围)辐射自己的作用力(物质流、人流和信息流等)。
实践中,几乎所有的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运输业、第三产业、城镇等都是产生和集聚于“点”上,并由线状基础设施(铁路、航道、公路、管道、能源和水源供应线、邮电通信线等)联系在一起;另一方面,集聚于各级“点”上的产业及人口等,又要向周围区域辐射其影响力(产品、技术、管理、政策等),取得社会经济运行的动力(原料、劳动力等),这就是扩散。
扩散的基本特点在各个方向上的强度并不均等。
其中,沿着主要线状基础设施(主轴)方向的辐射强度最大,从而引起或加强在该方向上较大规模的集聚。
点轴开发理论认为:
一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在空间上是以“点——轴”组成的初始元,然后以渐进扩散的方式发展成为区域网络。
“点——轴”系统中的“点”是指各级发展中心,可以是某个大企业,也可以是中心城镇和产业园区,“轴”则主要是指联结各“点”的各类线状交通基础设施。
这些线状交通基础设施经过的地带通常成为“轴带”,其实质是轴带上各“点”之间相互传递生产要素,进行技术交流而形成的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产业开发集合。
在具体的空间组织形态上,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产业园区看作是在原有经济网络基础上形成的“点”,随着“点”的趋强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加,扩散效应便沿着一定的轴线(交通干线)在空间上向周边地区延伸,逐步进入网络开发状态,最终形成一种新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即高新带,这种独特的空间地域综合体带动着区域经济系统的迅速发展。
点轴开发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因为社会经济客体大都产生和集聚于一些具有特殊优势的点上,形成大小不同,职能相异的城镇,而城镇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线状基础设施(各类交通线、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来进行的。
而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集聚后,会向周围地区发射它的影响力,这就是扩散,扩散一般情况下是渐进的,而不是平推的,也不是大跨度跳跃的,且随着范围的扩大和距离的增加程度递减。
但随着距离的延伸,都会形成较大较多中心点的主轴。
对于大范围来说,最终导致从点——轴——面的全面扩散和空间推移,使各地的国土资源和空间获得充分的相对均衡的开发利用。
点轴理论的应用就是点轴开发,即“在全国范围内,确定若干个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区间、省区间及地市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对轴线地带的若干个点予以重点发展”。
点轴开发,即点轴渐进式扩散开发。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规定若干联结主要城镇、工矿区并且附近具有较好的资源、农业条件的交通干线所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二是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规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吸引区。
同时要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
三是较高级的中心城市和发展轴线影响较大的区域,应当以国家和地方较大的力量去集中开发;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开发的注意力愈来愈多地放在较低的发展轴和发展中心上。
与此同时,发展轴线逐渐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包括发达地区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较远的地区,将以往不作为中心城市的点确定为较低级别的发展中心。
点轴发展理论基本上符合生产力空间运动的客观规律。
首先,它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弥补梯度推移的平面板块式的递进方式的不足,真正发挥主体优势,有利于转化区域二元结构,促进城镇周围乡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协调城市与区域及区域间的经济发展。
其次,通过“点”、“轴”两要素的结合,在空间结构上,出现由点而轴,由轴而面的格局,呈现出一种立体结构和网格态势,对于信息的横向流动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有较大的优越性。
此外,它将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同时,且有助于消除区域市场壁垒,促进全国统一的市场的形成。
八、对称分布理论
作为一位地质、矿物学家,叶大年院士提出了地理学的对称原理:
(1)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在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上也会有对称性;
(2)一个区域在地形地貌和矿产资源上有对称性就会导致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经济地理上的对称性,可以直接反映在城市的对称分布上;(3)区域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特别是年降雨量)会影响经济地理对称性;(4)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5)一个区域经济地理以对称性或色对称(注:
对称分为不对称、对称、反对称、色对称即差异对称)为理想状态,它有利于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一个自然条件不对称的区域不可能发展为对称的经济地理格局,只能发展为色对称的格局。
九、双核结构理论
双核结构是一种空间结构现象,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和沿江地区,如成都-重庆、长沙-岳阳、南昌-九江、合肥-芜湖等,沿海地区如沈阳-大连、北京-天津、石家庄-黄骅、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杭州-宁波、广州-深圳、南宁-北海等,也广泛存在于其它国家和地区中。
归纳双核结构现象的共同点,可以发现一方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另一方则是重要的港口城市,行使着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的功能。
据此,我们可以对双核结构模式作出如下定义:
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
十、梯度发展理论
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在研究区域问题时,逐步转向梯度发展理论。
“七五”正式提出了“梯度发展理论”为核心的相对完整的区域发展战略。
梯度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通常表述为:
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技术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
在中国,经济分布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技术力量薄弱,资金不足,大多数地区处于中间技术地带,有的甚至处在传统技术地带;而沿海和部分中部地区则具有先进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力量。
因此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和时序选择应是:
由东向西,按技术梯度,使先进技术地带逐步向中间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高 新区 发展战略 研究 发展 理论 主课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