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超声检查的指南.docx
- 文档编号:23256264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53
- 大小:50.88KB
血管超声检查的指南.docx
《血管超声检查的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管超声检查的指南.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管超声检查的指南
[讲座]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目录
第一部分 头颈部血管
第一章 经颅多普勒超声常规检查指南
第二章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部分 腹部血管
第一章 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 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 下腔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 门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 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七章 移植肾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部分 四肢血管
第一章 上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二章 上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三章 髂动脉及下肢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四章 髂静脉及下肢静脉血栓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五章 下肢静脉反流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第六章 下肢浅静脉超声评价与标记指南
第七章 动静脉造瘘术前上肢血管多普勒超声评价指南
第八章 血液透析动静脉瘘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附录 外周动脉脉冲多普勒频谱采
简 介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由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起草,目的在于指导中国超声医师、超声检查技师或相关人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头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检查。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将根据学科发展适时进行修改,以保障其先进性。
欢迎对此指南提出任何修改建议并请与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联系。
《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编写委员会(按章节为序)
华扬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宣武医院 何文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
段云友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邓学东市立医院
王金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罗燕 大学华西医院
建初北京协和医院 唐杰 解放军总医院
温解放军总医院 童一砂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Austin医院
秦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第一部分:
头颈部血管
第3章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颈动脉、椎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可对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围、严重程度以及颅外脑循环异常作客观评估。
1、评估颈部血管正常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信息,血管走行是否正常,管腔有无扩、狭窄、扭曲和受压。
2、评估各种原因引起的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导致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如有无-中膜增厚或斑块形成、斑块稳定性评估及动脉狭窄程度的分级。
3、评估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支架的位置、扩程度、残余狭窄及治疗后相关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改变等信息。
4、超声引导下的颈动脉膜剥脱术及术后动脉解剖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随访评估。
5、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6、评价颈部血管的先天性发育不良。
7、检测动脉瘤、动静脉瘘等血管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8、利用超声造影检查进一步评估斑块的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的程度。
二、适应证
1、正常人群或脑血管病高危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筛查。
2、对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缺陷(RIND)、黑朦等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进行评价。
3、对无症状性颈部血管杂音、伴有心脏杂音或拟行心血管手术患者进行评价。
4、对实施颈动脉膜剥脱术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评价及随访。
5、对实施颈部动脉、脑血管病变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6、对不能接受脑血管造影(DSA)的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是首选方法。
7、对颈部搏动性肿块、怀疑或确定颈部血管疾病,如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评价及随访。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颈动脉超声检查通常无禁忌证。
但出现以下情况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 重症脑血管病、不合作患者及不能耐受检查者。
2、 颈部术后伤口敷料等影响超声检测。
四、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常规采用5~10MHz线阵探头。
部分患者颈动脉分叉位置高、血管位置较深、体型肥胖或颈部短粗,必要时可用2~5MHz凸阵探头或5~8MHz小凸阵探头或2~3.5MHz扇形(相控阵)探头。
术中超声采用5~10MHz或更高频率的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
检查前应询问病史,如患者有无神经系统症状、脑缺血及颈动脉疾病的相关临床症状、颈动脉支架或膜剥脱术病史以及既往相关的影像学检查资料。
六、检查技术及诊断标准
1、正常颈动脉超声检查步骤:
(1)正常颈总动脉、颈动脉、颈外动脉的超声检查
①采用灰阶显像方式先以横切面再以纵切面,右侧自无名动脉分叉处、左侧从主动脉弓起始处开始,连续观察颈总动脉(近、中、远段)、颈外动脉分叉处、颈动脉(近、中、远段)、颈外动脉主干及分支。
②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球部、颈动脉近段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包括膜、中膜、外膜,测量-中膜厚度(IMT)。
③纵切面分别在颈、外动脉水平上下方1~1.5cm围测量颈总动脉远段(分叉下方)、颈总动脉球部(分叉部)、颈动脉近段(分叉上方)直径、动脉-中膜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硬化斑块。
④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上述动脉的血流充盈状态。
⑤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近段、远段)、颈总动脉球部、颈动脉(近段、远段)、颈外动脉的峰值、舒末期血流速度并计算颈动脉与颈总动脉(或狭窄远端颈动脉)流速比值,分析血流频谱特征并鉴别颈外动脉
(2)正常椎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
①椎动脉的检测应包括颈段(V1段)、椎间段(V2段)、枕段(V3段),观察椎动脉的灰阶图像,测量V1段(特别是开口处)、V2段(C2~C6)血管直径。
②以CDFI或能量多普勒显像观察椎动脉从V1~V3全程血流充盈状态及走形。
③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V1、V2、V3血流频谱及测量V1、V2的峰值及舒末期流速。
(3)正常锁骨下动脉的超声检查步骤
①以灰阶显像从无名动脉上行或从颈总动脉下行观察左、右侧锁骨下动脉血管结构,测量相关血管径。
②以CDFI观察锁骨下动脉血流充盈情况。
③以脉冲多普勒超声检测锁骨下动脉的血流频谱,测量收缩期峰值及舒末期血流速度,血管狭窄时要注意鉴别狭窄的位置与椎动脉开口水平的关系。
(4)存储动脉病变部位的灰阶、彩色多普勒、频谱多普勒图像。
(5)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报告容
①双侧颈总动脉、球部、颈动脉近段、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管径、膜、斑块位置、大小、形态、回声特征。
②上述检测动脉各部位血流速度检测结果分析。
2、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1)IMT及斑块的界定 颈动脉-中膜厚度≥1.0mm为膜增厚,局限性-中膜厚度≥1.5mm定义为斑块。
(2)斑块的评价
1)根据斑块声学特征:
①均质回声斑块:
分低回声、等回声及强回声斑块。
②不均质回声斑块:
斑块部包含强、中、低回声。
2)根据斑块形态学特征:
①规则型:
如扁平斑块,基底较宽,表面纤维帽光滑,回声均匀,形态规则。
②不规则型:
如溃疡斑块,表面不光滑,局部组织缺损,形成“火山口”样缺损。
3)根据斑块超声造影后增强特点:
①易损斑块:
斑块由周边向部呈密度较高的点状及短线状增强。
②稳定斑块:
斑块无增强或周边及部呈稀疏点状增强。
3、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采用的标准是2003美国放射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标准
4、常见颈动脉狭窄和闭塞性病变
(1)颈动脉狭窄、闭塞
①检测确定动脉硬化斑块病变的位置、形态、大小、回声特性。
②采用灰阶超声测量病变血管残余及原始管径及面积。
③测量狭窄近段、狭窄段、狭窄远段(通常距狭窄段3~4cm处最低血流速度为取值结果)的峰值、舒末期血流速度,计算狭窄段/狭窄近段(或远段)比值。
④同侧颈外动脉峰值、舒末期血流速度与管径的测量。
⑤鉴别血栓或斑块造成的血管闭塞或狭窄。
(2)椎动脉狭窄和闭塞
①狭窄程度分类
椎动脉狭窄目前国外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表3为参考标准:
表3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评价标准
②闭塞分类
A、全程闭塞
B、节段闭塞
C、颅段闭塞
(3)锁骨下动脉狭窄和闭塞
①狭窄程度分类
A、狭窄小于50% 局部血流速度稍高于健侧,但频谱形态正常。
当狭窄率接近50%时,患侧椎动脉收缩期加速度时间延长,收缩峰出现小切迹频谱特征。
B、狭窄50%~69% 狭窄段血流速度高于健侧,频谱改变。
同侧椎动脉表现为收缩期达峰时间延长,伴切迹加深或低速逆转血流信号。
健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相对升高。
C、狭窄70%~99% 狭窄段血流速度明显升高,频谱改变。
患侧椎动脉出现典型的振荡型频谱。
当狭窄≥90%时,患侧椎动脉以逆转的负向血流信号为主,舒期正向血流信号微弱。
D、锁骨下动脉闭塞(开口处) 血管腔充填均质或不均质回声,血流信号消失,开口以远探及低速低阻力类似颅动脉血流信号。
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转。
②锁骨下动脉窃血分级
Ⅰ级:
隐匿型窃血
Ⅱ级:
部分型窃血
Ⅲ级:
完全型窃血
七、操作注意事项
1、注意仪器的调节,包括聚焦、灰阶及彩色多普勒增益、脉冲重复频率、滤波等。
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速度时一定要注意声束与血流之间的角度≤60°。
2、注意重度狭窄与闭塞的鉴别。
3、对于重度狭窄或可疑闭塞的血管病变可采用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测微弱血流信号。
八、报告基本容和要求
应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和可能的建议三部分,前两者为必须容。
以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例具体阐述如下:
1、超声描述:
常规超声描述:
应包括病变的位置、大小、围、数量(如-中膜厚度、斑块等)、病变程度(有无狭窄;狭窄程度;有无闭塞及侧支循环情况)及相关信息。
2、超声诊断:
包括定位、定性、定量(狭窄程度)、诊断结论。
第二部份。
第一章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1、评估腹主动脉瘤部位、类型、大小、瘤情况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腹主动脉瘤治疗前和治疗后随访。
二、适应证
1、腹主动脉瘤的诊断。
2、腹主动脉瘤的监测。
3、腹主动脉瘤术后评估。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一般无禁忌证。
四、仪器设备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MHz。
五、检查前准备
一般无需要特殊准备,必要时清晨空腹检查。
六、检查技术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技术
1、灰阶超声
(1)先扫查腹主动脉各段的横断面,而后纵断面扫查,观察管壁、管腔情况,测量管径。
存在狭窄时,应测量残腔径,包括最窄处前后径和最窄处横径。
(2)测量瘤颈(即瘤体入口)距肾动脉开口的距离,观察瘤颈的形态;测量瘤体出口距左右髂总动脉分叉的距离。
(3)评价腹主动脉瘤,需检查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近端,包括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及髂总动脉。
2、彩色多普勒
提供血流空间特征信息,可以识别血流的存在、方向、特征和分流等。
3、脉冲多普勒
必要时分析脉冲多普勒频谱及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
图1 腹主动脉的测量方法
LongitudinalAbdominalAorta腹主动脉纵切面;TransverseAbdominalAorta腹主动脉横切面;Proximal近段;Mid中段;Distal远段
(二)注意事项
1.多普勒取样容积放置于血管中心,使用较小取样容积(取样门宽度多为1.5mm~2mm)进行多普勒检查,这样可以仅得到感兴趣血管的血流信息。
测量流速时必须作多普勒角度校正。
要求:
校正线与血流方向平行;校正后角度显示值≤60°。
不要使用>60°的取样角度,因为这会使收缩期峰值流速假性增高。
2.腹主动脉测量注意三点:
①在纵切和横切时测量前后径和横径;②测量方法为从腹主动脉的一侧管壁的外缘至对侧管壁的外缘;③由于动脉扩后常扭曲,测量时应以所测动脉的解剖位置为标准,而不是以患者本身为标准。
3.必须熟悉腹主动脉解剖。
腹主动脉分三段:
胸骨下缘至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水平为腹主动脉近段,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至肾动脉水平为腹主动脉中段,肾动脉水平至腹主动脉分叉处为腹主动脉远段(图1)。
正常腹主动脉从近段至远段逐渐变细,至分叉处最细。
腹主动脉平均直径1.5~2.5cm,近段的管径是1.1~2.8cm,中段1.1~2.5cm,远段常小于2cm。
七、腹主动脉瘤超声诊断要点
(一)真性腹主动脉瘤
1.真性动脉瘤诊断标准:
(1)腹主动脉最宽处外径较相邻正常段外径增大1.5倍以上;
(2)最大径(外径)>3.0cm。
符合以上两标准之一可诊断。
2.局部囊样扩。
用来描述动脉扩大,但尚未达到动脉瘤的诊断标准。
3.对于腹主动脉狭窄,没有特定的诊断标准。
如果局部收缩期峰值流速升高100%,可以诊断直径狭窄率>50%。
第4章
(二)假性动脉瘤
诊断标准
1.在血管外形成的搏动性血肿,没有动脉壁回声。
最常见的原因是医源性的。
例如,动脉穿刺术后。
2.CDFI可见腔有随心动周期变化的血流信号。
当瘤体完全血栓形成后,可无血流信号。
(三)动脉夹层
诊断标准
灰阶超声:
显示腹主动脉管腔被分成两部分,即真腔和假腔,假腔径一般大于真腔。
彩色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
显示真腔和假腔不同类型的血流,包括血流方向、流速可能不同。
真腔血流快,方向与正常动脉相似,假腔血流慢而不规则。
(四)腹主动脉瘤治疗后并发症的诊断(如支架、人工血管)
1.支架瘘
灰阶超声:
动脉瘤见网状强回声支架(单管型、分叉型),支架外的瘤腔血栓低回声出现不规则无回声区,瘤腔增大。
彩色多普勒:
支架见彩色血流信号。
瘘的分型:
根据彩色多普勒检查所见血流进入瘤体的部位,分为四型。
I型:
血流从腹主动脉支架端附着处流向瘤腔
Ⅰa型:
血流从腹主动脉支架近端流向瘤腔。
Ⅰb型:
血流从腹主动脉支架远端流向瘤腔。
II型:
血流从腹主动脉分支反流进入瘤腔。
Ⅲ型:
血流从二个支架连接部或破裂处流向瘤腔。
Ⅳ型:
血流从支架的孔隙处流向瘤腔。
此外,尚有在无瘘的情况下动脉瘤体增大,称为瘤体力。
2.支架血栓形成和狭窄
狭窄处血流信号细而亮,多普勒频谱显示支架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异常增高或明显降低甚至无血流频谱(闭塞)。
3.支架扭曲或移位
灰阶超声显示植入支架变形或离开最初位置,CDFI显示异常血流。
4.超声造影
对支架瘘、血栓和狭窄有重要诊断价值。
八、报告描述、容和要求
腹主动脉瘤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及可能提出的建议,前两者为必须容。
超声描述应包括:
1. 常规描述腹主动脉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位置、有无畸形、横断面形态);腔有无异常回声。
记录腹主动脉前后径和横径。
2. 发现腹主动脉瘤,应记录动脉瘤前后径、横径和长度。
3. 腹主动脉瘤有狭窄时,应记录残腔径,包括最窄处前后径和横径。
4.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布和特征。
5. 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三相波、二相波、单相波)。
6. 任何累及器官超声检查所见的简要描述。
7. 应该报告肾动脉、髂动脉和腘动脉情况。
8. 若评价腹主动脉支架位置和血流,应报告其位置、是否通畅、有无血栓、有无瘘及瘘分型。
支架近端及远端的血流速度。
9. 记录支持和排除诊断的图像资料。
超声诊断:
1. 有无腹主动脉瘤。
2. 动脉瘤的类型(真性、假性、动脉夹层)。
3. 动脉瘤的部位、程度。
4. 受累器官(如肾)的形态、大小。
5. 有无治疗后并发症及其类型。
九.注意事项:
1.检查较大的动脉瘤时避免过度加压。
2.对假性动脉瘤要仔细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从多切面观察,以免漏诊小的破裂口。
3.接受过血管手术,检查前必须了解手术的细节。
4.支架的搏动可以在动脉瘤造成彩色伪像,酷似血流信号。
注意鉴别。
第二章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疾病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 目的
肠系膜动脉(CA/SMA/IMA)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目的是为了诊断肠系膜动脉狭窄、动脉瘤和其它病变,并确定其病变类型、部位、严重程度和波及围。
二、 适应证
1. 与进食有关的腹痛。
2. 持续性腹泻。
3. 明显的、不能解释的体重减轻。
4. 腹部听诊闻及杂音。
5. 术后评价。
6. 疑似肠系膜动脉、肝动脉或脾动脉瘤。
7. 疑似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
8. 疑似肠道缺血性病变。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通常无禁忌证。
但对下列患者,超声检查有一定的局限性。
1. 严重肥胖患者;
2. 腹部手术影响检查的患者;
3. 有引流管的患者;
4. 呼吸急促;
5. 严重肠道积气;
6. 不能合作的患者;
四、仪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2~5MHz。
五、病人准备
检查前晚清淡饮食,检查前12小时禁食,禁吸烟,禁咀嚼口香糖等;禁食后,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为高阻血流,进食后变成低阻血流。
对于正常人而言,无论进食与否,腹腔动脉均为低阻血流,因为腹腔动脉主要供应低阻的肝和脾毛细血管床。
患者一般取平卧位。
六、检查技术
1、灰阶超声
(1)腹腔动脉恰位于肝尾状叶下方,肠系膜上动脉和胰腺上方。
横切时,腹腔动脉的分支呈“海鸥征”,左翅膀是脾动脉,右翅膀是肝总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起始部在腹腔动脉起始处下方,向下走行。
(3)肠系膜下动脉在左右髂总动脉分叉处上方约3.5cm处由腹主动脉左前壁发出,向左下走行。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显示该动脉。
2、彩色多普勒超声
(1)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长轴观。
如果肠系膜下动脉能显示,也要显示其长轴观。
(2)寻找提示动脉狭窄的征象:
鲜亮的高速血流、彩色混叠等。
(3)记录靠近腹腔动脉分叉处或第一肝门处的肝总动脉血流方向。
如肝总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的血流反向,提示腹腔动脉阻塞。
(4)记录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情况。
3、脉冲多普勒
(1)先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寻找彩色混叠处,然后用脉冲多普勒测量混叠处的峰值流速,以及其近段和远段的峰值流速。
(2)取得吸气和呼气时腹腔动脉的多普勒频谱,测量呼气时腹腔动脉峰值流速(PSV)和吸气时腹腔动脉峰值流速(PSV)。
(3)距腹腔动脉起始处1~2cm的腹腔动脉远心段测量平静呼吸时的峰值流速。
(4)测量肠系膜上动脉起始处、远段1cm处和远段2cm处的峰值流速(PSV)和舒末流速(EDV)。
(5)测量腹腔动脉起始平面的腹主动脉峰值流速(PSV),注意有无小慢波。
七、诊断标准
1、肠系膜动脉狭窄诊断标准
(1)禁食时,腹腔动脉峰值流速(PSV)≥200cm/s提示直径狭窄率>70%。
(2)禁食时肠系膜上动脉峰值流速(PSV)≥275cm/s提示直径狭窄率>70%。
(3)肠系膜上动脉舒末期流速(EDV)>45cm/s提示直径的狭窄>70%,与峰值流速比较,前者敏感性更高,但特异性稍差。
然而,肠系膜上动脉峰值流速(PSV)>300cm/s提示大于50%的狭窄具有很高特异性。
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的峰值流速(PSV)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PSV)的比值>3.5高度提示动脉直径狭窄率>60%。
超声的主要作用是筛选可疑患者,进一步作CTA、MRA或动脉造影。
2、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
如果吸气时,腹腔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下降,呼气时流速又明显加快,应考虑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medianarcuateligamentsyndrome)(图1)。
图1 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示意图
呼气时,中弓韧带对腹腔动脉的压迫;吸气时,压迫解除
3、肠系膜动脉瘤
病变处瘤样增宽,或呈卵圆形、囊袋状局部向外突出。
彩色多普勒显示动脉瘤呈湍流。
八、报告容和要求
肠系膜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报告包括超声描述、超声诊断及可能提出的建议,前两者为必须容。
超声描述应包括:
1. 常规描述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灰阶声像图特征(位置、有无畸形、横断面形态);腔有无异常回声。
2. 肝总动脉的血流方向。
3. 发现动脉瘤,应记录动脉瘤的大小。
4. 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是否完全充盈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若有充盈缺失,报告其位置和围。
是否有混叠现象。
5. 脉冲多普勒频谱特征,峰值流速(PSV)和舒末期流速(EDV)。
6. 任何累及器官超声检查所见的简要描述。
7. 若评价动脉支架位置和血流,应报告其位置、是否通畅、有无血栓。
支架近端及远端的血流速度。
8. 记录支持和排除诊断的图像资料。
超声诊断:
重点提示临床医师关心的病因、病理、功能诊断信息。
1. 肠系膜动脉有无狭窄或扩。
2. 狭窄程度。
3. 有无中弓韧带压迫综合征。
4. 有无动脉瘤。
5. 动脉瘤的部位、程度。
6. 受累器官(如肾)的形态、大小。
7. 血管支架是否通畅或狭窄程度。
第三章下腔静脉(IVC)多普勒超声检查指南
一、目的
1.IVC及其属支是否通畅,有无栓塞及狭窄。
2.IVC及其属支是否存在畸形。
3.是否存在IVC侧支循环及其部位。
4.IVC疾病治疗后的监测。
二、适应证
1.可疑IVC梗阻。
2.IVC畸形。
3.IVC支架或滤器的监测。
4.可疑动脉-静脉瘘。
5.可疑缩窄性心包炎。
6.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症(Osler-Rendu-Weber病)。
7.治疗后评估。
三、禁忌证和局限性
无禁忌证。
四、检查仪器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2~5MHz凸阵或线阵探头。
五、检查前准备
空腹8小时以上为宜。
若腹水过多,必要时在检查前抽吸腹水。
六、检查技术
1.IVC
灰阶超声:
从右心房到髂静脉观测IVC位置、走向、管壁波动;在可疑管腔狭窄处测量IVC前后径和横径。
CDFI:
检查IVC是否通畅、血流方向及充盈程度。
PW:
观察血流频谱形态及其随心动和呼吸周期的变化,测量最大血流速度。
如果IVC腔发现异常回声(如血栓、滤器等),应确定其部位,测量其大小和围、检测异常处及其近端和远端的多普勒血流频谱。
2.髂静脉
灰阶超声:
显示髂总动脉后髂静脉,观测静脉腔是否受压狭窄;在管腔狭窄处测量髂静脉前后径和横径。
CDFI:
检查髂静脉是否通畅、血流方向及充盈程度。
PW:
观察血流频谱形态及其远端随心动和呼吸周期的变化。
如果髂静脉腔发现异常(如血栓等),应确定其部位,测量其大小和围、检测异常处及其近端和远端的多普勒血流频谱。
3.肝静脉
灰阶超声:
观测肝静脉是否闭塞或扩,需同时行肝常规扫查并特别注意尾叶大小。
CDFI及PW:
检测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处的血流及方向,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管 超声 检查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