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表解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3252788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0.86KB
九年级下册表解知识点.docx
《九年级下册表解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册表解知识点.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下册表解知识点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革命
爆发
历史
条件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统治力量相对薄弱。
2.一战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化了俄国复杂而尖锐的社会矛盾。
3.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但临时政府对外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对内压制人民革命,无产阶级必须继续革命。
4.二月革命后成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这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5.布尔什维克党政治上已经成熟,列宁回国后根据当时形势特点,及时制定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
6.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特别强,而且比较集中。
直接
原因
“七月事件”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布尔什维克党及时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彼得格勒起义胜利
11月6日列宁亲自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指挥起义。
11月7日起义者占领所有重要部门,起义取得决定性胜利。
革命
措施
政治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和革命士兵组成的苏维埃政权──人民委员会。
把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往莫斯科。
经济
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外交
与德、奥签订和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巩固革命政权。
巩固革命政权
经过三年战争,粉碎了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
为从物质上保证反干涉军事斗争的胜利,苏维埃政府推行了非常性的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历史
意义
1.是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产生了诸多弊端。
内容
农业
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之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工业
除大型企业外,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企业经营,允许多种形式经济成分并存。
商业
除生活必需品外,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建立
1922年底正式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创始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
斯大林的探索
工业化
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快工业化速度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完成
1928~1937年执行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成就
形成较完备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特点
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独立自主完成的。
农业集体化
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特点
运用了行政强迫的手段,采取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完成
到1937年基本完成。
新宪法
背景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改变。
标志
标志着苏联已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斯大林模式
特点
政治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缺乏群众监督。
经济
高度计划,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
评价
积极
适应了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
1.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经济发展没后劲。
2.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身上索取过多,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4.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凡
尔
赛
│
华
盛
顿
体
系
巴黎和会
召开目的
直接目的:
为了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
根本目的:
对战后世界重新安排,确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
控制会议的三巨头
参加会议共27国,但操纵会议的是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这“三巨头”。
凡尔赛和约
领土
问题
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军事问题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
凡尔赛和约
殖民地问题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移给日本。
赔款
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与协约国同奥、匈、土、保分别签订的和约一起构成。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国际联盟
来历
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正式提出。
成立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相关规定,1920年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实质
由于美国未参加,它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华盛顿会议
召开原因
巴黎和会仅调解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在亚太的矛盾仍尖锐,美日矛盾成为这一地区的最主要的矛盾。
主导国
美国、英国、日本。
主要内容
四国协定
英、法、日、美四国签署,英日同盟寿终正寝。
五国条约
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比例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实质:
确认了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扩张提供了方便。
日中协定
日本被迫归还山东,中国的主权得到了部分恢复。
华盛顿体系
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构成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经
济
大
危
机
繁荣与危机
相对繁荣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繁荣时期。
繁荣背后潜伏危机
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引起生产过剩。
过度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刺激消费,加剧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过分的股票投机,使股价虚高,加剧了金融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法避免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危机新特点
时间长
1929~1933年,共5个年头,超过了以往危机。
范围广
地理范围广:
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行业范围广:
从金融业开始,波及到工、农、商等经济部门。
破坏性大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贸易总额减少2/3。
深远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国际局势紧张,一些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缓解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背景
前任政府采用传统缓解经济危机的办法,无任何实际效果。
主要内容
(重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使经济恢复有了资金保证。
(核心)调整和恢复工业: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此外,政府还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拉动消费,增加就业。
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过剩农产品,损失由政府给予补贴。
特点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目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以消除经济危机。
作用
经济
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政治
阶级矛盾得到缓和;避免了美国的法西斯化;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
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局限
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法
西
斯
势
力
的
猖
獗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背景
经济
经济危机对战败国,特别是经济脆弱的德国打击特别大。
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锐减。
社会
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在民主制度下已无法解决现有矛盾,寻求建立集权统治缓解危机。
政治
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纳粹党,利用人们的不满趁机崛起。
通过欺骗宣传(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骗取人民的信任。
还得到了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夺权
1933年,纳粹党在大选中获胜,党首希特勒成为新政府总理。
不久,希特勒又攫取总统权力,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元首。
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标志着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内外政策
内
制造国会纵火案,进而解散一切工会和政党,实行独裁统治。
强化专政机器,打击、迫害反法西斯和进步人士。
加强思想控制,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掀起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外
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意大利法西斯的建立
背景
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中央政府瘫痪,工农运动高涨。
夺权
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政党,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
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
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背景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对打击非常大。
法西斯势力篡权
法西斯势力集中在军部,通过恐怖手段逼迫政府法西斯化。
军部内少壮派发动的“二二六政变”虽失败,但军部控制了新政府。
新政府加紧对外侵略的准备,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侵略
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法西斯结盟
1937年,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期不远了。
慕
尼
黑
阴
谋
背景
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
1938年9月
地点
德国的慕尼黑国家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
内容
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
它是一个大阴谋。
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为慕尼黑阴谋。
影响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
同时,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
扩大
二战爆发背景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纵容德国的侵略。
这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此后,德国先后占领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西欧国家。
英国遭到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二战
扩大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标志着二战扩大。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的
胜
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及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
国际反法西斯
联盟的建立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发动了冬季反攻。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讨论对德问题、成立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
为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这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
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转守为攻。
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争的转折点。
意大利投降
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标志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同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历史意义
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性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1939年9月1日
德国进攻波兰
1940年四五月
英国遭到轰炸,法国投降
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5年2月
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1942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
1943年
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5月8日
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战败投降
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1942年华盛顿会议
雅尔塔会议
时间
1942年1月1日
1945年2月
地点
美国的华盛顿
苏联的雅尔塔
人物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
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苏)
内容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对德问题:
打败之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成立国际组织问题:
取代国联,成立联合国。
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
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意义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然而又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对战后世界格局的确定具有重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
(1)原因:
第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则在美国的扶植下,经济很快恢复,并取得很大的发展。
德、日两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对英法等国主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加剧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第二、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日等国建立起了法西斯专政,并为了摆脱危机,进行对外扩张。
法西斯国家的对外扩张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第三、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2)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3)影响:
第一,战争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与灾难,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在这场大战中,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财产被破坏。
第二,战争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第三,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战后,建立了联合国,社会主义力量壮大起来了。
在二战中为战胜法西斯国家而进行的新式武器的研究,在战后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及启迪
(1)原因:
首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进行的战争是正义的,德、意、日企图用武力推行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得逞于一时,但是最终难以逃脱彻底覆灭的命运。
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的事业和力量必胜。
其次,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使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集团的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联合才能胜利。
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非正义战争。
(2)启迪: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是能够团结起来,共同迎接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与国应该加强合作,维护和平,谋求共同的发展。
战
后
美
国
经
济
的
发
展
时期
发展原因
主要表现
战后
的
繁荣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二战后最富强,占据广阔的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高新技术成果,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技术;
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迅速,出现繁荣景象。
危机
和
经济
调整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经济发展中的弊端;
经济危机的打击;
通货膨胀;
债务沉重。
受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地位下降;80年代调整经济政策,经济缓慢回升,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新经济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
改革社会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促进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
完成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
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全球化。
欧共体和欧盟的建立
背景:
二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是控制西欧和日本,遏制苏联势力向西发展,充当世界霸主,援助西欧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随着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西欧国家感到,美苏两国对西欧都有野心。
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提高西欧国家的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西欧国家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简称“欧共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欧洲国家联系的日益加强,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经过:
1951年法、意、联邦德国等六国西欧国家建立欧洲煤钢联营;1958年六国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20世纪80年代中期欧共体扩大到欧洲12个国;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标志着“欧盟”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当时拥有12个成员国;1995年到2003年“欧盟”共有15个成员国;2004年“欧盟”进一步扩大到25个成员国。
作用:
欧共体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共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盟”成立后,其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西
欧
和
日
本
经
济
的
发
展
西欧
战后恢复
原因
表现
二战后,西欧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美国为对付苏联,援助西欧;政府恰当的经济政策;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50~70年代,持续繁荣。
欧洲的联合
欧洲
共同体
原因
过程和表现
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为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加强相互的合作。
20世纪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成立“欧洲共同体”。
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洲
联盟
(欧盟)
进一步加强欧洲国家的联系和合作
1993年成立欧盟。
使用欧元;
人员、资本和货物自由流通;可在任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居住;力图在外交和国家安全方面一致。
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发展。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日本
经济
时期
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
二战后
美国在日本进行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经济逐步恢复。
20世纪50至70年代
美国的扶植;日本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教育。
经济迅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0世纪70年代
1974~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20世纪80年代后
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经济迅速发展。
政治
20世纪70~80年代后,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引起其他亚洲国家的关注和警惕。
二战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和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1)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领域赶上并超过了美国。
经济的发展,使欧共体和日本希望与美国建立起平等的伙伴关系,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从而使美国的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2)美国和日本关系的演变:
①二战结束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改革,完全控制了日本。
②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军事上的需要,美国向日本订购了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扶植日本经济的发展。
此时日本大发战争横财。
为了把日本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了对日占领状态。
③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日本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
④日美同盟关系依然存在,但是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在政治、外交方面,日本并不完全和美国保持一致。
(3)美国同西欧关系的演变:
①二战结束后,为了对付苏联,稳定资本主义阵营,美国通过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得以控制西欧。
②美国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建立北约组织,同英、法等许多西欧国家建立了广泛的同盟关系。
③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西欧国家同美国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尖锐。
④随着欧共体的成立和扩大以及欧盟的诞生,西欧发展成为可以同美国并驾齐驱的重要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美国的霸主地位动摇了,最终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两极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苏
联
的
改
革
与
解
体
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领导人以后开始改革。
目的:
改革斯大林时期的一些弊端。
内容:
经济(主要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政治。
作用: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结果:
矛盾突出,赫鲁晓夫下台。
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
改革
原因:
苏联经济发展面临停滞。
内容:
先以经济改革作为重点,后又进行政治改革。
结果:
经济方面没有成效。
政治方面:
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出现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
苏联解体
1.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增强。
2.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试图通过政变来摆脱危机,结果失败。
戈尔巴乔夫实际上失去了领导者的威望和权力。
3.1991年底,苏联解体。
东欧
社会
主义
国家
的
改革
与
演变
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
二战后,欧亚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按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目的:
推动经济发展。
内容:
匈牙利改革最为突出。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被苏联镇压。
结果:
成效不大。
匈牙利改革
性质: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局部改革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下册 表解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