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统整1个体与族群.docx
- 文档编号:23252293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6.30KB
教材统整1个体与族群.docx
《教材统整1个体与族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统整1个体与族群.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材统整1个体与族群
教材統整2-1:
個體與族群
一、個體:
1.定義:
可直接利用環境資源而獨立生活的單一生物體,是組成生物族群的基本單位。
2.例如:
(1)單細胞個體:
一個細菌、一個眼蟲。
(2)多細胞個體:
一隻招潮蟹、一隻小白鷺。
二、族群:
1.定義:
生活在同一時間和空間中的許多同種生物個體所組成的群體。
2.例如:
(1)關渡紅樹林沼澤附近『成群的招潮蟹』。
(2)嘉義東石『整片的海茄苳』。
(3)大霸尖山山麓的『玉山杜鵑』。
(4)海中的『珊瑚』。
3.特點:
在自然淘汰下,族群內僅有最能適應環境的個體才有生存及繁殖後代的機會。
4.個體聚集成為族群的優點:
(1)有保護作用:
蜂巢內成群的蜜蜂,在冬季內仍可保持蜂巢溫暖。
茂密的森林,可以抗拒強風及雨雪的侵害。
(2)有利於生殖作用:
個體聚集成為族群,有助於配對以完成生殖作用。
(3)有利於分工合作:
螞蟻和蜜蜂有分工合作的社會制度。
5.個體聚集成為族群的缺點:
族群內的個體會因為食物、空間、生殖而發生競爭,甚至自相殘殺。
6.演化觀點:
族群是一個生物演化的基本單位。
7.生態學觀點:
族群是組成生物群集的基本單位。
三、個體和族群的區別:
個體
族群
1.個體是可直接利用環境資源而獨立生活的單一生物體。
1.族群是特定時間和空間內,許多同種生物個體的集合。
2.個體是組成生物族群的基本單位。
2.族群是組成生物群集的基本單位。
3.單一個體的壽命有限,無法長久存在。
3.族群內的個體之間可以交配繁殖,而能夠綿延不絕。
4.單一個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有限。
4.族群內擁有各種不同基因組合的個體,而有性生殖會產生更多的遺傳變異,可提高族群在變動環境中的延續力。
5.單一個體本身在覓食和防禦的力量較弱。
5.族群內的個體之間可藉由彼此合作,在覓食和防禦上取得優勢。
教材統整2-2:
族群的特徵
一、影響族群大小的因素:
1.出生率:
單位時間內,一族群中新生個體數與總個體數的比值。
出生率=出生的個體數/族群的個體總數
(1)最大出生率(絕對出生率):
理論上的出生率。
(2)實際出生率(生態出生率):
實際上的出生率。
一般而言,實際上的出生率小於理論上的出生率。
2.死亡率:
單位時間內,一族群中死亡個體數與總個體數的比值。
死亡率=死亡的個體數/族群的總個體數
(1)最小死亡率(絕對死亡率):
理論上的死亡率。
(2)實際死亡率(生態死亡率):
實際上的死亡率。
一般而言,實際上的死亡率大於理論上的死亡率。
3.遷出率:
單位時間內,一族群中遷出個體數與總個體數的比值。
4.遷入率:
單位時間內,一族群中遷入個體數與總個體數的比值。
二、族群變化的類型:
1.成長的族群:
族群內的個體數逐漸增多。
(出生率+遷入率)>(死亡率+遷出率)
2.衰退的族群:
族群內的個體數逐漸減少。
(出生率+遷入率)<(死亡率+遷出率)
3.穩定的族群:
族群內的個體數維持不變。
(出生率+遷入率)=(死亡率+遷出率)
三、負荷力:
(環境負荷量)
1.定義:
一地區內所能供養生物的最大數量。
2.特點:
(1)生物數量小於負荷力,則生物數量會逐漸增加。
(2)生物數量接近負荷力,則生物增加的速率變慢。
(3)生物數量超過負荷力,則生物數量會逐漸減少。
四、族群成長曲線:
族群的成長:
生物族群的個體數量隨時間增加的情形。
族群成長曲線:
族群成長所顯示的變化曲線。
1.S型成長曲線:
(1)S型成長曲線是大多數生物的族群成長的模式,而大型動物的族群成長曲線也大多屬於S型成長曲線。
(2)特徵:
a.生物族群的成長過程較為穩定。
b.生物族群內的個體常因環境因素的限制或過分擁擠,而引起激烈的競爭。
(3)變化過程:
a.適應期:
生物初入一地區,為了要適應環境,而族群成長緩慢。
b.對數期:
當生物適應環境後,發揮其生殖潛能,而族群成長加速。
c.減速期:
由於環境阻力的增加,而族群成長的速率減緩。
d.平衡期:
當族群內之個體總數達到環境所能供應之最大量(負荷量),而族群成長的速度維持恆定。
(即該族群之出生率等於死亡率)
2.J型成長曲線:
(1)定義:
生物族群內的個體數以指數或幾何級數增加。
(2)例如:
a.楓蠶以攝食楓葉為生。
當楓蠶出現後,則其族群會無限制的增加,而嚴重影響楓樹的生長和健康,楓蠶最後也將因為食物短缺而於短期內滅亡。
b.許多害蟲和細菌的族群成長曲線,都是呈現J型成長曲線。
五、族群密度:
1.定義:
單位空間內,族群中的個體數。
2.表示法:
D(族群密度)=N(族群中的個體數)/S(單位空間)
3.分類:
(1)粗密度:
以族群分布之總空間為基礎計算而得之族群密度。
缺點:
無法顯示出族群在一地區的真正生態狀況。
(2)生態密度:
僅以族群可能占據的棲息空間為基礎計算而得之族群密度。
又稱為實際密度。
優點:
可以顯示出族群在一地區的真正生態狀況。
一般在討論族群密度時,均以生態密度為主。
4.例如:
臺灣的人口密度
(1)粗密度=500人/平方公里
(2)實際密度:
北部=1231人/平方公里、東部=75人/平方公里
(3)臺灣地區面積為35876平方公里,1986年臺灣人口2112萬5729人。
(4)臺灣島內地形以高山為主,人口大多集中於都市平原一帶,北部開發較早,都市較密集,而東部則多為陡峭的山地。
六、Allee效應:
1.生物族群在其族群密度適中時,其族群成長的速率才可以達到最高。
2.若生物族群密度太高或太低,其族群成長的速率均會受到影響,而呈現下降的趨勢。
七、最低存活族群個體數:
1.定義:
要維持一個族群延續所需最低個體數的要求。
2.重要性:
(1)當一個族群中的個體數低於最低存活族群個體數,則該生物族群在最近的將來極可能滅絕。
(2)一種生物並非在完全消失時才算是絕種。
或許仍有許多個體存活,但是可能這些個體大多是同一性別,或者大多已不具生殖能力,而無法繼續繁殖。
(3)例如:
臺灣即使目前仍能偶而看到臺灣雲豹,但是因為個體數極少、密度太低,個體之間已失去接觸和交配的機會。
因此臺灣雲豹可算是已經絕種的臺灣特有種。
八、年齡結構:
1.定義:
族群內各種不同年齡個體在族群中所占的百分率。
2.組成:
幼年期(生殖前期)、中年期(生殖期)、老年期(生殖後期)。
3.重要性:
年齡結構可用來預測該族群未來的發展趨勢。
4.年齡結構圖:
垂直線的左邊為男性所占的比例,右邊為女性所占的比例。
5.類別:
(1)成長型的族群:
(增長型)
a.成因:
在理想的環境中,有豐富的食物和充足的生活空間。
出生率提高而死亡率降低。
b.特徵:
族群中有大量未達生殖期的幼年個體,而老年個體較少。
當幼年個體成熟而繁殖時,族群個體數將隨時間而增加。
c.年齡結構圖:
呈典型寬底的金字塔型。
d.例如:
肯亞、奈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印度、墨西哥。
(2)下降型的族群:
(衰退型、負成長型)
a.成因:
在惡劣的環境中,因食物和生存空間的匱乏而影響成年個體的健康。
出生率降低而幼體的死亡率提高。
b.特徵:
族群中未達生殖期的幼年個體比例較少,而成熟的中年期個體及生殖後期的老年個體比例較大。
族群中的死亡率大於出生率,族群個體數將隨時間而減少。
c.年齡結構圖:
呈基部較窄的棍棒形。
d.例如:
德國、保加利亞、匈牙利。
(3)穩定型的族群:
(穩定型、零成長型)
a.成因:
族群中的出生率等於死亡率。
b.特徵:
族群中老年、中年、幼年個體的比例介於成長型與下降型之間。
未達生殖期的幼年個體和已達生殖期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相近。
族群不成長亦不衰退。
c.年齡結構圖:
呈頂部較窄的柱狀或砲彈形。
d.例如:
日本、丹麥、奧地利、義大利。
九、生存曲線:
1.定義:
將某一動物的族群分成幾個年齡階段,分別求出每個年齡階段的死亡率或存活率,再按年齡百分比所畫成的曲線。
2.橫座標:
動物最高年齡的壽命期(單位:
%)
縱座標:
族群中每千個個體生存下來的個體比例(單位:
o/oo)
3.用途:
可顯示出該物種在生活史中不同階段的相關訊息,以供物種保育及資源的利用與管理之用。
4.特點:
(1)各種生物的死亡率和年齡有一定的關係,而各種生物在各年齡期的生存機率都可能不相同。
(2)不同的生物依其生存之環境,有不同的適應方法、不同的生存測略;因此,不同生物所呈現的生存曲線也不相同。
5.例如:
(1)牡蠣在幼年時的死亡率很高;但是一旦成長而固著於海底岩石上之後,死亡率則大幅下降,其生存曲線呈內凹型。
(2)海鷗對幼體的保護較為周到,死亡率在各個年齡階段,沒有很大的差別,其生存曲線內凹的程度較小。
(3)人類對幼體的保護非常周密,在幼年時的死亡率很低,在中老年後的死亡率才急遽升高,其生存曲線呈外凸型。
(4)蟬的幼年期長達十多年,但是變為成蟲後,壽命僅有十餘天。
(5)綠蠵龜幼年期的死亡率達90%以上。
(6)烏魚幼年期的死亡率高達99%以上。
註:
生殖策略:
1.低等動物(魚類、無脊椎動物):
生存曲線呈內凹型:
產卵數多,缺護幼行為、護幼不周密。
2.高等動物(哺乳類、鳥類):
生存曲線成外凸型:
產卵數少,有護幼行為、護幼很周密。
教材統整2-3:
族群的變化
一、影響族群密度的因素:
包括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1.生物因子:
族群的大小會受到食物供應和生物間的互動關係等因素的影響。
(1)食物充足而掠奪者壓力又少,則族群將變大。
(2)食物不足而掠食者壓力又大,則族群將變小。
(3)競爭會改變族群大小,甚至引起族群的滅絕。
例如:
a.營養物質:
有機物質的充足或缺乏會影響消費者的族群密度。
無機鹽類的充足或缺乏會影響生產者的族群密度。
水庫水源區的水中含有豐富無機鹽類,將使水庫中的藻類生長旺盛,而使族群密度急速上升。
b.掠食:
高山地區的黃鼠狼以高山白腹鼠及森鼠等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黃昏時成群飛行的家燕及赤腰燕捕食空中的昆蟲。
c.共生:
疏林草原上的螞蟻和刺槐共生,刺槐提供螞蟻棲所和食物,螞蟻則幫刺槐趕走大型的草食性動物。
蚜蟲和螞蟻共生,蚜蟲可分泌蜜汁供螞蟻食用,螞蟻則可保護蚜蟲不受瓢蟲的侵害。
榕果小蜂的生活史幾乎完全在榕屬植物的無花果內度過,並幫助榕屬植物傳粉。
d.寄生:
寄生蜂將卵產在蝶卵上。
菟絲子以纏繞莖寄生在馬鞍藤、咸豐草、濱刺麥等植物上,以其篩管內的營養物質為生。
寄生蜂產卵於榕果內,利用榕果卻不幫助其傳粉。
e.競爭:
鍬形蟲、獨角仙、天牛等,均以樹幹上流出的汁液為生而競爭。
河口泥灘地上的臺灣招潮蟹和弧邊招潮蟹均築巢在泥灘上的適當地點而競爭。
雙疣琉璃蟻和黑棘蟻均與蚜蟲共生而競爭。
養蜂場內的中國蜂與義大利蜂為了花蜜而競爭。
⊙高斯的實驗─尾草履蟲和耳草履蟲的生存競爭。
(a)兩種草履蟲均以細菌為主食,且分別培養於二個細菌濃度相同的培養液中;經過數天後,兩種草履蟲均保持相同的族群密度。
(b)若將兩種草履蟲混合培養於同一培養液中,經過24天後,只有耳草履蟲存活,而尾草履蟲已完全滅絕。
結論:
兩種草履蟲混合培養時,為了有限的食物而發生競爭,而耳草履蟲較占優勢。
2.非生物因子:
太陽輻射能、溫度、雨量、溼度、風、氣候變化、空間大小、海拔高度、污染物、大火、火山爆發、潮間帶之浪潮等,都會影響到族群大小的變化。
(1)氣候:
a.三斑家蚊是臺灣地區傳染日本腦炎的媒介,在冬季的族群密度幾乎為0。
b.每年十月成群的黑面琵鷺來臺灣過冬,在曾文溪口的族群密度最大。
翌年春天黑面琵鷺北返,則臺灣的黑面琵鷺的族群密度為零。
(2)降雨:
a.降雨後竹筍的數量增多且生長迅速。
b.沙漠地區的植物種子在降雨後迅速萌發,並在短期內開花結果,以完成其生活史,此時植物族群密度由零迅速增大。
(3)生活空間:
a.固著性的生物:
植物、海葵、珊瑚,其個體所需的生活空間有限。
b.非固著性的動物:
個體所需的生活空間較大,每隻箭豬的活動範圍半徑約需1公里左右,熊則需30至40公里。
(4)擁擠族群的實驗:
a.將老鼠關在鐵籠中飼養,供給充分的食物。
b.由於老鼠繁殖快速,每隻老鼠所能分配的空間愈來愈小。
c.新生老鼠的出生率銳減、趨近於0,而新生老鼠的死亡率激增、趨近於100%。
二、族群變化率:
1.定義:
單位時間內族群密度的變化率。
2.表示法:
R(族群變化率)=D(族群密度的差異)/T(時間的差異)
3.例如:
某個海岸紅樹林中的水筆仔,在1965年的族群密度為每一百平方公尺10.1株,1970年的族群密度為每一百平方公尺6.1株,1975年的族群密度為每一百平方公尺4.1株,則水筆仔的族群變化率:
1965~1970年:
R1=(6.1─10.1)/(1970─1965)=(─4)/5=-0.8
(每年每一百平方公尺減少0.8株)
1970~1975年:
R2=(4.1─6.1)/(1975─1970)=(─2)/5=-0.4
(每年每一百平方公尺減少0.4株)
因為R1<R2,顯示這一區域水筆仔族群密度的減少速度有緩和的趨勢。
三、環境與族群的關係:
1.閉鎖的環境:
(1)定義:
無法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流的環境。
(2)閉鎖環境中的族群成長會逐漸變慢,個體死亡率增加而使族群變小,終至滅絕。
(3)例如:
⊙培養在封閉的試管中的大腸桿菌。
(a)剛開始培養時,由於養分、空間、水分均充足,細菌繁殖速率快,平均約每30分鐘即可分裂一次。
(b)培養一段時間後,因為個體數量增加,養分、空間、水分均逐漸匱乏,致使細菌族群的成長受阻。
(c)因為不利生長的代謝廢物不斷的累積,最後造成整個細菌族群滅絕。
⊙培養於封閉的燒杯內的矽藻族群。
(a)開始培養的前八天,族群生長迅速。
(b)第9天以後,族群開始波動,接著族群慢慢衰退。
(c)第24天之後,族群急遽減少。
註:
提高矽藻族群死亡率的原因:
養分缺乏、代謝廢物的累積。
⊙美國馬里蘭州巴的摩爾市的挪威鼠(褐鼠)。
(a)1942年全面大量使用滅鼠劑,挪威鼠幾乎被毒殺殆盡,僅有少數個體存活。
(b)1946年初又見挪威鼠群的活動。
(c)1946年底挪威鼠族群數量達到最高點,而後族群數量急遽下降衰退。
(d)1947年的後半年,挪威鼠的族群數量降至最低點,而後又迅速增加而呈現反覆不斷的波動(類似開放環境中的族群波動)。
註:
挪威鼠很少穿越馬路而遷移,相當於生活在閉鎖環境中的族群。
2.開放的環境:
(1)定義:
能夠與外界不斷的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流的環境。
(2)開放環境中的族群:
a.當環境發生變動時,族群內的個體可利用遷移的策略來逃避傷害。
b.族群容易與環境取得平衡,而維持族群的穩定。
c.在自然界中,大多屬於開放的環境。
d.開放環境中的族群數量,往往呈現很有規律的波動。
e.例如:
加拿大的雪鞋兔之族群數量規律增減的週期大約為十年。
分布於北美和北歐的北極旅鼠之族群數量規律增減的週期大約為三至四年。
溫帶地區的田鼠之族群數量規律增減的週期大約為三至五年。
3.隔離的環境:
(1)定義:
若環境受到氣候或地形的影響,使族群內的個體無法自由進出環境,則形成隔離的環境。
(2)隔離的環境雖然可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流,但是當環境遭受破壞後,族群內的個體因為無法自由進出環境,而無法維持族群的平衡與穩定。
四、族群波動:
1.定義: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可以發現族群的大小會因為環境中的理化、生物等因子的改變而產生變化,此種變化即稱為『族群波動』。
2.特點:
須有長時期的族群變動記錄,才能看出族群大小的波動情形。
3.類別:
規律性的族群波動、不規律的族群波動。
(1)規律性的族群波動:
1.成因:
a.環境因子的週期性改變、掠食關係。
b.環境因子的週期性改變,可使族群大小發生規律性的週期變化。
c.掠食關係也會導致族群大小發生規律的週期性變化。
2.例如:
a.臺北宜蘭交界處的南勢溪上游,由於溫度及溼度因四季而有週期性的改變,致使『哈盆自然保留區』的青蛙族群數量也隨著四季而發生變化。
b.加拿大的雪兔與山貓,每9~10年即發生族群規律增減的週期性變化。
當野兔族群很大時,山貓因為食物來源充裕而增殖快速。
當山貓數量增加後,野兔因為被大量捕食而數量銳減。
當野兔數量銳減時,山貓因為捕食不易而大量餓死,以致山貓數量迅速減少。
當山貓數量減少時,野兔又開始大量繁殖,致使族群又再增大。
註:
1845~1935年間的雪兔族群與山貓族群的關係,並非直接由田野觀察而得,而是計算Hudson’sBay公司收購的毛皮數目而得的資料,結果顯示捕食作用也可以影響掠食者與獵物族群的大小變化。
c.棲息於臺灣中央山脈海拔3000公尺高山箭竹草原中的臺灣高山田鼠。
夏季為玉山箭竹的發筍期,田鼠因食物豐富體力大增而較能逃過華南鼬鼠的掠食,而使田鼠的死亡率降低。
夏秋期間,有許多田鼠自鄰近低海拔的山林中遷入,使田鼠保持相當高的族群密度。
箭竹於冬季幾乎停止生長,田鼠因食物短少體力衰弱而較易遭受華南鼬鼠的捕食,又因許多田鼠遷出,使田鼠的族群密度降低。
直到次年夏天又再重覆此週期性變化。
註:
高山箭竹草原中的主要食物鏈:
玉山箭竹→臺灣高山田鼠→華南鼬鼠
(2)不規律的族群波動:
1.成因:
環境突發的大改變,可使族群大小產生非週期性的變化。
2.例如:
a.隕石、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可能使族群變小或滅絕。
b.水中的氨、磷等營養鹽過多時,致使水中藻類大量繁殖。
五、族群的穩定與動態平衡:
1.最大負荷力:
(1)定義:
一個地區所能容納的單一物種個體數的最大限度。
(2)特點:
在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因為單位面積所能接收的太陽輻射能是固定的,所以能夠供養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數量有一定的限制。
2.動態平衡:
(1)過程:
a.當一物種進入一新環境時,因為食物和空間的充裕,該物種可迅速增殖,使族群逐漸變大,而增加了族群密度。
b.當族群數量接近最大負荷量時,因為食物和空間均漸漸不足,使族群逐漸縮小,而降低了族群密度。
c.當族群數量下降至最大負荷量以下時,族群又再度增殖,而使族群密度再度增加。
(2)特點:
a.族群與環境之間,會保持動態的平衡。
達到動態平衡的族群,在一段時間之內,會與環境之間維持穩定的關係。
b.環境會影響族群的穩定,而族群的活動也會使環境發生改變。
3.動態平衡的消失:
(1)成因:
新物種介入、環境發生變化、人類的行為。
(2)例如:
鳳蝶與馬兜鈴。
a.臺灣約有三十幾種鳳蝶,其中僅有紅紋鳳蝶、大紅紋鳳蝶、黃裳鳳蝶、珠光黃裳鳳蝶、麝香鳳蝶、臺灣麝香鳳蝶等種類的幼蟲是以馬兜鈴科植物為食物。
b.蘭嶼珠光黃裳鳳蝶的幼蟲以熱帶林內的港口馬兜鈴為主食,但是因為蘭嶼遭受大規模的墾植、不當引進木麻黃、當地放牧山羊的啃食,致使港口馬兜鈴的數量銳減,再加上人類的濫捕,致使蘭嶼珠光黃裳鳳蝶加速滅絕。
註:
當二個不同的族群出現於同一時空內,族群之間可能會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例如:
農場田中的福壽螺與中國石龍子。
(1)福壽螺以農田中的水稻為主食,主要棲息於水域中。
(2)中國石龍子以農田中的各種昆蟲與節肢動物為主食,主要棲息於田埂上乾燥的土堆內。
(3)福壽螺與中國石龍子雖然共同生活於農田中,但是在食物和棲所均無直接的關連,而是間接的關係。
教材統整2-4:
討論—物種滅絕和保育問題
一、物種滅絕:
1.物種滅絕是環境適應力的問題,而不是構造上簡單或複雜的問題。
2.恐龍滅絕的可能原因:
a.疾病、自相殘殺、環境變遷。
b.隕石撞擊地球而引起濃厚的塵埃,將太陽輻射能阻擋在大氣層之外,導致植物的大量死亡與冰河效應。
c.在食物匱乏與環境劇變之下,致使恐龍無法適應而滅絕。
無論真正引起恐龍滅絕的原因為何,恐龍被環境所淘汰則是不爭的事實。
以適應的觀點而言,構造上的複雜並非絕對的優勢。
3.依據科學家調查研究,自1975年起,每年生物絕種的數目如下:
西元(年)
每年物種絕種數目(種)
1975
100
1985
1000
1990
10000
2000
200000
4.物種滅絕的原因:
(1)棲息地的破壞、
(2)人類的狩獵活動、(3)外來種的入侵。
5.物種滅絕後,由於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嚴重影響生態平衡。
二、黑面琵鷺:
(朱鷺科琵鷺屬候鳥,英文名:
Black-facedspoonbill)
1.數量:
至1998年全世界僅存約600多隻黑面琵鷺,其中有362隻在臺南七股曾文溪口的潟湖覓食。
2.棲地:
黑面琵鷺主要棲息於內陸湖泊、水塘、河口、沼澤地帶,且對於棲息地具有相當高的戀地性,改變其棲息地點的可能性不高。
黑面琵鷺的行為機警沉著,因而較難接近。
3.覓食:
黑面琵鷺主要在白天覓食,以小魚、蝦、蟹、昆蟲、軟體動物、甲殼類為食,常單獨或成群在海邊潮間帶、河口紅樹林、內陸池塘等淺水處覓食。
覓食方式主要透過觸覺,通常半張著嘴在淺水處活動,一邊前進、一邊用半張開的嘴在水中不停的攪動捕食。
4.生殖:
黑面琵鷺在5~7月繁殖,主要築巢在小島或水邊的懸崖。
在2~3月成群築巢,巢呈長圓形,主要由樹枝和乾草構成。
每窩產卵4~6枚,外形呈長卵形,大小約5.9×4.1公分,顏色為白色,具有淺色斑點。
5.遷移:
黑面琵鷺每年3~4月遷移至北韓繁殖,到了10~11月又再飛至湖南、廣東、香港、福建、臺灣、澎湖、海南島、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地過冬。
其中在臺灣地區過冬的黑面琵鷺數目遠超過其他地區的總合。
6.瀕臨絕種:
全世界黑面琵鷺的族群數量很少,經不起環境的變遷而瀕臨絕種。
三、溼地:
1.定義:
土壤水常呈飽和狀態,且有植物群或底生藻類生長的地區。
2.功能:
固定二氧化碳、提高地區生長力、澄清水質、減緩水流速度、保護海岸、提供各種生物棲所和食物。
3.分布:
臺灣的溼地主要有沿海及河口的紅樹林、草澤、內陸的湖泊、池塘等地區。
4.危機:
臺灣的溼地面積已大幅縮小。
(1)大部分的河岸與河口地區已被開發成港口、養殖池、鹽田、住宅區、工業區。
(2)因為建築用地的開發,而使內陸平原的池塘和湖泊逐漸消失。
5.生態價值:
(1)溼地具有很高的生產量,孕育著各種不同的生物。
(2)溼地能為周遭的水域帶來豐富的漁產。
(3)溼地對水質有澄清的作用,可緩衝河口地區的洪水。
(4)溼地淤泥內的大量微生物,可經由代謝過程排出氣體和元素,促進物質和元素的循環,以維持大氣和環境的穩定性。
四、野生動物保育法:
1.野生動物保育的意義:
基於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平衡的維護,對野生動物所施行的保護、復育、管理之行為。
2.制定野生動物保育法之目的:
為保育野生動物、維護物種多樣性與自然生態的平衡。
3.臺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於1989年公布,1994年修正。
4.臺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之內容:
(1)第一章、總則:
說明制定本法之目的、主管機關,以及用辭定義。
(2)第二章、野生動物保育:
規定在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經營各種建設或土地利用,應選擇影響野生動物棲息地最少之方式及地域,畫定野生動物保護區、擬定保育計畫、實施復育工作。
(3)第三章、野生動物之輸出入:
規定野生動物之活體及保育類野生動物之產製品,非經中央機關同意不得輸入或輸出。
(4)第四章、野生動物之管理。
(5)第五章、罰則:
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最高可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新臺幣二百五十萬元。
五、臺灣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1.哺乳類:
臺灣狐蝠、臺灣黑熊、水獺、雲豹。
2.鳥類:
赫氏角鷹(熊鷹)、林鵰、藍腹鷴、黑長尾雉(帝雉)、蘭嶼角鴞、黃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材 个体 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