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docx
- 文档编号:23247071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30
- 大小:42.46KB
蚜虫.docx
《蚜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蚜虫.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蚜虫
第六章蚜虫类
蚜类(Aphids)俗称“腻虫”、“油旱”,是农林生产的重大害虫,隶属于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
蚜虫以刺吸式的口器从植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植物营养损失,发育受阻,出现畸形生长、早衰、甚至死亡;蚜虫排泄的蜜露覆盖在植物表面,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同时,蜜露是众多植物病原菌的培养基,极易导致植物病害的流行,更重要的是,蚜虫是多种植物病毒病的传播介体,由它传播的病毒病带来的危害甚至超过蚜虫本身所造成的危害。
目前已知至少有159种蚜虫可以传带植物病毒,居世界传毒昆虫之首。
如桃蚜可以传播107种病毒病,棉蚜可以传播55种。
第一节蚜虫的一般生物学特性
一、多型多态现象
蚜虫具有多型多态现象(Polymorphism),蚜虫多型多态是对环境条件的适应。
每个蚜虫种类至少有两个型,有翅孤雌型和无翅孤雌型,有些种类具有很多型。
如一般全周期的蚜虫有5个或6个型,即:
干母、有翅孤雌蚜、无翅孤雌蚜、性母、雌性蚜与雄性蚜。
且有些种类的某些型本身又有多态现象。
干母(fundatrix)无翅或有翅,大多有翅,由受精卵直接孵化产生。
体形较圆、触角、足、尾片、腹管均较无翅孤雌蚜短。
干雌(fundatrigenia)即干母产生的下代。
多为无翅,营孤雌胎生,生活在越冬寄主上。
有翅孤雌蚜(alateviviparousfemals)在无寄主转移的种类中,各有翅型在形态上很一致;但在有寄主转移的种类中,通常有两个在繁殖上和形态上不同的型。
无翅孤雌蚜(apterousviviparousfemales)形态与干母相异,干母的后代无翅孤雌蚜也有多态现象。
如蚜科中的许多种类,第2代(以干母为第1代)不同于第3代无翅蚜。
另外,棉蚜和大豆蚜等在盛夏7~8月间,还会发生形态和习性都很独特的夏型无翅孤雌蚜。
性母(sexupara)在越冬寄主上产生性母,有翅或无翅,能产生二性蚜。
雌性蚜(oviparousfemales)一般与无翅孤雌蚜很相似,但繁殖方法不同。
附肢往往较短或有退化现象,后足胫节膨大并出现蜡腺构造或伪感觉圈。
除少数种类外,雌性蚜大都无翅。
雄蚜(Males)大多数种类雄蚜有翅,少数无翅。
雄蚜通常是最活泼、运动和感觉器官最发达的型。
通常体狭长,附肢延长,次生感觉圈增多,腹部瘦小弯曲,背面常有背中横带,外生殖器明显,有抱器一对和阳具。
二、蚜虫有翅型产生的原因
蚜虫在生活环境良好的条件下,一般产生无翅蚜,而当环境或营养条件变劣,如温度高、光照延长或不足,相对湿度低、植物水分不够、植株衰老、糖分增加、蛋白质减少,或种群密度大、过分拥挤时,就会产生有翅蚜。
因此不良的环境条件是蚜虫产生有翅型的外因或条件。
蚜虫充分成长的胚胎及1龄孤雌若蚜都有“翅原组织”,如果翅原组织在若蚜发育过程中逐渐增大,就发育为有翅蚜,反之,在若蚜发育中翅原组织逐渐变小,最后消失,就发育为无翅蚜。
因而翅原组织是蚜虫产生有翅型的物质基础或内因。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有翅蚜发生的物质基础是胚胎上的翅原组织,翅原组织的发育或反转发育由激素控制,多种环境因素作为外因作用于母蚜或若蚜,通过激素这个内因作用于翅原组织,使幼蚜发育为有翅或无翅蚜。
三、蚜虫的生活周期(lifecycle)
蚜虫的生活周期大体分为不全周期和全周期。
(一)不全周期(anholocycliclifecycle)
全年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的,叫作不全周期。
如玉米蚜和麦长管蚜。
但有些种类如棉蚜,在一定地区是不全周期,在另一地区则是全周期。
在同一地区不同条件下,同种可有全周期和不全周期两类型。
如棉蚜、大豆蚜、禾谷缢管蚜在北京自然条件下是全周期,在温室中则成为不全周期。
(二)全周期(holocycliclifecycle)
在1~2年内,一般在1年内有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发生的,叫作全周期。
大多数蚜虫属于全周期。
全周期的种类中,又有同寄主全周期(autoeciousholocycliclifecycle)和异寄主全周期(heteroeciousholocycliclifecycle)之分。
全周期可分为:
留守式、越夏式、侨迁式和复迁式。
1.留守式同种蚜虫只危害一种或几种近缘寄主植物,在其上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世代交替,发生世代一般很多。
常见的种类如麦二叉蚜在麦类及其它禾本科植物上;萝卜蚜及甘蓝蚜在十字花科植物上;绣线菊蚜、苹果绵蚜在苹果属植物上等。
2.越夏式与留守式近似,也是同寄主型。
所不同的是世代较少,夏季发生形态异常的第1龄越夏型,不食不动约4~5个月之久,在秋末发育为无翅性母,产生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如栾多态毛蚜、枫杨刻蚜等。
3.侨迁式此类蚜虫为异寄主型,有两类在分类上很不相同的寄主植物。
原生寄主(primaryhosts)又称第一寄主或越冬寄主,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植物。
秋季有翅性母迁居其上,产生两性蚜,雌雄交配产卵越冬,次年春季世代也生活其上。
大多是木本植物,有些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次生寄主(secondaryhosts)又称第二寄主、夏寄主或侨居寄主,可以是一种或多种植物。
春末迁移蚜由原生寄主向次生寄主迁移,孤雌繁殖多代。
这类植物大都是1年生、生长期较短的草本植物,其中包括许多栽培植物。
侨迁式蚜虫种类很多,如禾谷缢管蚜、高粱蚜、棉蚜、桃蚜、大豆蚜等。
4.复迁式营异寄主型生活周期,也有原生寄主和次生寄主之分。
但世代交替更为复杂,常需二年以上才能完成一个生活周期。
如落叶松球蚜等。
四、蚜蚁共栖(aphid-antcoexist)
蚜虫和蚂蚁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共栖关系。
这是因为蚜虫排泄的蜜露中含有丰富的糖和氨基酸等物质,是蚂蚁的营养品,为蚂蚁所嗜食。
而蚜虫受蚁访可增进蚜虫的取食力和繁殖力,又可排除其蜜露污染,使蚜虫排泄更多的蜜露,有时蚂蚁还可帮助蚜虫迁移扩散,驱逐天敌。
蚜蚁共栖关系有专化现象,一种蚜虫常与数种固定的蚂蚁共栖;一种蚂蚁常访数种或十多种固定的蚜虫。
第二节蚜虫的生态学
一、蚜虫的分布与数量变动
蚜类主要分布在北温带,在北美、欧洲、亚洲中东部种类资源最为丰富。
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蚜虫区系所知甚少。
我国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地形复杂,具有丰富的植物区系和植被类型,因此蚜虫在我国的分布相当广泛。
因为每种蚜虫对生活条件都有一定要求,因而必然有其一定的分布地区。
如某地区的生活环境更适合于某种蚜虫的发生,该种蚜虫种群的密度常处于高水平状态,猖镢的频率也极高。
如北方农作物上常发生麦二叉蚜、高粱蚜、大豆蚜等,在南方常发生桔蚜、桔二叉蚜、香蕉交脉蚜等;而有些蚜虫对环境的适应范围广,在南、北方均能发生,如麦长管蚜、桃蚜、绣线菊蚜等。
由于同一地区不同年份以及同1年份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常使某种蚜虫在年度间与地区间发生程度不同,并可能在某些年份或一定地区暴发成灾,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在同1年度内,蚜虫的种群数量也常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春秋两季气候适宜,蚜虫发生数量较高,常出现1年中的2次危害高峰,并常以春季发生最为严重。
而夏季气温高、降雨量大,种群数量及危害程度往往明显下降。
据近期研究报导,蚜虫在田间一般属聚集型分布。
而且在田间,一般田边植株比田地中心的植株有更高的蚜虫种群。
而在大多数植株上,蚜虫的分布也不十分一致。
一般讲来,蚜虫喜爱取食幼嫩或开始衰老的叶片,它们在这些叶片上比在成熟叶片上繁殖的快些。
蚜虫身体微小,但繁殖力很强。
如在环境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每头棉蚜一天可产若蚜4~5头,一生可产60~70头若蚜。
蚜虫一般4~5龄,其各龄的发育历期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但大多数蚜虫每年都可以发生十几代至几十代之多,在夏天4~5天即可发生1代,而在春秋温度较低的时期,发生1代常需几十天。
因此,在田间常造成严重的世代重叠。
二、影响蚜虫种群发生和消长的外界因素
每种蚜虫都有其发生周期和消长规律。
同时,气候因素、食物因素和天敌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常对蚜虫种群的发生和消长起着重要作用,并相互作用和制约。
(一)气候因素
1.温度一般来讲,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蚜虫的发育越快,世代历期越短。
在起点发育温度以下,发育停止,降温到一定程度,至致死低温,蚜虫死亡。
温度高到一定程度,发育也反趋迟缓,再增高到致死温度则死亡。
通常无翅孤雌蚜比有翅孤雌蚜更耐高温和低温;同种夏季种群比春、秋季种群更耐高温;1龄若蚜比其它龄期及有翅型更耐高温。
另外,不同种类的蚜虫以及同种蚜虫的不同型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均有差异,如麦长管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2~20℃,28℃以上生育停滞;而棉蚜最适温度为16~22℃,超过25℃时有抑制作用,棉蚜的伏蚜较耐受高温,其最适温度为24~28℃,气温在30℃以上才表现抑制。
2.湿度天气干旱时,蚜虫发生量一般较大。
这是因为湿度低时,植物中的含水量相对较少,而营养物质相对较多,因此有利其生长发育。
但过于干旱,以致植物过分缺水,就会增加汁液粘滞性,降低细胞膨压,造成蚜虫取食困难,影响其生长发育。
相反,如果夏季多雨,植物含水量过多,酸度就会增大,从而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蚜虫大量死亡。
不同蚜虫种类以及同种蚜虫在寄主植物的不同生育期对湿度的要求有差异。
如麦二叉蚜性喜干燥,其发生的最适相对湿度为35~67%;而麦长管蚜比较喜湿,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0~80%;棉蚜在寄主植物苗期要求相对湿度47~81%,其中以58%左右最为适宜;而伏蚜流行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9~89%,最适为76%左右。
另外,暴风雨对蚜虫有冲刷作用,可使蚜虫尤其是有翅蚜大量死亡。
3.光蚜虫识别颜色的能力与人眼很不相同,蚜虫对黄色光有正的趋性,而对银灰色的光有负的趋性。
另外,日照的长短变化常是多种蚜虫生活史中的重要信息因素。
如在华北地区,异寄主全周期型蚜虫到了秋季要产生两性蚜虫飞回越冬寄主去产卵越冬,已经证明,秋季短光照周期的到来是产生两性蚜的条件。
4.风风直接影响到蚜虫的垂直分布、水平分布以及蚜虫在大气层中的活动范围。
一般来讲,上升的气流常把蚜虫带到高空中去,而较小的微风也可将蚜虫吹到几十里、甚至几百里以外,均有助于蚜虫的长距离迁移。
但较大的风却对蚜虫的发生极为不利。
(二)食物因素
蚜虫对其寄主一般有很强的专化性,一种蚜虫一般只取食固定的一个或几个科的植物。
如豆蚜只危害豆科植物,而禾谷缢管蚜可危害蔷薇科、禾本科、莎草科、香蒲科植物。
但不同种蚜虫的食性范围也有很大差别。
食性广的,寄主植物可以包括数百种亲缘关系很远的植物,如桃蚜的寄主植物就包括蔷薇科、菊科、十字花科、杨柳科、豆科、伞形花科等50多个科300多种植物;棉蚜的寄主植物包括鼠李科、茄科、芸香科、桃金娘科、葫芦科、锦葵科等。
食性窄的,寄主植物只限于一种或几种近缘植物,如梨二叉蚜主要危害梨树,葡萄根瘤蚜只危害葡萄属植物。
一般地说,蚜虫在取食最喜爱的植物时,发育较快、死亡率低、生殖力高。
(三)天敌因素
蚜虫的天敌有很多种,包括有真菌、细菌、线虫、天敌昆虫、螨、蜘蛛、两栖爬行类和鸟类等。
这里只对天敌病原体和天敌昆虫作一些介绍。
1.天敌病原体可以使蚜虫大量生病死亡的病原体不多,其中以真菌最重要。
天敌真菌中最主要的是蚜霉菌属(Entomophthora)。
蚜霉菌除可寄生于各龄若蚜或成蚜外,还可寄生于越冬卵,可杀死各态蚜虫。
蚜霉菌的大流行一般需具备三高条件:
(1)较高的蚜虫密度;
(2)较高的空气湿度;(3)较高的温度。
此外,灌溉、密植、有翅蚜的迁飞活动等都有利于蚜霉菌的传播与流行。
2.寄生性天敌昆虫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昆虫有蚜茧蜂科和蚜小蜂科。
蚜茧蜂科,全世界约有310种。
通常是在蚜虫中营单内寄生。
蚜茧蜂成虫将卵产于蚜虫体内实现寄生,蚜虫的各虫态除卵外都可被蚜茧蜂寄生。
蚜茧蜂的繁殖力很大,每头雌蜂可产卵77~844粒。
蚜小蜂科中最著名的是日光蜂(Aphelinusmali),原产美国,现已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用以防治苹果绵蚜。
蚜小蜂除产卵于蚜虫体内,营单内寄生外,还可以从产卵管所刺的小孔中取食蚜虫体液,每天常可如此杀死3~5头蚜虫。
3.捕食性天敌昆虫蚜虫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隶属于瓢虫科、草蛉科、食蚜蝇科、瘿蚊科、斑腹蝇科、姬猎蝽科和花蝽科。
(1)瓢虫北方常见食蚜瓢虫有:
七星瓢虫、十三星长足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等。
成虫日食蚜量平均120~160头,若虫1~4龄平均各龄食蚜80~120头。
(2)草蛉草蛉的幼虫又叫蚜蛳,隶属于脉翅目,草蛉科。
我国以大草蛉、小草蛉、中华草蛉最常见。
草蛉的成虫和幼虫均可捕食蚜虫,各种草蛉幼虫期食蚜量为338~750头。
(3)食蚜蝇我国田间常见的有黑带蚜蝇、大灰蚜蝇、四条小蚜蝇、宽带蚜蝇等。
大灰蚜蝇及黑带蚜蝇各龄幼虫日食蚜量平均120头,其中大灰蚜蝇一生可食蚜840~1500头。
除此而外,隶属于半翅目的姬猎蝽科、小花蝽科、长蝽科和盲蝽科的一些种类,如小花蝽、华姬猎蝽、黑食蚜盲蝽等都是蚜虫的常见天敌。
(四)人为因素
人类的生产活动对蚜虫种群数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人类可以通过改进栽培管理措施、选育抗虫品种等,造成不利于蚜虫而有利于作物和有益生物生长繁殖的生态条件;也可以通过有效措施如喷施化学农药,直接消灭大量蚜虫。
但目前长期大量的使用化学农药,已使蚜虫对多种类型的农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导致种群数量得不到有效控制。
第三节禾谷类作物蚜虫(aphidsongramineouscrops)
禾谷类作物蚜虫是指寄生在小麦、玉米、高梁等禾谷类作物上的蚜虫。
主要种类有麦蚜、高粱蚜Longiunguissacchari(Zehntner)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Fitch)。
其中,麦蚜包括麦长管蚜Macrosiphumavenae(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padi(L)和麦无网蚜Acyrthosiphondirhodum(Walker)。
均属于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
一、分布与危害
麦长管蚜在全国麦区均有发生,是大多数麦区的优势种之一;麦二叉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冬麦区,特别是华北、西北等地发生严重。
禾谷缢管蚜分布于华北、东北、华南、华东、西南各麦区,在多雨潮湿麦区常为优势种之一;麦无网蚜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河南、宁夏、云南和西藏等地。
麦蚜的寄主种类较多,除主要危害麦类作物外,也危害稻、高梁、粟等禾本科作物以及禾本科、莎草科等杂草。
麦蚜在小麦苗期,多群集在麦叶背面、叶鞘及心叶处;小麦拔节、抽穗后,多集中在茎、叶和穗部危害,并排泄蜜露,影响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
被害处呈浅黄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发黄,甚至整株枯死。
穗期危害,造成小麦灌浆不足,籽粒干瘪,千粒重下降,引起严重减产。
以乳熟期危害最重、损失最大。
麦蚜又是传播植物病毒的重要昆虫媒介,以传播小麦黄矮病毒危害最重。
高粱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东北、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受害最重;淮北地区也较严重,而淮河以南,尤其是长江以南仅间歇发生,局部成灾。
高粱蚜第1寄主为荻草,第2寄主为高粱,甘蔗。
高粱蚜主要危害是以刺吸寄主植物组织的汁液,减少植株营养,引起叶片变黄、变红,甚至使茎秆酥软弯曲,不能抽穗最终干枯死亡。
此外,高粱蚜分泌的蜜露很浓,使叶面油光,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玉米蚜分布于全国和世界各地。
主要寄主是玉米、高粱、谷子、稗、麦类、唐昌蒲等禾本科植物,终生营孤雌生殖,尚未发现有性世代及卵。
以成、若蚜刺吸植物汁液,使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
其排泄的蜜露极易引起霉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引起减产。
此外尚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危害更大。
二、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史
麦蚜的生活周期可分不全周期和全生活周期两种类型。
4种常见麦蚜在温暖地区可全年行孤雌生殖,不发生性蚜世代,表现为不全周期型;在北方寒冷地区,则表现为全生活周期型。
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一般可发生10~20代。
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终年在禾本科植物上繁殖生活。
以成、若蚜或以卵在冬麦田的麦苗和禾本科杂草基部或土缝中越冬。
遇温暖的晴天,越冬的成、若蚜仍能在麦苗和杂草上活动。
来年春暖后,卵孵化成干母,干母产生有翅和无翅孤雌蚜后代;越冬成、若蚜则直接恢复危害和繁殖。
在杂草上的越冬蚜,繁殖1~2代后产生有翅蚜迁向麦田。
随着气温的上升和小麦的生长发育不断进行孤雌生殖,扩大种群。
麦长管蚜在小麦灌浆乳熟期是繁殖高峰期。
当小麦进入拔节至孕穗期,麦二叉蚜繁殖达到高峰。
小麦蜡熟期,大量产生有翅蚜,陆续飞离麦田,迁向禾本科植物上继续危害和繁殖,并在其上或自生麦苗上越夏。
秋播麦苗出土后,大部分麦蚜又开始迁回冬麦苗上危害。
高粱蚜每年发生的代数依各地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据报道,高粱蚜在吉林1年发生16代左右,沈阳19~20代,以卵在荻草的叶鞘和叶背越冬。
翌年4~5月地温达10℃左右时,越冬卵开始孵化为干母,在荻草上取食并繁殖2~3代,高粱出苗后产生有翅孤雌蚜迁入高粱田,在下部叶片背面取食和繁殖,形成点片发生。
随虫口密度增大,逐渐向高粱上部及全田扩散,繁殖10余代。
当秋季高粱近成熟时,有翅蚜向荻草上迁飞。
气温下降到14℃左右时,在高粱和荻草上出现两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
但在高粱上的越冬卵,来年孵化后因无食料而死亡。
(二)主要习性
麦长管蚜喜光照,较耐氮素肥料和潮湿,多分布在植株上部,叶片正面,特嗜穗部;小麦抽穗后,蚜量急剧上升,并大多集中穗部危害;成、若蚜均易受振动坠落逃散。
麦二叉蚜喜干旱,怕光照,不喜氮素肥料;多分布在植株下部和叶片背面,最喜幼嫩组织或生长衰弱、叶色发黄的叶片;成、若蚜受振动时假死而坠落;小麦灌浆后多迁离麦田。
禾谷缢管蚜喜湿畏光,嗜食茎秆、叶鞘,故多分布于植株下部的叶鞘、叶背,甚至根茎部分,其成、若蚜较不易受惊动。
高粱蚜有背光性,寄生于叶背面取食危害,并由下部叶片逐渐向上部叶片发展。
高粱蚜繁殖力很强,1头“雌蚜”一生可产若蚜70~80头,夏季温度高时,5一6天繁殖1代,因此常在短期内即形成猖獗危害。
高粱蚜在形成严重危害之前,田间首先出现虫口密度较大的虫窝,称做“窝子蜜”,此时是防治高粱蚜,控制危害的有利时机。
三、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
1.温度自然条件下,温、湿度对麦蚜发生消长常起主导作用。
温度在15~25℃范围内,相对湿度40~80%,即中温低湿常为麦蚜大量发生的条件。
但由于蚜虫种类不同,对温、湿度适宜范围各有差异。
麦二叉蚜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5~20℃,30℃以上生育停滞。
麦长管蚜的适温范围低于二叉蚜,为12~20℃,28℃以上生育停滞。
麦无网蚜的适温范围又低于麦长管蚜,最不耐高温,26℃以上生育即受抑制,在7月份平均温度超过26℃的地区不能越夏。
而禾谷缢管蚜则最耐高温,在湿度适宜条件下,30℃左右生育速度最快,但最不耐低温,在1月份平均温度为-2℃的地区不能越冬。
温度对高粱蚜的繁殖速度和消长影响很大。
平均温度15℃时,繁殖一代需13天,21℃时需8~9天,23℃时仅需6~7天,夏季3~5天可繁殖一代。
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的温度是影响高粱蚜发生消长的关键因子,旬平均气温23.5~25℃是最适宜温度,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发生越重。
2.湿度麦二叉蚜性喜干燥,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5~67%。
而麦长管蚜比较喜湿,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0~80%。
麦无网蚜与麦长管蚜相似。
禾谷缢管蚜则喜高湿,不耐干旱,在年降雨量250mm以下地区不易大发生。
温湿度的联合作用对高粱蚜的发生有一定影响。
据东北地区多年大发生的气候条件分析认为,6月中旬到7月中旬旬平均气温24~28℃、旬降雨量20mm以下,相对湿度60~70%之间,有利于高粱蚜大发生。
3.降雨降雨通过影响大气湿度而间接影响蚜量消长,暴风雨的机械冲击常使蚜量显著下降。
当1小时降雨达30mm,伴随有大风时。
蚜量下降率达80%以上。
(二)作物布局
麦蚜对不同寄主的喜好程度各有差异,而且在不同季节又有不同的主要寄主。
如麦类作物是麦蚜的主要寄主,也是大麦黄矮病毒的寄主。
可是麦蚜的危害程度,依次为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麦类黄矮病的危害程度,依次为燕麦、小麦、大麦、黑麦。
在秋作物中糜子的蚜害和黄矮病都严重,是重要的夏季寄主。
因此,作物布局与蚜害、黄矮病的危害程度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表现为夏季寄主糜子与小麦的栽培情况,常决定着蚜害与病害的发生程度。
如在甘肃河西一带、山西和陕西的黄土高原地区,糜子栽培面积较大,以致成为麦蚜和黄矮病传入麦田的主要基地,从而使该地区的蚜害和黄矮病流行的频率高。
另一方面表现在冬、春麦混种区,由于冬麦生育期长,冬麦田是多种麦蚜的越冬场所,成为翌年春麦的蚜源,加重了春麦的被害。
所以调整作物布局,可以较好地控制蚜害。
(三)天敌
禾谷类作物蚜虫的天敌种类较多,主要类群有瓢虫、食蚜蝇、草蛉、蜘蛛、蚜茧蜂、绒螨和蚜霉菌等。
尤以瓢虫和蚜茧蜂最为重要。
瓢虫在小麦穗期大量捕食麦蚜,其中以异色瓢虫、龟纹瓢虫、七星瓢虫为优势种群,据调查,1头瓢虫幼虫1天内可捕食大小蚜虫达150头以上,日最大捕食量可达250头。
而蚜茧蜂在穗期寄生率常达20%左右,有时高达50%以上,可迅速地控制蚜害。
各种天敌对高粱蚜的日食量不同,为了便于分析各种天敌对高粱蚜的综合影响作用,将日食蚜120头定为1个天敌单位。
当田间各种天敌折合的天敌单位总数量占蚜虫数量1%以下时,对蚜虫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占1%以上时则可起到抑制作用。
一般高粱蚜重发生年份。
田间天敌单位数仅占蚜量的0.1~0.7%,轻发生年均占1%以上。
总的来说,天气长期干旱,温度较高,气候条件适合,天敌少,而早期蚜量又多,是大发生的有利条件;气候虽然适合,早期蚜量也多,但天敌数量多,一般发生较轻:
气候适合,天敌少,但早期蚜量小,则在后期发生严重;若其他条件适合,而气候条件不适,则不致大发生。
第四节棉蚜(cottonaphid)
我国危害棉花的蚜虫主要有棉蚜AphisgossypiiGlover.、棉黑蚜ApisatrataZhang.、苜蓿蚜AphismedicaginisKoch.、苜蓿蚜AphismedicaginisKoch.、棉长管蚜AcyrthosiphongossypiiMordviko4种,均属同翅目(Homoptera),蚜科(Aphididae)。
一、分布与危害
棉蚜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在我国各棉区均有分布和危害。
它在北方棉区常发而严重,不仅是棉苗期的重要害虫,而且在有些年份的夏季“伏蚜”暴发,使棉花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而在南方棉区除干旱年份外,一般危害较轻。
棉黑蚜主要发生于西北内陆棉区,全疆也有分布,其中北疆发生较南疆为重。
苜蓿蚜分布于我国的长江、黄河流域。
棉长管蚜仅分布于新疆。
棉蚜以成、若蚜群集于棉叶背面和嫩尖上刺吸汁液。
由于被害组织的细胞受到破坏,致使棉叶正反面生长不平衡,叶片向背面卷曲,植株矮缩,受害棉苗新叶发育受阻,推迟果枝形成。
棉蚜在吸食过程中,同时排出大量蜜露,不仅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而且招致霉菌寄生,产生黑霉病。
棉苗期的蚜害也促使茎枯病和叶部病害的流行,引起棉苗大量死亡。
二、生活史与习性
(一)生活周期
棉蚜因生活的地域和寄主植物种类不同,其生活周期可分为异寄主全周期型、同寄主全周期型和不全周期型3个类型。
棉蚜在北方棉区大多属于异寄主全周期型。
冬季在花椒、石榴、木槿、夏枯草、车前草、苦菜等第一寄主上以卵越冬,早春在第1寄主上的卵孵化为干母,营孤雌胎生,其下一代为干雌。
干雌的下一代大部为有翅迁移蚜,在4~5月间迁飞到棉苗、瓜类等第2寄主上取食、繁殖或迁飞蔓延危害。
通常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形成危害高峰,7、8月高温季节数量下降,有些年份遇条件适合时,数量剧增,“伏蚜”暴发。
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