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发展观自动保存的.docx
- 文档编号:23230263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24KB
从经济学角度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发展观自动保存的.docx
《从经济学角度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发展观自动保存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学角度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发展观自动保存的.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经济学角度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发展观自动保存的
从经济学角度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发展观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观点、经济危机、经济理论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发展的观点在经济领域是如何得到体现和验证的。
从世界经济形势的实证研究和经济学学术角度出发,探讨发展观的内容和指导意义;并结合历史上和当今经济学思潮和理论的演进分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做出进一步的阐释和补充。
第一部分——世界经济的系统性
1.1联系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物质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使得世界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
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按照一定方式所组成的、并同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系统需要向周围环境开放,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唯有如此,系统才能在演进变化和新陈交替中实现自己的存在。
1.2经济联系的特性
根据发展的观点,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根本存在方式。
世界经济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迈进,这是毋庸置疑且不可违抗的历史趋势。
实现这种发展变化的,正是世界经济活动之间日益加强的联系。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这种联系与一般联系相比,除了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等共性,还具备一些显著的特点。
首先,经济联系具有实在性。
“商品”被定义为用于交易的劳动产品;“货币”被定义为在交易中被普遍认可具有稳定价值的一般等价交易媒介,其本源也是商品,只不过在演化中逐渐丧失了实物价值,只拥有基于社会契约的名义价值。
交易定义了“商品”,交易催生了“货币”。
可以说,一切经济学的实践活动和概念理论都发端于至为单纯的交换,通过交易实现商品流通是一切“经济”活动最初始的范式。
由此可见,经济联系的一个首要特征就是其实在性。
没有客观实在的物品的交换,就没有由此派生出来的市场关系和一切其他经济联系。
此处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这里的交易是狭义的,是传统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交易,不包括其外延意义(比如,在社会学领域,个体通过遵从群体规范从而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可以被视为一种广义的“交易”)第二,所谓经济联系的实体性是指一切经济联系都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商品流通,实体的交易是经济联系的发端和基础;而不是指一切经济联系都必须通过切实可见的实体的方式实现。
从交易的对象来看,可以是各种物品,也即物质的不同具体形式,客观实在与商品的具体形态无关,比如空气虽不可见不可闻,但在交易当中它仍是一种客观实在的物质;交易的对象还可以是非物质,比如信息、观念、创意。
另外,交易的媒介和手段也在革新,比如远程交易、电子商务等。
但这并不违背经济联系的实体性。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
即便交易的对象是意识思考的产物,即便交易的手段和媒介是无形的网络,其根源和基础还是实在的物质。
没有实在的物质的支持,这些交易就不能实现。
第二,经济联系具有多样性。
生产关系是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关系包括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
按照古典经济学理论,经济的一般均衡涉及至少三个市场:
商品市场、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经济人”假定,认为社会中一切成员都是理性的自利者,一切社会关系都是自愿互利的交换关系,“主观利己,客观为人”的效果使得人们能够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发展。
在商品经济的时代,可以说经济联系渗透在个体生存的方方面面。
1.3世界经济的系统性
错综复杂的经济联系使得世界经济构成了一个系统。
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各国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
实际上,经济全球化得益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世界性金融网络建设、各国经济日趋开放等多个因素。
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动因和催化剂。
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构成了国际贸易的主体。
21世纪以来的10年间,全球贸易总额和直接投资额一直保持增长,至2009年前者已经达到12.295万亿美元,而这个数字在1999年还只是6.95万亿美元。
资本关系、财产关系、法律关系等经济联系让经济系统组成了一个整体,其功能、性质和状态必然受到了各组成部分的影响。
世界经济系统具有整体性。
世界经济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是其构成要素的简单加总,而是由经济联系所统领的重构。
多样的经济联系是各项要素间的纽带。
其次,世界经济系统具有层次性。
系统作为整体不是绝对的,在某个层次上的整体,在更高的层次上就成为了部分。
作为世界经济参与主体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既是部分,也是整体。
层次的观念在系统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它,我们就无从理解系统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最后,世界经济系统具有开放性,它与周围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不是独立自足的。
第二部分——经济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1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的,运动变化是事物的根本存在方式。
世界的统一性使万物相互联系,从而产生了运动,在运动的基础上出现了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的正向的、朝着进步的、上升的、前进的方向发生的质变,发展是新事物的诞生和旧事物的消亡。
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同阶段,并最终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迈进;相配合地,在经济领域,人类也经历了自然经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并朝着社会主义经济方向前进。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景。
新的经济形式总能够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增加社会总体福利,为人类创造更大福祉,得到人民的支持,人类社会在不间断的新陈代谢、新旧交替中实现发展。
2.2经济理论的起落更迭
在社会科学领域,变化也在以同样的节律发生。
尤其是在近代资本主义飞速发展征服世界期间,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以珍尼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以大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易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席卷全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俄国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宣告着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让这些国家迅速变得实力强大资本雄厚,虽然在1825年,人类历史上首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英国爆发,并且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类似的经济危机表现出了周期性,人们所信奉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并没有受到重大挑战和动摇——直到20世纪的“大萧条”。
每一次严重的危机都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检视和反省自己的机会。
“大萧条”让立足于市场不完全、推崇政府干预经济、重视财政政策的凯恩斯主义取得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关注和支持。
20世纪初到1929年危机发生前,美国工业生产盲目扩大,极大地刺激了信用膨胀和证券商的金融投机活动,造成资本虚拟和股市泡沫。
当时的主流思想是,市场能够克服其自身的缺陷,政府“无为”便是“大治”,任何干预行为都会扭曲资源的有效配置,盲目的乐观情绪是市场的常态。
危机的爆发点醒了美元的“绿野迷梦”,自由主义思想丧失了阵地和市场。
此后,基于凯恩斯主义,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贴现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税率、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逐渐成为了各国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和手段。
“学界和政界普遍认同市场失灵主要由市场的垄断、外部性、公共产品、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产生,政府监管可以纠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
”
然而,凯恩斯带来的国家资本主义并不是经济理论革新的终点。
20世纪70年代,困扰发达国家长达十年之久的“滞胀”——经济发展减缓甚至停滞倒退,并伴有严重的通货膨胀——宣告了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的破产。
以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货币主义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理论和思想开始复兴,并在学术界和实际经济部门影响不断扩大。
自由化理论对政府监管提出了两项挑战:
一是认为政府实施的严格而广泛的监管使市场效率下降,二是政府在监管和干预过程中也面对着市场机制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可能出现“政策失灵”。
实际上,这样的批判有坚实的实证基础。
“滞胀”带来的高通胀高利率,加上政府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严格管制,造成了巨大市场风险;另外,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削弱了国家货币政策的效力。
现实环境及政策变化使得80年代经济理论的革新条件日趋成熟。
凯恩斯主义走入困境,货币主义后来居上。
政府放松干预转而鼓励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并且更加强调效率。
可见,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发展需要做好量的准备,需要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
2.3发展的实质
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再到货币主义,人们对经济运行规律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化,在经济实践中运用新的、进步的经济理论进行指导,使得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事物;所谓旧事物,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仅凭产生或出现的时间先后来区分,旧事物也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新旧事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是否同客观规律和历史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在后来居上的货币主义的指导下,80年代美国的金融改革取消了很多僵硬的管制措施。
但是货币主义思潮不能算是完全意义上的新事物,一定程度上讲,它是鼓吹无监管的自由主义经济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它在适应金融市场繁荣时代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放松管制对美国和世界金融业的影响有很长的后续积累效应:
利率自由化增加了金融业经营的不确定性和利率风险;银行间的并购与经营国际化加剧了存款类机构的竞争和经营风险;层出不穷的衍生品和工具创新加大了资本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表外业务比重增加以及资产证券化使得央行的监管难度加大;全球性的放松管制使得国际经济体系变得脆弱。
所有这些变化,为90年代的金融危机埋下了隐患。
以美国为一个典型例证,经济政策和经济学术思潮走过了无监管——监管——完善严格监管——放松监管——再监管的反复过程,这表明了经济理论的曲折的发展过程。
新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一个由大到小、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接受也有一个过程(比如凯恩斯主义在提出之初并没有得到学界和政界的重视和支持,在罗斯福新政之后强调政府介入的国家资本主义才成为了经济理论的主流);此外,旧事物总是顽强地抵抗和扼杀新事物,因而真理的探求和实践总是要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点是,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显而易见的界限,相反,新事物可以说是脱胎于旧事物。
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部分,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因此从凯恩斯到哈耶克再到弗里德曼,每一个时代的经济理论都植根于当时的经济背景,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前人或同辈的理论思想。
第三部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后危机时代的思考
于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及随后的经济学理论变化,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又一有力例证。
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金融业的蓬勃态势,让世界经济越来越多样化。
一方面,多样化的投融资渠道分散了非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这也创造了数量巨大的、关系错综复杂的的经济活动主体。
日益复杂、千头万绪的经济关联让经济系统面对小的震荡和波动时有更强的抵御和修复能力。
同时,这也让经济体面对低盈利能力时变得十分脆弱,因为错综的关联在金融机构、企业、家庭等各个经济主体之间创造了多米诺效应。
这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和普遍性和世界经济的系统性。
危机的发生与政府和市场机构监管失力有直接关系。
危机之后,经济学界面对的普遍问题是对系统性风险的重新评估,以及对监管制度的再次构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政府机构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获得了很多关注,但经济危机让人们认识到,过去的研究并没有致力于探索政府监管的实质以及如何改善监管方式;相反,对政府监管的实证研究大多把焦点集中在类似“是什么导致了国家的贫穷”一类的命题上。
危机之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矛盾,比如短期救市计划与长期经济发展的角力;政府监管改革是多管齐下还是“宁缺毋滥”的争论等。
目前受到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不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扭曲市场的资源配置,经济发展而非挽救危机才是永恒的主题。
”
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通过批判地吸收前人的成果,从经济活动的现象洞悉其本质和规律,相信我们能够循序渐进地完善经济理论,促成新的、更为合理的事物的诞生,摒弃落后的、违逆历史潮流的思想观念。
以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指导,就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从量到质的飞跃。
人类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探索正方兴未艾,挫败与危机也正是检视与省悟的契机,我们期待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在发展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 角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展观 自动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