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 文档编号:23230194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294.50KB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学习目标
1.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特点。
2.理解典型工业区的发展概况,并能运用区位知识分析其发展条件。
[基础知识梳理]
一、传统工业区
1.分布(主要):
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基础:
丰富的煤、铁资源。
3.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4.核心:
大型工业企业。
5.问题:
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6.典型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
(1)概况:
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位于德国中西部,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
①矿产丰富(鲁尔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矿);②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
(3)衰落原因:
①生产局限于传统工业部门。
②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降低。
③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其替代产品的广泛应用。
④重化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4)整治措施:
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二、新工业区
1.兴起时间:
20世纪50年代以后。
2.特征:
中小型企业为主。
3.分布(主要):
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等。
4.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形成条件
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④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运输方便。
(2)主要特点
(3)发展模式: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如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
5.典型案例——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较高。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2)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思考】
1.鲁尔区在产业调整中,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 鲁尔区将炼铁高炉建到荷兰海边,主要是为了就近获得通过鹿特丹港口进口的铁矿石,以节约运输费用,降低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鲁尔区的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
2.如何理解新工业区的“新”?
提示 理解新工业区的“新”应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时间新,大多自20世纪50年代后(新技术革命开始后)开始形成;第二,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区,且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产地,也不接近消费市场;第三,组织形式新,企业规模小,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
3.新工业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区相同吗?
提示 不相同。
新工业区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新发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二是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这些地区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逐步发展成为以电子、宇航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预习效果自测]
1.下列工业区中不属于传统工业区的是( )
A.德国鲁尔区
B.英国中部工业区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解析 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工业区。
答案 D
2.传统工业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指( )
A.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
B.煤炭、钢铁、造纸、纺织、化工
C.煤炭、钢铁、冶金、机械、化工
D.钢铁、冶金、机械、化工、煤炭
解析 五大传统工业部门是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答案 A
3.关于德国鲁尔区工业区位条件的错误叙述是( )
A.优质的铁矿B.丰富的煤炭
C.充足的水源D.便捷的交通
解析 鲁尔区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
答案 A
4.有关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该国的西北部
B.以雇员在25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为主
C.以棉纺织工业为主
D.工业和资本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解析 意大利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答案 B
5.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交通便捷
C.军事订货多D.环境优美
解析 美国“硅谷”发展的独特优势区位条件是军事订货。
答案 C
探究点一 鲁尔区衰落原因及综合整治措施
【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鲁尔工业区突出的特点是,以采煤、钢铁、化学、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核心,形成内部联系密切、高度集中的地区工业综合体。
鲁尔区是以采煤工业起家的工业区,并在大量钢铁产品和充足电力供应的基础上,建立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
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的比重上升,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
鲁尔区的环境问题也影响了新兴工业部门的进入,如下面漫画所示: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综合整治,鲁尔区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成功转型,“灰姑娘”变成了“白天鹅”。
下图是鲁尔区近年来主要工业部门分布示意图。
(1)鲁尔区的主导工业部门是什么?
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相对衰落与生产结构有何关系?
(2)20世纪50年代后,鲁尔区衰落的原因除生产结构单一外,还有哪些?
(3)在综合整治过程中鲁尔区是如何调整工业结构的?
(4)除了调整工业结构,鲁尔区还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
答案
(1)主导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
鲁尔区生产结构单一,是促使其衰落的内在原因。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重化工工业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
(3)鲁尔区重点整治煤炭、钢铁工业,压缩厂矿企业数量,提高每个厂矿的生产规模。
积极新建或迁入了电子、汽车、石油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
(4)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反思归纳】
1.“对症下药”分析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
2.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
(1)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外宣传,以提高地区的知名度。
(2)兴办新产业、新企业,加强对原有产业部门的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破产倒闭数量。
(3)制定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做好原有传统产业与新建新兴产业之间的结合与协调。
(4)加大教育与科技的投资力度。
【即时巩固】
1.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
(1)~
(2)题。
(1)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的相同区位优势有( )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
(2)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B.生产结构十分复杂
C.世界性钢铁过剩D.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解析 第
(1)题,德国鲁尔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第
(2)题,鲁尔区的工业生产长期局限于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部门,结构比较单一。
答案
(1)A
(2)B
2.读某国部分产业分布图,回答
(1)~
(2)题。
(1)该国东北部海湾附近有一大型工业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A.海运便利B.资源丰富
C.水源充足D.靠近三角洲
(2)棉纺织工业布局在西部海岸附近的重要原因在于( )
A.劳动力数量大、素质高、工资成本低
B.海运便利,易于进口-加工-出口经济的发展
C.接近原料地,缩短运输距离,降低生产成本
D.与其他工业区距离较远,避免相互污染
解析 第
(1)题,东北部为传统工业区,多煤、铁、锰等资源。
第
(2)题,印度德干高原西北部降水较少,适宜棉花种植,以此为基础发展了棉纺织工业。
答案
(1)B
(2)C
探究点二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对比分析
【探究活动】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意大利的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北部。
这里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以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们充分利用这里的区位优势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工业区。
新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多分散在众多的工业小区内。
美国硅谷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条小山谷,也不生产硅。
它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千米的一条狭长带。
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高技术工业的典范。
下图是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示意图。
(1)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有何相同点?
(2)二者在生产结构和生产特点方面有何不同?
答案
(1)相同点:
两个工业区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交通便利、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的地区形成的工业地域,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2)不同点: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以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反思归纳】 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对比
新工业区主导产业有的是传统工业部门,有的是新兴工业部门,因其工业部门的差异,工业区的特点和优势区位也不同。
如下表所示:
典型类型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共同点
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③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④中小型企业为主
不同点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力
政治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方法规律 图示法记忆意大利工业小区的形成及优势
【即时巩固】 20世纪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
如浙江的宁波,出现数百家以橱柜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解析 解读、归纳材料信息如下:
答案 以轻工业为主;中小型企业为主(或者企业规模小);生产过程与布局分散;生产灵活多变,产品面向市场。
知识结构
晨背索引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2.德国鲁尔区发展条件。
3.德国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
4.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5.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6.美国“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
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主要位于莱茵河下游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区内工厂林立、城市栉比、人口稠密,是德国和西欧地区乃至世界的重要工业区。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得益于( )
①廉价石油的大量输入 ②便利的水陆交通 ③广阔的市场 ④充沛的水源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现在,鲁尔区的很多钢铁企业高炉建在荷兰海边,再将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材。
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进口的铁矿石
B.荷兰的劳动力成本低
C.荷兰海边煤铁资源丰富
D.荷兰的炼铁技术更高
解析 第1题,鲁尔区兴起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
鲁尔区兴起凭借当地的优越条件:
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充足的水源;广阔的市场。
第2题,鲁尔区钢铁工业所需铁矿石几乎全靠进口,为就近获得通过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并将炼钢高炉建到荷兰海边,再把那里炼出的生铁运到鲁尔炼钢、轧材。
故选A项。
答案 1.A 2.A
“工业4.0”集生产原料、智能工厂、物流配送、消费者于一体,消费者只需用手机下单,网络就会自动将订单和个性化要求发送给智能工厂,由其采购原料、设计并生产,再通过网络配送直接交付给消费者。
下图是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德国制造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市场信息的依赖度提高
B.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C.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变大
D.对资源的配置要求降低
4.“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提高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
B.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
C.可实现工业的个性化生产
D.扩大传统制造业生产规模
解析 第3题,德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交通的要求提高,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减少,对资源的配置要求提高。
第4题,“工业4.0”可能带来的影响有,降低工业生产的整体成本,工业生产由集中走向分散,实现了个性化生产,扩大了新兴产业的生产规模。
答案 3.A 4.C
5.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城市M为日本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请简要评价该钢铁工业基地的布局条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岛屿P的A类工业区(以钢铁冶炼为核心的重化工业基地)逐步衰落,而B类工业区(微电子及集成电路生产)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
请运用相应的地理知识简要分析:
①A类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②B类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解析 第
(1)题,由经纬网可判断图示区域为日本,拥有便利的海上交通和广阔的市场。
第
(2)题,P岛为日本九州岛,A类工业区在北部,为传统工业区,B类在南部,为新工业区;结合德国鲁尔区和美国“硅谷”,进行知识的迁移,分别阐述A类工业区衰退的原因,B类工业区发展的条件。
答案
(1)地处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国内外)市场广阔;优良港湾众多,海运便利。
(2)①A类工业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工业用地紧张(或答狭小、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任答两点即可)
②B类工业区发展的有利条件:
“技术立国”的国策,大力引进欧美国家的先进技术;文化教育发达,科技人才充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大;航空运输发达;水质优良、水量丰富,环境清新;地域开发历史悠久;日本最早的钢铁工业基地,拥有大批熟练技术劳动力。
(任答三点即可)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与鲁尔区兴起时间不同,但布局方式相同的是( )
A.美国“硅谷”
B.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C.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
D.中国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
解析 鲁尔区形成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是在丰富的能源和资源基础上建立的;美国“硅谷”属于新工业区,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知识和技术;日本太平洋沿岸和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主要区位条件都是便捷的海运;我国鞍山、本溪钢铁工业基地布局类型与鲁尔区相同。
答案 D
2.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相比较,鲁尔区( )
A.煤炭丰富,但铁矿石短缺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水陆运输便利
解析 美国五大湖和鲁尔区水陆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都很强。
但鲁尔区煤炭丰富、铁矿石短缺,美国五大湖地区煤、铁资源都很丰富。
答案 A
读图,回答3~4题。
3.甲、乙两地区都发展了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两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①原料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掌握世界尖端技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4.甲、乙两地区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有( )
①资源枯竭 ②主导产业衰退 ③人口失业 ④环境污染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 第3题,依据图示轮廓可以判断,甲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乙地区为美国东北部地区,两地区附近均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利于发展钢铁工业,在此基础上,两地区发展了机械工业、汽车工业;两地区都是本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人口密集,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第4题,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地区都是以钢铁工业为主的传统工业区,其发展的基础是丰富的煤铁资源,而矿产资源不可再生,二者都面临资源枯竭问题;随着钢铁替代品的出现,钢铁相对过剩,两地区主导产业——钢铁产业衰退,造成工人失业;传统工业部门排放大量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3.A 4.D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钢铁工业变化不明显
B.第一产业迅速发展
C.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D.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6.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荷兰填海造陆提供丰富廉价的土地资源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用水,西部水资源丰富
解析 第5题,从图中信息可知,各产业的变化如下:
第三产业15%→33%;钢铁工业65%→39%;化学工业20%→28%。
可见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第6题,鲁尔区的钢铁工业需要从国外进口铁矿石,因此将炼铁厂向西部集中,可以降低运费。
答案 5.D 6.B
20世纪末以来,软件产业成为印度的朝阳产业,目前印度的软件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结合图示信息回答7~9题。
7.印度软件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是( )
A.由首都向周边大城市扩散
B.由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扩散
C.由原有工业中心向周边城镇扩散
D.由平原向高原扩散
8.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被称为印度软件业的“金三角”,该地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 ②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 ③传统工业少,地广人稀 ④交通运输方式齐全,结构完整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9.将上海浦东打造成中国的“班加罗尔”,目前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
A.投资环境
B.基础设施建设
C.人才资源
D.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
解析 第7题,对比两图可直观地看出,印度软件企业向原工业中心周围扩散,企业数目增多。
第8题,刺激印度软件业“金三角”迅速崛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涉及地理位置、气候、政策、人才、交通等。
这里传统工业虽少,但并非地广人稀;交通便利,但运输方式并不齐全。
第9题,上海浦东地处长三角,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无论是投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才资源的丰富程度,都优于印度的班加罗尔,但由于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起步较早,其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要优于我国浦东。
答案 7.C 8.A 9.D
一个国家中某种商品出口的比较优势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该商品出口的优势越强。
下表为2005~2012年中国、东南亚Y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前六位的R值。
读表完成10~11题。
中国商品
旅游用品
鞋子
服装
办公
设备
纺织
制品
电信
设备
R值
4.0
3.5
3.4
3.3
2.8
2.7
Y国商品
鞋子
水产品
天然
橡胶
咖啡
可可
服装
谷物
R值
12.3
10.9
10.0
8.1
5.5
4.8
10.中国、Y国商品出口的共同特点是( )
A.工业品比较优势强B.工业品所占比重小
C.农产品比较优势弱D.农产品出口总量大
11.决定Y国鞋子、服装出口优势的生产要素是( )
A.科技B.资金
C.劳动力D.原材料
解析 第10题,中国和Y国出口商品中,工业品都占有一定的优势,且中国的工业品所占比重较大;但中国农产品出口量小,Y国的农产品出口优势较强。
第11题,鞋子和服装生产需要的技术水平不高,资金较少,原材料在生产成本所占比重较小,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Y国是东南亚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答案 10.A 11.C
台湾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因大量外移而没落,但彰化县社头乡的织袜工业并未大量外移,反而是以维持其家庭外包的生产方式继续留驻而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
12.社头乡的织袜业以家庭代工来取代工厂的一贯化作业方式,具有哪些经营上的优势( )
①工资可降低至接近中国大陆的工资水平 ②原料、半成品与产品间的运输成本可以降低 ③使生产更具弹性,量小和量大的订单均可承接 ④降低厂房、机器等固定成本 ⑤可快速反应市场变化,更新产品设计
A.①②③B.②③⑤
C.③④⑤D.①④⑤
13.台湾的织袜业在面临国际激烈的竞争下,很多原设于高雄、苗栗、台北的织袜厂都将工厂迁移至社头乡或邻近乡镇来继续生产。
这些厂商的区位转移是因为下列哪种经济效益所致( )
A.地方经济B.聚集经济
C.区域经济D.全球化经济
解析 第12题,将生产过程分散到家庭包工,可以降低厂房、机器等的固定成本,并使生产更具弹性,量小、量大的订单均可承接,这两点优势是比较好理解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分布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较低,其产品输出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台湾经济发达,本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输出及其产品的输入地区,但台湾社头乡织袜业留在当地,虽工资水平较高,但可以快速反应市场(台湾)的变化,更新其产品设计,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第13题,织袜厂的集聚可以产生集聚效应,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 12.C 13.B
二、非选择题
14.读“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共同主导因素是________。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工业区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示信息归纳两工业区主导因素的共同点;从交流协作、降低成本、共用基础设施等方面分析集聚的利,从用地、原料供应、环境等方面分析其弊端。
第
(2)题,从气候、市场两方面分析美国东北部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第(3)题,从科技投入、结构调整、环境整治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接近原料和燃料产地 利:
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弊:
用地紧张,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2)气候温凉,土壤贫瘠,不利于谷物生长;城市集中,人口稠密,市场需求量大
(3)①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深加工程度;②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多种经营;③治理环境污染,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15.班加罗尔有“印度硅谷”之称,为全世界提供计算机软件和服务。
目前,“印度硅谷”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高科技企业达4500家,其中1000多家有外资参与。
下图为印度工业分布图。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硅谷”一词源于哪个国家?
该工业区内以哪种工业为主?
(2)班加罗尔成为印度高科技工业区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3)我国“硅谷”要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我国的大学、科研机构、政府、企业应承担哪些职责?
解析 第
(1)题,结合所学知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 高中地理 第四 工业 地域 形成 发展 三节 传统 工业区 新人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