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0.docx
- 文档编号:23227669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6.62KB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0.docx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0.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第一部分总则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幼儿园教育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为依据制定。
二、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
幼儿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幼儿园应为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五、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六、幼儿园教育应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每个有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解读三点: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即我们的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倡园本管理、园本教研、园本培训等,要尊重幼儿的人格,保证幼儿有机会自由挑选地学习、自主地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积极的应答平等的眼光幼儿探索在先教师小结在后等)2、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如做出一个符合幼儿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定位。
做好与小学相互衔接工作,重视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不教写字、拼音等超纲要的东西。
为幼儿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培养幼儿对体育的兴趣,有利于他们一生的健康和幸福。
好的品质和习惯的养成也会终身受益。
3、要注重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区别于小学教学的主要特点。
也是由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我们要在各教育活动设计中体现。
年龄越小游戏成分要越浓。
第二部分教育目标与内容要求一、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
二、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它方式作不同的划分。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三、幼儿的学习是综合的、整体的。
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
(目前,调查幼儿的折纸、泥工、语言表述相对较弱)一、健康--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目标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
(二)教育要求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三)指导要点1、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2、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对个别确有心里问题的幼儿要多关注,但不要轻易下结论)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
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二、科学--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一)目标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
(二)教育要求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2、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3、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4、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5、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6、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8、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三)指导要点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2、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
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三、社会--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一)目标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1、能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
(二)教育要求1、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2、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3、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4、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挑选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5、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6、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7、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8、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指导要点1、《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
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2、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
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
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3、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
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
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
4、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四、语言--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一)目标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1、乐意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
(二)教育要求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3、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4、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5、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6、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7、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8、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1、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
教师应积极创设一个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2、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应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和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
3、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五、艺术--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标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1、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
(二)教育要求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2、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4、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5、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
(三)指导要点1、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
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
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
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
第三部分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一、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过程。
教师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富有弹性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一)、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1、要以《纲要》所提出的各项领域或目标为指导,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要来确定水平目标和活动目标。
2、正确、清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幼儿园教育总目标和各层次目标的内涵和相互联系,以及各目标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3、一个目标可以通过多种活动实施,一个教育活动也可以指向多种教育目标。
(二)、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育活动内容,有教师预设的、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内容,还可以有因园而异因人而异挑选与组织具有个性化风格和特色的活动内容。
教育活动内容不等于教材,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活动的、动态的,并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与适宜性。
教育活动内容的挑选应注意:
1、挑选的教育内容既是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与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
2、既能符合幼儿当前发展的最大利益,又能指向幼儿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幼儿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既贴近幼儿生活和经验,尊重知识的系统性,与幼儿兴趣、能力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4、应体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意:
1、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意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
2、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3、运用整合的思想,根据目标、内容恰当地采用适宜的组织形式,以达到最优化的结合,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幼儿园要从实际出发,吸收借鉴整合,教学,主题活动、单元活动等多种课程类型的优点,建立具有本园特色的多元化课程。
教育活动设计可由教师预先设计、师生共同设计,幼儿自主设计、制定计划时,要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体现整体观,有利于表明幼儿的发展体验是什么,有利于反思,还要做到减轻文字负担,体现有效性。
教育活动的设计应注意:
1、教师要了解幼儿一般特点和个别特点、全班幼儿普遍需要和个别需要,对照目标预设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要有弹性,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教师应思考让幼儿体验什么、积累什么经验、得到什么发展,其活动的教育功能所在,如何整合,关注幼儿为此付出的代价,怎样让幼儿有幸福的童年生活等问题。
(四)教育活动的实施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活动,并注意各类活动之间的有机联系。
1、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既有小组活动,又有集体活动、个别活动。
2、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
3、幼儿一日活动应尽量注意活动之间的纵向与横向联系。
4、教师应鼓励和创造机会,让幼儿参与与信息、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引导幼儿运用感官,充分探索,提出问题,获得直接经验。
5、教师应灵活的执行计划,注意在观察和评估幼儿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时调整计划,切忌计划流于形式,一成不变。
二、一日生活的安排
(一)一日生活的安排与组织的要求1、时间安排上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如在生活、户外活动等环节上可保持相对稳定,其他可根据教育内活动内容的需要、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反映,气候的变化等做适当的调整。
2、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各类活动不能因外来的、与幼儿园教育无关的因素而随意打乱和取消。
做到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照料到个体差异。
3、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知道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挑选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4、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
5、建立科学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各类活动的组织要求可相对划分为生活、学习、游戏、运动等,也可有其他方法。
要树立幼儿一日活动都是教育(课程)的理念。
1、生活
(1)严格执行《纲要》中有关卫生保健的规定。
做好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教师可与幼儿共同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明确、方便幼儿有序活动的生活常规。
(洗手规范图片、注意安全挂图等)(3)要培养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对特殊幼儿给予适时、必要的关照和指导。
(4)要挖掘生活活动中的教育功能,体现其安全、卫生、保健各方面的教育价值。
2、学习
(1)区角的设置与划分,可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采取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多样的、多功能、具有挑选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挑选,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
(2)区角的内容挑选要符合有二十几水平和兴趣、符合幼儿发展的需要,与教育目标相一致。
(3)材料的投放和挑选应注意多功能、操作性、趣味性、安全性、层次性(4)教师在区角活动中:
要了解幼儿,敏感地察觉幼儿的需要差异,对幼儿进行个别化的指导。
(5)针对幼儿需要解决的一些共性问题,可采用集体教育活动的形式进行。
(6)集体活动要避免单向传递,鼓励以群体之间相互影响来建构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经验。
3、游戏
(1)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游戏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手段。
(2)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尊重幼儿游戏意愿,让幼儿能自主地挑选游戏,决定游戏的玩法、材料、角色等。
(3)丰富幼儿游戏的知识经验,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创设以班级、班季、年季为特点的游戏空间,准备充足而又适宜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了解幼儿游戏水平,适时地给予引导。
(如幼儿玩死人的游戏)(4)鼓励幼儿参与多种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生活,为幼儿在游戏中运用和发展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
4、运动
(1)保证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利用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及有关设施,开展早操、体育游戏、玩体育器械等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对幼儿进行安全、卫生教育,避免不安全因素产生,对突发事件要有应急措施。
三、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一)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1、各园可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创设一个安全、美化、净化、儿童化、教育化的环境。
2、幼儿园可根据室内环境大小、结构不同,设置能体现幼儿的参与性、操作性、探索性、游戏性并兼顾各年龄特点和各阶段活动主题的专门活动室。
(科学实验室、角色游戏室等)3、班季环境的创设是教师、幼儿共同商量、计划、学习、活动、展现成果、作品的过程,应随着幼儿学习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发展。
尽可能让活动室的一个角落发挥教育功能。
(环境应是幼儿的)4、墙饰的布置,能体现主题是幼儿感兴趣且教育时间和内容相适宜。
使之成为幼儿经验、想法表达的空间,并能不断与幼儿对话。
(二)创设和谐的精神环境1、教师要尊重和满足幼儿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独立和自由,关爱和接纳每一个幼儿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与幼儿积极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使幼儿不断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喜爱、鼓励和支持。
2、教师要尊重幼儿探索和认识周围世界的特点,接纳幼儿的错误,不要用相同的尺度去衡量所有的幼儿。
3、教师要促进幼儿间积极地互动与交往,互相学习,友好相处,共同进步。
4、教师与教师之间要提倡合作研究与交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协调配合;教师与家长之间要相互了解和体谅,互相尊重,平等合作。
(三)充分利用家长、社区资源1、建立平等的合作同伴关系,教师在家园共育中的定位不应是教育家长,而应是相互学习、相互支持。
2、家园密切合作,以教师关爱每一个幼儿为基础,争取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家长工作。
3、充分利用家长的资源,争取家长在物质材料上的支持、知识经验的帮助与教育经验上的分享。
4、教师应能善于发现和有效地挑选和利用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调整自身的教育内容和策略,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
同时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四、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不断转换角色,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让幼儿感到安全、温暖、自由、心情愉快。
关注幼儿的情感需要,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
2、要全面了解幼儿,研究幼儿,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要及时地接受来自幼儿的反馈和各种信息,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既是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是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租金每个幼儿在原有差异基础上积极充分的、富有个性的发展。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五、托、幼、小间的衔接1、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
2、衔接应该关注幼儿健康、语言、科学、社会、艺术等各方面,全面的进行,而不偏重某一方面。
3、衔接工作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应贯穿于幼儿园适应未来,适应教育的基本素质。
强调要点:
1、内容的挑选要符合三个原则:
(一)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三)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妥当性以及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目标的制定要考虑三维,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在表述上较多地使用了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词汇。
3、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第四部分教育活动评价一、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二、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幼儿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园 教育 指导 纲要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