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大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
- 文档编号:23226649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36.03KB
马克思原理大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
《马克思原理大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原理大学重点知识归纳.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原理大学重点知识归纳
马克思主义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包括: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最深刻最全面最详
细的证明和运用
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核心、纲领)
(二)理论来源
1.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①费尔巴哈自然观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却为唯心主义故称其为半截子主义
②黑格尔辩证法思想为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3.科学社会主义→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西门、傅立叶、欧文)
第二部分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什么是哲学
1.哲学:
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世界观:
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⑵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是指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
1.基本派别
⑴唯物主义: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特点:
自发、直观、猜测、带有朴素辩证法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下唯器”,“无其器则无其道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原子论为依据,把原子看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物质单位
③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⑵唯心主义:
①主观唯心主义:
认为人自己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例如: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存在就是被感知、掩耳盗铃、物是感觉的集合、天地万物皆在吾心
②客观唯心主义:
认为独立于人和自然界之外的某种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例如:
理在事先、绝对精神、理念世界、神灵统治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
3、运动和静止
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单选)
运动:
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绝对的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的主体,一切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⑵静止:
运动着的物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⑶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向前发展。
既不是循环,更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⑷唯心主义运动观→有无物质的运动→慧能既非旗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⑸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动静观→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⑹形而上学的动静观:
割裂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割裂运动与静止
第三章物质与意识
提纲:
意识的起源、本质、作用
1.意识的起源
意识:
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⑴意识是自然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⑵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
⑴意识的生理本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⑵意识的社会本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3意识的作用
⑴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
对客体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对客体信息进行创造性处理
⑵意识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第四章辩证法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单选)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2、联系的客观性含义:
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普遍性:
⑴世界是普遍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要求我们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
⑵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内在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要求我们善于考察和分析事物的联系,联系的看问题。
4联系的多样性(多选题)
①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②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④主要联系与次要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方法论:
⑴尊重联系的客观性,防止主观主义乱联系;⑵要重视条件,防止不顾条件的蛮干和空想;⑶在联系中认识事物、解决问题
(二)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单选)
(三)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⑴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⑵质量互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⑶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多选)
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
它们之间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多选)
第一,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第二,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第三,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一)、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单选)
一、.矛盾的概念:
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倾向。
1.同一性: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可能出多选题)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
(2)矛盾双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用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2.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对立统一,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
二、矛盾的普遍性
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
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三、矛盾的特殊性与多样性
四、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
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形式:
其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第二,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其三,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另一方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单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如果割裂了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联系,就会导致“白马非马”的诡辩命题。
)
第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第三,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量变与质变规律
1.度的概念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
2.量变:
事物单纯量的增减,事物不超过自身限度的持续过程,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含义有二:
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
3.质变:
事物由一种质态变为另一种质态,事物超过自身限度的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4.事物的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
①爆发式飞跃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和②非爆发式飞跃是指不通过对抗的形式,而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来实现的质变。
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最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完成后,新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和质变,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的无穷转化过程。
方法论:
⑴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⑵适度的原则如:
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⑶把量变和质变统一起来从小事做起”与“防微杜渐”不以善小而不为
不以恶小而为之⑷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例如:
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1.两种否定观:
⑴形而上学否定观:
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认为否定是外力所至
⑵辩证否定观:
①辩证否定是扬弃
②辩证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③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④辩证否定是源于事物内在矛盾的自我否定
方法论:
坚持辩证否定的科学态度防止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单选)
⑴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
⑶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如果割裂了二者的统一,会导致循环论(认为事物发展是直线式的,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直线论(认为事物发展没有前进上升,只是循环)的错误。
第五章认识论
一认识论的知识框架
认识的产生——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的发展——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认识的结果——真理观
二、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
⑴不可知论
⑵可知论:
⑴先验论:
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
⑵反映论:
被动反映论(认识就象“照镜子”一样,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一次性的反映)、能动反映论(意识反映客体,是积极的、能动的、具有创造性的反映)
从想和感觉到物”——唯心主义的认识论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三、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是认识论的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1.马克思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于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2.马克思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中,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四、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
(一)主体与客体的区别
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二)主体和客体的联系
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关系
主体反映客体的认识关系
主体利用客体的价值关系
主体欣赏客体的审美关系
(三)认识中介
一是观念工具;二是物质工具;三是语言工具
五、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框架:
实践的的涵义、特点和基本形式实践是认识能力发生的基础、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的涵义、特点和基本形式
1、什么是实践
实践是人以一定手段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化活动。
2、实践的特点:
自觉能动、性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二、实践是认识能力发生的基础
①首先,实践为认识能力的发生提供了需要和可能
②其次,实践使人产生了特有的社会性的认识结构
③再次,实践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社会遗传方式
三、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
(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科学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奥秘的好奇、对事物的兴趣和求知的渴望吗?
实践的需要既决定了科学的产生,也刺激了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深藏于实践之中。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三)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
四、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实践到认识的发展过程(单选题)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单选题)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
人们通过感官对外界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
人们通过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进一步的发展,两者是辨证统一的。
五、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使认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六、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一)真理的基本属性
真理:
标志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
真理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获得的认识成果
真理是正确的认识成果
真理的本性:
主观符合客观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绝对性的:
主观与客观的符合性、一致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
⑴任何真理都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⑵任何真理都是对这种客观内容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相对性
⑴任何真理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都只能是近似的、不完全的
⑵任何真理之所以“真”,都总是有条件的
★3.真理以及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原理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是具体的、发展的,其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既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又是辩证转化的。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单选题)
第六章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单选)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一)唯心主义历史观
1、天命史观:
是人类最初的历史观,主要是用天意、神意、命运等社会之外的神秘的精神本质解释历史,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例如: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
天命史观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就是宿命论,在宿命论者看来,人生中的一切现实矛盾都是由神界支配而不可更改的东西。
2、英雄史观:
把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看不到在社会发展中起作用的物质力量,因而是错误的。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一)社会存在:
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或人类生活的物质方面。
1.自然是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基础
2.人口因素的作用
⑴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⑵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意识:
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生活的精神方面
1.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⑴个体意识是个人的独特社会经历与社会地位的反映,是个体实践的产物和思想表现。
⑵群体意识是由一定人群所形成的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
2.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⑴社会心理是一种不系统、不定型的、处于自发状态的社会意识。
表现为感情、习惯、风俗以及各种自发的倾向、意愿、信念等等
⑵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系统化的、具有确定性形式的、处于自觉状态的社会意识。
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科学等等
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根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不平衡
2.社会意识的发展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
4.腐朽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发展
5.革命进步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四、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和类型
1.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构成,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本质
2.经济基础:
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3.生产方式:
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4.上层建筑: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以及体现这些制度和设施的意识形态的总和,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两部分。
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意识结构,这就是上层建筑。
5.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阶级:
是一个经济范畴,是基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而形成的利益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或人群共同体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恩格斯
第七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2.资本的原始积累
3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自然分工和自然经济
1.自然分工:
分工发展的第一阶段是自然分工阶段。
自然分工首先是反映人们按性别和年龄
的差别,在纯生理的基础上产生的劳动分工。
2.社会分工:
是超越一个经济单位的社会范围的生产分工,包括社会生产分为农业、工业等部分的一般分工和把这些大的部分再分为重工业、轻工业、种植业、畜牧业等产业或行业的特殊分工。
(二)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
是直接以市场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2.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⑴社会分工;
⑵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特质的利益主体所有
3.货币
⑴天然海贝是我国最早的原始货币
⑵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多选)
4.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⑴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⑵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
⑶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⑷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
(1)市场经济的概念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阶段所形成的,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
(2)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经济范畴。
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来看,市场经济包含在商品经济之中;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来看,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
(四)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及作用、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及其作用、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单选:
(1)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劳动可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2)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⑶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表现在: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问的分配比例、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⑷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这一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为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其运动使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
⑸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转换成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1、概念:
是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是存在于健康的活的人体中的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1)完全自由的人
(2)除了劳动力一无所有
3、劳动力使用价值:
劳动(能生产大于自身的价值)
4、劳动力价值:
(多选)
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包括三部分:
①劳动力自身生存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②维持劳动力家属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③劳动力教育训练费用
二、货币转换成资本
(一)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1)循环形式不同
(2)运动目的不同(货币→实现不同商品的交换;资本→更多的货币)
(3)价值所处的地位不同
(二)资本总公式及矛盾
1.资本总公式:
G—W—G`适用于产业、商业、借贷资本
2.矛盾:
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单选)
3.解决矛盾的条件
“资本是不能从流通中产生”:
A、等价交换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B、不等价交换也不会发生价值增殖。
但“资本又离不开流通”:
货币不进入流通进行买卖活动不会增殖
4.矛盾解决:
劳动力成为商品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劳动力具有双重身份:
1、劳动者作为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公有企业和社会的主人,并通过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受益来体现;
2、由于公有资产不能量化到个人,劳动者只能通过劳动合同的形式与企业发生劳动交易关系,劳动者在一定的期限内就自己的劳动力的支配权转让给企业。
(二)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资源的关键因素
三、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四、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单选)
(一)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劳动过程:
劳动者借助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某种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劳动
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
(1).在资本家监督和支配下为资本家劳动
(2).劳动产品为资本家所有
3、价值形成过程:
生产过程既转移了旧价值又包含了劳动者新创造的劳动力价值,没有剩余价值
4、价值增殖过程:
是超过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劳动时间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1)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劳动时间
5.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体现投资者与工人的某种经济关系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1、不变资本C:
是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变换了它的物质存在形式,转移原有的旧价值,并没有改变自身的价值量
2、可变资本V:
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劳动力的使用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发生了价值量的增殖。
3、划分标准:
价值增殖中作用。
4、划分意义:
揭露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5、自动化条件下的价值源泉:
A、自动化机器仍是机器,是不变资本。
B、自动化机器代替不了人的劳动
C、制造和使用自动化机器的工人劳动是复杂劳动
D、率先使用自动化机器的企业获得是超额价值
(三)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1)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表明工人受剥削的程度。
公式:
物化劳动表示:
剩余价值(m)/可变资本(v);
劳动表示:
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时间表示: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2)剩余价值量
决定因素:
1、剩余价值率:
m′=m/v
2、可变资本总量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数量界限:
资本的数量界限保证投资者基本脱离生产劳动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生产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单选)一个工作日为8小时,必要劳动时间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 原理 大学 重点 知识 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