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1.docx
- 文档编号:23223041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6.68KB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1.docx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教案1
第三课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词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记住本课生字的读音,写法,理解本课生字的意思和用法,能用本课重点生字造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学生理解本课生字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给学生掌握生字和用生字的教育。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生字的读音,译文,写法和用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课生字的意思和用法并能用重点词语造句。
课型,课时:
新课;第一课时。
教学手段:
课本书,教学用书,粉笔黑板,教案本,词典。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解释法,讨论法,合作法。
导入新课: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学生复习和预习情况。
三.讲授新课
1.向学生读下列生字的导入新课。
黎渡劈斩掠冯惦隆
四.首先给学生领读生字,然后让学生自己读生字。
五.抽读,范读等方式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六.把学生分组读生字并小组讨论生字的写法和偏旁。
词语:
1.稳健(形):
路旁计算里数的碑。
公路上的里程碑提醒我们:
里边竟不远了。
2.赴(动):
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新建的水电站气势宏伟。
3.惦记(动):
装载。
这里停了很多辆载货的车。
4.谈论(形):
最高的;最高上的。
我们青少年应该有崇高的理想。
5.魂牵梦饶(动):
激发鼓励。
他自学成材的故事激励青少年努力学习。
6.综合(名):
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组合在一起。
这是一种综合艺术,它包括文学,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的成分。
7.不屈不饶(动):
不屈服。
他们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饶,就能战胜它。
板书设置:
1.板书课题:
第三课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讲解词语解释:
里程碑(动):
路旁计算里数的碑。
公路上的里程碑提醒我们:
里边竟不远了。
宏伟(动):
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新建的水电站气势宏伟。
载(动):
装载。
这里停了很多辆载货的车。
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量给学生预习词语和抄写词语的作业。
课后反思:
(第3.4课时)
第三课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以课文为材料扩展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范读课文,然后领读,个别读,用问答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中的新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给学生学会乐于助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
每个同学都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课文为材料,进行读,听,说,写的训练。
教学难点:
掌握重点句形并能实际中灵活运用。
课型,课时;新课,第三.四课时。
教学手段:
常用教学工具,教案,课本书,多媒体教室。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归纳法,合作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考勤。
二.检查学生的复习和预习情况。
让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抽几名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阅读课文(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三.新课导入,以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1.你们知道航天员吗?
四.初学课文和领读课文。
(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
)
五.组织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老师提出的问题。
让学生分组分段阅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找出正确的答案并汇报。
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
1.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完成将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
(∨)
2.中国已经研究制造出“两弹一星”。
(∨)
六.给学生讲解课文中的新词句:
里程碑宏伟载崇高激励综合不屈不饶
七.学生跟着老师领读课文并在多媒体教师让学生观看有关太空的图片。
八.师生一起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九.最后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老师让同学们一起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1)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为什么爆发出欢呼声?
答: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禁不住欢呼跳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记忆深处打下烙印。
(2)“神七”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什么?
答: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中国航天员的太空第一步。
板书设置:
1.板书课题:
第三课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课文)
2.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新课
(1)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完成将航天员送人太空的国家。
(∨)
(2)中国已经研究制造出“两弹一星”。
(∨)
3.给学生讲解课文中的新词句:
里程碑宏伟载崇高激励综合不屈不饶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为什么爆发出欢呼声?
答:
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也禁不住欢呼跳跃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它将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记忆深处打下烙印。
(2)“神七”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了什么?
答: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迈出中国航天员的太空第一步。
5.布置作业。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给学生布置熟读课文的作业。
课后反思:
(第5.6课时)
第三课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以课文为材料扩展学生读,听,说,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范读课文,然后领读,个别读,用问答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课文中的新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给学生珍惜生命的教育
教学重点:
每个同学都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课文为材料,进行读,听,说,写的训练。
教学难点:
掌握重点句形并能实际中灵活运用。
课型,课时;新课,第五.六课时。
教学手段:
常用教学工具,教案,课本书。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归纳法,合作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学生,考勤。
二.检查学生的复习和预习情况。
让学生上黑板听写词语,抽几名学生用重点词语口头造句。
阅读课文(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三.新课导入,以提问方式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说一下香港是那年那月那日回归的?
2.我们要珍惜什么呢?
3.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读课文,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老师指导并且纠正学生读错的地方。
把学生分组读课文并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给学生讲解按每一段的内容分析课文并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凌晨沧桑恢复瞬间国徽
4.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香港是什么时候被英国统治的?
答:
香港是1997年7月1日被英国统治的。
(2)统治时间长达多少年?
答:
统治时间长达150多年。
布置作业:
为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找出《我的小词典》中的词语。
板书设计:
重点词语:
凌晨沧桑恢复瞬间国徽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香港是什么时候被英国统治的?
答:
香港是1997年7月1日被英国统治的。
(2)统治时间长达多少年?
答:
统治时间长达150多年。
课后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中国 导弹 钱学森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