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课程教案doc.docx
- 文档编号:23217839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38
- 大小:58.51KB
《信息检索》课程教案doc.docx
《《信息检索》课程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检索》课程教案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检索》课程教案doc
《信息检索》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信息检索
授课班级
混班
授课教师
课程编号
548900010
课程类型
必修课
公共课(7);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选修课
限选课();任选课()
课程教学目标
《信息检索》课程是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素质课程,是一门图书情报学领域的科学实践课。
通过信息基础知识的学习与信息检索技能的操作实践,旨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自己的本科专业学习阶段,能结合自身的信息需求,有效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提高专业学习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通过信息收集和信息利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7);实践课(7)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W)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
16
学分数
1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4学时;实践L
t12学时
教材名称
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二版)
作者
邓发云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科学出版
社,2013
指定参考书
(1).邓发云.信息检索与利用(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2).明均仁.信息检索(普通院校通识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8
(3).蔡书午.科技信息检索(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2
(4).黄如花.信息检索(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5).赵静.现代信息查询与利用(第三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
(6).吉久明孙济庆.文献检索与知识发现指南.上海:
格致出版社.2013
周次
第1周,第1次课编写时间2014
章节名称
第一单元信息素养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V),实践课()
教学时数
2
授课要点
本讲的学习教学目标
1.理解和体会信息素养的概念,了解通过课程学习,可以从哪些方面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2.培养基本的知识产权观念、学术规范和信息道德;
3.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4.了解图书馆与互联网的关系。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信息与知识的内涵;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对学习生活的作用,如何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知识产权的内涵及类型;图书馆及其服务功能。
2、难点:
理解信息素养与学习生活的关系;理解知识产权法;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教师提问+师生互动、教师总结
手段教具:
、投影仪、黑板多媒体
师生活动设计
思考题或
作业
1•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2.网络信息与图书馆信息有什么不同?
3.哪些日常上网行为不符合信息道德?
教学过程(或教学主要内容)
1.1信息与知识
信息:
人对客观事物属性以及运动状态的感知,并以文字、图像、语言、声咅等形式加以表达和传播。
更深入地理解信息:
(1)信息是使用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的东西(举例)
(2)信息是事物变化和差异的表现(举例)
(3)信息是事物的有序程度(举例)
数据:
泛指所有描述事物的形貌、特性、状态或任何其他属性的数字、文字或符号。
知识:
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当前,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数据基于背景进彳丁理解可以得出信息,信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知识。
知识可以直接发挥效用。
情报:
有极强时效性,有特定效用的知识或信息,如作战时候的敌情,市场竞争中的商情
信息的特征:
(1)存储性
(2)传递性(3)共享性(3)无穷尽性(4)价值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种类,按照载体划分
(1)纸质信息;
(2)电子信息;(3)实物信息;(4)口语信息
1.2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包括能认识到自己的信息需求、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1)增强信息意识;
重视信息和知识的作用,无论面对何种情境,能够充满自信地运用各类信息解决问题,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能自山表达个人的思想和观念,并乐意与他人分享不同的见解或信息。
认识信息资源的价值一-促进财富的增值(案例展示)。
案例教学:
日本人分析大庆油田的例子,体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2)熟悉信息的类型、特征和用途;
知道社会信息环境中有哪些类型的信息,分别有什么样的类型,各种类型信息分别有什么样的用途。
(3)熟练利用各种数据库(信息工具)获取信息;
可以通过哪些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常用的在数据库中检索信息的方法,在检索过程中利用什么样的技术可以提升检索效率。
(4)处理信息;
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鉴别、遴选、归纳和综合表达。
(5)利用信息辅助学习的能力;
(6)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通过数据库下载相关的文献,通过阅读文献,提取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
(7)培养遵守知识产权、学术规范和信息伦理的理想和信念。
%1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因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体。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
其特性:
(1)专有性
(2)法定时间性(3)地域性
知识产权包括三个组成部分:
(1)专利权
专利权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创造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具有独占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专利权案例举例
(2)著作权
著作权(版权)是作者或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中国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和死后50年。
著作权保护以下类型作品:
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魔术/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电影作品/设计图/地图/软件/法律规定的其他作品。
著作权案例举例
具体法律有《著作权法》、《网络信息传播权》、《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艺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商业秘密保护法》等
(3)商标权
商标(Trademark)俗称“品牌”(Brand),指生产经营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在其生产、制造、加工、拣选或者经销的商品或者服务上采用的,用以区别商品或者服务来源的,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
商标权案例举例
提问:
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产权意识?
%1学术规范和信息伦理。
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涉及学术规范和信息伦理案例举例
提问:
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学术规范和信息伦理意识?
遵守学术规范需要做到,在今后的任何文字材料中,说明哪些论述是引用别人的成果。
遵守和信息伦理需要做到:
尊重别人的隐私权、不要用计算机伤害他人、合理使用电子资源、不制造传播虚假信息等。
1.3图书馆与信息服务
1.3.1图书馆简介
(1)图书馆的概念;
图书馆是通过文献的收集、整理、存储、利用,为读者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
(2)图书馆的历史;
(3)图书馆的分类;
(4)图书馆的精神:
爱馆、爱书、共享、公益、自由、平等;
(5)图书馆的新形态一-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拥有多种媒体内容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和利用。
数字图书馆优势:
(1)信息储存空间小不易损坏;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5)能展示多媒体动态信息;
(6)能展示信息之间的相关关系;
(7)更加低碳、绿色、环保。
1.3.2图书馆信息资源
(1)种类;
%1馆藏纸本图书和期刊等;②具有在线访问权限的数据库;③免费网络资源;④自建特色资源;
(2)作用;①让你站在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②提高生活品质③辅助学习④解决实际问题;⑤节约经费;
(3)获取途径。
1.3.3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1)馆藏书目查询;
馆藏书目查询系统又名OPAC(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ue),"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OPAC提供了利用计算机终端来查询图书馆馆藏资源的一种现代化检索方式,通过联机查找为读者提供馆藏书刊、部分电子资源的线索。
OPAC系统除了能够满足馆藏书刊查询,还可以实现续借预约服务、读者借阅情况查询、荐购图书、读者留言等一系列功能。
OPAC使用方法举例
(2)数据库查询与下载(含移动信息服务);
简要介绍
(3)文献传递;
指图书馆之间根据事前订立并保证共同遵守的互借规则,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以满足读者需要的。
它是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的一种传统方式。
读秀文献传递举例
(4)参考咨询;
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情报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
%1参考咨询的方式:
电话、EMAIL,表单、微博、当面咨询等。
%1参考咨询案例举例。
1.3.4图书馆与互联网
(1)图书馆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关系和区别;
图书馆信息资源
互联网信息资源
内容
正式出版的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等,学术性强
网页为主的多媒信息,生活化的信息
可靠性
比较高
比较低
访问方式
IP控制
任何联网的计算都能访问
费用
高
免费
(2)应该如何看待图书馆信息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
既要重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基础作用,又要认识到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辅助作用。
前者主要用在学术和科研中,如最新研究成果、学术前沿信息、学科发展态势信息等;后者主要作用于生活中的功能,如求职信息的获取、酒店的查找、机票信息、火车票信息的查找、基金与股票、健康信息、购物信息的查找等。
周次
第2周,第2次课编写时间
2014
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信息资源与信息检索
授课方式
课堂授课(P),实践课()教学时数
2
授课重点
本讲的学习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信息资源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常用信息资源的特征及质量评价方法;理解掌握信息检索的原理、信息检索的各种途径;理解掌握常用的布尔逻辑、截词、字段检索技术,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信息资源的分类及特点;信息资源的鉴别与评价;信息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信息检索技术(布尔逻辑检索技术、
截词检索技术、字段检索技术)。
2、难点:
一次、二次、三次信息的特点和对应的检索工具类型;布尔逻辑检索技术的类型;截词检索技术的类型;字段检索技术。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教师提问+师生互动、教师总结手段教具:
多媒体、投影仪、黑板
师生活动设计
案例讨论、交流、视频播放
思考题或作业
1.按照出版形式划分,有哪些文献类型?
2.常用的信息检索技术有哪些?
3.信息检索的基本流程有哪些?
教学过程(或教学主要内容)
2.1信息资源
2.1.1信息资源分类及特点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经过开发、组织与利用并大量积累起来的信息及其信息工作者和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在21世纪,信息资源与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资源除了具备其他资源所拥有的一般特征外,它还具有全面性、产生与存储无限性、开发有限性、不均衡性、智能性、增值共享性等特征。
根据对信息资源的加工内容与深度,可将信息资源划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1)零次信息
定义:
零次信息一般指还未进入社会进行交流和未正式刊载出版与发行的原始信息。
表现形式:
私人笔记、文章手稿、各类设计草图、试验原始记录、调查结果原稿、原始统计数据等。
特点:
内容新颖但不够成熟、不公开交流、难以获取等特点,它与一次信息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它记录的方式、内容、加工深度等方面有所不同,是一次信息的基础。
(2)一次信息
定义:
也称原始信息,指作者发表的属于自己的科研创作和成果。
表现形式:
个人专著、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信息、技术标准、学位论文等。
特点:
内容新颖、成熟、卞富、具体详尽、参考价值大、数量多、较为分散等特点,是主要参考信息源,也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的基础。
(3)二次信息
定义:
也称检索性信息,是在一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整理所形成的。
表现形式:
各种书目信息、索引信息、题录信息、文献信息等。
特点:
具有汇集性、报道性、工具性、检索性、交流性、综合性等特点。
二次信息为读者提供检索,能准确、快速地帮助读者获得所需的相关信息。
(4)三次信息
定义:
指在二次信息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信息的内容与成果进彳丁筛选、综合分析、比较研究所撰写的具有叙述和评论性的再创性文章或信息。
表现形式:
相关的研究综述、词典、百科全书、年鉴、参考工具书等。
特点:
具有高浓缩性、概括性强、参考价值高、信息量大等特点。
小结:
不同加工处理深度信息间的关系
依据出版发行的方式,信息资源可以分为:
(1)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
包括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专利文献、政府出版物、技术档案、产品样本资料。
(2)电子出版物信息资源:
各类数据库、磁带、磁盘、光盘等。
(3)网络信息资源:
WWW信息资源、Telnet信息资源、FTP信息资源、用户服务组信息资源等。
2.1.2信息资源的适用范围
图书:
系统地学习知识;了解关于某知识领域的概要;查找某一问题的具体答案
期刊&会议文献:
做学术研究时,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了解某学科水平动态和前沿。
报纸:
查找关于国内外最新消息;查找社论、评论、专家或大众的观点;寻找关于流行文化的信息和观点。
学位论文:
科学研究开提前的文献调研;博硕士研究生专业开题报告时。
专利文献:
在申请专利前,检索相关的专利文献,确定该项发明创造是否被授予专利权;开发新产品,投入新项目,先查专利文献,寻找技术方案;从专利文献中了解某领域的技术水平及发展
的最新动态;开发信产品前,检索专利,了解现状,避免侵权;利用权利情报,参谋进出口业务;专利诉讼时,帮助寻找证据,处理专利纠纷。
科技报告:
做学术研究时,了解与自己的课题相关的研究状况,查找必要的参考文献;研究尖端学科或某学科的最新研究课题。
标准文献:
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工程设计、施工;进出口贸易;写作、文献著录等各个方面。
2.1.3信息资源的鉴别与评价
案例:
李某在网上登记了自己的基本个人资料后,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的航空信件,说他中了23万元现金大奖,只要他立即电汇150元的手续费,两天内就可以将现金送到他手上。
分析:
%1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
(有公章吗?
有地址吗?
打电话有人接吗?
可以找到该公司吗?
)
%1逻辑推理(免费网站?
中奖?
两者的关系?
150元可以从奖金里面扣?
)
%1从侧面了解(不失偏颇,旁观者清)
%1信息来自权威部门(通过权威部门考证)
%1与同类信息比较(看朋友有没有类似经历等)
小结:
鉴别和评价信息资源需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证:
可靠性(信息是否真实可靠)、权威性(信息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实用性(信息是否具有实用性)、时效性(信息是否具有时效限制)、相关性(与需求是否相关)。
2.2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2.2.1信息检索的定义与原理
信息检索(InformationRetrieval)指将信息按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查找、传递相关信息的过程。
包含了存储和查找两个过程。
»e»«
(ft«it»
2.2.2信息检索途径(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
信息检索途径指检索所需文献要利用到的方式方法,主要是依据文献信息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来确定。
根据信息的外表特征,可分为题名途径、责任者途径、机构途径、代码途径、序号途径等;根据信息的内容特征分为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关键词途径。
主题词:
经过选择、规范化并用来表达文献主题的语词,称为主题词。
关键词:
出现在文献篇名或文献正文中,并未经过规范化处理,表不文献主题的名词或词组。
分类:
就是按照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等作为区分的标准,将符合同一标准的事物聚类,不同的则分开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
分类法:
按照信息内容的学科属性,运用概念划分与归纳的方法形成各级类从而组织信息形成一种有序化的知识体系,这样组织信息的方法称为分类法。
举例说明分类途径、主题词途径和关键词途径的用法。
2.2.3信息检索技术(布尔逻辑、截词和字段检索技术)
(1)布尔检索技术
指利用布尔逻辑算符将简单的概念组配成表达复杂概念的检索式,用以表达用户的检索需求,计算机将检索式与系统中的记录进行逻辑匹配,并输出结果
%1逻辑与
%1逻辑或
%1逻辑非
(2)截词检索技术
截词检索是用截断的词的一个局部进行的检索,对剩下的局部语词进行精确检索而对被截断的部分进行任意匹配,它可以一次性地解决词干相同的词的检索。
截词检索按截断的位置来分,有后截断、前截断、中截断三种;按截断的字符数量来分,有有限截断(用?
表示)和无限截断(用*表示)两种。
(3)字段检索技术
限定检索词在数据库记录中出现范围的一种检索技术,检索系统在进行匹配的时候,仅在所限定的字段范围内进行匹配
当前中西文数据库中常用的检索字段
2.2.4信息检索的流程
C1)分析课题需求与提取检索词
包括分析课题类型、背景知识、核心概念及知识体系
(2)确定查询方法
根据已知线索,确定查询方法,如选择访谈,问卷调查,网络调查,文献检索
(3)依据查询目标,选择检索工具
选择包含相关信息的检索工具
(4)确定查询途径,构造检索表达式
根据已知文献线索,确定查询途径
(5)实施检索
(6)评估查询效果,优化查询过程
评价查全率、查准率以及系统运行速度和用户体验等指标,调整检索过程
(7)获取结果原文
直接从检索工具中下载全文,若没有全文,可通过文献传递获取
周次
第3周,第3次课
编写时间
2014
章节名称
第三单元馆藏目录和移动信息资源获取训练
授课方式
课堂授课(P),实践课Z)
教学时数
1+1
授课要点
本讲的学习教学目标
掌握馆藏目录系统简单检索和多字段检索的使用技能及超星移动图书馆的馆藏查询和学术资源的使用技能;
领会馆藏目录系统的读者荐购、图书预约、图书续借及我的图书馆的使用技能;
了解馆藏目录系统的分类浏览、新书通报、信息发布等功能,以及超星移动图书馆我的订阅的使用。
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
馆藏目录系统多字段检索的利用;超星移动图书馆的馆藏查询。
2、难点:
馆藏目录系统的图书预约和续借;超星移动图书馆的学术资源和我的订阅。
本单元的教学方法、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情况及教学仪器设备)
方法:
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实践操作手段教具:
投影仪、电脑
师生活动设计
案例演示+师生互动问答
思考题或作业
见【上机实践】
教学过程(或教学主要内容)
【理论内容】
3.1馆藏目录系统
3.1.1馆藏目录系统的定义
馆藏目录系统,英文叫"OnlinePublicAccessCatalogue",简称OPAC,指的是"在线公共目录查询系统"。
它利用计算机终端来查询基于图书馆局域网内的馆藏资源的一种现代化检索方式,通过联机查找为读者提供馆藏书刊、部分电子资源的线索,方便读者高效率地借阅图书馆的书刊。
3.1.2馆藏目录系统的功能
除了书刊馆藏查询外,馆藏目录系统还可以实现分类浏览、图书预约、图书续借、图书荐购、信息发布、我的图书馆等一系列功能。
3.1.3馆藏目录系统的使用技能
通过PPT演示。
3.2超星移动图书馆
3.2.1超星移动图书馆的介绍
超星移动图书馆是以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以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以wap和应用APP为展现形式,为图书用户提供搜索和阅读数字信息资源,自助查询、借阅业务,实时资讯和多媒体资源,帮助用户随时随地获得全面信息服务的现代图书移动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最初的梦想:
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任何知识。
3.2.2超星移动图书馆的功能
超星移动图书馆提供了馆藏查询、学术资源、我的订阅等功能。
除了提供图书、期刊论文、报纸、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文献的查询外,还可以进行图书预约、在线阅读及文献传递。
3.2.3超星移动图书馆的特点
移动图书馆的特点:
(1)不受校园网IP的限制
移动图书馆已解决校园外无法阅读校内资源的问题,所以现在您不论是在家、在路上、在车上都可以轻松访问校内资源。
(2)具备对已有图书馆应用系统的高度集成
移动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软件平台,它是对性能优良的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OPAC系统、数字图书馆资源、一站式搜索系统、文献传递系统等应用系统服务的高度集成,系统具有强大的应用服务能力。
(3)拥有功能强大的一站式搜索引擎
系统应用元数据整合技术对馆内外的中外文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标准、专利等各类文献进行了全面整合,在移动终端上实现了资源的一站式搜索、导航和全文获取服务。
(4)集成了丰富多样的海量信息资源
通过移动图书馆并依托云服务架构,读者可以查找和获取的内容包括电了图书、期刊论文、报纸,以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专利等中外文文献。
同时,充分考虑到于机阅读的特点,移动图书馆还专门提供3万多本e-pub电子图书7800多万篇报纸全文供手机用户阅读使用。
提供215万种中文电了图书、9亿页全文资料的文献传递,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哲学、医学、旅游、计算机、建筑、军事、经济、金融和环保等数字图书资源。
(5)自由而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通过设置个人空间与图书馆0PAC系统的对接,实现了馆藏查询、续借、预约、挂失、到期提醒、热门书排行榜、咨询等自助式移动服务。
并可以自由选择咨询问答、新闻发布、公告(通知)、新书推荐、借书到期提醒、热门书推荐、预约取书通知等信息交流功能。
3.2.4超星移动图书馆的系统支持
支持设备系统:
I0S、安卓、塞班、windows等。
支持访问设备:
各种移动终端包括各种型号手机、苹果iPad、超PAD、PSP等。
3.2.5超星移动图书馆的使用技能
通过PPT演示。
3.2.6其它移动资源库的使用技能
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检索 信息 检索 课程 教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