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 文档编号:23189357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25.94KB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目录
一、学院发展指导思想3
二、总体发展战略目标4
三、办学规模5
(一)全日制教育5
(二)继续教育5
(三)非学历终身教育5
四、教师队伍建设5
(一)教师总量和结构6
(二)主要措施6
五、基础设施建设6
(一)科研、实训基础设施、继续教育学院等建设7
(二)图书馆建设8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9
(四)后勤服务设施建设10
六、深化教育改革和建设11
(一)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11
(二)创新办学模式12
(三)实践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13
(四)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成一批国家(省)级的示范或精品专业14
(五)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方法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15
(六)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16
(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17
(八)学风建设18
(九)继续完善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18
(十)充分发挥学院董事会的作用19
(十一)校园文化建设19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
(2006年5月27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第一届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一、学院发展指导思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高职教育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和深化“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进一步落实政府提出的“起点高、体制新、有特色”的要求,贯彻教育部“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办学方针,按照“发展规模适度,重在提高质量,调整优化结构,形成鲜明特色”的思路,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全院师生努力拼搏,完成“上水平、出特色、创一流”的任务,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学理念为灵魂,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线,更新教育观念为先导,教育教学改革为关键,以特色谋生存和发展,传承大学的优良传统,借鉴世界各国或地区的经验,坚定不移地走高职教育之路,积极探索并实践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国内国际合作的多元开放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并实践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学校办学的具体实际,积极探索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并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高职教育发展规律,为构建和完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做出努力。
努力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是推进创新教育的必须,创新的本质是人文过程,学生是否有创新的愿望、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习惯、创新的动机、创新的方法都来源于他的人文素养;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是提高品位的必须,学校品位是综合素质的品位,中心是人文教育的品位;职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必须,以人为本是将学生做事、做人教育结合起来,在教会学生做事同时,教会他们做人,人文教育本身就是做人教育。
面向21世纪,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质量优异,特色鲜明的高职人才培养基地,顺德和周边地区技术应用研发推广基地和社会发展与思想文化研究传播中心,发挥动力源作用,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承担起培养人才、发展科技、服务社会及引导社会进步的使命。
二、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学院确立“四大发展战略目标”:
(一)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努力创新高职教育模式,构建高职教育体系。
(二)2007年,争取进入全国100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的行列。
(三)2010年,把学院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高水平的、大众化的、开放式的、高职特色鲜明的现代地方院校。
(四)2020年,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开放式的现代地方技术大学。
三、办学规模
(一)全日制教育
2005年,全日制在校学生达到8000人后,在规模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010年之前,全日制在校学生争取达到10000人左右。
(二)继续教育
2005年,成人教育在校生7000人,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稳步发展,力争在2010年前,达到8000人左右。
(三)非学历终身教育
“十一五”期间,办好创业培训学院,加大各类人才的培训力度,成为终身教育基地。
2010年之前,每年各类非学历终身教育达到10000人次左右。
四、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院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优良的教师队伍。
(一)教师总量和结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52人。
随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数量不断增加,到2010年,教师总量达到700人左右。
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50%以上,硕(博)士以上学历达60%以上。
(二)主要措施
1、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和师德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政治思想素质是今后五年的重要任务。
2、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启动名师工程。
一是延聘1-3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二是延聘10名左右高水平的专家和学者,作为重点专业或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三是根据“十一五”期间学院的专业发展情况,培养和招聘20名左右名师,其中5名进入省级名师,2名进入国家级名师;四是培养百名教学科研水平和整体素质较高的专业骨干教师。
3、抓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业教师每年通过教学、科研和企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与专业基础课教师的70%以上。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要求专业教师五年内有不少于半年的企业实践经历。
4、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
五、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5年中,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办学水平,拓展和完善学院的功能,适度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以满足以及未来地方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求。
鉴于学院当前在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方面的基础设施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建设。
(一)科研、实训基础设施、继续教育学院等建设
为了配合政府在“十一五”期间的自主创新战略和2020年科技发展战略,更好地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和知识服务,为把学院建成国内高水平的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十一五”期间,学院要建成一批科研、实训基础设施。
1、实训楼
(1)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楼
中国烹饪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专业是学院“十一五”期间建设重点。
拟建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楼总面积9700平方米,内设客房、餐厅、多功能会议室、烹饪等实验实训室。
(2)其他专业实训楼
再建成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性专业,配套示范性专业的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专业的实训基地,包括应用化工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等,总面积26000平方米。
2、继续教育学院和创业培训学院
到2010年之前,学院成人教育达到8000人左右,创业培训教育每年达到10000人次左右。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创办全国高水平的成人高等教育,由政府和社会投入,在校园内建成继续教育学院,使其依托学院日臻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使学生享有一流的大学校园环境和学习氛围,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整个办学实践过程中,办学水平实现飞跃。
创业培训学院作为非学历终身教育基地。
继续教育学院和创业培训学院建造总面积10000平方米(设地下车库)。
3、风雨操场
按照“十一五”期间学生发展规模,建造总面积8000平方米的风雨操场。
(二)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是文献信息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教育性和学术性机构,是“大学的心脏”。
2010年,建成馆藏丰、品位高、服务好、现代化的一流复合型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水平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居领先地位。
实现文献资源的数字化、服务手段的网络化、电子化以及管理的现代化和馆员的专业化,为读者提供实时性、便利性、精确性及通透性、跨地区、跨国界的全方位服务。
发挥学院信息集散中心、学术研究中心、自学教育中心、文化休闲中心、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的功能。
1、建成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相结合,以校外共享资源为补充,各科、各种文献协调发展的文献资源体系。
年份
纸质图书
电子图书
图书总计
生均图书
2010
100万册
100万册
200万册
120册
2、2010年,印刷型期刊达到1600种,报纸20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将保持在25000种左右。
多媒体资料增加至15000种。
3、2010年,数字资源体系建设与服务水平充分满足读者需求,在全国同类学校中居领先地位。
4、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建立一支整体素质高、专业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图书馆队伍。
5、加强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引导师生更好的利用图书资源,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品位,推动通识教育实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学能力。
6、创造条件,逐步向社区开放,为现代化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和提高群众文化水平做出贡献。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
数字化校园是学校基本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学院整体办学水平、学院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2010年,学院将建成国内一流的数字化校园,使之成为一个全面、集成、个性化、开放、安全的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虚拟化的新型教育、学习、研究的平台。
“十一五”期间将完成以下目标:
1、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
(1)校园网核心层升级到10G,建设汇聚层到核心层的冗余链路。
(2)建设容量为16TB的数据存储和10TB的数据备份,建设容量为3TB的异地数据容灾系统。
(3)建设监控全局,集中管理的网管系统。
(4)建设无线网拓展校园网覆盖范围。
(5)完善学院信息安全体系,保证关键数据、关键应用的安全以及关键业务的安全。
2、数字化校园应用服务平台
(1)建立全院统一的为各种应用系统服务的电子身份体系。
(2)建立覆盖全院统一的、综合性的满足用户个性化需要的的门户系统。
(3)在以提高效率,规范管理的原则下改造现有管理流程,完善校园应用系统。
(4)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网络教学资源,成为和课堂教学互补的第二教学环境。
(5)完善数字图书馆,使之成为知识中心,为学院和地方服务。
(6)建立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为学院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数字化校园支撑平台
(1)完善数字化校园应急故障处理机制,出现故障及时响应排除。
(2)完善数字化校园日常运维体系,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3)建立数字化校园资源制作及情报收集系统,为学院各项工作服务。
(四)后勤服务设施建设
根据“十一五”期间学院规模扩大,需要建设学生公寓、教师周转房及学生、教师餐厅等后勤服务设施:
学生公寓总面积26000平方米。
学生、教工餐厅总面积8000平方米。
教工周转房总面积5000平方米。
六、深化教育改革和建设
(一)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
办学理念,在哲学层面上是教育精神的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它反映一个学校长期积累的文化底蕴和办学思想,它具有指导形成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励人的意志的作用,它还能作为一种准则规范师生的行为,指导师生实践,培养师生向上精神。
它是大学精神的结晶,是大学的灵魂。
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基石,具有凝聚意志、规范行为的作用,是激励全体师生员工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动力。
办出有特色的大学,必须以凝练的办学理念为基础。
办学理念不是抽象、空洞的,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给予学校一个未来发展的远景。
办学理念从根本上决定着“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是学校的灵魂。
只有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学校才会找准定位,把握特色,明确战略,顺利发展。
《“十五”发展纲要》确立了“立足地方、以人为本、崇尚品位、办出特色”的办学理念,“十一五”期间,我们要不断深化办学理念的内涵,让办学理念体现在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等方面;真正把办学理念内化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并以此凝聚全体师生的追求,让办学理念由始至终贯穿整个办学实践全过程。
(二)创新办学模式
根据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职业岗位的外延及内涵变化十分迅速,人才需求的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增长十分迅猛,努力创新办学模式。
1、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并举的办学模式
以需求为前提,就业为导向,按照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采取灵活学制形式,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并举培养人才。
2、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
广开渠道、促进交流、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围绕学校创办高水平、有国际影响的高职教育的总体战略目标,以发展与境外合作办学为重点,以创建高质量、高效益的合作项目为牵引,以举办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为推动力,积极探索跨地区、跨国界的办学模式,在国际、国内交流合作方面,取得深层次、突破性的进展,提升办学水平和国际、国内影响。
利用毗邻港澳的人缘、地缘优势,充分利用境外教育资源,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探索跨地区、跨国界的办学模式。
“十一五”期间,要与境内外一批知名院校和教育组织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
3、构建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模式,创办示范基地
面向地方的支柱产业,依托行业、企业,本着“双向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建设好一批集教学、科技开发、生产服务和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产学研结合基地。
(三)实践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确立新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在“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不断地实践和完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既会做事、又会做人,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
2、完善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课堂学习、生活体验和环境熏陶等立体的、多维度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由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形成一个完整的育人体系。
课堂学习既要重点学习专业知识技能和技术,也要学习民族文化、哲学、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生活体验是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贯穿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做人”与“做事”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环境熏陶是让学生在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提升“做人”、“做事”的品位。
在“十一五”期间或更长的时期内,要把实施通识教育作为学院的基本建设目标,使之形成制度和优良传统,把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变成学院办学的主要特色。
(四)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成一批国家(省)级的示范或精品专业
学院现有31个专业。
“十一五”期间,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到2010年之前,建成40个专业,集中力量建成一批特色专业。
1、专业建设原则
一是职业性与学科性结合,以职业性为主。
二是地方性与一般性结合,以地方性为主。
三是个性与共性结合,以个性为主。
四是注重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互补性和扩展性。
2、专业建设方向
根据地方的社会发展需求,面向21世纪高新技术的发展,设置有发展前景的专业。
如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新技术、环保技术与设备、生态园林、会展、房地产、物业管理等。
3、着力打造示范或精品专业
集中优势人力,集中优势资源,依托地方支柱产业,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产学研结合,着力打造出一批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专业。
“十一五”期间,示范性专业要建到专业总数的40%左右,五年内建成15-20个左右的示范性或精品专业,其中3-5个专业进入国家级示范性专业行列,10个进入省级示范性或精品专业行列。
4、与境外开展合作,按国际水准,创办2-3个专业
酒店管理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5、着力打造以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代表的全国一流、有国际影响、特色鲜明的专业群
①以家具设计为中心,着力打造艺术设计专业群。
②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中心,着力打造机械制造与数控模具专业群。
③以家电制造为中心,着力打造机电一体化专业群。
④以酒店和烹饪为中心,按照国际标准,着力打造酒店、烹饪和旅游管理专业群。
(五)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方法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精品课程是一个载体,是体现学校当前办学理念,符合教学对象实际状况的一个载体。
精品课程也是一个平台,是一个知识教育和认知教育的平台,精品课程既要为学生学习知识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为学生进一步拓展视野、开辟新的领域,实施新的学习方法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知识本身也要有精品的选择,教师应该将有用知识中的最有效知识传授给学生。
1、遵循的原则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显性课程建设与隐性课程建设相结合。
(4)更新教学内容与整合课程结构相结合。
2、建设目标
(1)制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课程建设总体规划》。
(2)院系两级的平台课要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3)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整合课程,五年内2/3以上的课程达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4)加强教师与学生互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力争五年内所有专业课程实现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课程方法改革。
(5)建设20门院级精品课程,其中争取5-7门进入省级精品课程行列,3-5门左右进入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
(6)围绕精品课程,编写精品教材。
(7)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质是精品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一批与精品课程相配套的教师队伍。
(六)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以科学技术为切入点的有机结合,高职学院需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探索21世纪高职教育发展中产学研结合的内涵和内在机制;结合地方特色进一步探索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
1、政校企合作,共建科技开发基地和育人基地
(1)“三大科技开发基地”
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顺德机械装备与模具研究院
顺德家具研究院
(2)每个专业至少建立一个校外通专结合育人基地;
建立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生产研发实训基地;
建立院士研究工作室,引入院士,培养教师队伍,带动校内新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2、新建重点实验、实训室
新材料实验室
食品检验与营养学实验室
物流管理实训室
电子商务实训室
3、项目和经费
积极争取纵向和横向的科研项目,拓宽经费来源,每年经费达到500万元。
4、加强实训、实验队伍建设
加大力度培养和引进一批技术人员,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5、研究成果及转化
开展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顺德高新技术孵化基地,让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智能家电研究中心、有害物质替代中心的工作要有突破性进展,一些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
6、加强学生科技活动
各专业要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开发并加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培养人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建设、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规范学校内部管理、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按照评价对象全面化、评价主体全员化、管理组织系统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的思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有章可循,各个专业都有规范的教学计划,各门课程都有规范的教学大纲,各教学环节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八)学风建设
学风是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是学生经过长期教育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
学风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气势,潜移默化地对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学风建设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与校风、教风建设密切相关,是衡量学校办学思想、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学校办学成功与否的标志,也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
树立优良学风的措施有:
(1)开展理想教育和生涯设计,增强学风建设的内动力。
(2)积极开展优良学风班建设,必须落实到班级。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4)利用活动载体,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学风建设的感染力。
(6)制定校训,增强学风建设的引导力。
(7)规范文化、规范学生的行为。
(九)继续完善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1、学院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并进行中期考核,实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2、积极推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照“淡化身份、强化岗位、竞争上岗、多劳多得、拉开增量”的原则,推行新的人事分配制度,调动教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人尽其才、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有效的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十)充分发挥学院董事会的作用
充分发挥学院董事会的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海内外社会各界的联系,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体,企业、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办学新体制,增强办学活力。
发挥董事会对学院办学的重要事务进行咨询、指导、审议的作用;
推动董事单位与学院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的桥梁和纽带;
促进学院与社会建立广泛联系与合作、筹措教育发展基金。
学院要立足地方,积极利用得天独厚的人缘、地缘优势,充分发挥学院董事会的作用,推动学院发展。
(十一)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是高等科学文化的殿堂。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所有成员共同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通过营造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每个成员潜移默化地在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上产生认同,形成凝聚力。
对于一个办学历史不长、新建校园不久的学校来说,必须全力进行校园文化再造,使之逐渐成为人文荟萃之地。
以复兴人文精神,人文化成为旨归,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自然美,凸现人文美,让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1、制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
大学为百年树人之地,大学校园须为百年大计。
校园文化建设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有特色、统一规划,而且必须是一个有调适能力的长期成长架构。
2、建设全国一流的校园自然生态
(1)突出顺德水乡自然生态和特色。
学院凭借得天独厚的天然水系,以“水”为主题进行设计校园自然生态和特色。
(2)突出岭南自然生态特色,搞好校园绿化,融合树文化与建筑、人文历史文化,使之交相辉映。
实施“大树进校园工程”和“筑巢引鸟工程”,营造寂静、深邃、远离尘嚣的高等科学文化殿堂独有的氛围。
(3)突出顺德全国著名花乡的自然生态特色,凭借顺德花乡的丰富资源和优越条件,广种百花,使校园朝气蓬勃。
3、逐年形成具有深厚内涵的人文历史景观和特色
(1)经过多年的经营,建成象征性的建筑和景观,逐年积淀学院人文历史的深厚内涵,形成特色。
(2)在设计、营造人文历史景观、纪念物、雕塑时,要站在百年树人的高度来着手,做到深厚的思想内涵与精湛的艺术水平的高度统一,要有独创性,精心设计、精心施工;要做到现在是艺术精品,后世是历史文物。
4、建设一批校园文化设施
5、提升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顺德 职业技术学院 十一 发展规划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