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docx
- 文档编号:23186982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2.33KB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docx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
经济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题目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专业国民经济学年级2013级
学生姓名陈乃峰
学号20131111131001
课程教师赵普
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思考
摘要:
凯恩斯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办法是加强政府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和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从而实现充分就业。
本文试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进行剖析,对比国内外其对该理论的研究,提出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既不能简单采取或全盘否定。
并且通过中国经济运行对该理论进行验证。
关键词:
有效需求;立场和方法;中国经济;验证
目录
一、引言4
二、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4
三、国内外对有效需求理论问题的相关研究5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5
⑴重商学派的有效需求5
⑵传统自由主义学派的有效需求6
⑶古典学派关于有效需求的论述6
⑷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有效需求的论述6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7
四、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8
五.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意义检验9
参考文献10
一、引言
凯恩斯所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经济史上一部影响深远的巨著。
它的重要之处在于探讨富裕中的贫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也就是探讨失业的原因和提出解决失业的对策。
同时,凯恩斯在经济理论上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
凯恩斯的就业一般理论就是以有效需求原理为中心,而有效需求原理是凯恩斯整个理论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核心。
凯恩斯把就业放在首位,就是强调达到充分就业,这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目的。
而“有效需求不足”也一直是大多数国家经济增长的桎梏。
在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刺激总需求增加以推动经济发展的问题上,人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政策和建议,笔者认为,重新认识凯恩斯的有有效需求理论,从中寻求有借鉴意义的成份,完善其不足的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效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
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于1936年在其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来的,并成为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出发点以及整个经济理论的基础。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是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总需求。
总供给价格意指所有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进行生产时,所要求得到的产品产量最低限度的卖价。
总需求价格意指所有厂商雇佣一定量工人进行生产时预期社会对产品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意味着厂商预期社会将要支付的价格大于他们所要求的价格,于是厂商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当总需求价格小于总供给价格时,意味着厂商预期社会将要支付的价格小于他们所要求的价格,于是厂商会缩小生产减少工人,只有当总供给价格等于总需求价格时,厂商才既不扩大生产又不缩小生产,既不增雇工人又不减少工人,这时的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可见,有效需求是就社会总需求而言的。
“有效”一词是用来表明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上相交的一点,它决定就业量的大小。
总需求曲线上其它各点对决定就业量并不是有效的,因而它并不构成真正的、有效的社会需求。
因此,只有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相交之点的总需求才是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包括两部分,即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它们取决于三个心理因素:
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流动偏好,以及心理上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第一,“心理上的消费倾向”是指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人中所占的比例。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例。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是指每一收人增量中,用于消费的越来越少,用于储蓄的越来越多,于是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不足,即消费不足。
第二,“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是指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指资本预期的利润率,也即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利润率。
随着投资的增加预期利润率下降从而对投资的吸引力减少,投资者对未来失去信心,于是引起对投资品需求的不足,即投资不足。
第三,“心理上的流动偏好”又称灵活偏好是指人们手中总想保存一定量的现钱,以便应付日常开支、意外开支、投机活动。
凯恩斯说,灵活偏好起因于:
“
(1)交易动机,即需要现金以备个人或业务上当作当前交易之用;
(2)谨慎动机,即想保障一部分资源在未来之现金价值;以及(3)投机动机,即相信自己对未来之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取利。
”凯恩斯认为利息率是放弃这种流动偏好的报酬。
流动偏好的作用使得利息率总有一个限度不能太低。
当预期利润率下降,利润率低于利息率的时候就更没有人愿意投资了。
在上述三个基本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总需求通常小于总供给,即通常存在着有效需求不足,于是造成大量失业,经济发生萧条。
据此,凯恩斯认为,一旦社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就必须由国家干预经济,主依靠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如减少税收、增加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来刺激消费,增加投资,提高有效需求,以防止大量失业和经济危机,实现充分就业。
凯恩斯提出,一般来说,消费倾向在短期内是相对稳定的,因而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从增加投资需求人手。
并且他认为,投资的变动会使收人和产出的变动产生一种乘数效应,因而他更主张政府投资,以促使国民收人成倍地增加。
三、国内外对有效需求理论问题的相关研究
1.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在经济思想史上,有效需求理论经过了长期发展。
虽然一些早期学者的讨论在性质上不同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但却表明了产出的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
同时也对凯恩斯有效需求思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在此,对具有代表性人物的有效需求观点进行一下简单梳理。
重商学派的有效需求
重商学派是随17一18世纪英国海外贸易的增长一同兴旺起来的,因此,出口
为国家带来财富成为重商学派的重要观点之一。
在国际金融制度得到高度发展以
前,由于信用的缺失,金属货币无形之中成为财富的象征,那些对外收支发生赤字
的国家,必须用现金来弥补这个差额,当时国际间惟一可以接受的现金形式是金银,因此重金属外流是贸易收支出现赤字的征兆,可以造成一国的国库空虚。
他们由此认为,贸易收支赤字一般地说对生产是不利的,赤字有压低有效需求的影响,这是重商学派对有效需求问题的最初认识。
他们认为,一方面,进口意味着有供给而没有需求,国内的收入花在进口货物上面,而购进它们却没有在国内提供收入;另一方面,出口货物意味着有需求而没有供给来抵消它,生产出口货物取得的收入大部分花在国内市场,从而提高国内的需求。
重商主义者还认为,出超倾向于膨胀国内经济,而入超则倾向于压缩国内经济。
因此.对贸易差额的关注使得重商主义者坚信,应该用保护措施来制止进口。
詹姆斯.斯图亚特176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书中他也像重商主义者一样关心有效需求问题。
他说,政府支出即使花在军需品上也会提供就业,不过他宁愿提倡和平建设:
许多人十分愿意捐献一千镑来修饰一座教堂,而不愿捐献一先令来建造威斯敏斯特大桥或罗什福尔港;其实,随便做哪一桩,穷人都同样可以靠它过活。
因此,耗费巨大的公共工程是给穷人挣饭吃和发展工业的一种手段,这不会损害朴素的生活方式。
从上述重商主义的观点来看,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重商主义者对有效需求的认识只限于由于对外贸易而引起的国内实际消费的变化。
这可以说是人们对有效需
求最初的认识。
传统自由主义学派的有效需求
传统自由主义学派包括古典经济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这两个学派在凯恩斯经济学出现以前,其经济理论占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从其对供需问题的论述足以见得传统自由主义学派对有效需求的论述。
古典学派关于有效需求的论述
凯恩斯认为,最早讨论供给和需求对整个产出决定因素的是古典经济学家,特别是李嘉图和马尔萨斯之间有关商品“普遍供过于求”的可能性的争论,后来以萨伊的市场定律这一说法而为人所知。
萨伊定律认为,“供给创造它自己的需求”就意味着,既然商品只能用其他商品来购买,或者说,如果商品是按正确的组合生产出来,一切商品都可以卖掉,因为一切生产都旨在购买。
在斯密的理论中,“足以实现商品进入市场”的需求被称为“愿意按商品的自然价格支付的有效需求”,但这一思想说的是特定商品的自然价格同市场的背离,以及价格趋向于自然价值的过程。
萨伊在论述“商品处置”问题时采取了斯密的立场。
为反驳“只要有即期需求并存在产品市场,产品总会充裕”的观点,萨伊定律争辩道:
“正是生产开发了对产品的需求,如果是生产决定购买力,需求就不会不足。
”而且,“事实上,我们并不是用货币—我们用采购买消费品的流通手段—来购买这些东西。
我们首先必须出售我们的产品来购买货币本身”。
萨伊定律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一种重要的学说,因为它指出了依靠生产获得的收入是否足以用来购买产品,最终并不仅仅受产出规模的限制,从而揭示出那种普遍产生的认为经济增长必与某些不可逾越的限制发生冲突的担心是错误的。
而且,按照萨伊定律,节制现期消费的决策等同于增加未来消费的决策。
资源需要被转移到投资品的生产上去,而投资品则是生产未来消费品所必需的,储蓄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支出,储蓄的增加通过利率调整自动转化成投资支出的增加,从而增加有效需求。
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有效需求的论述
与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新古典学派理论中的需求曲线表示的概念“要求在每一个价格—数量交点之间有特殊的安排,这一理论(指新古典理论)
认为,这些交点并不是对“正常”供给水平的偶然而暂时偏离的结果,而是因事态
反复重演而很可能出现的确定点”。
新古典经济学的有效需求概念在瓦尔拉斯一
般均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瓦尔拉斯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假定每个经济主体都能购买或销售其需求或供给的任意数量的商品。
在此假定下,需求和供给是经济主体为实现最佳交易而向“市场”(即向交易主体)发出的信号。
市场中的有效需求就是经济主体在考虑其他市场的约束之后能最大化其效用的交易。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萨伊定律同工资、价格和利率具有完全灵活性的假设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均衡模型。
按照完全竞争的假设,在劳动市场上,工资自动伸缩机制可以使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平衡,消除劳动力过剩,使经济经常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在产品市场上,有效需求不存在不足,价格自动伸缩机制可以使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平衡,消除生产过剩;在资本市场上,利率自动伸缩机制可以使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平衡,消除资本过剩。
总之,在这个模型中,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是以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作为假设和条件的经济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可以充分地自动调节,不存在经济危机和失业的可能性,所以在经济政策方面主张自由放任和国家不干预经济的原则。
新凯恩斯继承了传统凯恩斯的衣钵,为了建立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不再从宏观经济总量角度用“有效需求不足”解释总产出和就业的波动,而是把需求冲击作为既定,论证企业不随总需求变动调整价格和工资,以及这种微观行为在宏观经济层次上导致总产出和就业波动的原因。
2.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学者对有效需求理论研究的并不多,直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面对转型期经济的紧缩局面,我国学者纷纷对有效需求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其观点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许经勇在“论凯恩斯经济学说及其内在联系”一文中认为,通过考察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储蓄及投资理论、利息率及工资理论,认为凯恩斯将就业不足引到有效需求不足、构成了其“萧条经济学体系”。
最后对凯恩斯理论做出相应评价。
王璐在对凯恩斯和马克思有效需求问题的论述中,认为,马克思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不同。
马克思通过对货币经济背景下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剖析,指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的本质,即生产为了利润,以及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导致储蓄率的提高和消费的减,从而引起有效需求的不足。
王文乐认为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经济整体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他不仅分析了我国内需不足的特征,而且分析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制度性因素,进而提出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与思路,即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城市化进行创新性制度设计,把扩大农民消费作为重点工作。
李依凭在谈到“有效需求不足”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问题时指出,凯恩斯分析的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消费心理规律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负作用。
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运行出现的问题是结构问题而不是总量问题。
所以,他认为解决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在于扶持和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开发创新高质量的新产品,为社会提供有需求、有市场的高重量的产品供给,缓解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和提高农民及城镇贫困人口的收入。
诸葛雷音、何菊芳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对策》一文中指出,用“拿来主义”把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我国的现实对号入座,是不科学的。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那种制度性的有效需求不足与我国转型过程中的有效需求不足是有区别的。
我国在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时应该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调整政府投资结构和方向;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不断转变消费观念,为消费者创造更加健康的消费环境;采取多种措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个人认为,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研究方法是有客观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一些合理成分,但也有混凝土杂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方法论的特点。
1.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运用的是片面的抽象法。
我认为,由于经济关系的复杂性,因此在研究经济关系时,为了研究某种关系及其性质的需要,普遍的做法都是把与之不相关或关系不密切或暂时不重要的东西舍去,而抽象出某种关系放在特定的时空里进行比较静态的抽象分析,对于揭示问题的本质及其内部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而一旦这种关系被揭示出来后,又应放回到原来的复杂关系中,做进一步的分析展开,这样才能把握问题的整体。
凯恩斯在研究有效需求理论时,设技术、资源、成本三种情况不变,从雇用一定量的劳动者时要付出的要素成本和使用者成本,从成本引入所得和收益,从而引出总供给价格、总供给函数、总需求函数,然后从者函数的交点值引出有效需概念和理论,从而单纯的研究有效需求理论和就业量之间的关系。
这里虽然运用了抽象法,但是他是没有把抽象所得的结论放回到技术、资源、成本分别的可变的关系中去分析有效需求理论和就业论。
这在方法论上是不彻底的抽象法,只有从具体到抽象阶段,没有从抽象阶段放回到具体阶段这一重要的一步。
要形成具有生命力的理论,必须要运用科学的抽象法,按一定目标对现实进行“向量式”的筛选、简化,取其要者作深入的分析,介是落脚点绝不可脱离“从模拟现实到回归现实”的路径或近似现实的这界限。
2.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运用了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我认为,由于经济一直都是变化发展的,为了研究在不断发展中的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的本质,从复杂的关系中选取在瞬间看来不变的某一点做静态分析,对揭示事情的特点和性质是必要的。
但研究的结果还是应该放回到动态的过程中作进一步分析才能揭示问题的发展规律。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采取了均衡静态分析法,选取“总供给函数与总需求函数的相交点”之值为有效需求,对有效需求的均衡做静态分析,揭示了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导致了产出的变化。
有效需求理论不仅是均衡议程
F(Y)=Y的数学问题,而且是这个均衡的稳定性决定于动态方程解问题。
由于没有把静态结果放回动态过程做进一步分析,这就使得其理论对变化着的经济运行整体不得不大打折扣,揭示社会需求变化规律的范围也受到限制。
3.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运用了总量的分析方法,我认为只有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一定量的的关系的描述,经济关系的表现者是可靠的。
为此,经济的研究必须有定理分析。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采取了总量的分析方法,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有效需求与就业量等建立了函数关系,反有效需求作为社会总需求之值来分析,使有效需求的内在关系通过一定量的数量分明确的表示出来。
但他的经济总量关系是不受特定关系制约的总量,且他片面的用定量关系取代定性关系,这是错误的。
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受到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上的启示。
因为不管经济关系如何复杂,其主体都是人。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因而人的一切活动必与社会发生关系,受到社会制度的影响,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
而且一切经济活动都受到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因此,经济活动不能还受到制度因素、思想因素、心理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是难以用数学关系来量化的,因而,在经济研究中,用定理分析取代定性分析,或者反过来,都是不正确的。
4.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还采取了宏观分析方法。
宏观的经济分析方法对从总体上把握经济整体,掌握经济总体性、系统性是必要的。
凯恩斯在有效需求理论上采用宏观分析方法主要表现在他的社会总供给价格、总供给函数、总需求价格、总需求函数(有效需求)、社会有效需求管理、充分就业等问题的分析上。
但他的宏观分析没有建立在微观基础上。
五.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对中国经济运行的实践意义检验
以上是笔者对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粗浅看法,尽管凯恩斯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但是其有效需求理论及其方法论具有两面性,在内容和方法论上有我们
值得参考的东西。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社会总需求主要是由三大需求即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构成。
由此,我国有效需求不足就是指这三大需求的不足。
我国在转型期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都是针对提高国内企业投资需求和扩大人民消费需求来制定的。
可见,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对于解决我国转型期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指导作用。
虽然这样的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效需求问题,但是,如前所述,在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对经济也产生了其他的负面影响,使经济政策的组合没有达到使经济全面复苏的预期效果。
这也说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并不能全面的解决我国的经济所面临的问题,或者说我国转型期对于西方有效需求理论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彻底,没有探求出我国有效需求不足的真正根源,以致到目前为止内需不足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本人认为,论证有效需求的“足”与“不足”,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真正理解有效需求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科学的研究供需问题。
从有效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经济中供求依然不平衡,有效需求不足和经济相对过剩问题依然存在且不容忽视,只是在新时期、新环境和新形势下,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形式更加隐蔽。
只有解决了供需问题,经济中的其他问题才能被顺利解决。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8].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9
[2]许经勇.论凯恩斯经济学说及其内在联系[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
(2)
[3]王璐.马克思和凯恩斯的比较:
有效需求问题探源[J].上海财经大学学
报,2005.12.
[4]王璐.有效需求问题探源:
马克思和凯恩斯[C].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
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2006.10.1.
[5]诸葛雷音,何菊芳.“有效需求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教育
学院学报,2005(l)
[6][意]瓦吉,[澳]格伦尼维根著.宋春艳,马春文译.简明经济思想史:
从重商
主义到货币主义[M].长春:
长春出版社,2009
[7][英]K.卡什伯特逊著.王德中,李运宽译.胡代光校.关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争
论[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88
[8]刘力军.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反思[J].河北企业,2009(12)
[9]柳欣.有效需求与货币理论[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3
[l0]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74
[11]杨玉生.新古典宏观经济学[M].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12]湛志伟.有效需求不足条件下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学位论文,2001.5
[13]张峥.后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的比较与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论
文,2008
[14]丁冰.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8].北京:
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15]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研究[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傅殷才.凯恩斯主义经济学[M].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17]胡代光,厉以宁,袁东明.凯恩斯主义的发展和演变[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4
[18]黄艳.对宏观经济平衡条件的最初考察一西斯蒙第与马尔萨斯有效需求理论
比较[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8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凯恩斯 有效 需求 理论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