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评审医师三基考试试题集九12.docx
- 文档编号:23184699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3.09KB
医院评审医师三基考试试题集九12.docx
《医院评审医师三基考试试题集九1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评审医师三基考试试题集九12.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评审医师三基考试试题集九12
医院评审医师“三基”考试(9-12)
您的得分:
0.00单选题(300题,共300分)
1.外耳湿疹处理不当的是(1分)
A.告诉患者不要抓挠外耳道,可用水清洗
B.中耳脓液刺激引起者应用有效药物治疗中耳炎
C.尽可能找出病因,去除过敏原
D.病因不明者,停食辛辣、刺激性或有较强变应原性食物
E.急性湿疹渗液较多者,用炉甘石洗剂清洗渗液和痂皮后,用硼酸溶液或醋酸铝溶液湿敷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外耳湿疹应告诉患者不要抓挠外耳道,不要随便用水清洗,以免感染流脓。
2.鼓膜创伤穿孔者处理不当的是(1分)
A.外耳道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B.发病后尽早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C.嘱患者切勿用力擤鼻涕
D.保持耳内干燥
E.局部滴入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鼓膜创伤穿孔者局部禁止滴入任何滴耳液。
3.外耳道疖的处理正确的是(1分)
A.都应切开排脓
B.如疖较大,有明显的波动,不应切开引流
C.切口应与外耳道纵轴平行
D.如需切开,刀尖应尽量切深
E.不能用微波治疗,会导致炎症扩散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疖的早期,局部局限性红肿疼痛,可用鱼石脂甘油纱条或紫色消肿膏纱条敷于红肿处,每日更换一次;也可局部物理治疗、微波治疗,促进炎症消散。
未成熟的疖禁忌切开,防止炎症扩散;如疖的尖端有白色脓栓时,可轻轻刺破脓栓,用棉棒轻轻将脓栓压出;如疖较大,有明显的波动,应局麻下切开引流,注意切口应与外耳道纵轴平行,防止痊愈后外耳道形成瘢痕狭窄;为防止损伤外耳道软骨,刀尖不可切入太深。
4.坏死性外耳道炎的最常见致病微生物是(1分)
A.葡萄球菌
B.链球菌
C.真菌感染
D.病毒
E.绿脓杆菌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坏死性外耳道炎致病菌多是绿脓杆菌,约占90%,其他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感染等。
5.外耳道真菌病病因,叙述不正确的是(1分)
A.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
B.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
C.全身性慢性疾病
D.未及时使用抗生素
E.游泳、挖耳等引起外耳道的炎症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全身长期大剂量应用抗生素,为真菌的孳生提供了条件。
6.关于外耳道胆脂瘤的处理不当的是(1分)
A.如胆脂瘤较大,与外耳道贴得很紧,已引起外耳道的扩大,取出有时相当困难。
此时用浸泡耵聍的滴耳液浸泡效果较好
B.清除应彻底
C.外耳道呈葫芦状,需麻醉后做辅助切口再取出
D.如外耳道胆脂瘤伴感染,应在控制感染后取出
E.若有死骨,应予清除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如胆脂瘤较大,与外耳道贴得很紧,或已引起外耳道的扩大,取出有时相当困难。
此时不能用浸泡耵聍的滴耳液浸泡,那会增加取出的难度。
可用一些消毒的油剂润滑,将耵聍钩插到胆脂瘤和外耳道壁之间轻轻松动后取出。
7.关于先天性耳前瘘管的描述错误的是(1分)
A.临床上很常见的先天性外耳疾病
B.国内抽样调查,其发生率达1.2%
C.单侧与双侧发病比例为4:
1
D.女性略多于男性
E.平时易感染,易引起注意并接受诊治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平时多无症状,不以为疾,及至感染,才引起注意并接受诊治。
8.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是源于(1分)
A.第1鳃沟发育障碍所致
B.第1鳃弓发育畸形所致
C.第2鳃弓发育畸形所致
D.第3鳃弓发育畸形所致
E.第1、2鳃弓发育畸形所致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是胎儿在第8—28周时,第一鳃裂原始外耳道失管道化造成的外耳道发育障碍,常伴随小耳和中耳畸形。
9.耳廓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描述错误的是(1分)
A.耳廓是由较薄的皮肤覆盖在凹凸不平的软骨上组成
B.耳廓前面皮肤较薄,皮肤与软骨紧密相贴
C.耳廓后面皮肤较厚,与软骨粘贴较紧
D.耳廓软骨薄而富有弹性
E.耳廓前面皮肤与软骨紧密相贴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耳廓后面皮肤较厚,与软骨粘贴较松。
10.与纵行骨折相比横行骨折更易引起(1分)
A.脑脊液漏
B.硬脑膜撕裂伤
C.传导性听力损失和低频耳鸣
D.感音性听力损伤,耳鸣多为高频性
E.混合性聋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纵行骨折主要伤及中耳,故出现传导性听力损失和低频耳鸣。
横行骨折易伤及内耳故多为感音性听力损伤,耳鸣多为高频性。
如同时伤及中耳和内耳可出现混合性聋。
11.耳后骨膜下脓肿可继发于下列哪种疾病(1分)
A.外耳道炎
B.外耳道疖
C.耳后淋巴结炎
D.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E.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静止期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化脓性中耳炎,特别是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急性发作期,炎症穿破鼓窦外侧骨壁或乳突尖部骨皮质,使乳突腔内蓄积的脓液经乳突外侧骨板破溃区流入并聚集于耳后乳突骨膜的下方,形成耳后骨膜下脓肿。
选择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
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耳源性颅外并发症(1分)
A.耳后骨膜下脓肿
B.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C.迷路炎
D.周围性面瘫
E.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颅外并发症可分为颞骨内和颞骨外并发症,颞骨内并发症多见为迷路炎、岩锥炎及耳源性周围性面瘫。
颞骨外并发症多见为耳后骨膜下脓肿和瘘管、颈部脓肿等。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应属于颅内并发症。
13.颈部Bezold脓肿是由于炎症穿破乳突尖内侧的乳突皮质,脓液流注于(1分)
A.二腹肌深面
B.二腹肌浅面
C.二腹肌前面
D.二腹肌后面
E.胸锁乳突肌深面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在气化良好的乳突中,其乳突尖内侧骨壁较薄,而外骨壁较厚,且有胸锁乳突肌腱附着。
当乳突内蓄脓时,乳突尖部骨壁常有破溃,脓液循破溃处流入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中层之间形成Bezold脓肿。
14.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多位于(1分)
A.外半规管
B.上半规管
C.后半规管
D.耳蜗
E.前庭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外半规管位于鼓窦的底部,此部位容易受到病变如胆脂瘤的侵蚀破坏,导致形成迷路瘘管。
15.关于迷路炎,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分)
A.可分为局限性迷路炎、浆液性迷路炎及化脓性迷路炎3个类型
B.破坏多位于外半规管隆凸处
C.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
D.瘘管试验可为阴性
E.手术治疗为主要疗法,务必清除包括瘘管附近处所有的病变组织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化脓性迷路炎时瘘管试验多为阴性。
对于迷路炎,手术为主要疗法,应彻底清除胆脂瘤,对瘘管附近的上皮进行处理时应谨慎,以免开放迷路引起化脓性迷路炎。
若不慎将瘘管打开,去除病灶后应用组织将其修补。
16.耳源性周围性面瘫最易发生在面神经哪一段(1分)
A.颅内段
B.迷路段
C.鼓室段
D.垂直段
E.颅外段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中耳炎出现的面瘫多因鼓室段面神经骨管先天性缺裂,面神经直接受炎症侵犯所致;或面神经骨管虽完整,但由于供应神经的血管受到炎症刺激后发生痉挛,以致神经水肿,出现面瘫。
在鼓室段最为多见。
17.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病因不包括(1分)
A.萎缩性鼻炎
B.鼻咽癌放疗
C.精神高度紧张
D.鼻咽部手术
E.鼻息肉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病因学说为:
①机械性长时间用力呼吸,吞咽动作过多,咀嚼过度,以及精神过度紧张等,可使腭帆张肌等司理咽鼓管开放的肌肉长期处于高张力状态,以致咽鼓管闭合功能不良;②器质性由局部、邻近器官及全身疾病(如萎缩性鼻炎、萎缩性咽炎,上呼吸道急、慢性炎症,鼻咽部手术,或大剂量放疗后,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引起的咽鼓管黏膜、黏膜下层中的弹力纤维及脂肪垫萎缩,瘢痕牵引,以及神经麻痹等,使咽鼓管管腔扩大,咽鼓管失去维持其闭合状态所需的组织压力,引起咽鼓管闭合不良或闭合不能,而使中耳和鼻咽部经常维持一开放的通道,呼
18.下列哪项检查不能确定面神经损伤部位(1分)
A.神经兴奋性试验
B.味觉试验
C.流泪试验
D.下颌下腺流量试验
E.镫骨肌声反射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神经兴奋性试验:
用方波电脉冲刺激面神经主干,测量面神经兴奋阈,比较两侧结果,差值小于2~3.5mA为正常。
测试时,将面神经刺激器的刺激电极置于茎乳孔附近相当于面神经主干的皮肤表面,后颈部皮肤接地,逐渐增加电流量,以提高刺激强度,直至面部肌肉出现可见的轻微收缩时停止,此时的刺激电流量,即代表面神经的兴奋阈,正常值为3~10mA。
刺激强度达20mA仍无反应时,示神经已变性。
19.耳硬化病灶大多数起自(1分)
A.前庭窗前方
B.内耳道
C.耳蜗底
D.蜗窗
E.半规管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耳硬化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原发于骨迷路的局灶性病变,在骨迷路包囊内形成一个或数个局限性的、富于血管的海绵状新骨而代替原有的正常骨质。
70%~90%发生于窗前裂。
20.耳硬化早期听力损害为(1分)
A.感音性聋
B.传导性聋
C.混合性聋
D.突发性聋
E.神经性聋
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耳硬化症70%~90%发生于窗前裂,侵犯环韧带及镫骨底板致声音传导障碍。
21.韦氏误听多见于以下哪种疾病(1分)
A.神经性聋
B.耳硬化
C.噪声性聋
D.梅尼埃病
E.听神经瘤
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耳硬化症主要是传导性聋,在一般环境中听辨语言困难,在嘈杂环境中,患者的听觉反较在安静环境中为佳,此现象称为韦氏误听。
这是由于正常人在噪声环境中说话需提高声音并超过噪声,而患者由于听力减退,噪声对其干扰不明显,在所听到的语音远高于安静环境中的语音时,可有听力提高的感觉。
耳硬化症者韦氏误听出现率为20%~80%。
一旦耳蜗受累,韦氏误听即行消失。
22.耳硬化患者不会出现以下哪一种情况(1分)
A.双耳缓慢进行性聋
B.韦氏误听
C.Schwartze征
D.盖来(Gelle)试验阳性
E.卡哈切迹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Gelle试验常被用于检测镫骨是否固定,镫骨活动时呈阳性,若镫骨固定则呈阴性。
23.下列关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描述,错误的是(1分)
A.均继发耳源性疾病
B.中耳乳突炎
C.突发性耳聋
D.梅尼埃病
E.药物性耳聋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约有一半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无明确原因,为原发性;在继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诸多中耳和内耳疾病与本病有关。
此外,本病还可继发于头部外伤、椎基底动脉缺血等。
24.下列属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机制的是(1分)
A.内耳血管阵发性痉挛学说
B.半规管结石学说
C.颈部血管压迫学说
D.内耳缺血学说
E.颈部肌源性眩晕学说
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目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病机制包括半规管结石和嵴顶结石学说。
25.梅尼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没有(1分)
A.发作性眩晕
B.波动性听力下降
C.耳鸣
D.耳胀满感
E.发作期意识障碍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梅尼埃病的典型临床症状是发作性眩晕:
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耳胀满感。
梅尼埃病为前庭外周疾病,不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26.梅尼埃病诊断必备的有(1分)
A.病史
B.甘油试验阳性
C.影像学检查
D.变位试验阳性
E.一次前庭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按照国内外梅尼埃病的诊断标准,病史是诊断该病的必备条件,其他选项可作为诊断时的重要依据,但不能据此诊断该病。
27.下列选项中,不是梅尼埃病眩晕发作特点的是(1分)
A.多呈旋转性
B.眩晕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
C.眩晕发作时间<1分钟
D.常表现为病史愈长,眩晕发作次数愈频繁
E.眩晕缓解期有平衡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一般均为20分钟以上,眩晕发作时间<1分钟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作特点。
28.梅尼埃病的病因学说中,错误的是(1分)
A.免疫学说
B.内耳缺血学说
C.内淋巴机械阻塞与内淋巴吸收障碍学说
D.嵴顶结石学说
E.遗传学说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嵴顶结石学说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学假说。
其他四个选项均是梅尼埃病的病因学假说。
29.下列梅尼埃病病因学说中,可能的是(1分)
A.内淋巴功能紊乱学说
B.半规管结石学说
C.嵴顶结石学说
D.损伤学说
E.微量元素缺乏学说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梅尼埃病的病理学改变为膜迷路积水,其病因学可能为内淋巴功能紊乱学说。
半规管结石学说和嵴顶结石学说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病因学假说;损失学说和微量元素缺乏学说为干扰项。
30.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病变部位一般可出现在(1分)
A.外耳道
B.鼓膜
C.听骨链
D.中耳
E.耳蜗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耳聋按病变性质和部位分类,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两大类。
器质性聋可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和混合性聋三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细分为感音性聋,其病变部位在耳蜗,又称为耳蜗性聋;以及神经性聋,因病变部位在耳蜗以后的诸部位,又称为蜗后聋。
功能性聋因无明显器质性变化,又称精神性聋或癔症性聋。
31.关于耳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分)
A.按病变性质可分为器质性聋和功能性聋
B.耳毒性药物应谨慎使用,注意观察药物耳毒作用及其他中毒症状
C.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中毒时,可以用另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代替
D.功能性耳聋属于非器质性聋
E.非器质性听力损失可以通过客观听力检测加以鉴别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当出现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中毒时,应该避免用另一种氨基苷类药物抗生素代替,以免听力的进一步损失。
32.关于特发性突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分)
A.常表现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B.有时可有明确的病因
C.病毒感染和急性血管阻塞是特发性耳聋的最常见原因
D.常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
E.诊断常需排除其他疾病
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突发性聋指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因不明的突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称为特发性突聋,如果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则不能称之为特发性突聋。
33.关于特发性突聋治疗以下何种方法一般不应用(1分)
A.溶栓剂
B.高压氧
C.抗生素
D.血管扩张剂
E.营养神经药物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由于特发性突聋病因不明,目前治疗乃经验疗法,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改善血液流变学、扩管以及纤溶治疗、混合氧或高压氧舱治疗等,抗病毒治疗在有直接病毒感染证据时可采用,但是一般较少应用抗生素治疗。
34.关于中毒性耳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分)
A.可发生于用药期间,也可发生于停药以后
B.双耳发病常见
C.听力学表现为耳蜗性聋,初为低频,后渐向高频发展
D.常伴有高调耳鸣,耳聋、耳鸣很难完全恢复
E.可伴有前庭症状,通常可完全缓解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耳聋呈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多由高频向中、低频发展。
前庭受累程度两侧可有差异,与耳聋的程度亦不平行。
症状多在用药中始发,更多在用药后出现,停药并不一定能制止其进行。
前庭症状多可逐渐被代偿而缓解。
耳聋与耳鸣除少数早发现早治疗者外,多难完全恢复。
35.不是传导性耳聋常见病因的是(1分)
A.鼓膜穿孔
B.听骨链中断
C.鼓室积液
D.耳蜗骨化
E.中耳炎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导致传导性耳聋的几类病因包括:
单纯耳廓畸形;外耳道堵塞、狭窄或闭锁;鼓膜病变;听骨链病变;咽鼓管及气房系统病变;内耳淋巴液波传导障碍,耳蜗骨化常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
36.下列各类患者佩戴助听器后受益最大的是(1分)
A.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
B.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
C.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
D.中度或中重度传导性聋患者
E.轻度传导性聋患者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一般来说,听力损失程度为中度或中重度传导性聋患者,即41~70dB时佩戴助听器后听力改善最明显,受益最大。
轻度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由于本身听力损失小,所以佩戴助听器后听力改善不很明显,受益相对较小。
而对于重度或极重度聋患者,佩戴助听器往往效果较差。
37.耳聋发病当时听力下降最严重的是(1分)
A.分泌性中耳炎
B.梅尼埃病
C.突发性耳聋
D.老年性耳聋
E.耳硬化症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突发性耳聋指瞬息间突然发生的重度感音性聋。
患者多能准确提供发病时间、地点与情形。
其他几类疾病的听力损失相对较缓。
38.以下不是传导性耳聋主要病因的是(1分)
A.先天性耳畸形
B.遗传性聋
C.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D.分泌性中耳炎
E.外耳道耵聍栓塞
正确答案:
B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遗传性聋指由基因或染色体异常所致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因此选择遗传性聋。
39.对外耳道骨瘤患者正确的治疗为(1分)
A.要手术切除
B.经常挖耳,以免耵聍栓塞
C.不用处理
D.如有影响听力等症状需手术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外耳道骨瘤小而无症状者可不必处理。
如因瘤体增大引起听力下降、疼痛或外耳、中耳感染者,可行手术切除,重建外耳道。
手术可经耳内切口,分离并掀起骨瘤表面的皮肤和骨膜,用高频电钻小心将其磨去或用骨凿凿除,必要时可磨去部分外耳道骨壁,以减少复发,避免外耳道狭窄。
40.关于中耳癌的治疗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为(1分)
A.中耳癌多能早期诊断,因而预后好
B.手术结合放疗大为改善预后
C.早期患者先手术再放疗
D.晚期患者放疗后再手术
E.手术范围可仅为乳突切除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是能否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因中耳癌患者多数不能获得早期治疗,故预后较差。
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有:
患者年龄、肿瘤范围、类型及分化程度、治疗方式、放疗的剂量等。
4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在中耳癌患者中约占(1分)
A.20%
B.40%
C.60%
D.80%
E.100%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约80%的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
42.关于中耳癌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1分)
A.耳道无痛性出血
B.早期无明显疼痛;病情重者可出现明显耳痛
C.肿瘤侵犯面神经可出现周围性面瘫
D.多数患者表现为神经性耳聋
E.晚期中耳癌侵犯到颞下颌关节或翼肌,造成张口困难
正确答案:
D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中耳癌临床表现为:
血性耳漏,耳聋、耳内发胀,常为早期症状。
继而有耳深部跳痛,向颞部和枕部放射。
多数患者的中耳腔或骨性外耳道后壁有肉芽或息肉样组织生长,堵塞耳道,易于出血。
癌瘤起于鼓岬或乳突者,早期即可出现面瘫、眩晕;晚期出现张口困难及第Ⅴ、Ⅵ、Ⅸ、Ⅹ、Ⅺ、ⅩⅡ脑神经瘫痪等症状群。
多数患者表现为传导性耳聋。
43.中耳癌患者行颞骨次全切除术保留的部位是(1分)
A.外耳道
B.乳突
C.颞骨鳞部
D.岩骨外1/2~1/3
E.部分颈内动脉管和颈内动脉管之内的岩尖部分
正确答案:
E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颞骨次全切除术:
切除范围包括外耳道、乳突、部分颞下颌关节、颞骨鳞部及岩骨外1/2~1/3,仅保留部分内耳道、部分颈内动脉管和颈内动脉管之内的岩尖部分。
44.外耳道囊腺癌描述错误的是(1分)
A.术后不可放疗
B.易误诊为外耳道慢性炎症
C.早期常以耳痛和头痛为主要表现
D.治疗上应广泛切除肿瘤减少复发
E.临床少见
正确答案:
A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外耳道囊腺癌术后可辅助放疗。
45.关于中耳癌叙述不正确的是(1分)
A.中耳肿瘤被颞骨包裹,放疗难以彻底根治
B.多数患者有鼓膜穿孔,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
C.对早期患者常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
D.乳突切除术适用于病灶局限在中耳腔,或者乳突腔,无面神经管、内耳、颞骨外侵犯
E.中耳癌的组织含水量与脑组织相仿,其信号与脑组织近似
正确答案:
C
考生答案:
本题分数:
1分
考生得分:
0
答案解析:
早期患者多采用先手术后放疗,对晚期患者常采用先放疗缩小病灶,再进行手术切除等综合治疗。
46.引起鼻疖最常见的致病菌是(1分)
A.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评审 医师 考试 试题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