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水电绝密考点.docx
- 文档编号:23184691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7.04KB
一建水电绝密考点.docx
《一建水电绝密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建水电绝密考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建水电绝密考点
2016年一建水电绝密考点(内训)
P3-4常用测量仪器及其作用1、国产水准仪按精度分为:
DS05、DS1、DS3、DS10。
D表示:
大地测量;S表示:
水准仪。
数字表示仪器精度。
如3表示:
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
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正负3mm。
2、经纬仪是进行角度测量的主要仪器,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另外,经纬仪也可用于低精度测量中的视距测量。
3、精密水准测量一般指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为普通水准测量。
P4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1、水准仪的使用步骤:
①安置仪器和粗略整平②调焦和照准③精确整平④读数。
水准仪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影像与十字丝分划板不重合,它将影响读数的正
(1)调焦和照准。
确性;必须消除视差,办法是①先调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丝,②再继续仔细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2)读数。
当符合水准管气泡居中时,立即根据十字丝中丝在水准尺上读数。
不论使用的水准仪是正像或是倒像,读数总是由注记小的一端向大的一端读出。
通常读数保留四位数。
▲2、经纬仪的使用步骤:
①对中;②整平;③照准;④读数。
(1)整平。
先转动仪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两个脚螺旋连线,转动这两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然后将仪器照准部旋转90°,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詹中。
按上述方法反复进行几欠,直到仪器转到任何位置时,气泡都居中为止。
(2014年单选)▲
(2)照准顺序:
①目镜调焦;②粗瞄目标;③物镜调焦;④准确瞄准目标。
1F4110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
P6P7基础知识1、我国自1959年开始,全国统一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后来利用1952~1979年期间青岛验潮站的验潮结果计算确定了新的黄海平均海面,称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设图上一条线段长为d,相应的实地水平距离为D,则该地图的比例尺为d/D=1/M.M称为比例尺分母。
比例尺的大小视分数值的大小而定。
M越大,比例尺越小;3、地形图比例尺分为三类:
1:
500、1:
1000、1:
2000、1:
5000、1:
10000为大比例尺地形图;1:
:
25000、1:
50000、1:
100000为中比例尺地形图;1:
250000、1:
500000、1:
1000000为小比例尺地形图P7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1、平面位置放样的基本方法有:
直角交会法、极坐标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法等几种。
2、高程放样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放样点高程精度要求和现场的作业条件。
可分别采用水准测量法、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法、解析三角高程法和视距法等。
P8★开挖工程测量(案例点)▲1、开挖工程测量的内容:
①开挖区原始地形图和原始断面图测量;②开挖轮廓点放样;③开挖竣工地形、断面测量和工程量测算▲2、
(1)开挖工程动工前,必须实测开挖区的原始断面图或地形图;
(2)开挖过程中,应定期测量收方断面图或地形图;(3)开挖工程结束后,必须实测竣工断面图或竣工地形图,作为工程量结算的依据。
3、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测算开挖完成量和工程剩余量。
开挖工程量的结算应以测量收方的成果为依据。
开挖工程量的计算中面积计算方法可采用解析法或图解法(求积仪)。
P9立模与填筑放样1、建筑物基础块(第一层)轮廓点的放样,必须全部采用相互独立的方法进行检核。
放样和检核点位之差不应大于m(m为轮廓点的测量放样中误差)。
▲2、混凝土浇筑块体收方,基础部位应根据基础开挖竣工图计算;基础以上部位,可直接根据水工设计图纸的几何尺寸及实测部位的平均高程进行计算。
P10施工期间的外部变形监测1、变形观测的基点,应尽量利用施工控制网中较为稳固可靠的控制点,也可建立独立的、相对的控制点,其精度应不低于四等网的标准。
2、基点必须建立在变形区以外稳固的基岩上3、测点应与变形体牢固结合,并选在变形幅度、变形速率大的部位,且能控制变形体的范围。
4、滑坡测点宜设在①滑动量大、②滑动速度快的轴线方向、③滑坡前沿区等部位。
P11竣工测量1、产生测量误差的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人的原因;②仪器的原因;③外界环境的影响。
▲2、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对观测结果影响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三类。
(1)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数值木小都不相同,从表面上看没有任何规律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3)粗差:
由于观测者粗心或者受到干扰造成的错误
1F411013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及分析
P12
P12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1、地形是地貌和地物的总称,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2、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3、地质构造按构造形态可分为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三种类型4、断裂构造可分为节理、劈理、断层三类。
5、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级别划分为普查、初查、详查三个阶段。
P14水利水电工程地质问题分析▲1、可能导致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有①坝基稳定问题(包括渗透稳定、沉降稳定和抗滑稳定)和②坝区渗漏问题(包括坝基渗漏和绕坝渗漏)。
2、常见的边坡变形破坏主要有松弛张裂、蠕变、崩塌、滑坡四种类型。
此外尚有塌滑、错落、倾倒等过渡类型,另外泥石流也是一种边坡破坏的类型。
3、滑坡:
是指边坡岩(土)体主要在重力作用下沿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发生滑动破坏的现象。
在边坡的破坏形式中,滑坡是分布最广、危害最大的一种。
它在坚硬或松软岩层、陡倾或缓倾岩层以及陡坡或缓坡地形中均可发生。
4、水库工程地质问题包括:
水库渗漏、水库浸没、水库塌岸、水库淤积、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5、在基坑施工中,为防止边坡失稳,保证施工安全,采取的措施有:
设置合理坡度、设置边坡护面、基坑支护、降低地下水位等。
▲6、基坑降排水的目的主要有:
①增加边坡的稳定性;②对于细砂和粉砂土层的边坡,防止流砂和管涌的发生;③对下卧承压含水层的黏性土基坑,防止基坑底部隆起;④保持基坑土体干燥,方便施工。
1F411021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划分及其任务P16
P16水利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及其任务1、
(2)可行性研究、(3)初步设计、(4)招标设计(5)水利工程设计阶段一般可分为
(1)项目建议书、施工图设计阶段P16水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划分1、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可分为
(1)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
(2)项目建议书(3)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将原有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两阶段合并)(4)招标设计阶段(5)施工图设计阶段
1F411022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工程特征水位(★重点)P17
P17水利水电工程等别划分1、水利水电工程根据其工程规模、效益及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划分为Ⅰ、Ⅱ、Ⅲ、Ⅳ、Ⅴ五等。
2、水库为主水利电工程等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水库总库容、防洪、治涝、供水、发电等指标确定。
对于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如按各综合利用项目的分等指标确定的等别不同时,其工程等别应按其中的最高等别确定。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表1F411022—1防洪工程等别ⅠⅡⅢⅣV续表治涝
4
工程规模水库总库容(10m)大
(1)型≥1O大
(2)型10-1.0中型1.0-0.1小
(1)型0.1-O.01小
(2)型0.01-0.001灌溉
保护城镇及工矿企业的重要4保护农田(10亩)性特别重要重要中等一般≥500500~100100~3030~5<5供水
4发电
4
工程等别治涝面积(10亩)灌溉面积(10亩)供水对象重要性装机容量(10kW)ⅠⅡⅢⅣV≥200200~6060~1515~3<3≥150150~5050~55~O.5<0.5特别重要重要中等一般≥120120~3030~55~1<1
3、平原区拦河水闸工程的等别,应根据其过闸流量的大小进行分等,按下表1F411022—2确定。
拦河水闸工程分等指标表1F411022—2工程等别IⅡ工程规模大
(1)型大
(2)型过闸流量(m3/s)≥50005000~1000ⅢⅣV
中型小
(1)型小
(2)型
1000~100100~20<20
4、灌溉、排水泵站的等别,应根据其装机流量与装机功率确定。
5、引水枢纽工程等别应根据引水流量的大小,按下表1F411022—4确定。
引水枢纽工程分等指标表1F411022—4工程等别工程规模引水流量(m/s)
3I大
(1)型≥200
Ⅱ大
(2)型200~50
Ⅲ中型50~10
Ⅳ小
(1)型10~2
V小
(2)型<2
P18水工建筑物级别划分1、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
根据永久建筑物所在工程的等别,以及建筑物重要性定为五级,分为1、2、3、4、5级
(1)工程等级Ⅰ、Ⅱ、Ⅲ、Ⅳ、Ⅴ,分别对应主要建筑物1、2、3、4、5级
(2)工程等级Ⅰ、Ⅱ、Ⅲ、Ⅳ、Ⅴ,分别对应次要建筑物3、3、4、5、5级2、堤防工程级别应根据确定的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按表1F411022-7确定。
堤防工程的级别表1F411022—7防洪标准[重现期(年)]堤防工程级别≥100<100,且≥5012<50,且≥303<30,且≥204<20,且≥105
P19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使用的临时性挡水和泄水建筑物的级别,应根据保护对象的重要性、失事造成的后果、使用年限和临时建筑物的规模。
划分为3、4、5级共三级。
按表1F411022-8确定。
2、当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根据表1F411022—8指标同时分属于不同级别时,其级别应按照其中最高级别确定。
但对于3级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符合该级别规定的指标不得少于两项。
3、利用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挡水发电、通航时,经过技术经济论证,3级以下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的级别可提高一级。
P19洪水标准1、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和级别,在表1F411022—13的幅度内,结合风险度综合分析,合理选用。
对失事后果严重的,应考虑遇超标准洪水的应急措施。
临时性水工建筑物洪水标准[重现期(年)]表1F411022—13临时性水工建筑物级别临时性建筑物类型土石结构混凝土、浆砌石结构P21水利水电工程抗震设防标准(2014单选)工程抗震设防类别表1F411022—14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甲乙丙丁建筑物级别1(壅水)1(非壅水),2(壅水)2(非壅水),34,5场地基本烈度≥6≥7350~2020~10420~1010~5510~55~3P22水库特征水位及水库特征库容
(一)水库特征水位1.校核洪水位:
水库遇大坝的校核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它是水库在非常运用校核情况下允许临时达到的最高洪水位,是确定大坝顶高程及进行大坝安全校核的主要依据。
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它是水库在正常运用设计情2.设计洪水位:
水库遇大坝的设计洪水时,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洪水位,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3.防洪高水位:
水库遇下游保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
只有水库承担下游防洪任务时,才需确定这一水位。
4.防洪限制水位(汛前限制水位);水库在汛期允许兴利的上限水位,也是水库汛期防洪运用时的起调水位。
5.正常蓄水位(正常高水位、设计蓄水位、兴利水位):
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高水位。
它决定水库的规模、效益和调节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水工建筑物的尺寸、形式和水库的淹没损失,是水库最重要的一项特征参数,也是挡水建筑物稳定计算的主要依据。
6.死水位(设计低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
水库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的变幅称为水库消落深度。
(二)水库特征库容1.静库容:
坝前某一特征水位水平面以下的水库容积。
2.总库容:
最高洪水位以下的水库静库容。
3.防洪库容:
防洪高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用以控制洪水,满足水库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护要求。
4.调洪库容:
校核洪水位至防洪限制水位之间的水库容积。
用于保证下游防洪安全(指其中的防洪库容部分)及对校核洪水调洪削峰,保证大坝安全。
水工建筑物的分类P25
P26水工建筑物按功能分类1、挡水建筑物:
是用来拦截江河,形成水库或壅高水位的建筑物,如各种坝和水闸以及抗御洪水,或沿江河海岸修建的堤防、海塘等。
2、河道整治建筑物:
是用以改善河流的水流条件,调整河流水流对河床及河岸的作用以及为防护水库、湖泊中的波浪和水流对岸坡冲刷的建筑物,如丁坝、顺坝、导流堤、护底和护岸等。
P26水工建筑物按使用期限分类1、永久性建筑物
(1)主要建筑物:
是指失事后造成下游灾害或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水工建筑物。
例如:
坝、泄水建筑物、输水建筑物及电站厂房等。
(2)次要建筑物:
是指失事后不致造成下游灾害,或工程效益影响不大,易于恢复的水工建筑物。
例如:
失事后不影响主要建筑物和设备运行的挡土墙、导流墙、工作桥及护岸等。
2、临时性建筑物是指工程施工期间使用的建筑物,如围堰、导流隧洞、导流明渠等。
1F411025
水工建筑物主要设计方法
P26
P27水工混凝土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两类
P27主要荷载1、水工建筑物的荷载按作用随时间的变异性,可分为永久作用荷载、可变作用荷载和偶然作用荷载。
2、永久作用荷载:
包括结构自重和永久设备自重、土压力、淤沙压力、地应力、围岩压力、预应力。
3、可变作用荷载:
包括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水锤压力、浪压力、外水压力、风荷载、雪荷载、冰压力、冻胀力、温度荷载、土壤孔隙水压力、灌浆压力等。
4、偶然作用荷载:
包括地震作用、校核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浪压力及水重等。
(注:
其它水位引起的都是可变荷载)P29渗流分析主要内容有:
确定渗透压力、确定渗透坡降(或流速);确定渗透量。
1F411026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材料的应用P29
P31筑坝用土石料1、筑坝用土石料主要包括土坝(体)壳用土石料、防渗体用土石料、排水设施和砌石护坡用石料。
▲2、常用于均质土坝的土料是砂质黏土和壤土。
3、防渗体用土石料一般采用黏土、砂壤土、壤土、黏质土等材料。
4、排水设施和砌石护坡用石料:
可采用块石,也可采用碎石、卵石,不宜使用风化岩石。
P33水泥31、通用硅酸盐水泥密度一般为3100~3200kg/m,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2.水泥的适应范围
(1)水位变化区域的外部混凝土、溢流面受水流冲刷部位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避免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并掺用引气剂或塑化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当环境水兼硫酸盐侵蚀时,应优先选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大坝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以适应低热性的要求。
(4)位于水中和地下部位的混凝土,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等。
3、水泥应有生产厂家的出厂质量证明书(包括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抗压强度、安定性等代表该产品质量的内容)以及28d强度证明书。
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复试并按复试结果使用:
用于承重结构工程的水泥,无出厂证明者;存储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超过1个月);对水泥的厂名、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抗压强度、安定性不明或对质量有怀疑者;进口水泥。
P33新拌砂浆的和易性是指其是否便于施工并保证质量的综合性质。
具体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两个方面。
P34水泥混凝土1.组成成分:
水水泥砂石WCSG2.配合比①比例:
W/C,C:
S:
G3②单位各种成份用量(配料单)1m:
W、C、S、G3.初步—基准—实验室—实施1、反映水泥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和易性、强度及耐久性。
2、和易性
(1)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三个方面。
(2)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水泥浆的用量、水泥浆的稠度、砂率、水泥的品种、水泥细度、外加剂的掺入、时间和温度等。
(3)坍落度的大小反映了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4)用桶高(300mm)减去坍落后混凝土最高点的高度,其差值称为坍落度,如差值是10mm,则坍落度为10。
3、混凝土的强度
(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把混凝土拌合物做成边长为15cm的标准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下,养护到28d龄期,按照标准的测定方法测定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以MPa计)。
(2)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一般约为相应抗压强度的10%左右。
4、混凝土的耐久性包括抗渗性、抗冻性、抗冲磨性、抗侵蚀性、抗碳化性等。
(1)抗渗性是指混凝土抵抗压力水渗透作用的能力。
抗渗等级分为:
W2、W4、W6、W8、W10、W12等,即表示混凝土能抵抗0.2、0.4、0.6、0.8、1.0、1.2MPa的水压力而不渗水。
影响混凝土抗渗性的因素有水灰比、骨料最大粒径、养护方法、水泥品种、外加剂、掺合料和龄期。
(2)抗冻性是指混凝土在饱和状态下,经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严重降低强度(抗压强度下降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的性能。
抗冻等级分为:
F50、F100、F150、F200、F250及F300等。
决定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因素有混凝土的密实度、孔隙构造和数量、孔隙的充水程度。
5、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水、砂及石子材料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常采用的方法有:
(1)单位用量表示法:
以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重量来表示;
(2)相对用量表示法:
以各项材料间的重量比来表示。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四种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对比关系:
水灰比、砂率、浆骨比。
水灰比表示水泥与水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砂率表示砂与石子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砂/(砂+石子));浆骨比是用单位体积混凝土用水量表示,是表示水泥浆与骨料用量之间的对比关系。
6、骨料
(1)混凝土的细骨料:
粒径在0.16~5mm之间的骨料。
按形成条件分为天然砂、人工砂;按细度模数F·M分为粗砂(F·M=3.7~3.1)、中砂(F·M=3.0~2.3)、细砂(F·M=2.2~1.6)、特细砂(F·M=1.5~0.7)。
(2)混凝土的粗骨料:
粒径大于5mm的骨料。
普通混凝土常用卵石和碎石作粗骨料。
水工混凝土所用的粗骨料一般分为特大石(150~80mm或120~80mm)、大石(80~40mm)、中石(40~20mm)、小石(20~5mm)四级。
(3)砂、石料的检验:
应按产地或料场、品种、规格、批量取样进行检验。
P37建筑钢材1、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的屈服强度是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
2、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基本指标是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3、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有物理屈服点钢筋进行质量检验的四项主要指标,
而对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则只测定后三项(极限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4、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性能(抗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长率)、硬度和冲击韧性等;工艺性能有焊接性能及冷弯性能。
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基本指标是伸长率和冷弯性能。
屈服强度、极限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有物理屈服点钢筋进行质量检查的四项主要指标,而对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则只测定后三项。
钢材的力学性能主要有抗拉性能(抗拉屈服强度、抗拉极限强度、伸长率)、硬度和冲击韧性等;工艺性能有焊接性能及冷弯性能。
1F411027
水力荷载P39
P39静水压力、扬压力、动水压力、浪压力和冰压力是水工建筑物上所承受的主要水力荷载。
P39静水压力1、一般规定,垂直作用于建筑物(结构)表面某点处的静水压强应按下式计算:
p=rh式中p--计算点处的静水压强(kN/m2);h—计算点处的作用水头(m),按计算水位与计算点之间的高差确定;r—水的重度(kN/m3),一般采用9.81kN/m3,对于多泥砂河流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水深为H时,单位宽度上水平静水压力P按下式计算:
P=(1/2)rH2式中P--单位宽度作用面上的水平静水压力(kN);H--水深(m);r—水的重度(kN/m3),一般采用9.81kN/m3,对于多泥砂河流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P40扬压力包含渗透压力(取决于上下游的水位差)和浮托力(取决于下游水深)
1F411028
渗流分析P43
P43渗透系数渗透系数是反映土的渗流特性的一个综合指标。
渗透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土的颗粒形状、大小、不均匀系数及水温,一般采用经验法、室内测定法、野外测定法确定。
渗透系数k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实测的流量(m/s);A——通过渗流的土样横断面面积(㎡);L——通过渗流的土样高度(m);H——实测的水头损失(m)。
P43渗透变形1、渗透变形一般可分为管涌、流土、接触冲刷、接触流失四种基本形式
(一)管涌2、管涌:
(1)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细小颗粒沿着粗大颗粒间的孔隙通道移动或被渗流带出,致使土层中形成孔道而产生集中涌水的现象。
(2)管涌一般发生在无黏性砂土、砂砾土的下游坡面和地基渗流的逸出处。
3、流土:
在渗流作用下,非黏性土土体内的颗粒群同时发生移动的现象;或者黏性土土体发生隆起、断裂和浮动等现象,都称为流土。
因为在渗流出口处往往渗透坡降最大,所以流土现象主要发
3
生在黏性土及较均匀的非黏性土体的渗流出口处。
▲4、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
(案例点)
(1)设置水平与垂直防渗体,增加渗径的长度,降低渗透坡降或截阻渗流。
(2)设置排水沟或减压井,以降低下游渗流口处的渗透压力,并且有计划地排除渗水。
(3)对有可能发生管涌的地段,应铺设反滤层,拦截可能被渗流带走的细小颗粒。
(4)对有可能产生流土的地段,则应增加渗流出口处的盖重。
盖重与保护层之间也应铺设反滤层。
5、坝的反滤层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①使被保护的土不发生渗透变形;②渗透性大于被保护土,能通畅地排出渗透水流;③不致被细粒土淤塞失效。
1F411029
水流形态及消能方式P44
P44水流形态1、水流形态主要包括:
恒定流与非恒定流、均匀流与非均匀流、层流与紊流、急流与缓流。
2、恒定流:
流场中任何空间上所有的运动要素(如时均流速、时均压力、密度等)都不随时间而改变的水流流场中任何空间上有任何一个运动要素随时间而改变的水流称为非恒定流
(二)3、非恒定流:
均匀流与非均匀流4、均匀流:
当水流的流线为相互平行的直线时的水流5、非均匀流:
当水流的流线不是相互平行的直线时的水流6、层流:
当流速较小,各流层的液体质点有条不紊地运动,互不混搀7、紊流:
当流速较大,各流层的液体质点形成涡体,在流动过程中互相混搀。
实际工程中紊流是最为常见的流态,如闸后、跌水、泄水、水轮机中的水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水 绝密 考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