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docx
- 文档编号:23183547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7.88KB
文言文阅读.docx
《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华美学校12月第二次月考复习卷
三、文言文阅读(题型注释)
(甲)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遽契其舟②不亦惑乎
③冀复得兔④因释其耒而守株
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3分)
A.楚人有涉江者宋人有耕者B.遽契其舟因释其耒而守株
C.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折颈而死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于土墙凹凸处
3.翻译句子。
(2分)
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4.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3分)
(1)甲乙两文后来分别演化成什么成语?
(2分)
(2)这两则寓言都讽刺了怎样的人?
(1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8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5.解释加点字词(5分)
(1)私拟作群鹤舞空拟
(2)项为之强强:
(3)盖一癞蛤蟆也盖:
(4)明察秋毫明:
(5)以土砾凸者为丘丘:
6.加点字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心之所向昂首观之B、徐喷以烟以丛草为林
C、又留蚊于素帐中于土墙凹凸处D、拔山倒树而来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7.翻译句子(6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3)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8.作者所说的物外之趣是什么?
,说说作者的童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趣事?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共19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9.将上文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2分)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8分)
(1)不亦说乎
(2)学而不思则罔
(3)饭疏食饮水(4)不舍昼夜
11.下面加着重号的词语的用法与示例不同的一项是()(2分)
示例:
学而时习之
A、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温故而知新
C、人不知而不愠D、传不习乎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3.你认为“吾日三省吾身”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为什么?
(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本题共4小题,共13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幼时记趣》)
14.解释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4分)
(1)明察秋毫()
(2)项为之强()
(3)徐喷以烟()(4)鞭数十()
15.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16.请概括文章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哪几件“物外之趣”?
(3分)
17.作者童年为什么会发现这些“物外之趣”?
(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8.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期日/中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D.故人至/暮不来
19.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
(2)相委而去()
(3)去后乃至()(4)元方入门不顾()
20.翻译句子。
(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1.元方先从“”的角度言明是父亲的友人失约在先,再从“”的角度言明父亲的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所以友人哑口无言,只好道歉。
(请从文中分别找出一个字回答)(2分)
22.“下车引之”与“入门不顾”各自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2分)
文言文阅读(17分)
【甲】楚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乙】北人①生而不识菱者,仕②于南方。
席上啖菱③,并④壳入口。
或曰:
“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
“我非不知。
并壳者,欲以⑤清热也。
”问者曰:
“北土亦有此物否?
”答曰:
“前山后山,何⑥地不有!
”
【注释】①北人:
北方人;②仕:
做官;③菱:
即“菱角”,水生植物,可食。
④并:
连同;⑤以:
用来⑥何:
哪里
2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1)遽契其舟()
(2)不亦惑乎()
(3)项为之强()(4)席上啖菱()
24.选出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3分)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人自护其短
C、常蹲其身D、自度其足[来源:
Zxxk.Com]
25.翻译句子:
(6分)
①是吾剑之所从坠。
②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③北土亦有此物否?
26.我们可以从甲乙两文中分别获得什么启示?
(2+2分)
《陈太丘与友期》(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7.解释划线词语:
(2分)
太丘舍去——元方入门不顾——
28.翻译句子:
(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友人惭,下车引之
29.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
(11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0.请用“/”线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
(每句停一处,共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待君久不至
3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与友期行()②尊君在不()
③太丘舍去()④相委而去()
32.翻译句子:
(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
(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3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2分)
35.(2分)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
"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
"元方曰:
"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
"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元方曰:
"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3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
B.过中不至尊君在不
C.相委而去人不知而不愠
D.下车引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37.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离开)
B.去后乃至(才)
C.友人惭(感到惭愧)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38.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客人“无信”的表现,然而客人得知太丘已去,不但反省自己,反而发怒,说明客人“无礼”的表现。
B.客人以“下车引之”表示认错,说明客人有知错能改的精神。
C.“君”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表示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家君”表示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D.本文通过对话描写,着重刻画了主人公元方落落大方,明白事理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
遽:
立即,匆忙②惑:
迷惑,糊涂③冀:
希望④释:
放下
2.A
3.兔子是不会再捉到了,但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得分点“得”“而”“为”)
4.
(1)刻舟求剑守株待兔(2分)
(2)这两则寓言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
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
注意“遽”的含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试题分析:
A项的“者”解释为:
的人。
B项的“其”解释为:
他所坐的;他的。
C项的“而”解释为:
转折连词,然而;然后。
D项的“于”解释为:
于是个介词可以不翻译的;在。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
注意句中的“复得”的含义。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
则两个成语很简单,答出两个成语,围绕“不知变通”回答即可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拟:
比;强:
同“僵”,僵硬;盖:
原来是;明:
眼力;邱:
同“丘”,土山
6.C
7.
(1)心中想像的景观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把凸出地面的小土块当作山丘,把凹下地面的小土坑当作山沟。
(3)突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搬开山推到树那样而来。
8.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作者爱好想象和联想,才会有这么多乐趣。
【解析】
5.
试题分析:
出题思想,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方法:
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
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先读懂全文,再思考所学过的这几个字语有哪些含义,根据句意推断。
注意“强”的通假。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
A项的“之”解释为: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
B项的“以”解释为:
用;把……当作。
C项的“于”解释为:
在。
D项的“而”解释为:
连词,表示修饰关系,不翻译。
,而:
连词,表示“吐”和“吞”两个动作的承接关系。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
注意关键词的含义的解释。
注意1句中的“向、则”的含义,2句中的“以”的含义,3句中的“忽、拔山倒树”的含义。
考点: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
第一问要认真分析文章内容,文中说“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还说“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可见一是有极强的观察力,二是有观察的兴趣。
从中的体会应该从认真观察事物方面来说,因为观察对了解事物,对明察事理有直接作用,如初中生认真观察对写作大有好处等。
解答本题要结合文章内容,找出关键语句,进行分析。
对于拓展题可结合文章内容对自己的启示来谈,说说对自己的益处是什么,自己明白了什么,有了文章中写的这些方法,自己将在哪些方面有所改进等。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思而不学则殆不义而富且贵
10.“说”通“悦”罔:
迷惑无所得饭:
吃舍停
11.C
12.
(1)多人在一起,其中必有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就与切身有关的问题提问,并且能联系当前的事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13.略
【解析】
9.
试题分析:
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如本题中“殆”,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根据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
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饭”为名词动用,“舍”为多义词,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1.
试题分析:
本题是考查词类活用知识点。
例句中“时”是名词作状语,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进行比较。
可用排除法,将明显不符合答案的项先行排除。
“乐”是形容词动用,“故”是形容词名用,“传”是动词作名词,都与例句中“日”一样属于词类活用。
而C句中“愠”本义就是“恼怒”,没有活用,故为答案。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行”“焉”“博”“切”“近”“仁”,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试题分析:
分析“三省吾身”蕴含的道理,然后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阐述“三省吾身”的作用,最后总结归纳。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14.
(1)眼力
(2)同“僵”僵硬(3)用(4)鞭打(用鞭子打)
15.
(1)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2)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16.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17.①有观察事物的好眼力(能明察秋毫)②特别爱好观察且观察仔细(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③能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出发,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事物。
④能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1点1分,能写出两点即得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4.
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强”为通假字,“鞭”为名词动用,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5.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藐小”“纹理”“向”“果然”,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6.
试题分析:
本文为所学课文,内容浅显,阅读文段,根据所学所记,抓住人物的活动,即可概括情节。
考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7.
试题分析:
根据文章内容,分析人物为行的特点和心理活动,从兴趣爱好、观察力、想像力等方面来分析概括。
考点:
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8.C
19.
(1)约定
(2)丢下(3)才(4)回头看
20.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元方径直跑进门去,头也不回。
21.“信”“礼”
22.“下车引之”表现了“友人”的惭愧和后悔;“入门不顾”表现了元方对友人的行为十分不满。
【解析】
18.
试题分析:
A应是:
期/日中;B应是:
对子/骂父;D应是:
故人/至暮不来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19.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比如“委”这个词,在这里是“丢下”。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0.
试题分析:
所谓“翻译句子:
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这里注意关键词“引”“顾”的理解。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1.
试题分析:
首先在于对语段的整体理解。
即,读懂文本内容。
然后,要先审题干,审出命题点和做题要求与范围,再进行理解内容,这里总结出“信”“礼”二字即可。
考点:
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2.
试题分析:
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扣原文主题进行描述,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3.
(1)(立刻,匆忙)
(2)(迷惑,糊涂)[来源:
学。
科。
网Z。
X。
X。
K]
(3)(同“僵”,僵硬)(4)(吃)
24.B
25.
(1)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2)心中想象的景观(鹤舞),那么或者成千或者成百(飞舞着的蚊子)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3)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
26.不能墨守成规、不能迷信教条,不尊重客观事实
人不可能什么都懂,但不能不懂装懂
【解析】
23.
试题分析: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如:
这里的“强”同“僵”,僵硬。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4.
试题分析:
B为“指人”;其他的都是“物主代词”。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5.
试题分析:
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
所谓“翻译句子:
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这里注意关键词“向”“否”的理解。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6.
试题分析:
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7.离开回头看
28.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
友人惭愧,下车拉元方
29.做人要守信用,懂礼貌
【解析】
27.
试题分析:
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顾”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回头看”。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8.
试题分析:
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此处注意“期”“引”等关键词的理解。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9.
试题分析:
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里学生应理解中心围绕“信”“礼”来谈。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0.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待君久/不至
31.①约定②通“否”句末语气词③离开④丢下、舍弃
3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4.此题是开放性的题,回答时言之有理就行。
【解析】
30.
试题分析:
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
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1.
试题分析: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本题中几个字词都为古今异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2.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惭”“引”“顾”,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3.
试题分析:
直接摘引“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此句回答即可。
考点:
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4.
试题分析:
根据元方的言行来概括其性格,对元方的行为可以作一分为二的评价,即指出其行为的原因,也指出其不足之处。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能力层级为探究F。
35.你和我老爸就像孔子周公一样,都很厉害,但是谁也不是谁的老师。
【解析】
试题分析:
注意本题是要求答出“言外之意”,即说话者真正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