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docx
- 文档编号:23178339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4.59KB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docx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中学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命题点1:
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含义
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二)教学的本质
1.教学活动即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实践活动。
(三)教学的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四)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教育包括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
3.教学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的实施途径。
4.智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教学途径实现。
同时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全面实现。
命题点2:
教学的模式及任务
(一)教学的模式
1.形式教育(17世纪)
形式教育论以官能心理学为理论依据,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
形式教育强调古典语言、文字和古代历史等学科的教学,轻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
即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无关紧要。
形式教育论的片面性在于设想官能因纯形式训练而得到发展,并使迁移的条件脱离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它所依据的官能心理学把心理理解为独立的精神实体,并且把各种官能看作各自孤立的心理现象,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不符合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原理
2.实质教育(18世纪末19世纪初)
实质教育论以联想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代表人物主要有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赫尔巴特把在教育中提供给学生的一切知识,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知识,都称为观念。
新观念被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赫尔巴特称为“统觉”。
教育就在于观念的获得,促进统觉的过程。
他重视课程和教材,反映了实质教育的立场。
斯宾塞坚决主张实科教育,同时竭力抨击当时英国教育中的古典主义和经院主义,认为一般智力的发展是次要的,强调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
实质教育观点认为教育应该以实质为目的,必须重视课程和教材的组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至于学生的智力则无需进行特别的培养和训练。
(二)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
1.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4.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
命题点3:
教学的意义
(一)解决个体经验和人类社会经验之间矛盾的工具
1.使社会历史经验再生产的手段。
2.传授系统文化知识,并使之内化,得以继承。
(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实践
1.使个体认识突破时空及个体直接经验的局限,扩大范围。
2.结合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全面实现德智体美劳身心全面发展。
(三)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
1.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结合,与生产实践结合。
第二节教学过程
命题点1:
教学过程的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一种双边活动过程。
命题点2:
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一般来讲,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具体体现在教师提出的教学任务与学生完成这些任务的需要、实际水平之间的矛盾。
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的映像——知识,也使学生获得发展。
具体表现为:
1.认识的间接性
客观世界(已知经验)→教材→学生认识。
学生认识的客体是教材,教材是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反映。
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
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
2.认识的交往性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
教学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学生的认识如果离开了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进行的交往,教学活动的概念就可以扩大到生活教育的领域。
3.认识的教育性
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既是一种目的,也是手段,认识是发展的。
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
4.有领导的认识
学生(主体)教材(客体)教师(指导)
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区别于一般的认识过程,教学认识是在主客体之间“嵌入”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形成学生(主体)——课程与教材(客体)——教师(领导),互相作用的特殊“三体结构”。
命题点3: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规律是指教育现象中客观存在的、必然、稳定、普遍的联系。
它对教学活动具有制约、指导作用。
教学过程内部的各种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些稳定的、必然的联系,这正是教学过程规律性的体现。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但也要辅之以直接经验,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了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知与行的关系。
直接经验是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所获得的认识;是学生在生活背景中所接触、感受、经历所获得的。
直接经验与学生的生活具有密切的联系。
间接经验是人类在文明史中的演进历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人类一切经验,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文化成果,是个体通过交往等活动获得的前人、别人的经验。
在教学过程中,间接经验可以是用书面形式表示的书本知识,经过科学编排以教科书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内容,或思想观念。
间接经验的获得往往是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它对发展学生的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丰富学生的观念和知识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3.处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应注意
⑴注重直观教学;
⑵联系学生生活背景、经验和社会实际,回归生活;
⑶运用知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
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不能脱离知识的传授和掌握凭空发展智力。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条件。
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教师应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
智力的发展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虽然并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也并不一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2)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
(3)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
(三)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
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把握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教学中既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把两者结合起来。
1.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指导者的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学生的学习方式应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的发挥,以及学生个性、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也要依靠教师引导。
教师要对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负责。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
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或学习活动的能动的主体,不是被动接受知识、技能的容器。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可以自觉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对所学的知识、技能,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学生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了解了知识的来源,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在一定情况下也可能动地发现与构建某些直接知识。
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行为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否则,会让学生对学校和学习产生恐惧,学生会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与生活,严重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所以,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赏识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才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传授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教学过程既是传授和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又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过程,这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有赖于其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
科学的世界观和先进的思想要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基础,而知识学习的过程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
2.思想品德的提高推动积极地学习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引导他们将个人学习与社会发展、祖国前途联系起来,培养四有型人才,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与思想品德的培养不能脱离开来独自进行,二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五)教学规律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1.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加强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指导。
4.教学过程重视学生情感生活。
命题点4: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来说,教学过程一般可以分为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几个基本发展阶段。
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伴随着激发、维持学习动机、保持学习的动力和及时反馈、调控、检查学生掌握状况的教学活动,这两种活动也可以安排为独立的教学发展阶段。
作为一个独立的阶段,激发动机的阶段一般安排在感知教材之前,检查知识阶段一般安排在运用知识阶段之后。
(一)做好准备,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习动机和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是同一问题的两种提法,前者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提的,后者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的。
在传授和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感知教材,构成表象
学生认识客观事物,通常是从感觉、知觉开始的,学生学习书本知识,也必须要有感性认识作基础。
学生感知教材是具体事物的属性和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只有感性材料丰富、完善、典型,才能形成清晰的表象,并为揭示事物一般特征的理性认识打下基础。
如果学生没有感性认识作基础,那么教师所教的概念和原理对学生来说,将只是一串不能引起清晰表象、不表示明确意义的文字和符号,学生只能机械背诵这些文字和符号,却不理解它。
学生感知教材,可以由教师提供一些典型的现象、事例让学生直接观察,也可以让学生阅读文字材料或听教师生动、形象的描绘,唤起学生过去已有的直接经验。
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典型现象、事例的过程也是发展学生观察等认识能力的过程。
(三)理解教材,形成概念
理解教材,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发展思维能力,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是为了更好地获得理性认识。
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解才是解决本质问题。
理解教材的过程是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并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就是要帮助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知其然上升到知其所以然,从知道是什么上升到懂得为什么是这样。
(四)巩固知识,增强记忆
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就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中。
感知了的教材需要巩固,才能在感知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活动。
获得理性认识;理解了的教材需要巩固,才能把它用于实际,巩固知识的教学活动,贯穿于教学各发展阶段。
感知的教材越清晰,鲜明,给学生的印象越深,越有利于记住;对教材理解的越深,也会记得越牢,通过运用可以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帮助巩固。
(五)运用知识,促进迁移
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将理解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活动,可以形成技能,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并提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检查知识,获得反馈
对学生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技能及时检查与评定,是学生学习的必要阶段,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从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来说,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安排以上六个发展阶段。
这六个阶段可以安排在一节课内,也可以安排在几节课内。
教学过程的六个基本阶段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科特点、教材内容、学生掌握教材的条件、教学的具体任务不同,教学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有灵活性。
教师既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又不能把他们当作一成不变的公式机械套用。
命题点5: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实施)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有其一定的工作程序,它的进程是由一系列互相联系、前后衔接、环环相扣的工作环节构成,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整个教学系统的质量和效益。
教师教学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上好课的前提;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等都是上课的补充、促进与保证。
(一)备课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备课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
1.备教材
(1)钻研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编写课本的直接依据,也是检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标准,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
教师钻研课程标准,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明确课程的目的、要求,掌握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规划内容的序列安排,明确教学的大致进度。
(2)钻研教科书。
研究分析教科书中的教学内容也必须注意对课程目标的达成。
因为同一内容可以用来达到多种不同的目的,相应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只有明确了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才能选取恰当的教学侧重点和方式。
教师不仅要把教学内容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而且要对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意图、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3)参考资料。
广泛阅读相关参考资料、书籍,适当补充教学内容。
2.备学生
要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预备状态,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身体状况等。
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方式等。
了解本班的学风、班风,重点掌握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人。
备学生关键在于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
备课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而不是以往的从备教材出发,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了解学生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主要指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心理动作等方面是否已做好了准备工作;了解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情感态度,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了解学生对完成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主要涉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法、策略和风格等。
3.备目标
教学目标规定了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究竟能够表现出什么样的学习行为。
一般来说,它可以分为四类:
认知领域、心理动作领域、情感态度领域、人际交往领域。
对备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
教学目标不能用来表示教师的教学程序式活动安排;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检验、可操作的句子陈述,包括行为、行为发生的条件和行为接受的标准;不要用抽象模糊的词语,如“理解”、“欣赏”、“培养”、“体会”等陈述教学目标。
4.备检测
检测的目的不只是评定学生成绩,还包括确定学生的学业表现情况,以明确教学的薄弱环节,为教学补救提供依据。
在很多情况下,检测提供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某一试题上都出现了错误,则判定可能是教学出了问题。
每个具体教学目标的达成与否至少要有一个检测项目落实,必要时可用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来检查一个教学目标;用最适当的评估手段检测不同的学习结果;检测题中的条件必须与教学具体目标保持一致。
(二)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课就是通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本身的导入、课中和结束过程的不断调整和控制,顺利实施教学设计方案,以达到预定教学目标。
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上好一节课的要求有: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适当。
(4)结构合理(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进行紧凑、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生动活泼)。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
课外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班级授课制质量的巩固和提高。
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
1.课外作业的形式
(1)阅读教科书/参考书;
(2)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
(3)各种书面作业;
(4)各种实践作业。
2.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1)作业内容应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要适中。
(2)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联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例题或材料的照搬。
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3)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4)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但不可牵强附会。
(5)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速度,明确要求、完成时间。
给优生和差生分别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提示或帮助。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
1.辅导的方式
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具体可以是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异的学生个别辅导等。
2.辅导的要求
(1)因材施教,深入了解学生,根据不用类型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辅导内容和措施,增强辅导针对性;
(2)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钻研,以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发挥集体优势,组织学生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辅导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个别教育和指导。
课外辅导虽然是一项课外工作,但搞好这项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上课,提高上课的质量,因此,要重视课外辅导,充分认识到它和班级授课制的相辅相成性。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班级授课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诊断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应从两方面入手:
1.检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
(1)测验的方法
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自我评价法。
测验法是基本方法,考试有笔试、口试、操作测验等多种具体方法,其中笔试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
学业成绩的评定有两种形式:
记分、评语等,记分法分为百分制和等级制。
(2)测验的分类(根据测验题目的性质)
论文式测验(主观性测验);
客观性测验;
问题情境测验;
标准化测验。
(3)测验的指标(评价测验是否有效,效果如何)
信度: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多次测验的一致性。
效度:
测量的正确性、精确性,能否达到测量目的。
难度:
测验所包含的试题难易度。
区分度:
测验对不同水平考生的区分程度,与难度有关。
2.分析评价教师上课的效果,可根据前面所述上好一堂课的要求,确定其评估指标体系。
检查、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检查,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认真批改,以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和缺陷。
(3)仔细评定。
作业一般应有成绩并尽可能写上简短的评语,以对学生学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4)及时反馈。
作业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和指出其原因。
(5)重点辅导。
对大多数学生在作业中易犯的错误,教师应找机会进行辅导、重点讲解或纠正。
第三节教育原则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教师教学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反映了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的要求。
(二)教学原则的特点
1.教学原则具有实践性
它是人类社会长期教育实践的产物。
2.教学原则具有客观性
一个能被人们广泛承认而又能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学原则,必定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反映了教学目的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教学规律认识的深化,教学原则也会随之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三)常用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求教学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质量标准。
它也是知识的思想性和教学的教育性规律的反映。
(2)基本要求
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发掘教材的思想性,结合教学内容特点,通过各环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实事求是,讲究教学艺术。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含义: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把理论讲授同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2)基本要求:
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帮助学生多方面总结收获。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3.直观性原则
(1)基本含义:
直观性原则是教师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2)对象:
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实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
(3)直观的具体手段: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观
(4)基本要求:
恰当的选择直观手段,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具,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直观教具。
直观是手段不是目的,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同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第三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