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
- 文档编号:23176063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24.11KB
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
《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优秀word范文 11页.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优秀word范文1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
篇一: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与失败案例大汇总
中企海外并购
成功案例
联想:
并购IBMPC业务
201X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购入IBM的PC业务,自此,位于全球PC市场排名第九位的联想一跃升至第三位。
这次并购从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略联盟和运营等各方面对于联想本身都有巨大的提升。
并购后,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全套研发体系归联想所有,联想的采购和营销成本则由于借助了IBM原有的分销渠道得到大大优化。
点评:
联想的经验告诉我们,民族企业尽管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相比国外企业处于低位,但如果敢于抓住时机,取己所需,那么,借助这种品牌并购迅速上位也是未来中国企业迅速扩大海外影响的可取之道。
海尔:
居高临下,步步为营
201X年底,海尔在总裁张瑞敏制定的名牌化战略带领下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走出去”的主要特点是:
经营范围——海尔自己的核心产品;发展进程——从创造国内名牌、国际名牌着手,到出口,再到跨国投资,渐进性发展;对外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即新建企业为主;跨国投资效果——成功率高,发展快。
如今的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1X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点评:
拥有像海一样宏大目标的海尔,不仅伸开臂膀广纳五湖四海有用之才,更具备了海一样强大的自净能力。
它有清晰的自我定位和战略方向,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是海尔如今不断演绎全球神话的筹码。
吉利汽车:
并购沃尔沃
吉利在成功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名牌战略之后,开始了以海外收购为主的品牌战略。
201X年4月,吉利汽车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使其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201X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
点评:
吉利作为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品牌战略的先行者,如果能安全度过磨合期,在实现技术资产有效转移和与工会达成一致上有所突破,真正掌控国际著名
品牌,吸收一流技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就可以说中国汽车产业海外并购之路获得成功。
奇瑞汽车:
海外布局,辐射全球
奇瑞与其协作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协同,和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了研发体系,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
目前,奇瑞正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面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海外15个CKD工厂已建或在建,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射能力,实现了全面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
点评:
奇瑞的“质量”和“技术创新”的武器使它成功突出重围,不仅得到越来越多国人的认可,也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与国际巨头们PK得风生水起。
北汽:
收购萨博相关知识产权
201X年12月11日,北汽以2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
北汽成功收购萨博技术,一是通过收购得到了先进的核心技术;二是通过收购取得了完整的质量与制造工艺体系,为产品技术的消化吸收和研发制造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这次收购具有极高的性价比,为基于产品性能和成本控制的自主品牌产品市场定位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评:
也许北汽这次“走出去”不像其他企业的并购投资那样引人注目,但它却抓住金融危机后跨国并购难得的机遇,开启了在发达国家收购先进成套设备的快乐之旅。
XX:
挑战核心技术
201X年,XX正式宣布“走出去”,并将日本作为国际化战略第一站。
经过短短1年发展,XX已经在日本开发出视频搜索、博客搜索等富有特色的产品,从流量方面成为日本第四大独立搜索引擎,在速度、运行稳定方面也全面赶超海外市场主要竞争对手。
点评:
XX这个富有中国古典诗意的名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熟识。
互联网搜索业务作为现代社会一个标志性的产业,明天的发展空间必将更为广阔。
华为:
自主创造与拿来主义的精妙平衡
华为在研发上做足了功课,每年坚持不少于10%的研发投入,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不断跟踪新技术、新领域。
除了通过自主开发技术提升竞争力,华为亦从未拒绝过以开放的心态,“站在巨人肩膀上”去获取商业的快速成功。
?
这也是1996年华为引入IBM对其公司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改革的直接动力之一。
自201X年之后,华为实现了100%产品研发都通过新的流程化产生,为华为201X年开始的深入国际化,奠定了管理和文化的基础。
点评:
自主品牌很重要,它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在利润链上能否分得那最大的“一杯羹”,但企业的发展,尤其在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时,拼的是效率。
不因过度捍卫“自主”而耽误了效率,这就是“华为榜样”的精神实质。
顺德日新:
借助国企当跳板
201X年12月26日,顺德日新宣布收购智利一座储量高达30亿吨的铁矿。
日新在矿山项目中持股超过七成,投资约10亿元全部来自于自有资金。
同时,顺德日新也与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珠海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采之后所有铁矿都将由中国五矿珠海公司进口,承诺智利项目所产矿石将以低于国际市场20%到30%的价格,通过央企中国五矿珠海公司内销渠道,打入国内市场。
点评:
民营企业以其灵活的经营方式、敏锐审视市场和捕捉机会的能力,以及快速果决的决策效率,本着“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谦虚姿态,迅速完成海外矿山收购,显示了产权清晰的民营企业独具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在对外扩张中的优势。
中石化、中海油:
创造联合收购新模式
201X年7月我国两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和中石化近日宣布以13亿美元联合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石油区块20%的权益。
这笔交易是自中海油185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后,首次成功收购美国石油公司的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两大石油公司共同出资进行海外收购,有利于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力量最大化,避免国内公司之间不必要的竞争,是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值得借鉴的模式。
点评:
我国央企是与富可敌国的跨国公司抗衡的中流砥柱。
而央企的联合收购,是一种新的“走出去”模式,同时,也使西方国家对央企的强大实力和独特行为方式的加倍关注。
葛洲坝:
国际工程承包大显身手
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是201X年首次登入“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排行榜的中国企业之一。
在管理型、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的“一型三化”发展战略指导下,葛洲坝集团“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
目前,葛洲坝集团的足迹已经遍及南亚、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美洲等地区。
点评:
葛洲坝集团在对外承包工程中屡战屡胜,得益于它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工程项目承包市场中积累起来的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有针对性地扬长避短,完整的规划和统一实施的策略,在市场定位和项目管理上的经验。
失败案例
中航油:
投资期货,折戟沉沙
201X年底,曾被中国企业捧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过河尖兵的中国航油股份有限公司,因总经理陈久霖在石油期权和期货投机中判断失误,累积超过5.5亿美元的亏损,并于201X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点评:
中航油“折戟沉沙”的惨痛教训:
第一,跨国经营必须要建立内控和相互制衡的风险控制机制。
第二,企业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监控和审核。
第三,要正确认识道德风险。
中投公司:
投资黑石,资产缩水
201X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中投公司,在5月就斥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10%的IPO。
这项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为中国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多元化投资出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也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
截至美国时间201X年2月12日,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达12.18亿美元。
点评:
这一案例或者可以证明,我国企业尚不具备掌握国际资本市场运行规律的能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历练,可以帮助我们积累教训、经验,学会选择投资品种,控制风险,把握投资时机。
中国平安:
参股富通,被迫减值
201X年11月27日,中国保险巨头之一平安保险集团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欧洲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一跃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
201X年6月,平安保险集团最终将持股比例锁定在4.99%,总投资额达238亿元人民币。
之后,富通集团成为受金融危机波及的第一批金融企业,截至
201X年9月底富通集团的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70%,直接导致201X年第三季度平安保险集团季度报出78.1亿元人民币净亏。
点评:
在实体企业家们努力用质量和技术在国际市场上为中国制造争得名分时,金融投资家们走出去时需要多一分谨慎,多一些灵活性,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
上汽集团:
并购双龙,整合不利
201X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此次收购,上汽的本意是借此迅速提升技术,利用双龙的品牌和研发实力。
但并购之后主要遭遇了两个问题:
首先,对并购的收益估计过高,双龙汽车虽然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在技术和研发上较好,但缺少市场;其次,上汽在收购双龙之前对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对方的工会文化认识不足,乃至于在收购后两个企业的文化难以融合,合作与企业经营拓展无法真正展开。
点评:
上汽与双龙并购案的失败,充分暴露出了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过程中的典型性问题:
准备功课不足,盲目上阵,导致对潜在的管理、文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识别不清,收购之后又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中铝集团:
入股力拓,无疾而终
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于201X年2月12日签署了合作与执行协议,以总计195亿美元战略入股力拓集团。
中铝公司就此次交易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并获得了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德国联邦企业联合管理局、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等监管机构的批准。
但力拓集团却在201X年6月5日撤销了双方的合作交易,依据协议向中铝支付了1.95亿美元的违约金,并与必和必拓就合资经营铁矿石业务达成协议。
点评:
中国央企在海外投资时往往以资金充裕著称,公关能力却只能勉强徘徊在及格线附近。
而央企与政府的连带关系却常常使得企业的投资行为被赋予了国家意志的猜想,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国企的收购行为自然就很容易遭到被投资国民众排斥。
篇二: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现状分析
一、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现状
20世纪90年代始,第五次并购席卷全球,这也是全球第一次跨国并购行为的开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以强化市场地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为目的的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资本运动的主要形式。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
1998年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达到6440亿美元,其中跨国公司并购总额达411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的63.8%;1999年,全球企业并购成交总额超过2万亿美元,其中属于跨国并购的占一半以上。
随着上个世纪一步步的接近尾声,201X年并购达到顶峰,全球跨国并购案多达7894件,平均并购额为1.45亿美元;而到了201X年,全球跨国并购案锐减到4493件,平均并购额为8200万美元;进入201X年,全球跨国并购规模更是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可见,在低速的全球企业并购形势中,跨国并购逐步降温,并陷入了近年来的低谷。
然而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世界经济疲软的同时,中国却一枝独秀的将自己的并购交易一笔笔的加码,从而形成了与全球并购交易逐渐下降之趋势相反的“反周期”现象,并引起了世人的瞩目。
这是由于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潜在大市场,加上中国已经加入WTO,这就推动了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并与全球经济接轨、交融;而且,党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指出了要运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由此,不少中国企业把境外并购当成了企业国际化的快速通道,作为“走出去”的先锋,他们已经掀起了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浪潮。
据预测,在今后的很多年,境外并购将一直是中国企业的一个热点。
为了解我国企业境外并购的现状,我们收集了19家中国企业的29件境外并购案,并从并购动因、操作手法及中国目前对境外并购的政策支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帮助中国企业更快、更有效的进行境外并购,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表一是我们的研究所涉及的29件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大事件一览表。
表一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大事件一览表
注:
表中“*”表示金额不详或不具体,将不汇总到表二“交易金额”栏中。
为使我们的分析更具有普遍性与说服力,我们所选取的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素材从海尔到德隆,从上海电气到海欣股份,从华为到中海油,可以说在时间跨度、行业分布、不同企业性质的分布上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虑:
(1)时间跨度大。
我们选取了:
201X年以前3笔交易,201X年3笔交易,201X年14笔交易,201X年8笔交易,201X年1笔交易。
这样的素材基本上体现了中国企业境外并购愈演愈烈的特点;
(2)行业分布上广。
我们的素材揽括了机械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业、家电业、汽车及其零部件、石油、钢铁和综合等行业,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与代表性;(3)并购主体性质包括了国有和民营,从而不会显得单一。
根据我们所选取的素材,将表一按行业分类,并对各行业交易金额及交易笔数进行了汇总(表二)。
表二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行业分布
对上表分别以饼图、条形图来说明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金额与交易笔数的行业分布情况: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金额行业分布
综合
家电
中国企业境外并购交易笔数行业分布
综合钢铁石油
汽车及零部件
家电电子、通信机械、设备制造
2
46
8
10
12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发现,石油行业由于其固有的产业特征,其境外并购交易金额及交易笔数都高居榜首,家电和电子通信业也初具规模,而其它行业的境外交易规模较小,“走出去”的步伐还较慢。
总体而言,中国企业境外并购还处于起步阶段,并具有很大的潜力。
我们从所摘取的并购案例中发现,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将会逐步步入高潮。
显然,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才刚刚开始,或者可以说是正处于“热身”阶段,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与境外企业的合作并发现其中可预测的“甜头”,大量的企业正纷纷准备“出海”,从而将会把“并购进行曲”一步步的推向高潮。
这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中国加入WTO以及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
与成熟是推进中国企业境外收购高潮的大环境;二是中央“走出去”战略的推行,为中国企业的境外收购提供了政策支持;三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使得中国企业逐渐开放思维,发展的愿望、市场开拓的精神与在国际市场上抗风险的能力增强,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境外收购进程。
这种高潮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件历史性的大事,也可以说是21世纪中国经济至少是初期经济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2.我国石油行业三大巨头的境外并购交易数高居榜首,并具有能源安全上的战略意义。
在近几年的境外收购中,中国石油企业强势出击,凭着自己的睿智,在国际油气市场上频频出手,刮起了一股并购的旋风。
我们认为,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领域的收购才刚刚拉开序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的“瓶颈”制约将变得越来越明显,同时中国能源行业的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中国能源领域企业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迅速壮大规模实力,否则无法与跨国能源巨头们竞争。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石油行业企业采取主动行动,以产权介入为重要渠道,以占领国际市场优势为重要砝码,进行了一系列的境外并购活动。
3.民营企业争做一代天骄,也成为了境外并购的主力军。
虽然说国有企业以资金、政策和规模上的优势而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们眼中进行海外并购的主体,但是实际上,在国退民进的大潮之中,在产业整合的大势之下,民营企业的优势迅速的突现出来,民营企业变成中国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一支生力军。
就在这样的氛围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身逢其时,在并购市场中驰骋疆场、大显身手。
如TCL高调出击,在境外并购的舞台上频频表演了三出好戏,万向集团、华立集团等也成为了民企中境外并购的忠实代表。
为什么民营企业能够表现不凡呢?
首先是因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能够更快的响应市场的变化;其次是因为民营企业本身的实力已经今非夕比,表现出了极大的扩张欲望;第三是因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进一步加强,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境外并购提供了法律上、政策上、管理上、信息上、资金上、人才上等方面的平台,使民营企业境外并购成为现实。
4.中国企业境外并购对全球的不同区位表现出了不同的热情。
中国企业倾向于到发达国家投资,其中首选北美,其次是西欧。
而与中国区位相邻、文化相近的韩国、日本却成为了中国企业被忽视的邻国,并购热度表现出令人意外的不够。
而在欠发达市场上,中国企业基于资源或抢占市场份额的考虑,对独联体、东南亚、南亚、东欧、南美国家的并购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热情。
可见,中国企业的境外并购在区位选择上有着极大的空间,而当前的区位热情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良好的选择指南。
5.换股并购成为了中国企业境外并购的新方式。
总体上,并购有三种方法,而中国传统的并购方法有两种:
一是现金并购,即收购方以现金作为支付手段取得被并购企业的资金或股权,这是最直接和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二是收购方以资产置换资产或资产置换股权,它是上市公司重组中比较常见的方法。
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一般采用股权并购,即换股的方式,它构成了并购的第三种方式。
而就在201X年,换股并购成为了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项创新,实现换股并购的TCL集团公司因此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亮点。
而秦川发展借助资产入股和股票互换等金融安排使之以小博大成为现实。
因此可以说,股权并购将成为推动我国企业境外并购和产业整合的利器。
篇三:
海外并购成功与失败经典案例分析
“走出去”八大成功企业案例
1、联想:
并购IBMPC业务
201X年12月8日,联想用12.5亿美元购入IBM的PC业务,自此,位于全球PC市场排名第九位的联想一跃升至第三位。
这次并购从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略联盟和运营等各方面对于联想本身都有巨大的提升。
并购后,IBM个人电脑业务的全套研发体系归联想所有,联想的采购和营销成本则由于借助了IBM原有的分销渠道得到大大优化。
2、海尔:
居高临下,步步为营
201X年底,海尔在总裁张瑞敏制定的名牌化战略带领下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
海尔“走出去”的主要特点是:
经营范围——海尔自己的核心产品;发展进程——从创造国内名牌、国际名牌着手,到出口,再到跨国投资,渐进性发展;对外投资方式——以“绿地投资”即新建企业为主;跨国投资效果——成功率高,发展快。
如今的海尔已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司,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201X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90亿元。
3、奇瑞汽车:
海外布局,辐射全球
奇瑞与其协作的关键零部件企业和供应商协同,和国内大专院校、科研所等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了研发体系,掌握了一批整车开发和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
目前,奇瑞正全面推进全球化布局,产品面向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海外15个CKD工厂已建或在建,通过这些生产基地的市场辐射能力,实现了全面覆盖亚、欧、非、南美和北美五大洲的汽车市场。
4、XX:
挑战核心技术
201X年,XX正式宣布“走出去”,并将日本作为国际化战略第一站。
经过短短1年发展,XX已经在日本开发出视频搜索、博客搜索等富有特色的产品,从流量方面成为日本第四大独立搜索引擎,在速度、运行稳定方面也全面赶超海外市场主要竞争对手。
5、华为:
自主创造与拿来主义的精妙平衡
华为在研发上做足了功课,每年坚持不少于10%的研发投入,并将研发投入的10%用于预研,不断跟踪新技术、新领域。
除了通过自主开发技术提升竞争力,华为亦从未拒绝过以开放的心态,“站在巨人肩膀上”去获取商业的快速成功。
?
这也是1996年华为引入IBM对其公司产品开发流程进行改革的直接动力之一。
自201X年之后,华为实现了100%产品研发都通过新的流程化产生,为华为201X年开始的深入国际化,奠定了管理和文化的基础。
6、顺德日新:
借助国企当跳板
201X年12月26日,顺德日新宣布收购智利一座储量高达30亿吨的铁矿。
日新在矿山项目中持股超过七成,投资约10亿元全部来自于自有资金。
同时,顺德日新也与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珠海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采之后所有铁矿都将由中国五矿珠海公司进口,承诺智利项目所产矿石将以低于国际市场20%到30%的价格,通过央企中国五矿珠海公司内销渠道,打入国内市场。
7、中石化、中海油:
创造联合收购新模式
201X年7月我国两大石油公司中海油和中石化近日宣布以13亿美元联合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持有的安哥拉一石油区块20%的权益。
这笔交易是自中海油185亿美元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失败后,首次成功收购美国石油公司的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两大石油公司共同出资进行海外收购,有利于中国公司在海外并购力量最大化,避免国内公司之间不必要的竞争,是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公司“走出去”值得借鉴的模式。
8、吉利汽车:
并购沃尔沃
吉利在成功实施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名牌战略之后,开始了以海外收购为主的品牌战略。
201X年4月,吉利汽车收购了全球第二大自动变速器制造企业澳大利亚DSI公司,使其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
201X年3月28日,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瑞典哥德堡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
“走出去”五大失败企业案例
1、中航油:
投资期货,折戟沉沙
201X年底,曾被中国企业捧为“走出去”战略棋盘上过河尖兵的中国航
(601111,股吧)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总经理陈久霖在石油期权和期货投机中判断失误,累积超过5.5亿美元的亏损,并于201X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2、中投公司:
投资黑石,资产缩水
201X年3月才开始筹备的中投公司,在5月就斥资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参股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10%的IPO。
这项交易成立的初衷旨在为中国1.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寻找多元化投资出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黑石集团上市后股价连续下跌,也造成了中投公司这笔投资大幅缩水。
截至美国时间201X年2月12日,中投公司在黑石投资中的亏损额达12.18亿美元。
3、中国平安:
参股富通,被迫减值
201X年11月27日,中国保险巨头之一平安保险集团斥资约18.1亿欧元从二级市场直接购买欧洲富通集团9501万股股份,一跃成为富通集团第一大单一股东。
201X年6月,平安保险集团最终将持股比例锁定在4.99%,总投资额达238亿元人民币。
之后,富通集团成为受金融危机波及的第一批金融企业,截至201X年9月底富通集团的股价下跌幅度超过了70%,直接导致201X年第三季度平安保险集团季度报出78.1亿元人民币净亏。
4、上汽集团:
并购双龙,整合不利
201X年10月28日,上汽以5亿美元的价格高调收购了韩国双龙48.92%的股权。
此次收购,上汽的本意是借此迅速提升技术,利用双龙的品牌和研发实力。
但并购之后主要遭遇了两个问题:
首先,对并购的收益估计过高,双龙汽车虽然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在技术和研发上较好,但缺少市场;其次,上汽在收购双龙之前对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对方的工会文化认识不足,乃至于在收购后两个企业的文化难以融合,合作与企业经营拓展无法真正展开。
5、中铝集团:
入股力拓,无疾而终
中铝公司与力拓集团于201X年2月12日签署了合作与执行协议,以总计195亿美元战略入股力拓集团。
中铝公司就此次交易完成了210亿美元的融资安排,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内企业南美并购案例成功因素分析优秀word范文 11页 国内 企业 南美 并购 案例 成功 因素 分析 优秀 word 范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