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学真谛.docx
- 文档编号:23168429
- 上传时间:2023-05-15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37.54KB
感悟教学真谛.docx
《感悟教学真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悟教学真谛.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悟教学真谛
执教区级展示课的酸甜苦辣
五三中学陆文龙
有人说,英雄人物往往涌现在战场上,优秀教师则肯定出自于课堂上。
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主阵地,不会上课、上不好课、害怕上课的教师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
在我从一名“半路出家”的普通历史教师逐渐成长为市首届名师后备、区学科带头人即所谓的“高端教师”的过程中,我先后执教过许多次校级、学区(学署)、区(县)级和市级公开课。
依稀记得的有:
川沙县中青年历史教师教学大奖赛、川沙县初中历史教学示范课、上海市九县一区一农场历史教研员活动之高中研讨课、浦东新区中青年历史教师教学擂台赛、浦东新区优秀教研组评选活动之学校汇报课、浦东新区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之公开课、市历史高研班学员教学成果展示课等等。
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2008年11月19日参加的浦东新区第二届教学展示周活动期间,我执教的区级展示课(听课对象除了本区历史教师外,还有各区县历史教研员、长三角城市群历史教师代表、海南和山东来沪考察学习的教师等百余人)。
从接受任务到备课上课,从专家点评到获奖刊文,经历了长达半年多的时间,从中尝到了许多酸甜苦辣。
一、接受任务
2008年9月下旬,我接到了浦东新区教发院历史教研员的通知,说是11月中旬浦东新区即将举办以“加强教学过程监测,促进教学有效改进”为主题的第二届教学展示周活动,按照教学进度和上级要求,课题为高一中国古代史《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采用“同课异构”的方法执教同一节课,以发挥教学展示对本区中学历史教学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执教老师为老中青三代人,其中需要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或特级教师、青年教学新秀的参与。
时年,我虚岁53岁,教龄28年,头衔是市首届名师后备和区级学科带头人。
既然教研员通知了我,我想只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去应付这次“丑媳妇见公婆面”的事了;在我的教育生涯中,或许这是最后一次公开亮相的机会,许多教师希望获得这样的机遇,但由于条件限制,想上还不一定轮得到上呢。
于是,我把它作为一次挑战和机遇,爽快地答应了教研员的要求、接受了这项特殊的任务。
二、备课磨课
从9月下旬接受任务到11月中旬公开展示,期间有一个半月左右的准备时间,照例时间比较充裕。
但我时任副校长,分管学校安全、教育科研等工作,兼任民防教育、宣传工作等任务,白天经常忙于事务性工作,晚上还要帮助家人照料出生不久的小外孙,双休日、节假日时有外出活动等。
因此,只能忙里偷闲地挤出点时间备课、撰写教案。
“十一”长假一结束,按照时间节点上交了教案初稿;10月中旬,应约与教研员和青年新秀一起研讨各自的备课方案、修改教学设计,最终选择确定了属于符合自己教学风格的“主攻方向”——传统与创新相结合:
发挥长于表达的优势,注重学法指导,注意学练结合等。
我始终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内上好一节高中历史课?
这的确需要认真备课、反复磨课。
详案备好后,我在自己所任平行班级内试教,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我的这次“亮相”活动,把它作为展示学校教师风采和显露学科带头人功力的一件大事来对待,同为历史名师后备和学科带头人的柴校长邀请到了市高研班导师、特级教师钱君端前来“诊断把脉”、“指点迷津”。
11月初,在听了我的试教课后,钱老师建议进一步梳理教学目标、确定重点难点、理清教学头绪、简练教学语言等。
对于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等级制,钱老师认为三者相辅相成,“你只有我,我中有你”;如何讲清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钱老师建议选用一个“案例”,只要阐明“有嫡有庶以嫡为主,无嫡无庶以长为主”即可等等。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非常敬佩钱老师的学术造诣和十分感谢她对我的指导帮助。
于是,三易其稿的教案中,三维教学目标最终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牧野之战是周灭商的决定性战役、国宝利簋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西周的建立者及其都城、井田制是西周的主要土地制度、周公之后出现了‘成康之治’等;②理解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掌握礼乐制的含义、功能及相互关系等。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完成《周公‘制礼作乐’表》,体验知识梳理的方法;②通过对周公其人的评价,进一步掌握重要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方法和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制度和文化两大创新,不仅巩固了西周统治,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周公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而且成为‘贤相’的典范。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别确定为“周公其人和分封制、礼乐制”和“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礼乐的‘相辅相成’及其礼的重心转移。
”这样,言简意赅,目标明确,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出征之前,我校历史教研组又组织开展了一次“模拟作战”式的教研活动,所有历史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都来听取我的最后一次试教课,课后,老师们纷纷发表了意见,我都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并根据需要进行了修改补充。
集腋成裘、集思广益,实事求是地说,这节展示课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蕴含着集体的智慧结晶、导师的默默奉献!
三、上课展示
2008年11月19日上午第四节,我在进才中学春华楼高一
(1)班教室,面对50余位借班上课的学生和100余位来自于区内外的历史同行和专家等,自信而又坦然地执教了区级展示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从导入新课到课堂小结,期间穿插着教师讲述、文献浏览、课件演示、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练习测评、知识拓展、视频观看、各抒己见、问题解答等教学环节和双边活动。
教学内容和顺序依次为:
首先讲述“牧野之战”,解读周公起草的《牧誓》、描述“前徒倒戈”的故事、欣赏国宝“武王伐商簋”、采用“多重证据法”考证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等;其次介绍“西周建立”,简介西周东周以及春秋战国的概念、讨论“商亡周兴”的原因等,为后面教学内容的讲述做好必要的知识铺垫;再次学习“治国方略”,详述分封制的由来分封次数分封对象和主要封国等、完成练习测评和解答知识小测验、用案例分析法解决宗法制的核心问题以及与等级制分封制的区别联系、引出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包括定义内容、功能作用和相互关系等)、知识拓展礼的内容礼的规定礼的局限性、简释周公“德治”思想对现今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影响、观看视频了解井田制的含义及其产生发展瓦解的过程等;接着概述“成康之治”,简介西周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凸显周公其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完成整节课知识结构板书、引导学生发表对周公的看法;最后,教师归纳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前后呼应解答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中的话语、得出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和周公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等“史论”。
40分钟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学生聚精会神、积极参与;教师真心投入、讲述生动;听众津津有味、悄无声息。
四、专家点评
课后,在走廊里,浦外赵副校长评说:
“如饮甘醇,如听说书,这节课你显示出非凡的教学功力,呈现了真实的历史课堂。
许多年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好课了,佩服,佩服!
”浦东新区资深历史教研员陆老师夸奖:
“你的课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水平,比十多年前参加川沙县教学评比获得一等奖时又长进提高了几个档次。
”
教发院教研室历史组在进才中学工会活动室举行了大型评课活动。
各区县历史教研员、听课教师都发表了很有见地、较为集中的意见,一致认为这节课上得非常成功,具有一定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市教研室历史教研员於以传老师全程参加了听课评课活动,他对浦东新区老中青三代历史教师提供的“同课异构”展示课都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三节课,确是不同的设计,但所谓殊途同归、异曲同工,形式上各有特色,教学效果一样精彩”。
他同时又提出了几个高中历史教学中值得引起关注和商榷的共性问题,如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把握、图像证史方法的运用、学生评价与课堂作业的设计等。
对于我执教的一课,於以传老师以表扬鼓励为主,着重阐述了四大优点或长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的史学素养太过重要。
陆老师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传统’的一面,也有依据课程改革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显示了扎实的史学功底。
在教学中,陆老师注重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到‘言必有据,史由证来’,尤其是在古文史料的引用中,能做到翻译、引导和点拨,往大处讲,这就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
其次,陆老师重视向学生传达史学的思想方法,如对‘牧野之战’发生年代的考证问题,既阐明了‘多重证据法’的重要性,又揭示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对历史认识的重要意义。
第三,陆老师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讲清了‘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等概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拉近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距离。
第四,陆老师注意学练结合,讲讲想想,想想练练,及时把握教学的效果并作出相应的调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今天仍有可资借鉴的现实意义。
”
五、获奖刊文
浦东新区第二届教学展示周活动结束之后不久,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颁发了区级“优质教学展示课”的荣誉证书,这份证书在当年学科带头人考核过程中,可以作为市级公开课计分,单项考核分数为30分,因此,我在当年的考核中继续获得“优秀”等第并获得了一份备课上课的“辛苦费”。
2008年12月下旬,区历史教研员来电告知:
按照要求须在短期内整理教案并附上专家点评,准备刊发在《浦东教育研究专辑》上。
次年4月,浦东教发院教研室项目组《深化课堂教学改进研究——浦东新区第二届教学展示周“同课异构”教学荟萃》出版发行,本人撰写的《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2)》得以刊登在这本集子之中。
长达半年之久的区级教学展示活动到此结束。
转瞬间,四年过去了。
我想,如今再让我执教区级展示课,或许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许再也没有这种“抛头露面”的机会了。
回顾这段艰辛而又光荣的教学经历,内心时有打翻五味瓶似的滋味,从中尝到了酸甜苦辣。
这段参加区级展示课的教学经历,值得编入自己的回忆录之中,把它作为自己投身教育生涯、从事历史教学的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珍藏起来。
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参加“新农村教师培训”,作为培训内容之一,我上了一堂主题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发挥语言优势,讲史留痕”的高中历史研讨课,教学内容是:
《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上课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例如:
板书设计成朗朗上口的五言句形式;在讲述“杯酒释兵权”内容时,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宋江起义内容来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关于“三衙虽统兵但无调兵权”的内容,则用学生都知道的林冲的故事来启发思维……。
在上课过程中一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当我把讲课内容引到“科举考试”并准备给学生看相应的PPT图片时,脑袋“嗡”了一下:
我居然把课前准备好的用来说明文官体制弊端的那张重要表格的PPT漏讲了!
幸运的是我急中生智,把备课中查阅到的相关内容连接了上去,并且解决了备课中一直存在的小疑问,最终不露痕迹地把课上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一堂历史研讨课后的思考
龚路中学景琦
这虽是公开课中的一个小插曲,但让我产生了颇多的思考: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无论是运用语言、多媒体,还是其它的教学手段,要真正做到“讲史留痕”、使课堂教学更为有效,仅仅依靠“耍嘴皮子“是绝对不行的。
平时一定要多读、多学、多思,才能真正做到“激活历史、讲史留痕”。
根据自己近两年来的教学经历,结合这堂公开课,就如何上好历史课,谈几点思考。
一、阅读专业书籍,重构知识体系(多读)
“激活历史、讲史留痕”不仅需要教师能深入理解历史,而且还要内化历史,融会贯通历史。
在经历公开课的小插曲后,我真正体会到了“功在课外,效在课内”这句话的意义。
如果当时不是由于我此前的知识积累,准备较为充分,估计我当时只可能用很生硬的方法或简单地一句“我刚才漏讲了一个内容”来补讲,课堂效果肯定会不理想。
这让我下定决心要尽快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此后我购买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第七版上下册)、《话说中国》(16卷)、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吕思勉的《中国大历史》、傅成乐的《中国通史》(上下册)以及钱文忠、公孙策联合推荐的《极简欧洲史》等专业书籍认真阅读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购买了庄老周、易水寒的《国学101度》、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以及杨锦麟、曹景行、江晓原等推荐的《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等非专业但与历史教学有一定帮助的书。
这个学期在备第六分册《伟大的历史转折》这一课的重点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时,突然想起我在《话说中国——枪炮轰鸣下的尊严》这一册时,看到过这样一则资料——“靠倒卖黄金发横财的外国人”,如果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理解“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意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课堂上我先引用了邓小平说过的话:
“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从我们之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我们已经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那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与被动地与世界经济接轨后的中国又是什么情况呢?
“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后,一些欧美的舶来品在中国市场上每件只卖三四角钱,远低于它运来的成本——一个银元,,就是靠这种看似亏本的买卖使一些穷光蛋在中国市场混迹几年就成了大富翁了。
那他们发财的秘诀是什么呢?
原来中国自鸦片战争失败后,金子价值是一两金子可兑换八两银子,而当时的欧美市场一两金子至少可以兑换三十两银子,真是‘利市三倍’啊!
”“为什么中国当时不知道这个重要的经济信息呢?
”学生答:
“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1842年中国已经打开国门了,为什么依然如此呢?
”“因为中国是被迫打开国门,并没有主动与世界交流的想法。
主动向外国学习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从国人对《海国图志》的态度就可见一斑了。
”“非常好!
从这样一个事例其实我们发现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了一次又一次改变国运的机会,即使是被迫打开国门后不主动与世界融合依然不可能抓住机会。
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果中国再不主动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经济,那中国将会失去民族振兴的机会。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我们该怎么来评价确立改革开放政策的历史意义呢?
”学生答: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这是中华民族再次振兴的转折点。
……”“大家回答得非常好!
所这次会议是建国后我党历史上意义深远的伟大转折点!
”通过这样的教学,我想学生必然不会再觉得我在上一堂枯燥乏味的政治课了。
离开大学校园后特别是工作时间比较长的教师,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知识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了。
因此,一线历史教师要适应新的形势,就需要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多读中外史学名家的著作,从中汲取养料,重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历史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地讲解与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成因,逐步构建历史发展的脉络。
真正做到“激活历史、讲史留痕”。
二、学习同行优点,转变教学行为(多学)
作为一线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养,还要及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处理好知识——历史——人文的关系,教学中要善于与学生沟通,让学生感触到历史,让历史来感染学生。
当然这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一定要多向同行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个学期我在外校听了一堂《罗斯福新政》的课,上课的王老师在教学中运用了一个新观点来贯穿整堂课,既有新意又很贴切。
于是我就在想,我应该也可以用新的思路来重构我的课堂。
说到做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就开始了尝试。
高中历史第三分册第27课《明清对外贸易》,课的难点在于对“闭关锁国”的原因做出评价。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第四分册,对“资本主义”这个词没有什么概念,就更不要说“资本扩张性”了。
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英国使团来华的真正目的并由此推导出闭关锁国的弊端?
我在课堂上尝试了用一本书上所看见的“资本兔子”定律来讲清楚“资本扩张性”。
我先请同学看知识链接部分关于“马嘎尔尼使团访华”的内容,先让学生回答,从双方互赠的礼品来看,中英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学生很快就回答出:
“科学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它们不在同一发展水平线上的。
”“那么英国使团来华仅仅是为了交换礼物?
亦或是为了炫耀它的优势吗?
”“不是。
”“它来干什么?
”“通商贸易。
”“这种通商贸易,是否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正常的做生意,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因为英国这一段历史我们要到第四分册学,所以今天我以打比方方式简要说一下当时英国的情况。
”“打个比方,有一种叫做‘资本’的兔子,这种兔子胃口超好,有多少草吃多少草,而且生长迅速,理论上没有极限,越吃个头越大,个头越大,就需要吃越多的草……,它先吃窝边草,但窝边草毕竟数量有限,于是兔子到更广阔的地方去找草吃。
英国这只‘资本’兔子凭借自己的先发优势,一路过关斩将,打败众多同类兔子,接着征服了一只比它原始的印度兔,使英国兔不仅可以随意吃原属印度兔的草,而且还让印度兔种草喂它吃。
接着它看中了我们中国这片繁茂的草地,想让我们同意让它吃我们的草。
所以英国使团1792年以拜寿为名来到中国,向我们的乾隆皇帝提出了的通商贸易要求,乾隆皇帝答应了吗?
”“没有。
”“为什么没答应?
是否乾隆皇帝特别聪明,已经知道他们的真正来意了?
”“不是,是因为皇帝不了解世界的发展,愚昧无知,妄自尊大。
”“证据呢?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乾隆致乔治三世敕谕(此为课文中文献选读的内容)“正是由于统治者的虚骄自大,闭目塞听导致统治者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那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中国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明显落后于西方。
”“理由呢?
”“从双方互赠礼物的科技含量来看,差距不小。
”“讲得很对!
很对!
长此以往中英在科学技术、生产力等方面会出现一种什么态势?
”“双方的差距离越来越大,中国会大大落后于英国。
”“到那时,如果英国再向我们提出贸易要求又被我们拒绝了,它还会像这一次一样悻悻离开吗?
”“不会。
”“那会怎么样呢?
”“动武啦!
”“历史事实证明大家的推断是正确的!
你们真是太棒了!
”
历史教学是一种对话和交流活动我想,如果课堂上多一些这样引导式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会更有效。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学习多实践。
我所在的学校属于浦东较偏远的农村普通完中,每次学校送我们出去教研活动都很早,我基本上都要放弃午饭才赶得上校车出发的时间,但我觉得这种损失是值得的,因为每次听课、听报告我都能从中了解到新的教学观念,学到许多新的教学方法,收获多多。
三、课后及时反思,改善教学效益(多思)
教师职业的特征决定了教师本身应是研究者、反思者,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课程实践的方式,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
为此,“教师应超越常规教学中对课程内容的机械复制,积极对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Posner)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更有学者指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
”
记得有一次上《甲午战争》,我特意截取了《甲午风云》中邓世昌在炮弹用尽后向日舰撞去准备同归于尽,但最后被日舰击沉的那一段并播放给学生看,因为我认为,这一段最有教育意义。
但事出所料。
在邓世昌说要撞沉吉野时,学生中突然冒出一个声音:
“傻瓜!
”。
短片看完后,我在课堂上并没有批评那孩子,而是对他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虽然他嘴上表示接受,但从他的表情上我看出他并没有心服。
显而易见,我认为要重要的教育意义的目标这堂并没有达到。
怎么办呢?
回到办公室我又把这场海战最后一部分看了一遍,突然灵光一闪,下一班级上同样课的时候我就给他们看两部分视频,一个是济远号管带打死舵手开船逃跑,最后被其他船员杀死的场景;另一个是之前截取的邓世昌撞吉野的场景。
同时,我也准备好了一个问题:
“有人说邓世昌去撞吉野的行为很傻,最后还没撞到实在是傻得可以,他完全可以逃跑嘛,或者投降不是可以活下来了吗?
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果然不出我所料,这次整个教室没有人喊“傻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各抒己见。
有的说,“不可以逃跑,这样做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流血的弟兄!
”有的说,“决不可以投降,这样会被日本人瞧不起,说中国人没骨气,软骨头!
”也有的说,“投降不仅会被日本人瞧不起,而且会被其他国家觉得中国人太好欺负,来侵略的国家会更多的!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总结引导说,“大家说得太好了,邓世昌的举动告诉全世界的人,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有骨气的民族,不会那么轻易低头的。
虽然我们最后在这场战争中被打败了,但以中华民族的特性来看,我们会不会放弃探寻拯救民族命运的努力呢?
”“不会!
”“我们绝不会放弃,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失败后,最后终于在1945年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获得了民族独立!
”学生们纷纷响应。
课后我想了想,虽然因为多了一段2分钟的视频占用了一点上课时间,但这2分钟却换来了好得出奇的教学效果,顺利达成课前制定的目标,小有遗憾的是课后我才想到用这个历史事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
退缩、逃避还是迎难而上最终战胜它?
”这才真正体现了历史教育的价值所在——启发人、教育人、感染人!
我曾经很反感写教学反思,现在看来当初真的是非常愚钝。
现在我深有体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改进使我对历史课堂教学有了新的领悟和收获,教学能力也正在慢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明显得到改善,对学生来
说我的历史课的吸引力也在渐渐增加,有一个小插曲:
前一阵子因为特殊情况有几个班我没去上课,当我再次走进教室时耳边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老师你终于回来啦!
”“老师我们太想你了!
”此情此景让我感动得差一点哭了。
古语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新课程改革对于历史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由重结论的灌输者转变为重过程的学习促进者。
作为一名一线历史教师只有通过多读、多学、多思,才能真正做到“激活历史、讲史留痕”
鸳鸯绣出从教看
欲得“金针”须躬行
东林中学高之慧
2010年6月,我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生院毕业,同年9月到上海市东林中学执教历史。
东林中学位于三林与康桥的交界处,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生源以周围的本地孩子和务工子女为主。
入职伊始,作为一名拥有名牌大学研究生学历的新教师,未免有些孤芳自赏、自以为是,自认为对付初中孩子真有委屈了一身功夫之憾。
执教之初,考虑到学生首次接触正式的历史课程,我以“什么是历史学”作为初中历史第一课。
为了能上好这课,给教学生涯一个完美的开端,也为了让学生尽快接纳我这个新教师,我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为能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理念,落实先进的历史教育思想和历史学科特质,授课前我就花了很多时间查阅和温习了与本主题有关的书籍与文章,摘抄和整理备课资料。
整个教学设计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什么是历史学?
(历史学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增长知识、拓宽视野、以史为鉴)
第三部分——如何学好历史?
(学会思考、学会观察、学会质疑)
为强调历史学严谨的特点,我引用诸多史学家的话回答上述三个问题;为了突出“论从史出”的史学研究方法,我特意引用了大段的原始文献;为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我还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从《论语》、《资源通鉴》到《历史研究》,精心选择论据论点,介绍当今最新的史学动态。
总而言之,我真是恨不得倾我所有,把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2010年9月3日,周五,上午第三节初一
(2)班教室,我迎来了正式执教生涯中第一节历史课。
为了保证良好的上课状态,我特意提早五分钟进教室适应环境。
当上课铃声响起,我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打开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开始讲课。
然而,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悟 教学 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