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梅阅读专练.docx
- 文档编号:23157562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99.45KB
丁立梅阅读专练.docx
《丁立梅阅读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丁立梅阅读专练.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丁立梅阅读专练
丁立梅阅读专练
丁立梅阅读专练
罗丹说:
美,其实只有一种,即显示真实的美。
她的文字优美、洁净,适合你在薄暮的黄昏,或微凉的夜晚阅读。
她一直坚信有这样一幢房子,以文字盖顶,用音乐作墙。
房前植一株梅,细雨如丝,花瓣若蝶。
有女子,坐窗前,吐气若梅。
我曾在她的文字间缱绻,与她的文字相识如《尘世里的初相见》,在《且听风吟》中,发觉《诗经里的那些情事》亦如《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字如其人,她的文章清新、平实、隽永,蓦然中《忽然花开》,原来《爱,永远不会消失》。
她的文字焕发出别样的色彩,凡俗着,温馨着,美好着。
“只一低头,就是一朵花开,一瓣一瓣,在风中舒展,而后,凋落成蝶”。
这也是她对自身的评价,她便是我喜欢的江苏作家丁立梅。
轻轻翻过梅子的文字,世俗尘埃里依然能感受到温润真实的美在荡漾……
链接中考
2008年: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徐州市)、《小扇轻摇的时光》(河北省)
2009年:
《萝卜花》(广西桂林市百色市)、《蔷薇几度花》(江苏省南京市)、《菊有黄花》(四川凉山州)
岁月留痕•青春回眸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丁立梅
一个自称叫陈小卫的人打电话给我,电话那头,他满怀激动地说,丁老师,我终于找到你了。
他说他是我十年前的学生。
我脑子迅速翻转着,十来年的教学生涯,我换过几所学校,教过无数的学生,实在记不起这个叫陈小卫的学生来。
他提醒我,那年你教我们初三,你穿红格子风衣,刚分配到我们学校不久。
印象里,我是有一件红格子风衣。
那是青春好时光,我穿着它,蹦跳地走进一群孩子中间,微笑着对他们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老师了。
我看到孩子们的脸仰向我,饱满,热情,如阳光下的葵。
我当时就坐在教室最北边一排啊,靠近窗口,很调皮的那一个,经常打架,曾因打破一块窗玻璃,被你找到办公室谈话。
老师,你想起来没有?
他继续提醒我。
是你啊!
我笑。
记忆里,浮现出一个男孩子的身影来,隐约着,模糊着。
他个子不高,眼睛总是半睨着看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
经常迟到,作业不交,打架,甚至还偷偷学会抽烟。
刚接他们班时,前任班主任特意对我着重谈了他的情况:
父母早亡,跟着姨妈过,姨妈家孩子多,只能勉强管他吃穿。
所以少教养,调皮捣蛋,无所不能。
所有的老师一提到他,都头疼不已。
老师,你记得那次玻璃事件吗?
他在电话里问。
当然记得。
那是我接手他们班才一个星期,他就惹出一件事来,与同桌打架,打破窗玻璃,碎玻璃划破他的手,鲜血直流。
你把我找去,我以为,你也和其他老师一样,会把我痛骂一顿,然后勒令我写检查,把我姨妈找来,赔玻璃。
但你没有,你把我找去,先送我去医务室包扎伤口,还问我疼不疼。
后来,你找我谈话,笑眯眯地看着我说,以后不要再打架了,你打了人,也会让自己受伤的对不对?
那块玻璃你也没要我赔偿,是你掏钱买了一块安上的。
他沉浸在回忆里。
我有些恍惚,旧日时光,飞花一般。
隔了岁月的河流望过去,昔日的琐碎,都成了可爱。
他突然说,老师,你做的这些,我很感动,但真正震撼我的,却是你当时说的一句话。
这令我惊奇。
他让我猜是哪句话,我猜不出。
他开心地在电话那头笑,说,老师,你对我说的是,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记住了十来年。
他说他现在也是一所学校的老师,他也常找调皮的孩子谈话,然后笑着轻拍一下他们的头,对他们说一句,你并不是个坏孩子哦。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
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
(摘自《课外阅读》2009年第14期)
馨香一瓣
梦里缱绻
理想之于年轻人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然而相对于年迈、衰老、顶了一头灰白发的父亲来说似乎太过于遥远,所以文章题目十分耐人寻味。
真正读到父亲所谓的理想——“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才顿觉父亲爱子女胜过于爱自己,心里的暖逐渐氤氲了全身,不得不感叹这才是人世间最纯真最亲切的爱。
老舍先生说:
世界上最好的文字,就是最亲切的文字。
亲切的人,亲切的事,亲切的语言,就像父亲的手,青筋突露,清晰可见。
且读且思
1.联系全文,体会下面句子是否只为写蔬菜?
试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
2.文章的第九段是否可以删去?
为什么?
3.结合具体语境,请你揣摩“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4.回味现实生活,写一个你父亲关爱你的生活细节。
(100字以内)
亲情有约•其乐融融
品味时尚
丁立梅
是在突然间起了念头,要来个农家游的。
那日,闲来翻报,看到休闲时尚一栏,大幅的照片上,村庄田畴铺陈,阳光融融,人们笑脸灿烂。
旁有文字介绍,说上海市民现在最时尚的生活,是去乡下吃农家饭,品农家菜,看农家景。
失笑不已,这样的时尚,我在一二十年前可是天天品味着的。
得了启示,休息日里,电话召集同样在外工作的弟弟,我说我们这次一起来个农家游可好?
两家人马,浩荡成一支团队,直往乡下——我们的老家扑去。
慌张了我们的父母,他们站在屋前,手足无措地望着我们笑,问,乖乖啊,今天又不过年又不过节的,咋都回来了呢?
一笑,回他们,想你们了呗。
话说完,脸暗自红,若不是受这时尚的农家游的启发,生活在城里的我们,平常日子里,哪里会想到父母。
父母冷清的小屋,因我们的到来而热闹。
家里养的小黄狗也来凑热闹,老熟人似的,绕了我们的脚跟嗅。
一只小羊跑来,站在门口,朝着我们好奇地张望。
琥珀色的眼睛里,有着孩童般的温柔和天真。
母亲介绍它像介绍她另外的孩子,母亲说,这是家里刚生的小羊,这小家伙聪明得跟人似的,我和你爸从田里回来,它都老远跑过去接。
前些天,它吃了下过露水的草,泻肚子了,再给它湿草,它怎么也不肯吃了。
我们都以为奇,围着小羊拍照。
暗喜不已,这样的“明星人物”,到哪里找?
六岁的小侄子,更是抱着它,当了活玩具,喜欢得不肯松手了。
提了篮子,去地里摘菜蔬。
初夏的天,地里的植物们,葱茏得不能再葱茏。
瓜果多的是,香瓜梨瓜木瓜,比赛着结,——随便摘吧。
蔬菜多的是,韭菜一茏一茏地绿着。
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来。
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邻居们隔屋相望,远远招呼,我家有紫茄子要不要?
要,当然要。
提了篮子就过去了,摘了小半篮子。
邻人还嫌不够,频相劝,再多摘点呀,我家里多着呢。
心里满溢的都是好。
乡下人家就是实成,在他们,给予是福,而你的接受,对他们来说,更是福。
因为你的接受,意味着没拿他们当外人。
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很快,正宗的土灶上,烧出正宗的土菜,父亲还斩了一只草鸡。
一桌子的好吃好喝。
我们埋头大吃,直吃得打饱嗝。
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
真好什么呢?
在他们,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
我突然想,假如,与亲情相约也能成为一种时尚,将有多少父母笑开颜啊。
而我们,也因这样的时尚,可以时常与记忆里的自己重逢,去童年呆过的地方走一走,去问候一下从前的蓝天和白云。
人生会因此,更为丰满。
(摘自2009-06-08《盐城晚报》)
时尚一族
作者以农家游这件事一线串珠,贯穿全文,文中所叙游的过程详细具体、惟妙惟肖。
写父母家可爱的小黄狗,“老熟人似的”,写小羊“聪明得跟人似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更令人羡慕的则是到地里摘菜蔬,那诱人的瓜果,那嫩得掐出水来的小青菜,都描写得逼真形象,真真让人馋涎欲滴。
最让人回味悠长的是乡邻乡亲的淳朴、善良、热情、实在,使人豁然:
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
文章的最后则抒情中满溢着对亲情对童年的品味与回忆,韵味绵远,如醴酪瓜香。
且读且思
1.结合全文,说一说文章的线索是什么?
2.下面的句子是哪种描写方法?
谈一谈其表达效果。
蔬菜多的是,韭菜一茏一茏地绿着。
还有小青菜,嫩得掐得出水来。
黄豆荚也饱满得刚刚好,用韭菜炒嫩黄豆吃,既鲜嫩又清新。
3.请你结合语境,说一说你是如何理解“心与心,原是这样靠近的”这句话的?
4.文中说:
“父母却吃得少,一直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我们,不时地叹一声,真好。
”父母所谓的“真好”指什么?
参考答案
《你并不是个坏孩子》:
1.学生给“我”打电话,告诉“我”曾经说给他的一句话。
2.作者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一群学生富有朝气的可爱情态。
3.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能看出这句话在陈小卫心中的分量。
4.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父亲的理想》:
1.不只为写蔬菜,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见到女儿时的欢快心情。
2.不能,因为它和后文父亲说出的理想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父母对“我”的深深挚爱之情。
3.年迈体衰的父亲最大的愿望是自食其力,平安度过晚年,不让儿女为自己操心,总为儿女着想。
(意思对即可)4.只要结合实际,语言流畅,写出一个情节即可。
《品味时尚》:
1.以农家游这件事为线索。
2.景物描写,渲染农家游快乐悠闲的气氛,为后文作铺垫。
3.作者写邻居的热情、善良、实在,让人们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感情的美好、纯真。
4.子女能常回家看看,就是最大的满足。
文章来源
莲山课件ww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
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
“怎么草也开花?
”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
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
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
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
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
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可有,可无。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
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
“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
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
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
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
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
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
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
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
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
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
开得细小而执著。
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
主要考查对文中人物的理解。
人物言行举止→作者观点态度→联系实际体验→归纳总结评价
这类题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对人物的评价,也可以是对人物的分析,还可以是对人物的现实意义的辐射,所以,作答这类题目,必须认清题目要求,否则就会牛头不对马嘴了。
本题是一个主观性试题,但在处理这类题目要注意从文章本身出发,避免牵强附会和脱离作者写作基调。
把握住人物言行举止和作者观点作答是关键。
本题写“我”从母亲那里听来的一句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受到启发,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长处,都会成就自己的某种事业。
于是,“我”就懂得去关心学生,懂得去理解学生、懂得去尊重学生,特别是那些被人们容易忽视的对象。
而“我”也将所记之物与所写之人联系起来,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参考答案:
形象:
“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勇于反思的教师。
(1分)作用:
“我”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脉络,把人物和事有机结合,使文章条理清楚的作用,同时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
(2分,意对即可。
)
最易出错的是在理解人物时不注重作者对人物的感情态度。
1.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与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2分)
答:
2.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3.品读第⑥节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
(可以引用原文回答)(2分)
答:
4.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
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
(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字左右)。
(3分〕
答:
答案示例:
1.(2分)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
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
(每问1分,共2分)
2.(2分),作者运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打下铺垫;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借花喻人,表现文章的主题(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3.(2分)(l)他有些耳聋。
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
(2)他同答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3)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4)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以上四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
4.(3分)比喻贴切合理,得l分;评价与比喻存在内容关联,体现关怀意识,语言流畅,得2分。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一天清晨,太阳花开了,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色。
乍开的花儿,像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
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三朵花是信号。
号音一起,跟在后边的便一发而不可挡。
大朵、小朵,单瓣、复瓣,红、黄、紫、蓝、粉一齐开放。
一块绿色的法兰绒,转眼间,变成缤纷五彩锦锻。
连那些不爱花的人,也经不住这美的吸引,一得空暇,就围在花圃跟前欣赏起来。
从初夏到深秋,花儿经久不衰。
一幅锦锻,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起初,我们以为,这经久不衰的原因,是因为太阳花喜爱阳光,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
不错,是这样的。
在夏日暴烈的阳光下,牵牛花偃旗息鼓,美人蕉慵倦无力,富贵的牡丹,也早已失去神采。
只有太阳花对炎炎赤日毫无保留,阳光愈是炽热,它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但看得多了,才注意到,作为单独的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
朝开夕谢,只有一日。
因为开花的时光这么短,这机会就显得格外宝贵。
每天,都有一批成熟了的花蕾在等待着开放。
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可是一见阳光,就即刻开放。
花瓣就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
徐徐地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这样一个开花的全过程,可以在人注视之下,迅速完成。
此后,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尽情地开去。
待到夕阳沉落时,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这朵花便不再开放。
第二天,迎接朝阳的将完全是另一批的、成熟了的花蕾。
这新陈交替多么活跃,多么生动!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太阳花在开花的时候,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
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那么短促,但从整体上,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开完的太阳花并不消沉,并不意懒。
在完成开花之后,它们将腾出空隙,把承受阳光的最佳方位,让给新的花蕾,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
待到秋霜萧杀时,它已经把银粒一般的种子悄悄地撒进泥土。
第二年,冒出的将是不计其数的新芽。
太阳花的欣赏者们,似在这里发现了一个世界,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他们像哲学家那样,发出呼喊和感叹:
太阳花的事业,原来是这样兴旺发达,繁荣昌盛的呵!
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
作者说“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读了本文,请谈谈你得到的启迪。
本类试题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语句定位→句法句式→语境剖析→联系作答
这类试题也属于开放性试题,自由度较大,但却有很大的规范性。
这类题可能会给出句子,也可能会让考生自己找句子,不管哪一种情况,都需要对句子作出准确的定位,并且能够从句子的语法或者句式的角度进行思考,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作出准确的答案来。
本题是属于给定了句子的。
“太阳花给予的启迪,无疑是有益的”,这个句子是作者抒情性的表述。
从全文内容来看,作者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要像太阳花一样,要公平、友爱、科学,这样才能能使事业兴旺发达。
参考答案:
要想使我们的事业兴旺发达,就要像太阳花的世界一样,讲究科学、公平和友爱。
最易出错的是:
不以“品”为主要方式而造成的言不及意。
真题再现
1.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们宁静的小院里,激起一阵惊喜,一片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突出了初开的太阳花的艳丽夺目。
B、“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
”一句揭示了太阳花从初夏开到深秋,经久不衰的原因。
C、“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
”是因为太阳花的新陈交替特别活跃。
D、开完花后的太阳花“自己则闪在一旁,聚集精华,孕育后代,把生命延续给未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异曲同工之妙。
2.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一项是( )(3分)
A、作者写景抒情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B、第3段中,作者拿牵牛花、美人蕉、牡丹与太阳花作对比,说明太阳花比牵牛花、美人蕉、牡丹开得愈加艳丽,愈加热情,愈加旺盛。
C、作者2次谈到单独的太阳花生命极为短暂,流露出人生苦短的伤感情结。
D、作者在欣赏太阳花花开花谢的过程后,像哲学家那样发出感叹:
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参考答案:
1. B
2. A
木棉花开
①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的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②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
虽然挺拔,却仅有一般粗细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
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
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
我曾把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③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
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绽故了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
木棉树花落后长出长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六月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④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⑤正当我陷入沉思,“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地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
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的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
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⑥我手捧落花,泪流满面——木棉花落在了树下的草坪上,还是很美。
花开花落之间,你已向世人展现了最华美的乐章,用心、用情精心谱写。
这,就已足够了!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成就一项人生事业名垂青史;“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保家卫国的士兵们在平时,同样是普普通通的匹夫,而在某一场战役中,因着心中爱祖国爱人民的无限赤子情怀,他们将毕生追求化作祖国锦绣河山。
其实各行各业的人们也一样,他们都是国家建设的基石,都是人民生活稳定的护卫者,他们同样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⑦而你——火红的木棉花,一年一次在天地灰蒙蒙的四月展现自己,你的高冠艳花将一切漠视甚至耻笑你的狂徒温柔的扫荡。
何须追求永世的绚烂呢?
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生活所给予每一个生命的尊重都是一样的,所得所失何苦斤斤计较。
不追求个性张扬,却愿如你默默无闻,始终透着那般无视权贵又不谐峰蝶的傲然正气,最后给人一种惊喜,生命也同样精彩。
(选自《闽南日报》2008年4月28日,有删改)
文章行文流畅,语言出彩。
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子加以赏析。
主要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选好角度→具体评析→准确表达
这类试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但最能看出考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属于常考常新的试题。
回答这类题,首先要注意找出自己长于表达的角度,这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要特别注重切合题旨,不可胡乱联系,更不能随意作答。
同时要注意已有知识的调用,做到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最后,要用语准确,表达自然贴切。
本题是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但并非脱离文本的延伸,而是着眼于对关键词语所包含的意味的赏析。
同时要关注自已所选择的语句的自身特点和作者的表达目的。
做到语言准确,分析到位。
那么,你是喜欢的句子应当是哪样的句子呢?
应着重注重这样的句子,修辞手法运用妙的句子、富于意蕴的句子、词语运用准确的句子、富于哲理的句子、深化文章主旨的句子等。
参考示例
示例一:
句子:
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木棉花鲜艳、美丽的特点。
示例二:
句子:
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绿叶成荫;秋天枝叶萧瑟;冬天秃枝寒树。
赏析:
这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即写出了木棉花在不同季节的特点,又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凝练。
易出错的地方是角度选择不好而造成的言不及意。
真题再现
1.阅读第①段,你觉得作者为什么会“惊呆”?
(请用原文回答)
2.请根据②一④段的内容,概括出木棉的特点。
(答出4个即可)
3.结合文章的内容,说说你对生命和人生价值的理解。
参考答案:
1.窗外的枝丫上何时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2.木棉树属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高;躯干挺拔;叶子稀拉;枝干不繁茂;花朵硕大且红艳,花落后会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英开裂,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3.示例:
读了本文,我认为每个人都要脚踏实地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生命才会精彩,这样的人生才会有意义。
评分意见第19题2分。
第20题4分,答出二点给1分。
第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丁立梅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