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docx
- 文档编号:23153506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4.60KB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docx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研究
1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解决就业和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发展却受着资金的制约,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要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
本文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和融资困难的原因,分别从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素质、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自身体制不健全、信用度低、我国中小企业的社会金融体系不够完善、信用担保不成熟、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都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因素。
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要从中小企业自身抓起,切实提高企业总体素质,同时加速建立多层次、全方位、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和健全的经营机制,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宏观政策环境,才能保障中小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2基本理论概述
2.1我国中小企业的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我国现在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为职工2000人以下,销售额3亿以下,资产总额为4亿以下。
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300及以上,销售额3000万及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2.2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模式
我国中小企业主要类型包括:
国有中小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等。
2.2.1中小企业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模式
这种融资模式是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银行,使其充当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角色。
中小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向这种银行申请信用贷款、贴现贷款、抵押贷款等。
2.2.2租赁型融资模式
融资租赁模式是:
当企业需要筹措资金、添置设备时,不是以直接购买的方式投资,而是以付租金的形式向租赁公司借用设备。
租赁公司按照企业选定的机器设备,先行融通资金,代企业购入,以租赁方式将设备租给企业实行有偿使用,从而以融物的形式,为企业融通资金。
2.2.3募股型融资模式
建立中小企业募股渠道。
大量发展柜台交易,通过一些效益较好、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上柜融资,既能解决小企业的融资和发展问题,又能为居民提供广阔的投资渠道。
人们购买这种股票,比买交易上市的某些股票,更加放心,更有投资价值。
2.2.4利用外资型融资模式
对于资金积累、熟练技术等竞争优势达到一定程度的中小企业,则可利用一些金融手段吸引外资。
如,采用股权交换,成立合资企业,以设备、技术入股,以合资企业进行抵押贷款等形式,融得部分资金。
这里的关键是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硬环境。
国外大公司、大财团要进来,往往有长期投资的打算,他们是对着中国市场来的,是准备长期获利的,虽然他们也关心优惠政策,但他们更看重企业的效益如何。
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1中小企业融资目前依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据国家经贸委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
东部占60%;中部约70%到80%;西部则高达90%。
可见,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14.59%,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1]。
3.2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差别很大
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2]。
3.3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恶性循环情况普遍
在历来的调查中,“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3]。
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
“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
因此,中小企业一般需要利用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筹集[4]。
3.4中小企业资金的短缺与社会资金总供给相对宽裕之间的矛盾突出
我国现存的政府主导、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制度决定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狭窄。
但中小企业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资金需求不易得到满足。
中小企业金融有三大特点:
(1)资金的总量需求非常庞大。
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决定了其总资金需求量是巨大的;
(2)单位金额需求较小。
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决定了其单位需求量有限;(3)金融风险大。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管理基础差,经营风险很大。
而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又使得外部资金的供给者难以确切把握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财务状况,这样对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要远远大于大企业[5]。
3.5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
中小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积累不足,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产业,大多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资金的能力较差,缺乏融资意识和风险控制理念,由于欠资过多,使得其信用急剧下降,一般利用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的筹集。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
①急,即贷款要得急,且多为需求急迫的流动资金贷款;②频,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频率高;③少,即中小企业每次贷款的金额小,需求量少;④险,即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信贷风险较大;⑤高,即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高[6]。
4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4.1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因素
4.1.1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失
近年来,我国企业缺乏诚信已经成为一大问题,而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根据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
贷款的高违约率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借债还钱的意识淡薄、信用观念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从而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绩效[7]。
4.1.2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财务制度等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不健全,经营管理层相对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素养,财务管理十分混乱。
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出于偷漏税款和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等原因,往往存在两本账、三本账的现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导致银行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无法辨清,对贷款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也无法进行。
因此,银行及其他提供贷款者很难控制他们的实际经营状况,使得银行及其他提供贷款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难以及时得到,致使他们不敢贸然提供贷款[8]。
4.1.3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
在我国,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信用贷款只在极少的场合对极少的企业适用,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
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因而寻求担保又遭遇重重的困难。
所以,中小企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极小[9]。
4.1.4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
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少,其自身薄弱的积累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用人机制上,很多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族成员占据企业重要的管理岗位,这种管理模式很难吸纳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在资产运营上,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普遍较小,所处产业水平比较低、资产存量有限、技术设备超负荷使用,严重影响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外,经营管理水平低下,重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破产几率上升,导致投资者和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投资和贷款[10]。
4.2外部环境因素
4.2.1信贷歧视
直到今天,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成分(国有制)歧视”。
中小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在当前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支配地位。
国有银行主管部门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顾虑重重,生怕中小企业赖债而使自己难脱干系。
相比较而言,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即使出呆账,也不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
这导致了国有银行的“逆向选择”,即宁愿向效益差的国有企业贷款,也不愿向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贷款。
据资料显示2006年3月底,全国共发放短期贷款65465.07亿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593.24亿元,仅占0.91%。
2008年,我国共有600多家企业获得了中外创投机构58亿美元的投资,仅占2008年全国1.5万亿美元固定资产总额的0.003%[11]。
4.2.2缺乏通畅的直接融资渠道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孵化器,具有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
但是,对我国而言,目前国内尚未建成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完善的资本市场。
目前在我国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在金融市场筹资,中小企业上市受《公司法》、《证券法》各方面规定的限制的因素较多,因此中小企业采取此法融资相对困难较多。
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由于其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较大,没有完整的业绩记录,财务报表真实性不确定且不愿意公布财务状况等,自身便缺乏上市的条件和政策环境的支持。
因此,中小企业难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筹资[12]。
4.2.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也是融资难的另一关键原因
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很困难,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是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国有以上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这一规定使得以自然人为发起人的中小企业一下被拒之门外;同时《公司法》又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6000万,股份公司净资产额3000万,这样一来,就是具备发行主体发行条件的中小企业也是只有少数企业才符合这一条件,这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条件就十分苛刻,根本无法通过这种融资方式来融资[16]。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通过商业银行来筹集资金。
由于我国整体融资模式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在该模式下进行融资时,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困难,并不得不面对发展进程中的融资缺口问题。
4.2.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比照国际经验,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并有相应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保险。
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各国的经验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政府、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
我国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较晚,且较少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开放;新成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机构,服务收费高昂,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此外,在发展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的改革中也长期倾向于照顾大型企业,忽略了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
国家对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容量有限,因而对投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和公司债券的发行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有限,难以达到主板上市条件,创业板又推出较迟,也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
因此,许多投资者停止向中小企业投资,有的甚至撤资。
5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5.1信誉工程及自身建设
5.1.1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
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吸引银行贷款及其他类型的投资,因为企业的预期效益越好、信用状况越好,投资者越乐于投资。
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①树立诚信的观念,杜绝商业欺诈行为,尤其是做到无不良信贷记录。
②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③通过引进高科技人才、专业管理人才,以及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素质。
④产权明晰化、多元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⑤财务管理规范化、透明化。
同时,建立中小企业协会,加强信息技术交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机构,增加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
只有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获得金融机构的认可和信赖,才能在融资时获得满意的效果。
5.1.2规范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结构规范与否不仅影响投资决策和资金筹措,而且也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和内部凝聚力。
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决定着企业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一定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经营稳定性较差,没有形成合理的公司治理框架,而且往往结构简单,没有形成董事,经理管理层合理的制约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长期发展,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刻不容缓。
规范治理结构中小企业首先要敢于走自己的路,不"随大流"在国企改革进行得热火朝天,全社会都能听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呼声的今天,很多中小企业主,甚至是私营企业主,都迫不及待地改变公司体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确是西方很长时间以来成功的企业治理经验的积累,但天下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
对症下药,才是问题所在,一个只有十几个人的私营企业,如果还要成立董事会,监事会,岂不只是流于形式,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大企业林立的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是由其经营管理灵活,能迅速适应市场所决定的。
而这一特性中关键的一环就是领导者能迅速做出决策,从而节省了大量时间,使成功的中小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做出反应,适应市场的变化发展。
在公司成立初期,一个人说了算的公司内部决策结构更符合公司发展要求,家族式的管理有利于公司员工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创业。
其次,当中小企业规模逐渐扩大,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划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成了重要的问题。
特别是中小企业建立初期的一些不规范管理,往往会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需要企业在适当的时机及时改变管理体制,适应企业自身的发展变化。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般都存在着领导层人数不多、亲属关系牵制、个人主意强等特点,因此企业在调整治理结构时,更要注意方法和策略。
此时中小企业的内部治理一定要做到责权明确,管理科学,增强企业行为的透明度,以“诚信”立业。
这样不仅能争取到更多的银行贷款,也可以多渠道融资,适当吸收机构投资者、自由投资人、投资公司等的介入。
而此时银行和其他投资者又都自然会加强其对中小企业的监督监管作用,从而促进企业合理公司治理结构的形成,使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使公司的治理结构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5.1.3.完善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平台的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需要建立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尤其是要充分利用如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来加强信息的披露,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中小企业并不重视企业网络财务信息披露,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中小企业更是非常少。
而那些已经借助互联网技术来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中小企业则存在网络财务报告形式单一、交互性差、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低等诸多问题。
中小企业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渠道和形式。
信息化的过程可以让中小企业传统的封闭式的财务系统变成一个开放式的财务系统,企业内部的采购、销售、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存货或劳务数据、员工借还款或各项收支等信息都可以实现部门之间的实时获取,财务部门可以自动生成各种账表,并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而且通过互联网技术,中小企业的一些利益相关者在经企业授权后,也可以通过网络实时获取企业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解决中小企业内部信息表达不规范的问题,使信息披露公开化和透明化,减少外部投资者的信息获取成本,从而相应地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更有利于企业的融资。
5.2完善各种融资渠道,真正实现多渠道融资
5.2.1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及信用评价体系,从而为多渠道融资提供条件
为解决中小企业缺乏担保品的问题,应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一是政府出资或参与出资的担保机构,其性质带有一定的政策性,不应从事贷款担保以外的投资业务,不应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二是发展中小企业互助性质的会员制担保机构。
这类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以会员企业出资为主,以会员企业为服务对象,是一种合作制机构,有利于形成会员企业之间的相互监督机构;三是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
这类机构由民间出资,对其业务范围可不作过多限制,允许其从事贷款担保以外的其他投资业务。
建立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即对各类企业的社会整体信用建立数据库,并向社会开放,这是解决融资问题的根本方法。
也就是说,在建立中小银行体系和担保体系之外,应建立一套非常重要的中小企业信用机制,这包括一套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机构、信用培养机构以及中小企业本身的规范等。
5.2.2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指通过创建风险基金(或称创业基金)或风险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通资金。
在国外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而我国却发展滞后。
在我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狭窄。
民间资本很弱小,保险公司和退休基金不许参与证券和企业的投资;证券公司的规模小,尚无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参与风险投资;外国资本参与我国的风险投资也有限,而单纯依靠政府的投入也是不现实的。
因此,应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渠道,允许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将一部分资金进入风险投资;把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发展为实力强大的投资银行,参与风险投资,或者与国内外的投资机构共同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应吸收外资和鼓励外国机构参与我国风险投资。
首先,不同规模的企业有不同资金需求。
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能覆盖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满足各类企业不同数量的融资要求和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
所以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以适应不同发展规模的企业融资要求。
其次,一个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融资策略,在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资本市场来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服务。
这样不仅满足了企业发展中对资金的需求,也保证了社会资金的高效配置和利用。
从成熟市场模式来看,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应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在内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以满足没规模的企业和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对融资的要求。
5.2.3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体系
尽力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块市场”。
目前,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第二板块市场”的阶段已经基本完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小企业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保证这类关系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企业的发展,有必要尽快的完善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第二板块市场”。
而且,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日益成熟,国家的金融监管能力大大加强,这为完善我国的“第二板块市场”创造了条件。
这一市场一旦完善,就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更为通畅实用的融资渠道,因为“第二板块市场”对上市企业没有盈利的要求,没有数额的限制,只要是符合资格的企业,通过中国证监会的审核,就可以申请在创业板上市,这对于那些在创业阶段急需资金,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提供了难得的融资机会。
5.3完善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体系
中小企业不受商业银行的偏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巨大的资金需求缺口,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非正常的融资途径和不合理的融资结构,一直成为影响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虽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一直是“从紧”、“信贷”,但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时考虑的首选方式是商业银行贷款。
据有关调查显示,浙江省中小企业在商业银行贷款、自筹、内部集资、股票筹资、债券等五种融资方式中,有85%的企业回答希望通过商业银行信贷融资,有45%的企业靠自筹,有7.5%的企业通过内部筹资方式筹资,有2.5%的企业表示希望通过股票筹资,没有企业表示希望通过债券筹资,如图3所示。
可见商业银行信贷是中小企业首选的融资方式。
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希望以商业银行贷款的方式获得融资。
由此可看出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应积极完善融资体系,改革现行融资体制,促进金融制度创新;鼓励各类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和健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及信用评价体系。
图3.浙江省中小企业意愿融资比例
资料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9
5.3.1改革现行融资体制,促进金融制度创新
由于中小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以及信息不对称,受利率管制约束的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往往成本大、风险高,在现行的银行制度框架内,中小企业难以得到足够的信贷支持,因此应激励银行进行制度创新。
具体而言,政府应放松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限制和利率管制,允许成立民营性质的银行、股份制银行、投资公司、信用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的民营金融机构,并利用利率杠杆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民营金融机构逐步与中小企业的发展相协调、相适应。
银行的制度创新方面,首先应转变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贷款的传统观念,以及长期以来对中小企业惜贷的做法;其次,缩短中小企业贷款的流程,降低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积极探讨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诸如应收账款担保贷款、票据业务担保贷款等,以及增加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
5.3.2鼓励各类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通过税收支持,扩大利率浮动幅度以及再贷款、再贴现方式,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合理确定中小企业贷款期限和额度,切实发挥银行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重点依托地方商业银行和担保机构,开展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担保贷款、转贷款业务。
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例。
5.3.3加快建立民营中小银行的步伐
在广大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从基层撤出后,只剩下农村信用社单一的金融机构,加之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经营效益不高,资金流动性差的问题,致使相关地区的中小企业面临着无法获得金融支持的困难境地。
因此,在依托现有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同时,应逐步创造条件并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准入机制,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机构的步伐。
中小企业银行由于其小型分散、经营灵活、应变能力强的优势,与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它们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扶持现有的一些规模小、管理健全、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银行;也可由政府主要出资推动创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发展银行;同时还应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组建股权多元化的民营银行。
从这写些方面打破现有商业银行垄断,形成商业银行与各类中小企业银行良性竞争,营造局部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局面。
具体来说,建立中小企业银行,可组建政策性和商业性两种类型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政策性中小企业银行将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
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或者城乡信用合作社联社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地方性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服务。
5.4强化政府的作为
5.4.1政府在中小企业的资金融通活动中应履行一定的职责
国际经验早已表明,政府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扶持措施和政策是不可缺少的。
具体而言,政府的具体部门,如产业政策部门应对我国中小企业产业分布状况及发展趋势作认真的调研,制定出具有指导性和一定操作性的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以使中小企业所涉猎的产业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企业 融资 现状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