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梅兰芳画传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139145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38KB
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梅兰芳画传试题.docx
《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梅兰芳画传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梅兰芳画传试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梅兰芳画传试题
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梅兰芳画传试题2019.09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
\'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
\'我,孙叔敖子也。
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
\'优孟曰:
\'若无远有所之。
\'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
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
优孟曰:
\'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庄王许之。
三日后,优孟复来。
王曰:
\'妇言谓何?
\'孟曰:
\'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
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
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
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因歌曰:
\'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身贪鄙者余财,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后十世不绝。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
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
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谏:
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
嘱咐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②即为孙叔敖衣冠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⑥廉吏安可为也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
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词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中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
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
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识别/博闻强识模仿/装模作样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提防/提心吊胆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缄默无言蠕动/耳濡目染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讳言/经天纬地勘察/堪称一绝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A.对峙zhì犒劳kào 追本溯源sù 蓦然回首mò
B.侥幸jiào浇水jiāo不屈不挠náo 骁勇善战xiāo
C.监察chá 趁机chèn 披荆斩棘jīng 脸色刷白shuà
D.刹那chà 切磋qiè 正当防卫dàng 姗姗来迟shān
4,病 人
每天下午,她都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的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
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
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且清澈。
虽然病号服并不合体,但并不能掩盖住她典雅的气质。
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都表现得非常耐心。
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那本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楼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这个点儿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
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
电梯马上就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
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下一趟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
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
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
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
她发现后,急忙说:
“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
”大伯仍然没有明白过来什么是“双层停”。
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
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
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
“请等我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
”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
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只有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肯定有人心里会想:
这人真多事。
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篮的小伙子自言自语:
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
她主动接过来说:
是的,往左拐。
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掉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
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
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按钮并捡起那枝玫瑰,她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是想把那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
对于姑娘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浪漫温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疗伤的玫瑰。
但她没有想到,她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及时触动了上行的按钮。
“神经病!
”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
”另一个人接着说。
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大家觉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选自《北京晚报》)
1.开头一段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2.小说总共写了“她”做的4件事,请根据文意概括,并写出这4件事的共同点。
3.小说的标题是“病人”,从全文看,①到底谁是病人?
②得的是什么病?
③以“病人”为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4.这是一篇优秀的小小说,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其艺术特色。
(80字左右)
5,演 戏
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有那股傻劲,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昏倒。
我要证明什么?
新加坡人的冷漠感?
老实说,这个灵感还是来自长堤彼岸的一则新闻,一个记者,为了测试人的反应,与一个警察合作,他扮演抢匪,与扮演警察的警察在大街上追逐。
结果他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没有人加入追逐的行列。
由此而证明人类的自私等等,据说很是轰动。
我请芬和我合作,我们扮演一对情侣,我们的目标是乌节路的一座购物中心。
我们选择人最多的时刻走进去,然后按照计划,我仿佛喝醉了酒,一颠二摇就倒在地上。
芬发出了尖锐的叫声,叫得蛮像的,多亏她练了三天的尖叫。
这叫声果然奏效,一下子吸引了几个人上前来看。
我虽然闭着眼,但两耳很清楚地听到皮鞋和高跟鞋的声音,心里稍稍感到温暖。
“请你们帮帮忙,我的男朋友昏倒了。
”芬以颤抖的声音说。
她是我们戏剧团的成员,这点演技当然难不倒她。
我正期待有一双强而有力的手,往我胳肢窝一夹,把我从地板上扶起来。
然而,几分钟过去了,除了耳边嘈杂的声音外,那双手始终没出现。
忽然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芬的声音钻入耳根:
“起来吧,戏演完了。
”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
周围的人还是那么匆匆忙忙,仿佛刚才那一幕未曾发生过。
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尸,会不会有人走过去看一眼呢?
我们转移阵地到另一座购物中心去,如法炮制再昏倒一次,我始终无法接受那个叫做冷漠的现实。
这次,倒有一对情侣上前来看几眼,不过也仅仅是几眼,什么话也没留下就走了。
我正要睁眼的时候,一个洋妇(大约六十岁)走来了,我听见她问:
“怎么回事?
”芬说:
“我男朋友昏倒了。
”
“快送医院吧,需要我帮忙吗?
”
芬还没回答,我已经忍不住爬起来了,老妇有点惊异,我把原委告诉她,她笑笑走开。
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涩。
“还要试下去吗?
”芬问。
朋友,你说呢?
(选自新加坡怀鹰小小说集《哀悼青春》)
1.(1)“我”为什么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假装昏倒?
(2)“我”进行的测试是不是和那个新闻记者一样希望获得“满意的答案”?
为什么?
2.(1)“我虽然闭着眼,但两耳很清楚地听到皮鞋和高跟鞋的声音,心里稍稍感到温暖。
”为什么?
(2)“周围的人还是那么匆匆忙忙,仿佛刚才那一幕未曾发生过。
倘若地上躺的是一具死尸,会不会有人走过去看一眼呢?
”这句话表达了“我”什么样的心情?
3.小说最后写道“我和芬都笑得很苦涩”,试结合全文分析这“苦涩的笑”的含义。
4.下列对小说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 )( )
A.新闻记者所做的测试,之所以让“他”很满意,是因为“他”深信人类是自私的、冷漠的。
B.在乌节路的购物中心,芬的尖叫声吸引了很多人来关心她,这让“我”感到心里很温暖。
因为虽然没有人来帮助“我”,但至少证明人们并不是冷漠自私的。
C.小说最后芬问“还要试下去吗?
”不仅表达了她对这次试验的失望,而且向读者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使小说显得余韵悠长。
D.本文深刻揭露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感情麻木、道德沦丧、尔虞我诈的黑暗的现实。
E.小说情节平淡无奇,布局谋篇也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澜,但由于内容反映了人道关怀这一社会性的问题,所以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6,修 面
随着九爷推子擦擦的声响,父亲浓密而微卷的胡子一绺一绺地掉在白色的围布上。
父亲紧闭着眼,一动不动。
很快,九爷就将父亲的络腮胡子和嘴唇周围的胡子推了一遍,父亲剩着胡碴的脸像收割后的麦地。
九爷放下推子,说你爹怕有一两个月没剃胡子了吧?
我说是的,他病了两个多月了。
九爷取出香皂盒,吩咐我去倒点热水来。
我提起墙角那只父亲用了许多年的铁壳水瓶,倒了开水,又从缸里舀出冷水对上,试了试水温,把脸盆端给了九爷。
九爷拿出一张叠得整整齐齐的脸帕,卧进水里,停了一会儿后捞起,稍稍捏捏水,便用帕子在父亲的腮上和嘴唇四周来回地润;润过后,才用细毛刷子刷上香皂沫子,刷在父亲刚推过的胡碴上;然后九爷才掰开剃刀,向父亲抹满香皂沫子的脸上刮下去。
我看着九爷努力地叉开腿,弓下身,不断地变换着姿势,以便更好地剃掉父亲粗壮的胡碴……
小的时候,父亲总爱用他的胡碴扎我的脸。
记得有一次我拉着父亲的手,指着墙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像对他说:
爹,你为啥不留个他们那样的“大扫帚”呢?
父亲笑着刮刮我的鼻子,说那多不方便,吃饭还得撩着胡子。
说着父亲就做了一个撩起胡子的动作,惹得我哈哈大笑。
其实我知道。
作为民办教师的父亲工资微薄,同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经常去理发修面,因为每天都有两个班七八十名学生的课等着他去上、作业等着他去批改,还有许多永远做不完的家务。
而父亲的胡子又属于长得特别快的那种,像割后的韭菜,因此父亲不得不每隔两三天,就用剪刀剪掉自己的胡子。
父亲不是那种不修边幅的人,相反,他在学生面前总保持严肃、端庄、整洁的形象,剪掉胡子可以说是父亲不多的课余时间里十分关注的事情。
九爷的剃刀刮过,父亲的腮边及嘴唇四周一片铁青。
应当说,刮了胡子的父亲是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尽管那脸庞多少显得有些苍白和瘦削。
二十多年来,父亲很少正经八百地修过面,现在父亲有时间躺下来享受那每个成熟男子应当享有的刀子轻轻拂过的快感了……九爷是个地道的老剃头匠,每道工序都极熟练极认真,不多时,九爷的剃刀就又刮完了父亲的额头、眉下、鼻梁、耳廓,最后拧一把热毛巾,给父亲擦了脸。
这样,修面的全部工序才算结束。
九爷撤去围布,我扣上父亲半新的中山装的风纪扣,然后走出门,对等在门外的一长串臂缠黑纱、手拿白花的学生说,你们可以进去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
1.写出你对“剪掉胡子可以说是父亲不多的课余时间里十分关注的事情”的理解。
2.“等在门外的一长串臂缠黑纱、手拿白花的学生”中“一长串”一词可否删去?
为什么?
3.故事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并不是故弄玄虚,文中有多处伏笔,请写出其中的3处。
并写出这样结尾的作用。
4.作者晓尧曾说:
“小小说就是那种真正让自己感动过的东西,久久萦绕于怀之后,最终以绝佳的方式流泻出来。
”在这篇小说中,①真正让作者感动过的“久久萦绕于怀”的是什么?
②“绝佳的方式”又指什么?
7,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ǚ)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
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
C.靛蓝(dià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é)白头偕老(xié)
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ò)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迸发(bèng)不屈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
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
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
D.粗糙(cāo)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锲而不舍(qiè)
9,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蜜渍(zì)红缯(zèng)狭隘(yì)妊娠(chēn)
B.笑靥(yàn)喋血(dié)草蓐(rù)镌刻(juān)
C.险衅(xìn)伺机(sì)疱疹(pào)栈桥(zhàn)
D.嘶哑(sī)枕藉(jí)栏楯(shǔn)譬如(bì)
10,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优渥希冀金榜提名浑浑噩噩B.盘垣修葺长歌当哭黯然失色
C.拙劣龟裂桀骜不训殒身不恤D.震撼胸臆莞尔一笑门衰祚薄
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地下决定。
(2)在5月4日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市有关部门与中国动画学会签订了合作,准备共同培养动漫人才,开发动漫资源。
(3)人们在异国他乡为了生存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有的文明,首先放弃也最难放弃的就是母语。
A.轻率协约必需B.轻易协约 必须
C.轻易协议必需 D.轻率协议必须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功能,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D.可燃冰是海底极有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一千年,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莱斯大学教授、化学家罗伯特•F•柯尔说:
“本世纪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世纪,但下个世纪显然将是生物学的世纪。
”基因组研究所所长克雷格•文尔特预计:
“生物世纪将首先光临三个领域--医药、环境治理和农业。
”
以污染治理为例。
新的研究表明,在进化过程中,自然界反复地在微生物中增加或者除去一些基因,很像工程师细调计算机时所做的那些增添和删除软件的常规工作。
但是,如果自然界能够做到,今天的基因操作者们也能做到,这就产生了一个称为“基因组工程”的新学科领域。
文尔特和其他一些目光远大的人幻想着借助生物的力量建立一种更清洁、效率更高的经济,这些生物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包括清除垃圾、用无机物制造甲烷等等,从而解决我们面临的紧迫的污染问题。
文尔特说,基因组工程“已不再是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内容”。
实际上,第一阶段的一些步骤已经开始实施了。
4年前,华盛顿卡内基学会植物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克里斯•萨默维尔为了把塑料嵌入一种芥类植物而分离出一种基因。
这种基因把这种芥类植物变成了生产塑料的工厂。
CALGENE公司的科学家最近取得的一项发现也同样令人兴奋。
该公司的科学家发现了控制植物纤维形成的一种酶。
生物化学家为寻找这种酶耗费了30年时间。
用基因技术促进这种酶有可能培育出纤维素含量高得多而细胞壁的其他成分少得多的树木。
由于这些次要成分使纸浆和造纸流程产生污染而效率不高,因此科学家们说,这种基因工程树可能有助于使这个重要行业变得清洁。
1、下列对“基因组工程‘已不再是科学幻想小说中的内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正设想靠生物力量使生产行业更清洁、效率更高。
B.科学家对生物基因的话题已由幻想逐步走向实质研究。
C.生活中严重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D.人们正努力用生物力量防污染,用无机物取代有机物。
2、下列各项中对“基因工程树”的优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含有控制植物纤维素形成的特殊的酶。
B.纤维素含量高,细胞壁的其他成分少。
C.可能使以木材为材料的造纸业不再有污染。
D.能使造纸业的生产效率有很大提高。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领先的“基因工程组”已迈入假想与实验并行阶段。
B.当今,起领头作用的科学家只能掌握除去生物基因的技术。
C.创建无污染,高效率的经济项目是生物技术的使命之一。
D.凭现有基因知识,还很难预测生物世纪受惠的全部内容。
14,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题。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
孔子曰:
“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
冉有曰:
“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
孔子曰:
“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社稷之臣也②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④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伐为?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B.则修文德以来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某所,而母立于兹
D.且在邦域之中矣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3.对文章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尖锐指出季氏的忧患在萧墙之内,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B.孔子批评了冉有口是心非、编造借口、不说老实话的两面派态度。
C.季氏攻打颛臾的主要目的是防止鲁国国君削弱自己的权力。
D.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主张以德服人,用礼乐教化人,实行仁义之政。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周见!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注]。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氛垢:
尘埃。
(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练习题。
周氏兄弟的里与外(节选)
孙郁
因为知道木山英雄先生是周氏兄弟研究的专家,我曾特地向他询问过一些材料。
五十年代他去访问羽太重久,了解周氏兄弟的情况。
羽太说,鲁迅见到人时很热情,善谈,给人亲切之感。
周作人则不太爱讲话,陌生人不好与之交往。
这也证实了我过去的猜测,鲁迅有趣,幽默而有性情,周作人则缺少与尘世周旋的机智,于是只好退回到书斋里吧。
从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反映看,鲁迅适宜去做拓展空间的实事,将愿望落到实处,周作人至多不过是务虚的思考者,描描天气,说说掌故,和田间的劳作者是没有关系的。
我看两个人的特点,觉得一个动态的,一个静谧的。
谁都知道,鲁迅和周作人是民俗学的提倡者。
民俗学这门学科的建立与两人关系甚密。
周作人是理论上的建设者,一生力介弗雷泽、安特路朗、蔼理斯的理论,以为在民间的土壤里,才有文化的本源。
中国的正宗文化是官的文化,不过是权力者的意志的体现,可吸取的东西就那么一点点,有时等于通篇废话。
但我们到乡间去,那些口头传说、歌谣、戏曲则有诸多美妙的情调,周作人在风俗与传说里看见了弥足珍贵的思想,这正是旧式文人不注意的内容。
你看他谈风土、神话时的兴致,好似找到了自己的家园,因为那里隐含的正是集体无意识的东西。
研究文化,就不能不关顾这些。
我注意到他多年来潜心于此的耐力,在他的影响下,一批民俗学的学者涌现了出来,其功不在一般文人之下。
而鲁迅不同的是,深知问题的重要之后,却在创作上下功夫,在小说和随感里展示着精神里的景观。
我有时对照两人的文字,不禁会心一笑。
周作人强调的文化人类学的隐喻,在鲁迅那里竟出现了。
文本中折射的谣俗因素颇多,现代小说家中他是第一个民间风景的打量者。
不妨这样说,兄弟二人中,一个是理论的建设者,一个是实践的自觉者。
而实践在那时更为艰难、不易。
我总觉得鲁迅考虑问题比周作人要复杂。
比如吧,写小说时,不像后来的茅盾那样按着一种理论去构思图景。
他一方面把自己燃烧在里面,内心的苦楚喷吐而出。
同时又用通天之眼,雕刻芸芸众生的苦运。
他在民俗方面表现的意象,其丰富性是远远在周作人之上的。
高远东先生在描绘《祝福》时写道,那是一篇儒道释吃人的寓言。
鲁迅在鲁镇这个世界里虚构的场景,是中国历史与文明的缩影。
一个感性的画面里透出的信息,往往比抽象的理论更有广度和深度。
我有时在读完鲁迅的小说后,感慨道:
周作人于小品文里苦苦期待的东西,竟在鲁迅那里看到了。
就思想的广度而言,鲁迅超越了周围的人们,因为深深植根于乡俗的土壤里,传统中阴暗的、负面的东西都出现了。
今人说鲁迅的作品有深远的价值,其实就因为折射出民间的本然,乡民与弱小者的世界,是真的、未被士大夫篡改的世界。
中国历代文人不太注意世俗的亚文化,以为卑下无聊。
但鲁迅却于此发现大的悲欣,他在那里才找到文化里生动的遗存。
不过那寻找是身临其中的,身上也带着泥土和血气,不像周作人那样高枕无忧的休闲状。
周作人将思想、审美与己身的愉悦结合起来,是雅人的空灵与智慧。
鲁迅有着自己的空灵和智慧,却不去躺在榻榻米里悠然自乐。
他像一只田野里的狼,叫出了黑夜里的惊恐,也叫出了一个民族的哀凉。
没有办法,他在内心深处,要和黑暗里的存在一同存在。
(摘自《随笔》2006年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 选修 传记 选读 梅兰芳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