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 文档编号:23137525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1.68MB
届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届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江苏省金陵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江苏省金陵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缩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2.下图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无光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B.过程②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
C.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无氧条件下能正常进行
D.过程③产生的[H]、ATP、CO2都用于过程①
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由C、H、0、N四种元素组成
B.DNA分子解旋后空间结构改变将失去其功能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性激素可调节生命活动
4.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C.动物细胞膜蛋白的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
C.叶绿体产生的ATP可以为细胞各种生理活动提供能
D.动、植物细胞实现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5.下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厚度会发生改变体现了它的流动性
B.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必须通过④的方式进行
C.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通过②方式进入突触后膜
D.神经元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④方式内流
6.下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在衰老的细胞中将收缩、染色加深
B.②与核糖体RNA合成有关
C.③为双层膜,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D.蛋白质和RNA等物质能自由通过核孔,但需要消耗ATP
7.ATP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下图是ATP的分子结构简式,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TP水解供能时①、②、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都将断裂
B.当水解①和②之间的高能磷酸键后的产物之一可作为RNA分子的合成原料
C.②和③之间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后所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D.ATP在细胞中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8.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相关操作是
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
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需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一段时间
C.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进行饥饿处理
D.绿叶的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
9.下图为显微镜下观察某生物体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甲中染色体组数目最多,便于观察染色体形态
B.DNA复制并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细胞乙
C.交叉互换会导致细胞丁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不同
D.细胞丙和戊中细胞核结构及染色体形态变化相反
10.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B.从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器的数目和种类改变的结果
C.从分子水平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蛋白质种类、数量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D.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细胞分化主要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11.下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
其中Ⅱ、Ⅲ、Ⅳ、X、Y表示染色体,基因Aa分别控制灰身和黑身,基因R和r分别控制红眼和白眼。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AaXRXr和AaXrY
B.该对果蝇杂交后得到的F1代中雌果蝇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4
C.基因A和a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D.Ⅱ号Ⅲ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
12.下图为人β—珠蛋白基因与其mRNA杂交的示意图,①—⑦表示基因的不同功能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密码子位于mRNA上
B.图中的核苷酸共有8种
C.图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为A与U配对,C与G配对
D.图中β—珠蛋白基因中不能编码β—珠蛋白的序列是①③⑤⑦
13.已知控制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同源部分,下图表示某家系中的遗传病的发病情况,选项是对该致病基因的测定,则Ⅱ—4的有关基因组成应是选项中的
14.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分别由D、d和T、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现利用下图所示两种育种方法获得抗倒伏抗病的植株,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③④表示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t、DDTT、ddTT
B.两种育种方法都是为了获得ddTT,但所需时间不一样
C.图中两种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
D.图中⑥代表的含义是连续多代自交、选纯的过程
15.图1为某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A、a、B、b、C、c分别表示染色体;图2表示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变化情况。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和B染色体上的基因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
B.若图1中的乙细胞对应图2中的d时期,则m所代表的数值是1
C.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6.若“P→Q”表示由P—定能推理得出Q,则下列选项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A.P表示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Q表示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P表示父亲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Q表示女儿患有该病
C.P表示某生物为单倍体,Q表示该生物体细胞中含1个染色体组
D.P表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Q表示该生物性状发生了改变
17.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异都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由同一物种进化形成不同物种的外因有自然选择和地理隔离等
18.某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1所示,观察装片时发现了图2、图3所示的细胞。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2、图3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分别是4和2
B.等位基因B与b的碱基数目一定不同
C.图3细胞分裂可产生2种类型的生殖细胞
D.图1细胞形成图2细胞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19.关于几种育种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倍体育种中,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B.单倍体育种中,常先筛选F1的花粉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
C.诱变育种中,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D.杂交育种中,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都是纯合子
20.自然界中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
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是具有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特従的嵌合体。
下图是其成因遗传解释示意图,则阴阳蝶的出现是早期胚胎细胞发生了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
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某科学家发现了一只深红眼的突变雄果蝇,将其与一只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中两性均为红眼。
F1相互交配产生F2,F2中有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深红眼雄果蝇三种,且比例为2:
1:
1。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红眼和深红眼是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B.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
C.F2中的红眼雌果蝇和深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中红眼的比例为3/8
D.F2代果蝇随机交配,后代中出现深红眼雌果蝇的几率为1/16
22.关于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自然选择和突变都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23.下图为某一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等位基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产生1种生殖细胞
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A与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才实现完全分离
D.交叉互换属于变异类型中的基因重组
24.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因此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B.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都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C.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促使细胞扩散和无限增殖
D.溶酶体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抗原或衰老的细胞器
2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与实验目的的叙述,匹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操作目的
A
吡罗红甲基绿处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观察细胞DNA、RNA的分布
B
利用洋葱鳞片叶表皮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C
新鲜菠菜叶置于光学显微镜的高倍镜下
观察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
D
用18O标记的水培养小球藻
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全部来自水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9分)下图为溶酶体(内部pH为5左右)在细胞异体吞噬和自体吞噬中的形成过程和部分功能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结构。
据图分析回答(“[]”内填序号,“”上填文字):
(1)图中的初级溶酶体直接来自于[],溶酶体具有“消化”作用是因为其内部含有多种。
(2)异体吞噬过程中,细胞能识别病原体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自体吞噬可以降解清除图中的[]。
上述过程都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3)次级溶酶体完成“消化”作用后,一部分物质(如氨基酸)可以借助于其膜上的转运至细胞质基质中供代谢使用;一部分物质形成残体,可通过方式排出细胞。
(4)部分留在细胞内的残体多为脂褐质(一种色素),其数量逐年增多。
存在大量脂褐质的细胞可能还具备的特征有(填字母)。
a.细胞核体积变大 b.细胞间的黏着性下降
c.细胞内水分减少 d.细胞运输功能降低
(5)溶酶体内的物质少量泄露到细胞质基质中不会引起该细胞损伤,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细胞质基质与溶酶体内的不同,导致酶活性降低或失活。
27.(9分)下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植物叶片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在不同温度条件下CO2浓度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表l是研究者在适宜温度等条件下采用人工实验模拟CO2浓度倍增和干旱所得的实验数据,请分析回答:
组别
处理(光照强度为Q)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相对气孔导度/%
水分利用效率
A
对照
大气CO2浓度
27.05
50
1.78
B
干旱
22.55
35
1.87
C
对照
CO2浓度倍增
31.65
40
2.45
D
干旱
23.95
30
2.55
(1)图甲中,E点后曲线保持水平不变,此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若图中其他条件不变,温度上升5℃,则E点将向方向移动(选填“左上”“左下”“右上”或“右下”)。
图中C点对应光照强度下,叶绿体中磷酸的移动方向是。
(2)据图乙可知,与20℃相比,温度为15℃时,增加CO2浓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效果不显著,其原因是。
当CO2浓度低于300μmol·L-1时,28℃条件下植物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20℃和15℃,原因可能是。
(3)干旱可导致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含量减少,供给减少,从而使光合作用过程减弱。
干旱下,与大气CO2浓度相比,CO2浓度倍增能使光饱和点(选填“增大”或“减小”)。
(4)由表1实验结果可知,在干旱条件下,CO2浓度倍增不仅能提高,还能通过提高利用效率,增强抗旱能力。
28.(8分)下图为相关实验所得结果,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1为使用花生子叶进行脂肪鉴定实验,该实验使用的染色剂是,实验中,使用50%的酒精的作用是。
(2)图2是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的相关实验,图示现象为,某同学利用清水进一步实验,发现实验现象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
(3)图3是利用菠菜叶进行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结果,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4)图4是某同学观察到的经染色后的根尖细胞的一个视野,在该视野中他寻找不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是。
(5)图5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经离心后的一试管,其上清液中有较强的放射性,说明该组实验用于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是,观察发现,沉淀中也有少量的放射性,其原因是。
29.(8分)下图为动、植物细胞相关分裂图像及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值的变化图。
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若图A~D代表同一细胞分裂,则分裂的正确顺序为。
(2)图B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条,图F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条;图G细胞的名称为。
(3)图A~G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有。
(4)图H中,DE段的变化原因是,图A~G中与图H中CD段对应的有。
30.(7分)野生翅型aa果蝇发生显性突变成卷翅果蝇Aa,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上,如图一所示。
取Aa和aa做亲本杂交得F1,发现卷翅:
野生型=1:
1;取F1卷翅和卷翅杂交,F2卷翅:
野生型=2:
1。
(1)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野生翅和卷翅的基因传递(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卷翅基因A的频率会逐代。
(2)发现2号染色体上还有一对Bb基因,位置关系如图二,被称为“平衡致死系”果蝇(当后代AA或BB纯合胚胎期致死),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n代以后子代与亲代的平衡致死系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下图为图二染色体复制后的示意图,该“平衡致死系”果蝇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但发生了交叉互换。
假设交叉互换只发生在Ab(aB)基因之间,有互换类型Ⅰ和互换类型Ⅱ。
Ⅰ型先在甲乙断裂点交换连接,然后在丙丁断裂点交换连接;Ⅱ型先在甲、乙断裂点交换连接,然后在丙’、丁’断裂点交换连接。
若交叉互换Ⅰ型与交叉互换Ⅰ型交配,后代基因型有种;若交叉互换Ⅰ型与交叉互换Ⅱ型交配,后代基因型有种,其基因型分别是。
31.(8分)某兴趣小组对CMT1腓骨肌萎缩症(基因A、a控制)和鱼鳞病(基因B、b控制)进行广泛社会调查,得到下图1的遗传系谱图,图2是乙家庭中的部分成员的鱼鳞病基因电泳图,图3是生物体中的两个基因的碱基序列图,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判断,CMT1腓骨肌萎缩症的遗传方式为,鱼鳞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为。
(2)分析图2可确定鱼鳞病的遗传方式,则Ⅰ2的基因型为;若Ⅱ2和Ⅱ3想再生一个孩子,他们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
(3)图3是Ⅱ9与Ⅱ10所生孩子的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
正常情况下,基因M在其细胞中最多有个,所处的时期可能是。
(4)基因M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若基因R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T-A突变为A-T,其对应的密码子变为。
32.(8分)定点突变技术是指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向目的基因片段中引入所需变化。
GFP(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基团是第65至67位的三个氨基酸(丝氨酸﹣酪氨酸﹣甘氨酸),该发光基团可利用定点突变技术使第66位酪氨酸换成组氨酸,即可发出更明亮的蓝光,成为蓝色荧光蛋白。
(1)定点突变第一步得把突变位点设计在引物上,据图中信息人工合成短DNA引物应包含的序列是,突变位点一般设计在引物中间位置的理由是,该定点突变技术是否成功的标志是,该技术属于工程的范畴。
(2)如下图所示,如果要用PCR扩增以下DNA模板中的基因1(左),一位同学设计了一对引物如下(右),该设计不合理的理由是。
5′------基因1------3′引物15′--AGATCT---3′
3′------基因1------5′引物25′--TCTAGA---3′
(3)下图表示引物修正后PCR扩增目的基因(基因1)的第轮循环的示意图。
若再进行一轮循环,仅有基因1(含引物)的DNA片段有个。
33.(8分)下图为某种真菌细胞中的有关物质合成示意图,①〜⑥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结构或物质。
据图分析回答:
(1)由图可知,真菌细胞中转录发生的场所有、。
物质Ⅱ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过程①需要解旋酶和酶等。
过程③中,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的意义是。
(3)用某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由此推测该药物抑制了(填序号)过程,线粒体功能(填“会”“不会”)受到影响。
(4)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途径可表示为(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生物试卷(选修)
一、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5BBCBA6—10DBADD11—15DCACC16—20BDAAD
二、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15分。
每题不止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21.ABD22.AB23.ACD24.ACD25.AB
三、非选择题。
本部分包括8题,共计65分。
26.(9分)
(1)③高尔基体 酸性水解酶
(2)受体(糖蛋白) ④线粒体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载体 胞吐
(4)acd (5)pH
27.(9分)
(1)CO2浓度 左上 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
(2)由于温度偏低,酶的催化效率不能充分发挥(或酶活性低) 实际光合速率都不高,而28℃时的呼吸速率又很强
(3)ATP和[H] 增大
(4)净光合速率 水分
28.(8分)
(1)苏丹Ⅳ 洗去浮色
(2)质壁分离 细胞失水过多死亡
(3)菠菜放置时间过久发黄
(4)他观察的是伸长区细胞(或不是分生区细胞)
(5)35S 搅拌不充分(或离心不彻底)
29.(8分)
(1)C、B、D、A
(2)40初级精母细胞
(3)B、C、F、GA、B、C、E、G
(4)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C、D、G
30.(7分)
(1)遵循 下降
(2)100% 不变
(3)1 2 Aabb、aaBb
31.(8分)
(1)常染色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AaXBXb9/16
(3)4有丝分裂DNA复制后到末期前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分裂期
(4)bUUG
32.(8分)
(1)AGAGTGCTC
突变位点碱基不能互补配对,但两侧序列仍能互补配对(错配引物仍能引导完成DNA复制)荧光蛋白发出蓝色光蛋白质
(2)引物1和引物2因互补配对不能与基因1上下游的特定序列结合而失效
(3)38(2分)
33.(8分)
(1)细胞核线粒体脱氧核苷酸
(2)DNA聚合短时间内能合成大量多肽链(蛋白质)
(3)②会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金陵 中学 上学 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