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IS.docx
- 文档编号:23133309
- 上传时间:2023-05-08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159.43KB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IS.docx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I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IS.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测试IS
2019年度初中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目期末测试
一、选择题
1.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这种物质是()
A.CO2B.SO2C.COD.NO2
答案:
C
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NaNO3C.CuOD.KOH
答案:
C
3.(08年徐州市)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了地震。
为防止灾后疫情出现,防疫人员用过氧乙酸(C2H4O3)、次氯酸钠(NaClO)进行消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B.次氯酸钠是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
4:
3
答案:
C
4.已知铁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显+2或+3价,因此Fe3O4可写成氧化物形式FeO·Fe2O3或盐的形式Fe(FeO2)2,它属于偏铁酸盐。
Pb在化合物里显+2或+4价,那么Pb3O4也可写成 或 。
解析:
2PbO·PbO2Pb(PbO3)
5.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
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B.NO2C.N2D.N2O
答案:
A
6.高铁酸钾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的“绿色”水处理剂,已知其化学式为K2FeO4,则Fe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6C.+5D.+4
答案:
B
7.
有关此符号中中数字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3”表示3个硫酸根离子
B.“+6”表示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C.“2-”表示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4”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
答案:
C
8.(08年汕头)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物质的总质量B.元素种类C.原子数目D.分子数目
答案:
D
9.
2007年4月26日晚,北京2008年第29界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传递计划线路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
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3H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3H8+5O2xCO2+yH2O其中x,y分别为
A.13B.15C.38D.34
答案:
D
10.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
环境保护
能源开发利用
新材料研制
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答案:
D
11.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答案:
B
1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答案:
A
13.下列哪种方法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
A.过滤B.蒸发
C.蒸馏D.结晶
答案:
A
14.冬天用煤炉取暖,应预防煤气中毒。
其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A.CO2B.H2C.COD.CH4
答案:
C
15.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
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
D.收集证据
答案:
B
16.(2008年重庆市)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汽水C.泥水D.澄清石灰水
答案:
C
17.把t℃时50克20%的KNO3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掉10克水,有1克KNO3固体析出,则KNO3在t℃时的溶解度为()
A.10克B.22.5C.25克D.30克
答案:
D
18.“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
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
答案:
D
19.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盛有足量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植物油B.蔗糖C.牛奶D.石灰石粉末
答案:
B
20.由Cu、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4种常见化合物,其中甲能跟氯化钠反应生成一种硫酸盐和另一种盐;乙能跟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且与氧化钙或二氧碳反应生成碱和酸,下列说法:
①甲一定是硫酸铜;②乙一定硫酸;③丙可能是氢氧化铜;④丁一定是水,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C
21.在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稀硫酸过量,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
C
22.张红同学用pH试纸试验肥皂水,试纸变成蓝色,她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肥皂水显酸性B.肥皂水显碱性
C.肥皂水的pH<7D.肥皂水的pH=<7
答案:
B
23.
某一溶液由盐酸、碳酸钠、稀硫酸、氯化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
现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体积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或盐酸,也可能两种酸同时含有
B.该溶液中不可能含碳酸钠
C.该溶液是否含氯化铜不能确定
D.该溶液的组成只可能有一种情况
答案:
B
24.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A.空气属于化合物B.水属于氧化物
C.氧气属于纯净物D.甲烷属于有机物
答案:
A
25.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一组物质是()
A.FeCl3、CuSO4、NaClB.BaCl2、Na2SO4、NaOH
C.CaCl2、Na2CO3、AgNO3D.K2SO4、NaNO3、NH4Cl
答案:
ABCD
解析:
(解析)此题考察酸碱盐化学性质及物质颜色。
注意,题干中能在pH为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告诉你ABCD物质中都要再加上酸。
A中均不反应,但有色。
B中BaCl2、Na2SO4反应,NaOH与酸反应。
C中酸性条件下,CaCl2、AgNO3反应,Na2CO3与酸反应。
D中均不反应,且均为无色透明。
故选D。
D
26.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来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溶液(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答案:
B
27.
点燃
科学研究表明,氮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氮,液氮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在常压下液化是物理变化B.X的化学式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D.液氨属于混合物
答案:
D
二、填空题
28.(4分)2011年3月1113下午,日本宫城县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
大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失灵,放射性物质泄漏。
核泄漏造成放射性碘一131可能被附近居民吸收,引发人体疾病。
题14—1图题14~2图
(1)碘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题14—1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有(填序号)。
A.碘属于金属元素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C.碘的原子序数为53D.碘的元素符号是I
(2)民间传言食用碘盐能防辐射,因而出现一些地方公众盲目抢购碘盐的情况。
题14~2图是某超市销售的一种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请回答:
①碘酸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世界卫生组织提醒:
成人每天服用量约为90mg的碘元素,可减少人体甲状腺对放射性碘一131的吸收,从而有效防止核辐射。
假设每人每天食用5g上述碘盐,则每人每天最多能从碘盐中吸收mg碘,所以仅食用碘盐(填“能”或“不能”)有效防止核辐射。
解析:
⑴CD;⑵+5;0.1;不能
29.(3分)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应用你所学化学知识,试写出三种能分别将两溶液鉴别开的化学试剂(要求三种方法实验现象不同):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解析:
①石蕊试液②锌粒③BaCl2溶液
30.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4)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
我加入洗洁精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解析:
(1)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有色素有异味的物质
(2)肥皂水(3)煮沸(4)乳化油污
3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同种原子不能构成分子
B.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C.分子能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单质的分子一定由同种原子构成
解析:
AC
32.河水里的微生物使有机物(以C6H10O5表示)转化为CO2和H2O的过程中所需的O2量叫生化需氧量(BOD),BOD是衡量水体质量的一个指标。
(1)C6H10O5和O2,反应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oC时,1.0L某水体(假使该水的密度为1g/mL)中含有机物(C6H10O5)的质量分数为0.0010%。
则该水体的BOD为g/L
(3)20oC时,1.0L水中溶O20.0092g。
上述水体适合于鱼类生存吗?
。
原因是 。
(3)不适于鱼类生存,因为0.012克/升(BOD)>0.0092克/升(2分)
解析:
(1)C6H10O5+6O2=6CO2+5H2O(1分)
(2)0.012(2分)
33.(8分)2003年12月,重庆某气矿发生天然气井喷事故。
本次事故喷出大量硫化氢(H2S)气体,造成了上百人死亡。
在通常情况下,H2S是一种无色的、易溶于水、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有剧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由_________种元素组成,1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个原子
(3)H2S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H2S中氢与硫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3)事故发生后,抢险人员在发生事故的井口通过点火燃烧的方式消除H2S毒气。
已知硫化氢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这两种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硫化氢与另外一种反应物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遇到类似的事故,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填序号)
①用湿毛巾挡住口鼻,及时转移到上风口
②找一个低洼的地方趴下
解析:
(1)23
(2)341:
16(3)H2OSO268:
96(根据化学方程式2H2S+3O2
2H2O+2SO2进行计算)(4)①(硫化氢能溶于水,所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气体顺风飘,到上风口才安全)
34.(5分)实验桌上有一个集气瓶,其中收集满某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进行探究,确定该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
(只写一种)
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证明你猜想正确的实验现象
解析:
(5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多种,气体可能是O2、H2、CO2等。
以O2为例,参考答案为:
O2(1分)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分)木条复燃(2分)(其它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35.(4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时;
(2)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
制备其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
(4)“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
B.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
C.水是人体主要的功能物质
D.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解析:
(4分)
(1)过滤
(2)煮沸(3)Cl2
(2)B
36.(6分)食品吸潮和吸氧后容易变质,为了延长食品保质期.通常在包装袋中加入1小包干燥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生石灰为主要成份的千燥剂(简称A类,下同);另一种是以硅胶为主要成份的干燥剂(简称B类,下同)。
请问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A类干燥剂的小纸袋打开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发现纸袋发热,与出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类干燥剂中硅胶的主要成分为SiO2·nH2O。
SiO2是____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其中Si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在杳阅资料中,还发现了—种新型的食品干燥剂:
泡沫铁粉(铁粉包裹在泡沫塑料中)。
当它露置于潮湿的空气中,很快变成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nH2O),并有发热现象,说明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__________变化。
与A类干燥剂比较,泡沫铁粉除了做干燥剂外,还可做__________剂。
解析:
(1)CaO+H2O==Ca(OH)2
(2)+4(3)热量脱氧剂
37.现有Na、O、C、H四种元素中,请选用其中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各写一个:
⑴最理想的燃料;⑵空气中体积分数占第二位的气体;
⑶汽水中含有的不稳定的酸;⑷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小苏打。
解析:
(4分)①H2②O2③H2CO3④NaHCO3
38.(共2分)煤矿的矿井里常含有甲烷。
为了预防甲烷燃烧引发爆炸(瓦斯爆炸),保护矿工生命安全,矿井内有两项严厉的安全措施,据你分析这两项措施是:
(1)严格杜绝;
(2)严格控制矿井内的。
解析:
(每空1分,共2分);火源(或烟火);甲烷含量
39.钛(Ti)因为具有许多神奇的性能而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常温下钛不和非金属、强酸反应,红热时,却可与许多常见非金属单质反应,钛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力等方面的必需原料,地壳中含钛矿石之一称金红石(TiO2),目前大规模生产钛的方法是:
第一步,金红石、炭粉混合在高温条件下通入氯气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步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
第二步:
在氩气的气氛中,用过量的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
(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由上述所答产物中获得纯净金属钛?
简述主要实验步骤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二步:
(1)2Mg+TiCl4
2MgCl2+Ti
(2)常温下,用盐酸除去过量的镁,然后过滤,并用蒸馏水洗涤固体,即得金属钛Mg+2HCl==MgCl2+H2↑TiO2+2C+2Cl2====TiCl4+2CO2还原剂:
C
第一步:
高温
40.为了防止月饼变质,常在月饼的内包装中放入一小包防腐剂,其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作用是;这种铁粉可以在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粉末而得到,进行该实验,加热前应,以确保安全。
解析:
铁与氧气反应,防止月饼变质;先通一会儿CO。
41.小红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向医生和化工厂的工作人员访谈,了解到生活中下面一些做法都用到碱,如
(1)烧碱、
(2)氢氧化镁乳剂、(3)氢氧化铝、(4)熟石灰、(5)尼古丁、(6)氨水等,请在下列做法后的空格中填上相应的碱。
(1)有助于排空消化道的碱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制造肥皂的碱_________________;
(3)清洗镜框或玻璃用到的碱_________________;
(4)用于鉴定二氧化碳的碱_________________;
(5)农业上用做化肥或医药上用到的碱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中和胃酸药物的碱_________________;
(7)作为建筑材料的碱_________________;
(8)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烟中含有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碱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7)熟石灰(8)尼古丁
(5)氨水(6)氢氧化铝
(3)氨水(4)熟石灰
(1)氢氧化镁乳剂
(2)烧碱
42.(4分)如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
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
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
大于D。
请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A:
FeB:
CuSO4D:
CO2
(2)分解反应(每空1分,共4分)
43.(5分)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
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
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清洁的水。
(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填标号)
A.紫色石蕊溶液B.无色酚酞溶液C.pH试纸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
X是一种新型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X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NaCl+2X,则X的化学式为。
解析:
(5分)
(1)肥皂水(1分)
(2)C(1分)(3)过滤(1分)ClO2(2分
三、推断题
44.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里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其中反应①是复分解反应,E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1)则B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Na2CO3(NaHCO3等合理答案)
(2)Ca(OH)2+CO2=CaCO3↓+H2O
45.(11分)下图是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C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是一种元污染的清洁能源,其燃烧产物是H。
请根据上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棕色粉末A和气体C、E的化学式分别为:
A、C、E:
。
(2)G转化为H和A的反应类型是反应;B转化成E和D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3)①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D和氯气化合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以上图中无色气体C为中心,延展如下图:
①请写出实现这两个转化的另一反应物J、K的化学式:
J、K。
②请完善由CO和CaCO3分别转变成无色气体C的转化关系图,在箭号上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和其它反应物。
解析:
(11分)
(1)A:
Fe2O3、C:
CO2、E:
H2 (每空1分,共3分)
(2)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每空1分,共2分)
(3)①Fe2O3+6HCl=2FeCl3+3H2O②2FeCl2+Cl2=2FeCl3(每空1分,共2分)
(4)① C, Ca(OH)2(每空1分,共2分)
②
(由CO或CaCO3转化为CO2的其他合理途径也行)
四、实验探究题
46.为了探究影响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
实验一:
KNO3在20℃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水的质量(g)
10
50
100
KNO3的质量(g)
3.2
15.8
31.6
结论:
当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
实验二:
KNO3在2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温度(℃)
20
40
60
KNO3的质量(g)
6.3
12.8
22.0
结论:
当水的质量相同时,。
讨论:
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写一种)。
解析:
实验一:
温度实验二:
温度越高,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性质)
47.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其方法是:
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根据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下图(Ⅰ)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
(1)写出图(I)中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_;
(2)检查图(I)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图(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使反应前后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解析:
(1)①长颈漏斗②铁架台③试管(每空1分,共3分)
(2)方法一:
在乳胶管上夹弹簧夹,向长颈漏斗内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适量水,静置一段时间后,若长颈漏斗液面与试管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期末 测试 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