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3111929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21KB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积累与运用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温故知新”,学习顺序颠倒后意思不变的词语,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
通过“语海拾贝”,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自读成语,读懂故事,了解成语的意思。
能用普通话大方地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传统节日,通过“口语交际”,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习作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节日,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清事情经过,做生活有心人。
通过“自主阅读园地”,自主阅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感受小萨沙美好的心灵。
重点难点
能用普通话大方地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传统节日,通过“口语交际”,了解传统节日的习俗。
通过习作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节日,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清事情经过,做生活有心人。
通过“自主阅读园地”,自主阅读《我不是最弱小的》,感受小萨沙美好的心灵。
教学课时
4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学习顺序颠倒后意思不变的词语,感受语言表达的丰富。
2.通过“语海拾贝”,积累描写春天的诗句,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温故知新:
学习顺序颠倒后意思不变的词语
1.学生自由读这些词语。
2.互相交流:
这些词语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3.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小结:
即词语词序颠倒后意思不变。
4.再读一读,悟一悟,体会这些词语的特点。
5.同桌议一议,自己找一找,还能说出类似的词吗?
百孔千疮——千疮百孔离乡背井——背井离乡
半夜三更——三更半夜马翻人仰——人仰马翻
莫测高深——高深莫测大快人心——人心大快
漆黑一团——一团漆黑大名鼎鼎——鼎鼎大名
荣华富贵——富贵荣华胆战心惊——心惊胆战
二、学习语海拾贝:
搜集描写春天的诗句,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1.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些诗句。
2.互相交流: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描写春天的诗句)
3.同桌议一议这些诗句的意思。
4.把这些诗句的意思讲给同学听。
(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以前成双成对的燕子也该回来了。
岸边桃花开得沉甸甸都贴着水面了。
)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
5.品读诗句,感受古代诗歌的美。
6.同桌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诗句?
7.全班交流描写春天的诗句,记下自己喜欢的句子。
(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唐)-《题都城南庄》
(2)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唐)-《叹花》
(3)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谢灵运(南北朝)-《入彭蠡湖口》
(4)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黄庭坚(宋)-《次元明韵寄子由》
(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唐)-《咏柳》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水千山——千山()光明正大——正大()鬼使神差——()鬼使
洋洋得意——得意()英姿飒爽——飒爽()海角天涯——()海角
异曲同工——同工()海誓山盟——山盟()泰然处之——()泰然
2.写出自己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
、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请写出几个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万水千山——千山万水光明正大——正大光明鬼使神差——神差鬼使
洋洋得意——得意洋洋英姿飒爽——飒爽英姿海角天涯——天涯海角
异曲同工——同工异曲海誓山盟——山盟海誓泰然处之——处之泰然
2.写出自己对下面诗句的理解。
(1)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以前成双成对的燕子也该回来了。
岸边桃花开得沉甸甸都贴着水面了。
)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粘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
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另人陶醉。
)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
3.请写出几个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
《春晓》》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
《春夜喜雨))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咏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自读成语,读懂故事,了解成语的意思。
2.通过“自主阅读园地”,自主阅读《我不是最弱小的》。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问号、感叹号表达的不同语气;通过品读理解课文,体会萨沙一家人关爱弱小的优秀品质;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并引导学生不甘于做弱小的人。
【教学过程】
一、学习点击成语:
火树银花。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
2.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小组同学交流解决。
3.理解“火树银花”这个成语,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的意思。
(火树:
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
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
形容灿烂的灯光或焰火。
)
4.指导用“火树银花”说话。
(元宵节的晚上,伴随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我来到了花灯展的现场,现场四处流光溢彩,满眼都是五彩缤纷的花灯,样式繁多,一派火树银花的景象。
)
二、自主阅读:
我不是最弱小的
(一)自主阅读,学习字词。
1.学生用自己虚幻的方式阅读短文。
注意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拼读有困难可以借向同桌求助。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
2.检查自读情况。
(1)多媒体出示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然后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交流识字方法:
开火车读,同时说出识记生字的方法。
(3)多媒体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指名领读。
男女生比赛读。
(4)分自然段开火车朗读课文。
(二)再读短文,深入探究。
1.学生默读课文。
要求: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
(萨沙)
你觉得文中谁是弱小的?
(蔷薇最弱小,萨沙最弱小)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
2.精读感受“野蔷薇美丽而弱小。
”
(1)教师朗读导入: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是那么美好,空气是那么清新。
他们来到林中的一片空地。
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
铃兰花丛中的什么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野蔷薇)
①学生阅读第二自然段。
②自由交流,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③课件出示: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色的花。
带着露珠的花朵随风舞动,芬芳扑鼻。
④指名朗读,学生齐读。
交流感受。
(感受到野蔷薇的娇艳、弱小。
)
(2)教师导言: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正在这时一场大雨突然降临,请同学们读描写雨景的语句,划出体现雨大的词。
①课件出示:
突然雷声大作,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
②“倾盆大雨”是什么意思?
(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形容雨大势急。
)
③形容雨大的四字词语,你能说出几个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滂沱大雨、瓢泼大雨、狂风暴雨、疾风骤雨、暴雨如注)
(3)教师导言:
雨中的野蔷薇又给人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①学生自由阅读短文第七自然段。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②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雨中的野蔷薇显得更加娇嫩、弱小。
)
(4)教师导言:
就在这雨中,一场温馨的关爱弱小的传递开始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①学生自由读短文。
②师生交流:
最让人感动的语句。
③多媒体课件出示:
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把雨衣递给萨沙。
(学生感情朗读,读出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读出人们对弱小的关爱。
)
②多媒体课件出示:
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呀?
(引导学生读出萨沙关心别人的语气。
)
③多媒体课件出示:
我们应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引导学生读妈妈的话。
并互相交流,妈妈的话给了萨沙什么样的启发。
)
④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萨沙掀起雨衣,轻轻地遮在蔷薇花上。
(三)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1.教师导言:
妈妈把雨衣给托利亚,托利亚把雨衣让给萨沙,萨沙又把雨衣披在了野蔷薇身上,因为他们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他们这种自觉保护弱小者的精神让人感动。
现在让我们再次用心用情读一读短文。
2.分角色朗读短文。
3.学生谈体会,教师总结:
父母言传身教,用自己保护弱小的实际行动教育了萨沙;而年仅五岁的萨沙内心不甘心做弱小者,不愿意只享受别人给予的保护,而努力的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者,萨沙的这种精神的确值得我们感动、钦佩、学习。
4.联系实际进行交流:
萨沙只是五岁的孩子,他已经不甘心做弱小者,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那么你们是否也曾伸出过援助之手,保护过比你弱小的人或者其他东西呢?
(学生自由发言。
)
5.教师总结:
只要你能真诚地去关爱别人,只要你为别人献出爱心,只要你伸出援助之手,去关心、爱护比自己弱小的,你就是一个生活的强者。
如果人人都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多姿多彩,我们的世界会充满爱。
(四)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学习《唐诗帮我学作文》。
1.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积累的古诗。
2.开火车朗诵古诗,要求每个同学朗诵的古诗不要重复。
3.学生互相交流朗诵古诗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4.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唐诗帮我学作文。
5.学生自由阅读短文,看自己都读懂了什么。
6.引导交流:
(1)“我”养成了什么样的好习惯?
(我上学前,已能背诵几十首唐诗,上学之后,我还保持着读诗、背诗的良好习惯。
)
(2)“我”是怎样背唐诗的?
(那是,我按季节的不同,背那些与当时的天气、景色相符的诗。
)
(3)背唐诗使“我”在那方面受益最大?
(写作文)
7.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不同季节的古诗。
8.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学生朗读积累。
(1)描写春天的古诗。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描写夏天的古诗。
乡村四月
朝代:
宋代作者:
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朝代:
宋代作者: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夕
朝代:
唐代作者: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山行
朝代:
唐代作者: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描写冬天的古诗。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朝代:
唐代作者: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终南望余雪
朝代:
唐代作者: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课堂作业新设计】
1.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故事,请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
2.各写一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
【课堂作业新设计】参考答案
1.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成语故事,请写出几个这样的成语。
手不释卷亡羊补牢愚公移山揠苗助长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娲造人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刻舟求剑坐井观天水中捞月负荆请罪卧薪尝胆
2.各写一首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
春日
朝代:
宋代作者: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池
朝代:
宋代作者: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枫桥夜泊
朝代:
唐代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江雪
朝代:
唐代作者: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过每个传统佳节时的不同风俗习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传统节日话题的讨论,培养学生表达看法、倾听发言、搜集资料等多方面的能力。
3.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在口语交际时,要求学生要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倾听。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普通话大方地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传统节日及其风俗,并展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2.培养学生文明真诚的交际习惯和良好的听说态度。
教学准备:
搜集传统节日的资料和图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一、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
中国人过春节的几幅画面。
2.学生交流: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哪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从什么地方看出来?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明原因。
)
3.教师小结:
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全家人欢聚在一起吃着饺子,喝着酒,门上贴着春联,这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春节。
4.谁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说春节时传统习俗的意义?
(1)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
(2)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
(3)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
(4)拜年(晚辈向长辈表示节日的祝贺和慰问。
)
5.引导交际:
对于春节的习俗,我们的小朋友了解的已经很多了。
你还知道关于春节的哪些事情?
(从春节的由来、含义、特点以及过法去说: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在中国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
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
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
"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如放鞭炮,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
6.揭示课题:
其实,在我们的国家还有许多像春节一样受到人们重视的节日。
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请你说出来。
7.学生发言,教师板书: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元旦等。
8.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成小组。
二、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说的同学要用普通话,做到说得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做到听得明白。
2.每个人都有自己最爱过的传统节日,说说你所了解的节日由来、时间、含义、特点、风俗和你过这个节日时看到的场景和感受。
(可以根据讲述内容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或图片。
)听的同学要边听边记,对别人的介绍进行补充,发表看法,不懂的可以提问。
3.小组同学交流过自己所喜爱过的传统佳节后,小组长组织组员整理关于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选出二到三个佳节准备参与全班交流。
三、汇报发言,全班交流。
1.教师提出交际要求:
讲述者的态度大方、自然,语言文明,讲述清楚;倾听者要静心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有疑问时有礼貌地提出。
2.小组内交流后选出介绍得最棒的同学作为小组代表上台交流,师生随机点评,每一位同学可以与展示的小组进行交流,可以提出疑问或不同见解或补充说明。
教师要提醒学生文明用语及有礼貌地和别人进行交流。
看谁说的最完整、最有趣。
3.教师小结,资料展示。
(1)元旦:
相传“元旦”一词来自我国最早的皇帝之一——颛顼,他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后来有的朝代对元旦的日期有所变更,但原则上还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决定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历,于是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而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新中国成立之时,开始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把每年公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
(2)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
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
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
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
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3)清明节:
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
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4)端午节:
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5)中秋节:
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
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
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
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
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
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3.师生评价,评选出优秀小组。
四、教师小结,课外拓展。
1.把你了解到的有关我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告诉你的家人或小伙伴。
2.小组合作办一张关于传统节日的手抄报。
第四课时
【课时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
2.注重训练学生的写作方法,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习作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节日,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清事情经过,做生活有心人。
4.将学生自我修改、教师示范修改和组内交互修改结合起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习作:
印象深刻的节日
(一)引导谈话,回忆交流。
1.小组交流口语交际“难忘的传统节日”一节课中自己了解到的传统节日。
2.代表发言,教师整理。
(1)春节来历和习俗: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了解各地的活动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像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很盛行。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习俗。
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
(2)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这天夜晚,皓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观灯、放焰火、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现在,元宵节这天我们也吃元宵、看灯展。
(3)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
丰富有趣,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植树、放风筝等,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4)端午节来历和习俗:
一般认为,端午节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5)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月饼、赏明月
(6)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二)深入交流,选择材料。
1.谈话过渡:
我们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进行了简单的回忆和交流,归纳起来我们地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在汇报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各个节日的来历,习俗,而且还联想到现在我们是怎样过这些节日的。
在这些节日中你一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这节课我们就把这个节日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活动写出来。
2.引导交流:
(1)先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节日,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2)在自己喜欢的节日里人们都有那些活动?
(3)节日里,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
(4)通过过节和活动自己有哪些收获?
3.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三)欣赏例文,掌握技法。
1.多媒体出示例文:
我最喜欢的节日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我喜欢的节日就是热闹的春节了。
春节这天,天气晴朗,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
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要和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看着爸爸把“福”字贴倒了,我不解地问爸爸“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爸爸说:
“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人家,能给人们带来一年的好运。
”我点点头,心想原来贴“福”字还有这么多的讲究呀!
下午我们全家到奶奶家去准备年夜饭,在我们这里,过年时家家户户吃饺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奶奶擀饺子皮,妈妈包饺子,我负责把饺子摆在盖垫上。
我们一边包饺子、一边说笑话,屋里不时传出我们快乐的笑声。
包完饺子,一碟碟美味的佳肴被端上了桌,一家人终于团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回忆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话里行间似乎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儿。
吃过饭,一家人挤坐在沙发上,准备春节联欢晚会。
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晚会终于到了,演员们精彩而表演给我家带来更多欢笑声。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我们点燃了烟花。
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飞舞,有的像闪闪的星星,有的像灿烂的红宝石,有的像晶莹的蓝宝石……整个大地被笼罩在欢乐的海洋中,我们一家也沉庆在快乐和幸福里。
春节的到来,预示着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就要来临,意味着我又长大了一岁。
我喜欢这个让人共享亲情温暖、团聚幸福的节日——春节。
2.互相交流,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累 运用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