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23102924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1.80KB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www.5y
kj.co
m 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首案编写:
xx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百折不挠”这个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
即《天火之迷》、《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和《滴水穿石的启示》。
从内容上来看,这四篇课文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
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
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百折不挠、滴水穿石的精神。
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从体裁上来看,前三篇以记叙为主,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刻画人物的形象,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懂得一定的道理。
后一篇论说稍重,通过具体的事例,阐明作者的观点。
我们除了感情滴水穿石的精神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这种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进行类似的习作练习,如写读后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一)单元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字只要求会认读。
3.能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积累本单元所学的成语。
4.学会默读,读中感悟,以读代讲。
通过多形式地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明理,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学习“不折不挠”的精神。
(二)单元重难点分析
.《天火之迷》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2.《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的难点在于引领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展开想象,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3.《诺贝尔》的重点是体会诺贝你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病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4.《滴水穿石的启示》的重点在于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学习这种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
三、单元教学建议
本单元知识性较强,具有科学精神和时代气息,且阐明的道理十分深刻,层次也十分清晰,教学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读的时间,理解文本,领悟文本。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法品词析句和品读相结合,重点理解重点词句和段落在中的表达效果,通过各种形式朗读,感受中人物的可贵精神。
四、单元课时安排
《天火之谜》………………………………………3课时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2课时
《诺贝尔》…………………………………………2课时
《滴水穿石的启示》………………………………2课时
《习作6》…………………………………………2课时
《练习6》…………………………………………2课时
9天火之谜
首案编写:
xx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
2.过程与方法:
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小组合作生字词、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夏天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
雷暴发生时,电闪雷鸣,还伴有狂风暴雨,你能说说当时心情吗?
2.你们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看这个雷电的呢?
你知道这个雷暴是怎样发生的?
3.揭题天火之谜
4.学生质疑:
“天火”指什么?
古人不知道雷暴发生的原因,它成了一个谜,谁来解开这个谜?
他是怎样解开的?
这就是这篇课文要讲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
.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2)理解词语。
4.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三、梳理课文
.再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内容?
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按照分好的段落,选用课文的语句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雷暴的谜。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四、学习第一节
.指名读课文。
2.这一节的主要内容可以用哪些语句来概括?
(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
3.为什么说它可怕?
板书:
把人击倒树木劈成两半
4.齐读第一节。
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品读文字,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2.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
中国人——雷神
西方人——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出示第2节。
雷暴到底是什么呢?
--齐读“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
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
自由读3--4节
思考:
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
(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板书:
注意观察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
(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
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
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
(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
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
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什么意思?
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
为什么不能接受?
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
习惯地
(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
(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
他读得怎么样?
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是怎样的呢?
(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
(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节。
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
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
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布置作业
复述实验经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能熟练复述课文
2.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复述实验经过
二、学习第三段
.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
——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三、总结课文
.齐读全文,说说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
四、导复述全文
.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五、布置作业
.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天火之谜
大胆推测 (起因) 雷暴是个谜
风筝实验 (经过) 解开“雷暴之谜”
震惊世界
(结果) 发明避雷针
教学反思:
《天火之谜》课后有一条习题是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段意。
为了降低难度,也为了把这项训练落到实处,我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完成的。
课文的第一段是第一小节,学生很容易地从课文中找到了这句话“长期以来,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课文的第二段是从第二小节到第五小节,这段课文的段意归纳时学生的争论比较多,有的抓住第五小节中的一句话“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还有学生抓住的是第二小节的一句话稍作修改“富兰克林解开了雷暴谜团。
”也有的找到第三小节中的“富兰克林通过实验揭开了雷电的秘密”。
在经过讨论之后,学生认为这三种答案都行。
在此基础上学生概括得出了“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
课文的第三段就是第六小节,他们很容易地从课文中找到了那句“富兰克林根据放电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这次的练习只是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概括,难度比较小。
因为这篇课文的主题很明确,学生读起来也不难。
在练习中,学生抓住了重点词句,概括了段意。
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学习的过程,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首案编写:
xx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明白文中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谈迁的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法学法:
基于问题,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条理地复述谈迁编写《国榷》的过程。
3.初步感受文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信息复述。
教学准备:
查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读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2.板题: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请自由的阅读课文,并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二、初读感悟
.自由读文。
2.指名填空。
(提示:
使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句子。
附带指点“榷”字的写法。
)
3.课文中还有许多四个字的词语,你们发现了吗?
请你用你的笔快速的把它框画出来。
一边读一边画。
4.汇报:
找好了吗?
老师请几位同学分段来说说自己查找的结果,被请到的同学就站起来说,其他同学可要注意听:
他念到的你画下了吗?
你画的他是不是也画下了?
如果没有你得帮他补充。
5.自由练读课中的四字词。
(要求:
有感情、有节奏。
)
6.指名读。
7.齐读四字词语。
8.读课文内容。
要求:
不加字,不漏字,不错字。
一出问题立刻纠正。
三、课堂小练习
.按老师的要求把书折好,只看书中的图画。
2.看图说词。
(要求:
如“我看到他被风吹得飘飘摇摇的样子,就想到了‘年老体弱’这个词”。
按老师的说法来说,你能吗?
)
3.将词写在图画的旁边。
(快速思考,不看书你能想到几个词?
看谁想的多。
)
4.展示结果。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2.抓住相关段落,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3.联系实际,理解文中蕴含道理的话。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关键句子的含义,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俗话说得好,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史学家谈迁,看看这个男子汉是怎样战胜厄运,怎样在逆境中站起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小声自由的朗读课文,思考:
1.谈迁立下什麽志向?
2.他最终成功了么?
相机板书:
翔实可信
理解词意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部国榷是作者毕生心血换来的,当谈迁在第一次完成国榷的时候,就已经付出了无比的艰辛。
请同学们自由大声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从哪里看出《国榷》来之不易?
.指名说。
2.相机出示句子,体会数据在文中的作用,并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当这洋洋五百万言的史书手稿终于完成的时候,谈迁心中是多么的喜悦呀。
这意味着二十多年的心血将得到回报,世人终于可以看到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了。
可是,人有旦夕祸福,接下来从天而降怎样的厄运呢?
.齐读第二自然段。
说说他遭遇的厄运是什麽?
2.书稿的遗失为什麽被称作厄运?
板书:
二十余载成巨制,一夕之间化云烟。
3.你从哪里读出厄运带给谈迁很大的打击?
出示句子“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指导朗读体会。
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共同体会厄运给谈迁沉重的打击。
4.当生活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往往看不到真的英雄,当生活遇到狂风暴雨的时候,真的英雄就能显现出男儿的本色。
同学们,谈迁在珍贵书稿被盗之后垮下去了么?
谈迁在寝食难安,以泪洗面的日子中消沉了么?
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吧!
四、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得真好!
从头再来,这是一句简单的话,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没有百折不回的信念,20多年的心血,500多万字的巨著,何以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们把心沉下去,想一想:
300多年前,生命走上最后光阴的谈迁,他开始从头编写这部史书,一起默读第三自然段,你能从文字中读到他的那份信念吗?
2.再读一遍,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并写上批注。
3.指名说。
4.相机出示句子:
“他一袭破衫······已经不多。
”指导朗读体会。
5.功夫不负有心人,谈迁终于在60多岁的时候重新编写出了一部《国榷》,大家想看看吗?
500万的鸿篇巨制,就是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在经历厄运的打击后,重头来过写成的,如果你站在湖北省图书馆看到这部沾满泪水与汗水的史书,你想对谈迁说什麽?
指名说。
正是因为谈迁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所以他的心中充满了希望之光,才会从愁云残淡的日子中走出来。
这真是:
“厄运不改男儿志,拨开云雾见青天。
”(板书)
6.让我们带着谈迁的这份坚定的信念,捧起手中的课本,高声朗读最后一段吧!
五、升华
.还有有许多人也像谈迁这样,不会被厄运击垮,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个?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人,他们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们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他们很平凡,他们也许就是我们的父亲母亲,但是他们也和谈迁一样有着坚定的信念,因为他们敢于从头再来。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起朗诵这首送给谈迁的小诗吧!
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翔实可信)
二十余载成巨制,
一夕之间化云烟。
厄运不改男儿志,
拨开云雾见青天。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从课题入手,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弄清在本课中“厄运”指什么,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什么样的信念这些基本的问题。
理清课文的脉络,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在第二课时中着重体会谈迁在厄运到来时打不垮的信念,并懂得只要有信念,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这篇的语言有两大特色:
运用数据和大量的四字词语,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体会。
抓住数据,体会艰辛,读出艰辛,和文本对话,和人物对话。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通过朗读感悟,明白四字词语的意思,以及在句子中的作用。
例如第四自然段中写谈迁为了让新《国榷》更加翔实精彩而付出更大的艰辛时连用了好几个四字词语:
“四处寻访”、“广泛搜集”、“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年老体弱”、“奋笔疾书”等,引导学生读书要把文字想像成画面,比如从“终日奔波”一词中我们可以想象到谈迁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都在奔走、忙碌,可想而知是多么的艰辛,进而感受到是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支撑着他。
我认为语文味是品出来的。
品出“信念对人生的支撑”,就是本课的语文味!
21诺贝尔
首案编写:
xx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法学法:
情景谈话,小组合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体会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准备:
搜集资料,多媒体。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吧。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
诺贝尔奖从何而来?
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诺贝尔》一课。
二、自由读文,了解梗概
.诺贝尔奖是怎样来的?
2.诺贝尔在哪些方面有过成就,最著名的成就是什么?
三、细读课文,掌握要点
(一)按下列提示给课文分段
.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1——2自然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3——9自然段)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10自然段)
(二)说说主要内容
四、读悟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1、2自然段
2.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1)时间不变
(2)地点不变
(3)规模宏大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道什么?
(诺贝尔在世人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带着崇敬的心情朗读第一段
5.读后,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诺贝尔有什么巨大成就令全世界瞩目?
)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经过,并能简要复述。
2.品析文字,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品析文字,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的诺贝尔的资料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读悟课文第二段
.默读课文第二段,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段意思的句子。
(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2.读完这段,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炸药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3)用生命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3.读完这段文字,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那么,在诺贝尔历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
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说说理由。
(要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5.指名朗读诺贝尔研制炸药的过程。
6.你能否用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等)
三、读悟课文第三段
.默读课文第三段,想一想:
这段共写了哪两层意思?
2.讨论交流。
(1)用整个生命发明炸药。
(2)设立诺贝尔奖。
3.为什么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
(1)研究的时间之长。
从“小时侯”一直研究到“中年”。
(2)为了研究炸药,他多次冒着生命的危险。
(3)一研究起炸药来,他便忘记了一切。
4.从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一事,你了解到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希望后人沿着他走的道路继续前进,希望科学事业后继有人,发展更快)
5.播放诺贝尔遗嘱
当看到这儿的时候,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你的感触写在诺贝尔的画像周围。
四、激励探索,升华情感
同学们,为了人类的幸福,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如果我们也能像诺贝尔那样,志向高远,锲而不舍,相信在你们当中也会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
板书设计:
21诺贝尔
发明炸药 造福人类甘做奉献
设置诺贝尔奖 一丝不苟科学态度
教学随笔:
这一课的教学,我延用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那课的教学方法,主要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文本对话,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胖旁写写自己的感受,然后在班上交流,并互相补充,效果还不错,学生能将课文的内涵挖掘透彻,教师只需稍加点拨,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对诺贝尔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22滴水穿石的启示
首案编写:
xx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正确区分多音字“给”。
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法学法:
基于问题,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查阅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它们有的供人观赏美景,有的使人增长知识……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说的是一处奇异景观还会让人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有趣。
2.板书课题
3.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提出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