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银基金讲解总部经济.docx
- 文档编号:23088054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72.39KB
富银基金讲解总部经济.docx
《富银基金讲解总部经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银基金讲解总部经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富银基金讲解总部经济
富银基金讲解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HeadquartersEconomy)
总部经济概述
总部经济,就是在单一产业价值观念中的现代人类高端智能的大规模极化与聚合。
总部经济的本质是“人”的经济,是在某经济领域或区域的核心,以追求单一产业价值观为目标,将创意、决策、指挥等高端智能的所有关联环节进行大规模的聚集,使之产生极化与聚化效应,由此扩散出彻底颠覆松散经营模式的经济效能和效益,进而拉动整个行业领域或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
总部由来
总部经济是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而来的,经济全球化要求“最经济原则”,即对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
在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通讯、交通、金融、物流等系统高度发达,许多公司的办公场所都倾向于生态型的绿色办公,既有充分的绿地、优美的景观,还有各种分工细致而高效的社会及物业服务,这种BusinessPark的总部楼已经不是单纯的建筑物,同时因具有较大的规模而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平台。
构建一个统一开发、统一物业服务等会迅速构建企业运转的低成本平台,这对国内企业总部及跨国公司总部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总部基地和总部经济的概念由此而诞生,并用总部经济理论打造了中国第一个总部基地——中关村最早成立的三个园区之一的丰台园。
总部经济一旦形成,就可以给当地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外溢效应,比如税收供应效应、产业聚集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就业乘数效应、资本放大效应等明显的外溢效应。
流派
纵观总部经济的定义,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主要流派:
一、结构说。
以北京市总部经济研究机构负责人为代表;
二、决策说。
以北京中关村管委会某负责人女士为代表;
三、团队说。
以某官员及诸多媒体记者们的解释为代表。
结构说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集团总部入驻,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企业总部在本区域集群布局、生产加工基地通过各种形式安排在成本较低的周边地区或外地,从而形成合理的价值链分工的经济活动的统称。
——摘自北京科博会上的讲话文件集
决策说
总部经济,实际上总部就是决策,它所有的行为都是跟决策行为相关。
……在全球化过程当中,谁在支配全球的命运?
谁在全球范围之内配置资源?
这实际上是总部决策人在配置全球资源。
——摘自中关村科技园区"香山会议"上的发言
团队说
总部经济是一国内外经济、非经济、官方、非官方的带有总部或总部派出性质的各种机构和组织相对集聚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统称。
这些机构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科研组织,也包括生产、研发、营销、管理等各种经济组织。
——引自"CEPA京港澳总部经济发展战略峰会"
意义
从宏观经济学角度来讲,总部经济就是区域经济的核心。
区域经济就是总部经济的外延环境基础。
地球人类大量的历史事实在证明,只有成功的区域经济环境基础,才能有成功的总部经济现实。
反之,如果有成功的总部经济诞生于世,就必然有的成功的区域经济与之相应,相随。
比如:
以珠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广州与深圳的总部经济才能诞生。
以长江三角洲的区域经济发展为背景,广州与深圳的总部经济才能诞生。
国际上也是同样: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大机器工业革命时代的中部工业都市群落芝加哥、匹兹堡、圣路易、柯里夫兰、底特律的工业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哺育了乡镇出身的芝加哥市成为美国的工业联合体总部经济中心。
1850年还是个西部边疆不名小镇的洛杉矶,也是由于所在经济区域——北起塔哈扎比山,南至长滩,东起波莫娜,西至圣莫尼卡——这片土地上的70多个中小城镇新型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而崛起并成为21世纪超越芝加哥的第二大总部经济城市闻名于世的。
这种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区域经济与总部经济,就是两个孪生姐妹、孪生兄弟、一对双胞胎。
谁也离不开谁。
如果用一个更加形象的比喻,那么可以说:
区域经济好比一个车轮。
总部经济好比这个车轮的轴。
车轮在地面上滚动,带动了车轴的转动;
车轴的转动,带动了这轮的滚动。
总部经济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
1、需求是在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满足解决欠发达地区企业发展人才瓶颈的需求。
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将总部迁移到中心城市,可以利用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优势寻求快速发展;
2、需求是满足中心城市在规模不断扩张过程中,制造业向外迁移而出现“空心化”条件下城市产业接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中心城市通过留下总部、吸引总部聚集带动服务业发展实现城市结构升级、产业转换和功能提升。
总部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三个条件“假设”
1、信息经济较充分发展
网络及通讯技术的普及,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和组织成本大大降低,企业有条件实现内部不同组织的空间分离。
2、企业在发展中对于战略资源的需求地位上升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市场竞争加剧,对于战略资源(信息、高级人才、科研成果等)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3、在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不同区域之间,两类资源的禀赋存在差异
在发达的中心城市,战略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在欠发达地区,常规资源密集,其获取的成本较低。
总部经济的五个特点
1、知识性
企业总部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研发、营销、资本运作、战略管理等,属于高度密集的知识性劳动。
2、集约性
企业按照收益最大化原则布局产业空间结构,最大限度取得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最大限度利用了生产基地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优势,形成产业配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成本。
3、层次性
总部经济模式在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其产业、功能、规模都各不相同,具有全球总部、地区总部、国内总部以及行政总部、营销总部、研发总部等多种层次,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形成不同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4、延展性
总部经济形成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经济链条,不但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而且能够实现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
5、辐射性和共赢性
在总部经济这种模式下,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信息、技术、人才等区域资源向欠发达的区域辐射,增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能力。
同时,总部经济模式改变了区域之间对同一产业在企业、项目上“非此即彼”的简单争夺,实现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之间通过功能链不同区段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总部经济的五种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
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企业的税收贡献效应。
第二,公司总部员工的个人税收贡献效应。
2、产业乘数效应
制造业总部所在的区域,知识型服务业往往都比较发达,形成为制造业总部服务的知识型服务业产业链。
研究表明,一个制造业跨国公司总部向一个区域迁移,都会带动几个、甚至是十几个与其有紧密业务关联的知识型服务公司随之迁移。
通过制造业总部这种“乘数效应”可以扩大一个区域的经济总量,提升第三产业结构水平、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3、消费带动效应
总部对于所在区域的消费带动也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须的各种配套消费;第二方面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4、劳动就业效应
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当地的智力人才优势。
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
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5、社会资本效应
一个区域聚集了大批的企业总部,说明这个区域的商务环境、综合环境比较优越,无形之中能够提升这个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地位,促使这个区域的地产升值。
发展总部经济的五个条件
1、区域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
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提高城市的人力素质,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该城市创业发展,是该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
比如,在过去4年里,香港特区政府用在教育方面的开支比1997年时增加46%,良好的人力资本是香港成为外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和地区办事处首选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国际化人才和开放式的知识创新氛围。
丰富的人力资本和教育资源,可以满足公司总部知识密集型价值创造活动的特定需要。
纽约、香港、新加坡以及北京、上海等这些城市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有利于吸引大批集团公司总部所需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入驻,这是其发展总部经济具有的优厚条件。
2、区域要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运输网络设施
比如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城市,公司总部在这些城市聚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些城市天然的区位条件。
这些城市天然的港口,为总部物流提供了便利。
另外,便利的交通运输,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也是决定总部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便利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公司总部与公司内其他分部、子公司、加工基地之间的各种联系,这能够使公司主要决策者与相关人员之间有良好接触,掌握公司运营脉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区域必须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
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
如三个全球性城市,即纽约、香港、新加坡集中了数量极多的大跨国公司的总部,这与其便利的信息获取和沟通渠道是密不可分的。
与此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方面,比如土地、普遍劳动工人等,该区域与其周边地区应形成较大的落差。
这样可以增加企业利用区域之间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进行获利,从而促使总部经济在该区域的形成。
4、区域必须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
发展总部经济,除了城市建设等硬件要达到较高标准,更重要的是在城市管理、文化氛围等软件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
发展总部经济要具备适应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制度。
城市决策层要努力营造一流的投资发展环境,使城市的综合营运成本最佳,并不断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法律法规要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为投资商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同时,城市的社会服务体系、市场秩序、通关秩序、诚信体系、社会治安状况、城市文明程度等等也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同时发展总部经济要使城市成为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熔炉。
宽容的多元文化、多元梦想的城市性格正是一个城市发展总部经济的必备条件。
宽容多元的人文环境可以降低企业空间成本,而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或相近,有助于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5、区域应逐步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
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应覆盖金融、保险、会展、商贸、航运、物流、旅游、法律、教育培训、中介咨询、公关、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
事实上,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都在70%以上,比如香港,它的服务业比重已达到了82%。
高度发达的服务业、连贯性的鼓励竞争制度、完整的服务业发展战略,是提高城市经济效益与经济实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总部经济的重要条件之一。
总部经济理论对欠发达地区的意义
根据总部经济理论,欠发达地区如能跻身总部经济价值链的制造基地环节,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产品制造功能可直接带来欠发达地区产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同时,制造基地的形成还能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产业聚集效应和产业乘数效应,从而继续放大区域产业总量。
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制造基地的落户,可使所在地的各种经济资源得以迅速激活,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
2、对就业的影响
一般而言,制造基地所需的普通劳动力要实现本土化,即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资源,这将进一步扩大区域的就业总量。
制造基地通过学习培训、技术推广等方式,培育熟练的生产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制造基地生产技术的溢出效应及竞争机制,还将推动生产基地人才素质的提升和外地人才向该区域涌入,促使欠发达地区就业结构趋向高级化。
3、对税收的影响
制造基地的企业大部分属于加工制造业,特别是跨国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设立的加工制造企业,具有投资规模大、生产资料流动量大、市场交易量大等共性,这类企业创造的利润和税收数额不菲。
此外,制造基地一经落户,固定资产的天然弱流动性决定了此类税源大户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4、对消费的带动
制造基地可从4个方面来影响区域消费总量:
企业职工的个人生活消费总量,企业集体新增的消费总量,制造基地形成或入驻而新增的社会公共消费总量,制造基地的关联产业及其就业人数的增加带来的区域消费量的提升。
欠发达地区如果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结构升级的机遇,承接其制造基地转移,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增强加工配套能力,是区域经济从欠发达走向发达成熟的重要路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金 讲解 总部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