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docx
- 文档编号:23087833
- 上传时间:2023-04-30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2.55KB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docx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千古不传之秘药性阴阳转变大法
自古以来中医(世医)的神秘莫过于用药的神奇,而用药的独到莫过于阴阳的转变,何为阴阳的转变呢?
常听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其实药量只是一部分,我说其实中医不传的是药物的阴阳转变规律,为推广我中华国术,提高临床疗效特将天机述于有缘之人。
-阴阳转换大法.
一.基本概念
-1.任何事物阴阳的属性都不是一定的,是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
-2.应用在治病中首先要以所治疗的患者为基本参照物,而后立药物的阴阳,而不是以药物本身去立阴阳(很重要哦)。
-3.药物阴阳的确立是以药物的浓度、气与味的厚薄、温度为基本变量展开的。
-4.阴阳在药物中的体现是以量变而变的,具体为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就是在一个太极中,阴阳平衡时,阴是阳的二倍或者阳是阴的二倍,-比如阴是阳体积的二倍,而同时阳又是阴质量的二倍等等......
-5.改变物质的量就将改变了物质的阴阳属性(在一定范围内)。
二.举例应用
-如一人体温为度,你给他一杯水,如果水低于度就是趋于阴性的水,阴则相下,向里,你喝下去觉得肚子里很凉快,那水对你来说就是淡味的凉药,为什么是淡味的呢?
这是与你身体的酸碱度对比而言的。
但如果你喝的是度以上的热水,那水就是趋于阳性的水,阳则上行,趋于表,你喝下去一会就出汗了,那水对你来说就是淡味的热药。
-同样是水同样是一个人,温度变了,药的阴阳属性就变了,其实中医很科学很简单,其实内经中讲的“要”也就是参照点的改变,一样的药在不同人身上药性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中医难吗?
很难不告诉你这个原则,你光研究药那你研究去吧,这一辈子,未必能精通几味药,人有500变,有8万4千演你就是穷其一生也不能精通多少。
三.阴阳法则
-阴阳各自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不可完全混淆套用,应因性而辨,因辨而用-如味之薄者为清阳,清阳出上窍:
味之厚者为浊阴,浊阴出下窍-如气之厚者为阳;气之薄者为阴。
因有气之薄者为阴,所以有茯苓利水而下行之功。
-阴阳转变凡此种种,阴阳不在药性而在人心,人使之阳则阳,人使之阴则阴,至此则药无有阴阳矣,至此可知为何滋阴寒凉一派,与火神一派,用药天差地别而能各自取效,而后辈仿之则不效而多出偏,实未得真传也。
今有缘者得之,仔细玩味,可造福一方,扬我国术,振兴我中华,不辱歧黄之旨。
-以上仅为代言医药浅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供参考。
-“人心”为用药者之心,用药之人要明阴阳转化之理,正所谓阴阳同根,如举例的水,你要它呈阳性,它就是阳性,你要它呈阴性,它就呈阴性,全在人应用。
心通阴阳转化之理,可无药不阴,可无药不阳,故药已无阴阳,而阴阳在人心。
在比如咖啡,少量喝时能促进睡眠,多量喝时就是兴奋了。
有些人体质不同,多喝促进睡眠,少喝却兴奋,奇妙啊!
记得王洪图在讲《内经》时也曾感言,治疗失眠与多眠用的方子是一样的都很有效,但剂量却相差很大,就是这个道理。
常言道物极必反,就是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了,中医是取象比类的科学,多观察自己的周围,随处都是大道。
在学中医的方剂组成及其变化时,曾听到过一位资深望重的老中医告知: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个体不同,剂量也会不同。
-例如:
-黄芪——其利尿作用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其对血压影响,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
有气虚症状时,用炙黄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黄芪。
-柴胡——在小柴胡汤中为君药,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能透邪外出),而在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起疏肝解郁作用),在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取其升举清阳的功能)。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克,则能益气通便。
-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
-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的作用;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
-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庳子宫。
-枳实——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
。
。
。
。
。
不一一例举。
“中医治病的根本不是病,而是人,而每个个体的差异不同,用药剂量也会不同”,一句堪为中医经典总结和升华。
药性阴阳论药有气味浓薄不同,轻重不等,寒热相杂,阴阳相混,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清阳发腠理,实四肢,清之清者也。
浊阴走五脏归六腑,浊之浊者也。
清中清者,养荣于神,浊中浊者,坚强骨髓。
气为阳、气浓为纯阳,气薄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气浓则发热。
味为阴、味浓为纯阴,味薄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味浓则泄。
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酸苦
涌泄为阴。
辛甘淡之热者,为阴中之阳,酸苦咸之寒者,为阳中之阴。
如茯苓淡,为在天之阳也,阳当上行,何为利水而泄下?
内经云,气之薄者,乃阳中之阴,所以利水而泄下,然而泄下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乎太阴也。
麻黄甘、为在地之阴也,阴当下行,何为发汗而上升?
内经云,味之薄者,乃阴中之阳,所以发汗而上升,然而升上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乎太阳也。
附子气味俱浓,其性热,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
大黄气味俱浓,其性寒,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
淡竹乃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
苦茶乃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
药有寒热温凉平和之气,辛甘淡苦酸咸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补泻之能。
内经曰,补泻在味,随时换气,故升以散之,散其在表拂郁也。
甘以缓之,缓其大热大寒也。
淡以渗之,渗其内湿,利小便也。
苦以泄之,泄其上升之火也。
酸以收之,收其精散之气也。
咸以软之,软其燥结之火也。
春气温而宜用凉药,夏气热而宜用寒药,秋气凉而宜用温药,冬气寒而宜用热药,此特四时之正耳,若病与时违,又不拘此例也。
假如夏月忌发散,苟表实极重之症,虽用麻黄一两何妨,其余可以例推。
病在上而宜用升药,病在下而宜用降药,病在外而宜用浮药,病在内而宜用沉药,故经曰,升降浮沉则顺之,谓顺其升降浮沉药味之性也。
四、中医时间观与用药
择时用药符合中医阴阳学说的观念,以及人体内阴阳变化调节的规律性,是根据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及病理的节律的影响,结合人体的气机的升降和营卫的运行规律,考虑药物的升、降、浮、沉及药物寒、热、温、凉四性,扶正与祛邪及病邪的位置等,通过选择最佳时间用药,以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治疗作用,并减轻毒副作用和降低使用剂量的一种方法。
《素问·六节藏象论》曰: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
”《素
问·脏气法时论》云:
“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
”指出治疗疾病要顺乎自然,择时治疗。
《素问·刺疟论》载:
“儿治疟先发,如食顷乃可以治,过之则失时也。
”强调治疗要善于把握时机。
1、根据每年运气的变化治疗:
自然气候由于有五运太过不及和六气司天在泉的变化,对人体发病有一定的影响。
在治疗时应考虑到运气的变化。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气在泉,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湿淫于内,治以苦热,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火淫于内,治以咸冷,佐以苦辛,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写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写之。
热淫所胜,平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
湿淫所胜,平以苦热,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
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汗为故而止。
火淫所胜,平以酸冷,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以酸复之,热淫同。
燥淫所胜,
平以苦湿,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甘苦,以咸写之。
”《审视瑶函》也说:
“甲已之年为土运,土爱暧而不受寒,宜加温剂以助之,戊癸之年为火运,火宜寒而不宜热,宜加凉剂以解之,子午卯酉年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司天在泉,宜清之,寅申巳亥年,少阳相火,厥阴风木,司天在泉,宜凉剂以加之。
”《三因极一病方论》根据岁年运客气的变化提出了每年的主用方剂和按时加减法,如辰戊之岁,主用静顺汤,加减法为大寒至春分去附子,加枸杞子,春分至小满,原方加枸杞子,小满至大暑原方去附子、木瓜、干姜,加人参、枸杞子、地榆、白
芷、生姜,大暑至秋分原方加石榴皮,秋分至小雪原方不加不减,小雪至大寒原方去牛膝,加当归、芍药、阿胶。
如此严格按时用药,表明因时施治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
我国名老中医蒲辅周,于1954年在石家庄以白虎汤为主治疗流脑,取得了满意疗效。
1956年,北京流脑大流行,医疗队效仿蒲老的治疗方法治疗却无效果。
后请教于蒲老,蒲老认为治病要了解岁运的变化,1954年天气干燥,暑热偏盛,故用清泄暑邪法能获效,1956年湿气偏盛,暑邪夹湿为患,当清暑泄热、通阳利湿法治疗,验之果效。
运气学说既注意到了四时气候往来寒暑的一般特点,也注意到了各个年份在气候上和疾病的共同特点与不同点,而总结出来的一套规律和推算方法,是中医独特的时间治疗学。
由于疾病不仅受到时间的影响,还与生活条件、心理状态有密切关系,在运用时需要灵活掌握,不能机械照搬。
2、发病季节不同,治疗有异:
《素问·六元政纪大论》就曾指出:
“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热无犯热,寒无犯寒。
”的用药原则。
指出了用温药勿犯天时之温气,用热药勿犯天时之热气,用凉药勿犯天时之凉气,用寒药勿犯天时之寒气
。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提出:
“春宜吐、夏宜汗、秋宜下”、“白虎汤立夏后,立秋前乃可服,立秋后不可服”等因季立法治疗观点;李东垣根据四季变化不同及发病不同制定了四季时方:
“春宜补中益气汤,夏宜清暑益气汤,秋宜升阳益气汤,冬宜神圣复气汤”等等。
如感冒,由于发病季节不同,而治疗方法迥异。
风寒多见于冬夏,宜用麻黄汤、桂枝汤;风热多见于春季及初夏,宜用桑菊饮、银翘散;感冒见于夏季者,常偏暑热,宜用香薷饮、白虎人参汤;感冒见于长夏者,因气候多偏暑湿,方宜用三仁汤、羌活胜湿汤;感冒见于秋季时,因气候多偏燥,方宜用桑杏汤、
杏苏散。
就是同一证候发病不同季节,用药也不相同。
如风寒感冒,冬天辄用麻桂之属辛温散寒发汗,夏天气候炎热,腠理疏松,易汗伤津,麻桂就当慎用,宜用荆芥、薄荷发汗力较轻的药物,暑盛则用香薷之属。
3、运用月节律辨证施治:
月用药施治此法是根据病情选择在一个月中的某几日进行药物治疗,常用于妇女经、带、胎、产等疾病的治疗。
《素问·八正神明论》强调“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廓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认为月生之时,机体气血空虚
,不可施用散瘀之剂,应施以补益气血剂;月满之时,气血充盛,不应峻补,应施以散瘀、祛邪之治。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对月经病、带下病及不孕症等妇科疾患的时间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月经诸病,都主张在月经来潮前7日开始治疗,至行经时终止。
这是因为这段时间,冲脉任脉之经血下注胞宫,胞宫气血逐充盈,功能旺盛,此时投药治疗能借胞宫功能旺盛之时增强抗病能力,排邪外出,有利于调整月经节律。
4、运用日节律辨证治疗:
根据昼夜变化择时用药是中医时间治疗学一大特点,并在这方面积祟了丰富的经验,古人早已发现在自然环境周期变化影响下,人体阴阳气血的消长盛衰昼夜变化,因而用药也应根据昼夜节律加减、调整,以取得最佳疗效。
明·薛己《校注妇人良方》认为,补中健脾的补中益气汤,益肾壮阳的金匮肾气丸,益气之六君子汤等温阳、益肾、健脾方药,应在清晨、上午服用效果最佳;《证治准绳》载“鸡鸣散”有祛湿化浊、行气解郁、通络除滞等功效,应在平旦鸡鸣时服用最好,又如“泽漆汤”治咳喘病脾虚不适、水饮内滞者,宜“温服五合,至夜尽”;“菌陈五苓散”治黄疸病湿重于热者,应“先食服方寸匕,日三服”;“十枣汤”治悬饮症要在“平旦服”,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指出:
“早用温肾阳之药,晚用补脾气之品,晨滋肾阴,午健脾阳,早服摄纳下焦,暮进纯甘清燥。
”俱是遵循昼夜节律,选择最佳用药时机,根据不同证型,在不同的时辰投入不同剂量的药物,以得“天地之旺时而祛邪”的目的。
5、根据病位择时用药:
病位在四肢者:
宜清晨空腹服,早起后人体四肢血脉流畅,有利于药力抵达病所,被人体迅速吸收,发挥疗效。
病位在腰以上者:
宜饭后服药,饭后服药可减少药液渗入大肠,利于药力上浮而接近病灶。
病位在腰以下者:
宜饭前服药,饭前服药药物不被饮食阻滞,有利于药性迅速下沉吸收抵达病处。
病位在骨髓者:
宜夜晚(约21时~23时)服药,此时人体代谢活动,气血运行趋缓,药物在体内代谢也相对趋缓,药效相对延长,有利于肾脏和骨髓吸收。
6、根据药性、功效择时服药:
中药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临床用药时,热性、温性药宜乘药液温热时服下;寒性、凉性药宜药液冷却后饮服,此服药之法,取其“寒则热之,热则寒之”之理,即寒性病用温性、热性药而热服之,以加强药物的
温性而提高疗效;热性病用寒性、凉性药而冷服;以达到更好的降温和泻火作用。
发汗解表药宜午前服,午前为人体阳中之阳分,此时可以发汗,增强药效。
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说:
“汗无太早,非预早之早,乃早晚之早也。
谓当日午以前为阳之分,当发其汗。
午后阴之分也,不当发汗。
故曰汗无太早,汗不厌早,是为善攻。
”
益气升阳药宜午前服,午前为阳气升发向上之际,投以升浮之药,有利于阳气的提升和祛除病邪;
催吐药宜清晨服,此时服药借阳气上升外达之机,加强药物上达外透之力,使邪外出。
利水渗湿药宜清晨服用,此时人体胃内已基本排空,投以利水药物便于体内吸收,加之人体此时阳气渐渐升发,有助于气化水湿,以增强药效;
驱虫药和泻下药宜午后、晚上或入睡时空腹服,根据寄生虫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阴阳消长和自然界阴阳节律,此时用驱虫药可促使虫体与病邪随大便而出;
滋养阴血药宜入夜空腹服,21时~23时人体肾脏最为空虚,补阴极宜,同时,空腹服药也有利于被人体迅速吸收;
安神药宜临睡前服,以保证患者较快入睡。
7、六经病的最佳服药时间:
张仲景《伤寒论》中提出的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欲解向愈时间,分别是该经是旺盛之时,此时投药能借经气旺盛之时驱邪外出。
六经病欲解时的“上”应作“前”理解。
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未前面的时辰为巳午。
因未时阳气渐衰,巳不是太阳主时,再加上服药后还有吸收发挥作用的过程,未时服药已不最佳时间。
因此,六经病的最佳服药时间是:
太阴病为巳午时,阳明病为申酉时,少阳病为寅卯时,太阳病为亥子时,少阴病为子丑时,厥阴病为丑寅时。
中药不传之秘,在用量上。
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因此,在确定用量时,应注意以下10种不同情况:
体质不同:
体质虚弱者,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差,用量过大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故宜酌情减量;体质壮实者,用量可稍大。
病情不同:
轻病下药过重,药力太过,反伤正气;重病下药过轻,则药力不足,达不到治疗目的。
性别不同:
男性用药量可稍大一点;女性有月经、怀孕和哺乳等生理特点。
故用药量宜小。
年龄不同:
一般情况下,10岁以上儿童,可用成人量的2/3;5—10岁,可用成人量的1/2;2—5岁,可用成人量的1/3;1岁以内的婴儿,可用成人量的1/4或更少;60岁以上的老人药量应低于中青年的1/2---1/4。
药性不同:
凡使用毒峻烈药,须从小量开始,再根据服药后患者的情况而增减;如病势已退,即停服,不愈则酌量增加。
配伍不同:
在方剂组成中,有主药和辅药之分。
一般来说,主药用量重,辅药用量轻。
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都由大黄、厚朴、枳实组成,前方重用大黄主攻下,后方重用厚朴主利气。
单味药用于急救,如用大黄治疗中毒性菌痢,用独参汤救治血崩虚脱,用量均可加大。
药质不同:
如花、叶之类质地轻及有效成分易煎出的药物,用量不宜过大;质量不易煎出有效成分的药物如矿石、贝壳之类,用量宜重。
过于苦寒的药易伤脾胃,用量宜少;甘平之药用量可稍大。
剂型不同:
同样的药物,汤剂比丸、散剂用量要重;复方应用比单味用量要少;鲜药用量比干药用量应多一倍以上。
地区不同:
如用麻黄发汗,南方气候较热,人易出汗,用量宜小,一般用5克左右;而北方天气较冷,不易出汗,北方人体质又较结实,故一般可用至10克以上。
炮制不同:
中药的生品、炮制品及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用量亦应有所区别。
如鲜槟榔切片,槟榔碱含量高,用量可稍小,而干品水浸近一个月(每日换水)再切片,其槟榔碱含量降低,故用量宜稍大。
不传之秘在用量朱炳林中药剂量的问题,一直缺乏一致的标准,清代医案仍可见「用药轻巧」,各药不过一二钱,甚至别出心裁,一般药材用根,名医偏偏用花,为求轻巧之至,无所不用其极,若问「根」「花」有何不同,却说不上来。
而目前在台湾「经方派」用药不过三钱,组方少则三味;「恽派」动则过两,组方多则三四十味,都有一定的疗效,此当中有何微言精义,外人单看处方不可而知。
可待後世智者研究矣!
我读叶天士、徐灵胎诸名家医案,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但也有一事不得其解:
诸家之医案为何都不曾留下药物用量?
连秦伯未先生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时,为求一律,也将用药分量概行删除。
难道用量无关紧要,没有留传之价值?
难道用量乃不传之秘,诸家着书立说尚有保守?
莫非如《吴医汇讲》所说“不以分量明示後人者,盖欲令人活泼泼地临证权衡,毋胶柱而鼓瑟也”。
不管怎麽说,辨证论治,环环相扣,一环都不可疏忽。
即使辨证准确、论治周全、选方独到、用药精纯,而用量不达,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也断无佳效。
清朝陈颂幕先生治一肿胀病人,予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八分,附子一钱,甘草一钱二分,无效。
邀吴鞠通先生治之。
吴认为陈氏辨证不误,此病确属阳虚水停,选方用药也精纯不杂,取麻黄发表,附子扶阳,甘草和中。
之所以无效,是用量不够。
吴氏改麻黄为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炙甘草一两二钱,才取得较好疗效。
(《吴鞠通医案》)重庆陈源生之母患巅顶剧痛,手足逆冷,胸口冷痛,时欲作呕,陈予吴茱萸汤治之,不料药後病增而吐剧,为此求教於其叔祖父陈济普。
陈济普先生认为辨证无误,方亦对路,药後无效,在於吴茱萸的用量过重,减其半,并加黄连五分以制之,便一剂而安(《名老中医之路》)。
从这一古一今两则医案看,用量过与不及,都不足以祛病。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药物归经、四气五味的同时,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摸索的。
1984年冬,全国不少专家学者聚会沧州,探讨张锡纯学术思想,对於张氏敢於实践验证,毫不保留地将药效体验的独得之秘公诸於世之精神,无不交口称赞。
例如,甘遂专於行水,攻决为用,乃泄水之圣药,但其气寒而有毒,要发挥它的作用,必须掌握好用量。
那麽,甘遂的用量多少才合适呢?
张氏决定试试,曾一次嚼服3克,未曾瞑眩,只是连续泻下十多次,最後所食水
谷尽出,但无其他异常现象,始悟甘遂的通利降痰之力,数倍於芒硝、大黄,一般用量可由克增至3克,并无危险。
又如石膏,张氏谓“治外感有实热者,直同金丹”,其用量,轻证必用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三、四量。
再如用麻黄发表,张氏在沧州时,至多不过四钱,後南游至汉皋,才用二钱;迨北至奉天,有用至六钱始能出汗者,“此宜分其地点之寒热,视其身体之强弱;尤宜论其人或在风尘劳苦,或在屋内营生,随地随人斟酌定其所用之多寡,临证自无差谬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毋怪乎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申明:
“凡治暴寒病,胸中茫无真
见,虽用辛热,或以渐投,或行临制,时不待人,倏然而逝,医之罪也”是有深意的。
岳美中先生说过:
“不理解组方的原意,不掌握药物的配伍和用量上的精巧之处,就是原则不明。
失去了原则性,则谈不上灵活性。
”(《岳美中医话》)方剂用量上有精巧处,这真是见道之言。
试想,如弃用量不管,那麽,同是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物组成的方子,何以区别共为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抑或厚朴大黄汤?
一旦掌握了各自的用量,其攻下、除满或开胸泄饮之主治就不会张冠李戴,桂枝汤中的桂枝、白芍是等量的,如白芍用量重於桂枝,就变为桂枝加芍药汤;而桂枝重於芍药,就是桂枝加桂汤了,方不同,主治不同。
小青龙汤中的乾姜、细辛、五味子应等量使用,桂伎、芍药於疾病初起时可等量,病久渐虚,应芍药倍於桂枝,取小建中汤意。
完带汤是治白带的要方,其药物用量甚巧,白术、山药各一两,白芍五钱,人参、车前子、苍术各三钱,甘草一钱,而陈皮、荆芥、柴胡只用五、六分。
这种重达一两,轻不及钱,用量悬殊,正是傅青主寓补於散,寄消於升,动静配合,相反相成的组方经验,用此方如不按此方用量,则难收利湿止带之效。
类似完带汤这种用量奇特的例子,《石室秘录》中也有一方,药为白芍三两,当归三两,萝卜子一两,枳壳、槟榔、甘草、车前子各三钱。
裘沛然先生治一赤白痢患者,在一系列治痢正规方失效情况下取用此方,没想到仅两剂便使日夜登厕近百次已臻危殆之患者得以病除。
(《壶天散墨》)张仲景芍药甘草汤是等量的,刘渡舟先生的经验是芍药甘草用量2:
1方有好疗效。
据报道,加味生化汤可治子宫肥大,但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益母草、荆芥七味药中,如不知重用炮姜与炙甘草,便无明显疗效,中药用量真是一门颇深的学问,恐以毕生精力都不能穷尽其奥秘,着名中药学家叶橘泉先生早年提出的关於药量问题“希望有专人研究讨论之”,(《名老中医之路》)足见其用心良苦。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艾叶常用量能温经止血,大剂量可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毒性肝炎3~5g可开胃,8g左右温经止血、止痛,大量则引起胃肠道炎症。
槟榔用以消积、行气、利水,常用剂量为6~15g,而用以杀姜片虫、绦虫时,即须用到60~120g。
白果定喘汤白果用量在21枚(约为25g左右),动物实验证实,定喘汤中白果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浙贝母9~15g,有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之功。
用于外感及内热咳嗽。
18~30g有解毒散结之功,用于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毒。
半夏止呕、除湿10~15g开胃15~30g安神大于30g;小剂量6g降逆和胃,中剂量15g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g(宜用姜半夏30g,生姜30g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g)可镇静止痛。
薄荷在逍遥散中仅用3g,以疏达肝木;而在苍耳子散中就重用至15g,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白术常用量能健脾止泻,大剂量用至30~60g,则能益气通便,则可通泻。
川芎外感头痛,用量宜轻:
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
习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
可用至30~40克历代认为是治疗头痛之要药。
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
然头痛一症,病因殊多,川芎性味辛温,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临床常用以治疗血瘀头痛。
用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g。
清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g之多,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
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g。
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6g,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g以上,最多可用至45g,配伍得当立竿见影!
据近代药理研究认为,大剂量使用川芎能降低血压,小剂量使用能使血压上升。
有人认为川芎辛温香窜,上行头目,高血压患者宜慎用。
但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
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
----来自一位绍兴的老中医。
蝉蜕常用量为5~6g,治破伤风时需用25~30g。
柴胡仲景"大\小柴胡汤"每剂用柴胡用半斤(折合约112克),一剂分三服,每服约37克,我用柴胡汤每按此量用,没见有什么不良反应.前提条件是有柴胡证,多用解表,少用疏肝。
2~5g用于升举阳气,适用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中气下陷之病证,5~10g用于疏肝解郁,如情志不畅、肝气郁滞所致的胸胁胀痛等症;10~30g,主要用于解肌退热,临床用于治疗外感六淫之邪而致的发热恶寒、周身疼痛等症。
柴胡,柴胡10克升举阳气,柴胡20---30克可清热,柴胡两钱以内升阳、四五钱入少阳透邪,六钱以上解太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千古 药性 阴阳 转变 大法